且說三月十四日下午,遼東分巡道張鬥在鬆山城內城外忙著察看戰場、核驗戰功的同一時間,寧遠城裏,上上下下都是一片輕鬆歡快的氣氛。
此時寧遠城裏的文武官員,軍中將士,尋常百姓,販夫走卒,全都知道了滿韃子圍攻鬆錦等城折戟而返的消息!
“大帥!清韃子真的就這麽撤了?就因為楊振這小子燒了他們的糧草營?!就因為楊振這小子伏擊了清韃子的幾百個噶布什賢超哈?!
<a id="ads" href="http:///"></a>
“滿韃子偽帝黃台吉就這麽好說話?!卑職怎麽想怎麽覺得這些消息不像是真的啊!”
寧遠城祖家大院深處,祖大壽本人的書房之中,再一次雲集了祖大壽麾下的心腹幹將們,這些人相互傳遞著看完了一封書信,其中一個將領忍不住心中疑惑,終於出言詢問。
那將領說完了這話,祖大壽書房裏坐著的將領們反應各不相同,有的點頭附和,有的默不作聲。
但是無一例外的是,聽了這話,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了祖大壽本人的身上,等著祖大壽親自作出判斷。
“楊振的捷報你們不信也就算了,現在堆在巡撫大人衙署門前的四百多顆清韃子腦袋難道還有假嗎?!
“就算你們不相信這點清韃子腦袋足以讓韃子偽帝黃台吉就此退兵,可是劉周智、祖澤遠從塔山、杏山送回來的消息,難道還能有假嗎?!金國鳳和祖克勇從鬆山城送回來的消息,還能有假嗎?!
“再者說了,方巡撫家的那個大公子方光琛,今日中午已經進城了!他是從哪裏回來的?!是鬆山!”
說到這裏,祖大壽掃視了書房一圈,目光從自己一幹心腹部將的臉上看過去,最後繼續說道:
“不要再小瞧這個楊振了!去年他能從清韃子大軍的重圍之中突圍而出,終究是一個有本事的!
“你們啊,也不要再去眼紅嫉妒楊振先遣營的功勞了!這個事情,你們說它是機緣巧合也好,說它是瞎貓撞上死耗子也罷,總之,是本鎮,也是你們,先前都判斷錯了!
“楊振率部去救鬆山城,不管他本心是不是自己願意,也不管他是不是因為懼怕本鎮軍法無情才去的,現在都不必再說了!
“就說之前,本鎮征求你們意見的時候,你們之中哪一個不是推三阻四?!哪一個曾經自告奮勇了?!”
這幾句話,越說越嚴厲,說到最後,祖大壽怒氣滿臉,已經是聲色俱厲的嗬斥了。
祖大壽並沒有看錯形勢,鬆錦一帶是個巨大的陷阱,這一點他沒有錯。
他唯一看錯的,其實就是楊振。
他沒有料到,本來一場送死之旅,是不死棋,但是竟然讓楊振硬生生地給走活了。
並且,楊振還極其機緣巧合地,正好趕上了祖大壽預料之中的韃子糧盡自退這個天賜的立功機會。
隻要清韃子最後糧盡而退了,那麽不管當時是誰身在一線,都必定是大功一件。
早知道結局如此,他就該派自己的外甥吳三桂前去撿了這個功勞,而不是讓吳三桂在寧遠城裏幹坐著,坐等楊振等人兵敗身死的消息。
自從寧遠城裏收到了楊振送回來的第二封捷報之後,吳三桂在祖家大院自己的住處,已經氣得不知道摔碎了多少個酒杯茶碗了。
楊振讓人送回來的捷報,不可能是假的了,因為隨船運回來的一整船清韃子腦袋,根本造不得假。
是不是殺良冒功弄出來的假韃子首級,別人或許不清楚,可是他們這些久在遼東的將領們又怎麽會不清楚呢?
現在祖大壽麾下的這些將領們基本上那個沒有一個是草包飯桶、酒囊飯袋,這些人個頂個是遼東軍中的悍將出身。
他們對楊振先遣營機緣巧合立下的戰功,也並不純粹是眼紅嫉妒。
相反,他們對於楊振讓人送回來的清韃子首級,對於四百多顆清韃子首級背後的殘酷戰鬥,他們雖然不說,但心裏還是佩服的。
隻不過,這些首級擺在寧遠城裏,讓他們怎麽看怎麽覺得難以置信、不可思議。
因為,從他們各人自己的漫長戎馬生涯積累下的經驗出發,他們實在無法相信,楊振先遣營一共才幾百個人,怎麽就能斬獲這麽多真韃子的首級?!
