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二年十月初五日清晨,寅時已過,剛入卯時,楊振帶著大隊人馬以及在臥牛溝獲得的大批俘虜、大批車炮輜重物資,曆經一路艱難跋涉,終於抵達了抵達了北石壺山以北的海岸附近。


    其實,葛砬子山一帶,與塔山以南、連山以北的海岸線之間,直線距離並不遙遠。


    若是楊振隻帶著先前的火槍兵、擲彈兵,包括衝天炮炮隊,走完這段路程,可能也花不了一個時辰。


    但是帶上了二十二門沉重的炮車,以及三百餘輛分別裝載著軍糧、彈藥、軍械、衣甲與首級的大車,他們的速度卻無論如何也快不起來了。


    也是到了這個時候,楊振方才深深體會到石廷柱帶著車炮輜重行軍的難處,同時也有點明白了多鐸和豪格為什麽會忍不住留了石廷柱督率車炮輜重在後緩行了。


    好在這一路上雖然坎坷難行,但是楊振最擔心的事情並沒有發生。


    不管是立營在寧遠城下的滿韃子肅親王豪格,還是率軍立營在錦州城外的兩黃旗漢軍固山額真馬光遠,都沒有在夜裏派出人馬趕來。


    滿韃子兩黃旗固山額真馬光遠,可能還沒有得到確切的消息,但是近在數十裏外的豪格一定得到了消息。


    然而,豪格並沒有派出大軍來援,至少是沒有向東官溝、臥牛溝方向派出救援的人馬。


    至於到底是什麽原因使然,到底是因為豪格與多鐸有嫌隙,所以豪格見死不救,還是因為豪格擔心夜裏出兵再遭伏擊,那就不是楊振所能知道的了。


    總而言之,豪格沒有派出軍隊北上,馬光遠也沒有派出軍隊南下,他們的按兵不動,給了楊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他可以帶著獲得的戰果,安然抵達自己預定的目的地。


    卯時之初,楊振抵達海岸。


    這個時間段,相當於早上五六點鍾左右,此時夜暗雖未散去,但是天將破曉,天色已然微微亮。


    北石壺山以北的海岸上,海風凜冽,早將昨夜海麵上升騰的霧氣吹了個幹幹淨淨。


    楊振領著大批人馬的前隊,一出現在海岸上,就被守候在附近山頭上的俞海潮發現了。


    俞海潮經楊振看重,先後兩次率隊渡海,前往蓋州灣、複州灣、金州灣一帶公幹,與胡長海、高成友聯絡,如今儼然已經成為俞亮泰麾下的二號人物了。


    這一次,俞亮泰、嚴省三跟著楊振到東官溝一帶打伏擊,就把他留在了海上,叫他坐鎮統領整個右翼船隊。


    俞亮泰、仇震海、袁進等人率部收拾了東官溝的戰場,沿著連山河返回海上之後,就又把他派了上岸,叫他在岸上留心接應楊振一行。


    俞海潮看見楊振的前隊出現,立刻趕來相見,先是恭賀了自家都督率軍取得東官溝、臥牛溝伏擊戰的大捷,然後又對楊振說道:


    “都督,昨夜裏卑職值守船隊,覺華島那邊派船遣人來報,昨日傍晚寧遠團練總兵金國鳳率軍出戰,陷入重圍,戰死於寧遠城外北山崗!遼東巡撫衙門急令都督帶領咱們鬆山官軍走海路救援寧遠!”


    “啥玩意兒?!你說啥?!”


    “卑職是說,寧遠急令都督率軍救援——”


    “不是這個,是前一句!你是說有人報信金國鳳戰死了?!”


    對於方一藻叫他帶兵救援寧遠城,他並不關心,有了東官溝和臥牛溝伏擊戰的勝利,滿韃子發起的寧遠之圍,即將不解而解。


    現在他最關心的乃是,金國鳳的生死,所以他看見俞海潮點頭,隨即又向他追問道:“這個事情,確定了嗎?”


    俞海潮見楊振真正關心的是這個事情,當即再次點頭答道:“這是覺華島水師轉遞的寧遠塘報,據說寧遠城向山海關,向京師遞送的塘報,也是這個說法。所以,這個事情,當是千真萬確了!”


    “可知他為何非要出城,又是死於何人之手?”


    “這個,卑職不甚清楚,隻是聽說,昨日午後滿韃子即開始兵圍寧遠,挑釁邀戰,作勢攻城,城上槍炮齊發。後來滿韃子一路人馬撤圍北去,剩餘人馬退至寧遠城外北山崗安營紮寨。金總兵為了激勵城中士氣,又以為有機可乘,遂領兵出戰。結果——”


    俞海潮說到這裏,見楊振眉頭緊皺,臉色陰沉,整個人的情緒由剛剛見他的驚喜,瞬時轉為低落,於是立刻接著說道:


    “覺華島轉遞的寧遠塘報,本來要走海路,送去鬆山城,但在連山外海剛好遇上了我們的船隊。目前那個塘報就在覺華島水師袁副將的手上,一會兒上了船,都督一看便知。


    “另外,據說——,據說,金總兵的一個兒子,金士俊金守備的弟弟,也在寧遠城外北山崗一同戰死了。同死的,還有金總兵父子麾下一百多親兵家丁。”