但是不管他們信不信,那麽多韃子首級的的確確送來了寧遠城,而且還都是真的。
特別是祖克勇,固然是為人處世欠圓滑,有點不通人情世故,但是也正因為如此,他讓人捎回的消息才更可信。
對於這一點,祖大壽本人以及祖大壽的麾下都沒有任何疑問。
“那麽大帥!接下來我們應該怎麽辦?!既然韃子大軍已經撤退,鬆錦之圍已經不解而解了,我們該如何做?!”
這個時候,在座眾人之中年紀最小的吳三桂,突然對祖大壽說道:“尤其是鬆錦大捷報到朝廷之後,朝廷之上恐怕就又要催促大帥趕赴錦州坐鎮了!”
“朝廷不催本鎮,本鎮難道就不去錦州了?!寧遠雖好,但錦州該回,還是要回去的!”
祖大壽聽了吳三桂的詢問,先是說了這麽一句,然後略作停頓,隨後又接著說道:“不論如何,韃子撤了,總還是一件好事!鬆山沒丟,金國鳳固然有功,楊振沒死,功勞也少不了!他們借著這個機會,可能往上一步!
“可是,你們不要忘了,這一次韃子入寇鬆錦,錦州城,杏山城,塔山城,統統都沒有丟!那麽留守錦州城的祖大弼,堅守杏山城的祖澤遠,還有堅守塔山城的劉周智,他們堅守城池,使得清韃子無功而返,豈不是都有功嗎?!”
祖大弼是祖大壽的同母親兄弟,祖澤遠則是祖大壽堂兄祖大權的兒子,都是祖家人。
祖大壽把話說到這裏,沒有繼續往下說,可是他手下的那些心腹幹將們,就都已經知道怎麽回事了。
金國鳳頂住了韃子大軍的瘋狂進攻,這個功勞是擋不住的。
楊振率領一個暫編的先遣營六百多人北上救援鬆山,最後“稀裏糊塗”地走了狗屎運,居然趕上了韃子大軍糧盡自退。
這個事情既然已經上報了,那麽鬆山之圍既解,楊振的功勞就是板上釘釘沒跑了。
可是正如祖大壽所說,如果金國鳳守住了鬆山有功,那祖大弼守住了錦州,祖澤遠守住了杏山,劉周智守住了塔山,算不算也有功呢?!
反正錦州、杏山、塔山外麵都有韃子的軍隊圍城,至於韃子有沒有瘋狂進攻,那就誰也說不清楚了。
因此,隻要朝廷封賞提拔金國鳳、楊振,那就不能落下了祖大弼、祖澤遠和劉周智。
甚至包括祖大壽自己,作為目前山海關外遼東官軍的最高軍事統帥,其他所有將領的功勞,說到底都有他的一份!
楊振固然有功,可是直接點將讓楊振出馬的祖大壽呢,豈不是識人在前、調度有方?!
祖大壽領著一幹心腹部將,最後就定下了這麽個善後的策略,準備借著這個機會,讓自己的幾個心腹部將搭上這個“鬆錦大捷”的順風船。
“韃子撤了,終究是一件好事!接下來,且先看方巡撫如何做吧!長伯留下陪本鎮再說說話,其他人都散了吧,散了吧!”
祖大壽拿定了主意之後不由自主地歎口氣,然後就把雲集在他書房裏的其他心腹將領們都趕了出去,獨獨留下了吳三桂。
“長伯啊!今天你再以你的名義,給高總監高公公寫上一封信,把我剛才說的意思寫清楚,盡快遣人總到山海關去!
“至於你做總兵的事情,那就再等等看,你還年輕,還有的是機會!我料清韃子偽帝絕不會從此偃旗息鼓,善罷甘休,長則一年,多則半年,韃子大軍必會卷土重來!到時再說!”
吳三桂低著頭,臉上毫無表情,看不出一絲的喜怒哀樂來,此時聽了這話,抬頭對著祖大壽說道:
“舅父放心!舅父的話甥男明白!甥男前程全由舅父做主!”
“祖家家大業大是不假,這是好事,可也不是好事,家大業大也有家大業大的難處啊!