    俞海潮說完了這番話,就看見楊振雙手捂住了臉,使勁揉搓著,固執地但卻徒勞無功地掩飾著自己淚目難過的樣子,當下便再也說不下去了。


    這個時候的楊振,已經想明白大體上是怎麽回事了,這讓他一方麵感到痛心不已,另一方麵又難免生出許多自責。


    滿韃子隻是圍了寧遠城才兩天,金國鳳就忍不住出城接戰,而且還是在楊振多管齊下叫人傳話,叫他不要輕易出戰的情況下,重蹈了曆史覆轍,其實追根溯源,其直接原因,卻恰恰是楊振自己發起的臥牛溝伏擊戰。


    楊振叫張臣率隊伏擊了石廷柱,將他捆在臥牛溝裏,石廷柱不得已派人向多鐸求援,於是多鐸便率軍離開了寧遠城下。


    緊接著,金國鳳認為城外的滿韃子一下子走了幾千,隻剩下五六千人,隻要自己激發出寧遠城一萬多守軍的勇氣,就能夠將城外的滿韃子擊敗,取得一次大捷。


    於是,他就又走上了與原本曆史上相同的那一條路,以為自己敢率百十人出戰,就能激發城中遼東軍的血氣之勇。


    然而金國鳳哪裏知道,寧遠城中的守軍雖多,卻與他的立場完全不同,怎麽可能從他的身上受到一絲一毫的激勵呢?


    楊振千方百計地想要避免金國鳳之死的發生,可是到最後卻發現,這件事情正是由他自己所采取的行為引發的連鎖反應。


    一想到這一點,一想到曆史上發生的悲劇最終仍舊不免於發生,他就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了對命運的一種深深的無力。


    好在楊振入主鬆山的時候執意留下了金士俊,否則的話,這次一同死難的,恐怕就是他們父子三人了。


    良久之後,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的楊振,揉了揉眼睛,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吐出來,平複了一下情緒,然後對俞海潮說道:


    “海邊風大,眯了眼睛。好了,此事——我知道了。你去傳令吧,叫李麻、胡圖格、夏舒三人即刻率部南下,到連山河畔巡哨,等待其他各部全員離岸,他們就可以撤回紅螺山去了!另外叫其他各部,抓緊登船離岸,咱們返回鬆山!”


    楊振說這話的時候,李祿、楊珅等人押解的後隊車馬輜重,也已經全員抵達海。


    同時,袁進、仇震海、俞亮泰等人,也率駐泊在附近的船隊,靠了岸,停了船,開始指揮各部人馬將物資搬運裝船了。


    此時正值這一帶的潮水處於高位未退的時刻,比起潮水處在低位的時候,裝載人馬物資上船,要輕鬆了許多。


    原本仇震海、俞亮泰、嚴省三他們從小淩河口一帶出發的時候,帶出來的大小船隻有七十二艘。


    當時,楊振一心隻想著殺傷滿韃子的有生力量,隻想著破壞他們的重炮糧械,並沒有想著要截獲了他們的大批車炮物資並帶回鬆山城,所以,他並沒有帶來更多的船隻。


    <a id="wzsy" href="https://m.tsxsw.la">吞噬小說網</a>


    然而,事情的進展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不僅大量地殺傷了滿韃子的有生力量,而且還俘獲了大批重炮與車馬物資。


    如今既然截獲了這些東西,隻是一味地毀掉了,卻又未免可惜。


    也是多虧了袁進從覺華島帶來的大批船隊,讓楊振他們有了足夠的船隻,可以將俘獲的物資全部裝上船,運回去。


    從卯時三刻開始,到辰巳之交,曆時將近兩個時辰,所有車炮輜重等物資,全部分派裝載完畢。


    伏擊戰結束以後俘獲的各色戰馬、轅馬,多達兩千多匹,則全數交給了李麻、夏舒、胡圖格三人所部,讓他們帶回大小紅螺山去了。


    而楊振也從北石壺山的山頂上下來,跟著楊珅率隊壓陣的衝天炮隊,最後登上了袁進給他特意預留的一艘大船。


    隨後,各支船隊一起揚帆離岸,乘風破浪,往鬆山外海小淩河河口的方向行去。


    “都說滿韃子的肅親王豪格行事魯莽,易衝動,但是依我看,此人粗中有細,卻也不可小覷呐。”


    楊振最後上了袁進的船,見了袁進以後,便對他說道:“他這一次按兵不動,我看就比那個什麽十王爺多鐸高明一些。”


    楊振雖然十分擔心屯兵在寧遠城下的豪格會突然率軍出現在連山以北,但是他的心裏未嚐沒有再打一場伏擊戰的想法。


    依托海岸附近的山地打伏擊,原本就是他這次離開鬆山,走海路出來尋找戰機的初心。


    背靠海岸,讓他隨時可以獲得彈藥補,也給可以隨時撤離,幾乎立於不敗之地。


    若是豪格真的率軍來了,楊振仍然有信心在這一帶的山地上,給他一個重擊,盡管他現在的隊伍已經十分疲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新命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哼哈大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哼哈大王並收藏大明新命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