“這麽些人都指望這我,我這裏也得一個一個來不是嗎?還是唯有長伯你,能夠體諒舅父的難處!”
此時寧遠城裏的文武官員,軍中將士,尋常百姓,販夫走卒,全都知道了滿韃子圍攻鬆錦等城折戟而返的消息!
“大帥!清韃子真的就這麽撤了?就因為楊振這小子燒了他們的糧草營?!就因為楊振這小子伏擊了清韃子的幾百個噶布什賢超哈?!
<a id="ads" href="http:///"></a>
“滿韃子偽帝黃台吉就這麽好說話?!卑職怎麽想怎麽覺得這些消息不像是真的啊!”
寧遠城祖家大院深處,祖大壽本人的書房之中,再一次雲集了祖大壽麾下的心腹幹將們,這些人相互傳遞著看完了一封書信,其中一個將領忍不住心中疑惑,終於出言詢問。
那將領說完了這話,祖大壽書房裏坐著的將領們反應各不相同,有的點頭附和,有的默不作聲。
但是無一例外的是,聽了這話,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了祖大壽本人的身上,等著祖大壽親自作出判斷。
“楊振的捷報你們不信也就算了,現在堆在巡撫大人衙署門前的四百多顆清韃子腦袋難道還有假嗎?!
“就算你們不相信這點清韃子腦袋足以讓韃子偽帝黃台吉就此退兵,可是劉周智、祖澤遠從塔山、杏山送回來的消息,難道還能有假嗎?!金國鳳和祖克勇從鬆山城送回來的消息,還能有假嗎?!
“再者說了,方巡撫家的那個大公子方光琛,今日中午已經進城了!他是從哪裏回來的?!是鬆山!”
說到這裏,祖大壽掃視了書房一圈,目光從自己一幹心腹部將的臉上看過去,最後繼續說道:
“不要再小瞧這個楊振了!去年他能從清韃子大軍的重圍之中突圍而出,終究是一個有本事的!
“你們啊,也不要再去眼紅嫉妒楊振先遣營的功勞了!這個事情,你們說它是機緣巧合也好,說它是瞎貓撞上死耗子也罷,總之,是本鎮,也是你們,先前都判斷錯了!
“楊振率部去救鬆山城,不管他本心是不是自己願意,也不管他是不是因為懼怕本鎮軍法無情才去的,現在都不必再說了!
“就說之前,本鎮征求你們意見的時候,你們之中哪一個不是推三阻四?!哪一個曾經自告奮勇了?!”
這幾句話,越說越嚴厲,說到最後,祖大壽怒氣滿臉,已經是聲色俱厲的嗬斥了。
祖大壽並沒有看錯形勢,鬆錦一帶是個巨大的陷阱,這一點他沒有錯。
他唯一看錯的,其實就是楊振。
他沒有料到,本來一場送死之旅,是不死棋,但是竟然讓楊振硬生生地給走活了。
並且,楊振還極其機緣巧合地,正好趕上了祖大壽預料之中的韃子糧盡自退這個天賜的立功機會。
隻要清韃子最後糧盡而退了,那麽不管當時是誰身在一線,都必定是大功一件。
早知道結局如此,他就該派自己的外甥吳三桂前去撿了這個功勞,而不是讓吳三桂在寧遠城裏幹坐著,坐等楊振等人兵敗身死的消息。
自從寧遠城裏收到了楊振送回來的第二封捷報之後,吳三桂在祖家大院自己的住處,已經氣得不知道摔碎了多少個酒杯茶碗了。
楊振讓人送回來的捷報,不可能是假的了,因為隨船運回來的一整船清韃子腦袋,根本造不得假。
是不是殺良冒功弄出來的假韃子首級,別人或許不清楚,可是他們這些久在遼東的將領們又怎麽會不清楚呢?
現在祖大壽麾下的這些將領們基本上那個沒有一個是草包飯桶、酒囊飯袋,這些人個頂個是遼東軍中的悍將出身。
他們對楊振先遣營機緣巧合立下的戰功,也並不純粹是眼紅嫉妒。
相反,他們對於楊振讓人送回來的清韃子首級,對於四百多顆清韃子首級背後的殘酷戰鬥,他們雖然不說,但心裏還是佩服的。
隻不過,這些首級擺在寧遠城裏,讓他們怎麽看怎麽覺得難以置信、不可思議。
因為,從他們各人自己的漫長戎馬生涯積累下的經驗出發,他們實在無法相信,楊振先遣營一共才幾百個人,怎麽就能斬獲這麽多真韃子的首級?!
但是不管他們信不信,那麽多韃子首級的的確確送來了寧遠城,而且還都是真的。
特別是祖克勇,固然是為人處世欠圓滑,有點不通人情世故,但是也正因為如此,他讓人捎回的消息才更可信。
對於這一點,祖大壽本人以及祖大壽的麾下都沒有任何疑問。
“那麽大帥!接下來我們應該怎麽辦?!既然韃子大軍已經撤退,鬆錦之圍已經不解而解了,我們該如何做?!”
這個時候,在座眾人之中年紀最小的吳三桂,突然對祖大壽說道:“尤其是鬆錦大捷報到朝廷之後,朝廷之上恐怕就又要催促大帥趕赴錦州坐鎮了!”
“朝廷不催本鎮,本鎮難道就不去錦州了?!寧遠雖好,但錦州該回,還是要回去的!”
祖大壽聽了吳三桂的詢問,先是說了這麽一句,然後略作停頓,隨後又接著說道:“不論如何,韃子撤了,總還是一件好事!鬆山沒丟,金國鳳固然有功,楊振沒死,功勞也少不了!他們借著這個機會,可能往上一步!
“可是,你們不要忘了,這一次韃子入寇鬆錦,錦州城,杏山城,塔山城,統統都沒有丟!那麽留守錦州城的祖大弼,堅守杏山城的祖澤遠,還有堅守塔山城的劉周智,他們堅守城池,使得清韃子無功而返,豈不是都有功嗎?!”
祖大弼是祖大壽的同母親兄弟,祖澤遠則是祖大壽堂兄祖大權的兒子,都是祖家人。
祖大壽把話說到這裏,沒有繼續往下說,可是他手下的那些心腹幹將們,就都已經知道怎麽回事了。
金國鳳頂住了韃子大軍的瘋狂進攻,這個功勞是擋不住的。
楊振率領一個暫編的先遣營六百多人北上救援鬆山,最後“稀裏糊塗”地走了狗屎運,居然趕上了韃子大軍糧盡自退。
這個事情既然已經上報了,那麽鬆山之圍既解,楊振的功勞就是板上釘釘沒跑了。
可是正如祖大壽所說,如果金國鳳守住了鬆山有功,那祖大弼守住了錦州,祖澤遠守住了杏山,劉周智守住了塔山,算不算也有功呢?!
反正錦州、杏山、塔山外麵都有韃子的軍隊圍城,至於韃子有沒有瘋狂進攻,那就誰也說不清楚了。
因此,隻要朝廷封賞提拔金國鳳、楊振,那就不能落下了祖大弼、祖澤遠和劉周智。
甚至包括祖大壽自己,作為目前山海關外遼東官軍的最高軍事統帥,其他所有將領的功勞,說到底都有他的一份!
楊振固然有功,可是直接點將讓楊振出馬的祖大壽呢,豈不是識人在前、調度有方?!
祖大壽領著一幹心腹部將,最後就定下了這麽個善後的策略,準備借著這個機會,讓自己的幾個心腹部將搭上這個“鬆錦大捷”的順風船。
“韃子撤了,終究是一件好事!接下來,且先看方巡撫如何做吧!長伯留下陪本鎮再說說話,其他人都散了吧,散了吧!”
祖大壽拿定了主意之後不由自主地歎口氣,然後就把雲集在他書房裏的其他心腹將領們都趕了出去,獨獨留下了吳三桂。
“長伯啊!今天你再以你的名義,給高總監高公公寫上一封信,把我剛才說的意思寫清楚,盡快遣人總到山海關去!
“至於你做總兵的事情,那就再等等看,你還年輕,還有的是機會!我料清韃子偽帝絕不會從此偃旗息鼓,善罷甘休,長則一年,多則半年,韃子大軍必會卷土重來!到時再說!”
吳三桂低著頭,臉上毫無表情,看不出一絲的喜怒哀樂來,此時聽了這話,抬頭對著祖大壽說道:
“舅父放心!舅父的話甥男明白!甥男前程全由舅父做主!”
“祖家家大業大是不假,這是好事,可也不是好事,家大業大也有家大業大的難處啊!
“這麽些人都指望這我,我這裏也得一個一個來不是嗎?還是唯有長伯你,能夠體諒舅父的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