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德意誌國內的幾個邦國,也是差不多的心思,覺得華夏皇帝隻是個暴發戶。
總之,不論是意呆利還是聯邦王國或者哈布斯堡的王室,他們都不想丟這個人,不想成為歐洲貴族的笑話。
想到這裏,威廉二世心中冷冷一笑。
路易絲作為他的獨女,既然已經為德意誌做出犧牲。他已經決定慷慨的將德意誌帝國遙遠的太平洋殖民地作為嫁妝,好好的出一口心中的憤懣。
在之後和奧匈帝國和意呆利王國的談判中也要爭取更大的利益。
德意誌國內的貴族的心思他也一清二楚。無非是加大在華夏的貿易,然後名下的產業就能獲得更高更穩定的利潤充實他們的金庫,並且德意誌嫁出一個王室的公主還要被歐洲貴族圈子非議;在和同盟國另外兩個的談判中也因為德意誌的犧牲獲得更大的利益。
他可不希望霍亨索倫家族為了帝國而遭受非議之後還一無所獲,更不想奧匈帝國和意呆利坐享其成。
四天後,威廉二世帶著之前參加秘密會議的三個德方代表和華夏的訪問團到達慕尼黑。
明麵上是韋珣在慕尼黑問候在德的留學生,實際目的則是同盟四國的秘密談判。
這一次談判除了確定各國的作戰計劃和承擔的職責之外,還有對於未來戰爭勝利之後的瓜分戰果的劃分。
意呆利和奧匈帝國的代表已經秘密到達慕尼黑,四國的代表友好的握手行禮後,德國總參謀長毛奇開始講解詳細的作戰計劃。
韋珣雖然擔心意呆利會泄露計劃,不過他轉念想到意呆利之所以叛逃到協約國,原因是原時空的同盟國久戰不支,沒有足夠的補給支撐,現在華夏加入之後勝算更大,不至於現在就出賣同盟國。
在毛奇講解完華夏給出的新的作戰計劃後,兩國都表示支持。
畢竟在他們對於華夏發生的塹壕戰也頗有研究,知曉這個作戰計劃不論是人員傷亡和彈藥都會減少,而華夏作為主攻手進攻沙俄本土,進攻英法在東方的殖民地也沒有什麽可以挑剔的地方。
唯一的擔憂就是華夏到時候毀約棄盟,不過這在威廉二世和韋珣都表示雙方會進行聯姻的意向下消弭。
在前往慕尼黑的途中,韋珣經過深思熟慮主動表示了想要聯姻德意誌的想法。威廉二世隻是礙於強國的身份,不便主動提出來,韋珣說出來之後兩人一番商業胡吹,暫時確定了意向。
韋珣知道威廉二世是打算以此為談判瓜分戰果的籌碼,不過韋珣看來所謂的瓜分,更像是確定各自的利益範圍和想要獲得的利益。
在韋珣的示意下,蔣百裏走上高掛的世界地圖說道:“各位尊敬的盟友,為了我們在之後的戰爭中擁有更大的戰爭潛力,我們應該將南美洲作為我們的勢力範圍,資源豐富人口稀少的南美洲將給予我們的戰爭提供足夠的原料。”
“不論是委瑞內拉的石油還是智利的硝石礦,都是我們緊缺的戰略資源。”
“華夏在去年獲得了荷蘭的東印度殖民地,所以華夏不會索要在南美洲的殖民地,唯一的要求是硝石礦。”
原本華夏還是打算在南美獲取一個殖民地的,但是韋珣和外交部的耿毅談論了一番,兩人都認為在訪問一圈歐洲之後如果和同盟國瓜分南美,難保不會讓協約國對華夏采取貿易封鎖。
不說封鎖進口貿易,隻是封鎖華夏的幾個出口產品就能讓華夏的外匯受挫。
即便協約國猜測華夏向同盟國陣營靠攏且有可能達成密約,也不可能直接對華夏封鎖貿易,畢竟沒有真憑實據,華夏反國力封鎖協約國的貿易也不過兩敗俱傷。
可直接和同盟國瓜分南美洲,到時候事情絕對捂不住,與獲得的收益相比,可能的風險和代價更大。
<a id="ads" href="http:///"></a>
而且和德國聯姻之後,獲得太平洋的德國殖民地也算是補償。
最後一個原因則是南美洲大多是西班牙裔和葡萄牙裔,都是開化且與歐洲聯係緊密的,無法進行明顯的清理行動,與華夏的殖民政策不一樣。
奧匈帝國對於瓜分南美的興趣不大,依舊還想著在巴爾幹圖謀波黑地區。
德國是最為積極的,因為德國龐大的工業需要各種原料,全世界的大部分殖民地都有主了或者是別人的嘴邊肉。
在南美哪怕不能直接擁有殖民地,扶持傀儡建立勢力範圍也是極好的選擇。
意呆利也表示了極大的興趣,因為他們在非洲有點搞不定那裏的土著,英法也多處掣肘,加上非洲的殖民地是殘羹剩飯,哪能和富饒的南美洲比。
不過因為南美洲和葡萄牙、西班牙的特殊關係,為了維護顏麵,直接派出軍隊顯然不可能的。
最好的辦法是扶持傀儡黨派或者勢力,投資產業,之後謀劃奪取政權。在傀儡搞不定的時候找個工廠受到損害或者僑民受傷的借口,隨後派出軍隊。
在大概的勢力瓜分中,德國看上了委瑞內拉、哥倫比亞和秘魯;奧匈帝國看上了巴西和哥倫比亞;意呆利看上了阿根廷和智利。
而南美洲最為重要的硝石資源,由同盟三國掌控,華夏可以獲得四分之一硝石礦的開采權,並且要為三國提供足夠的勞動力。
這些勞動力華夏將從南洋的土著中“強征”,送到南美洲的礦場挖礦,這些土著的管理由奧匈帝國和意呆利提供人員。
南美洲的利益被四國大概瓜分之後,如何能獲得各自看中的利益就是各憑手段了。
之後才是這次密談的重頭戲。
比起原時空的同盟陣營,現在華夏加入後實力大增,信心更足的德國沒有考慮過如何組織戰爭。
一心想要德國獲得更多殖民地和利益的容克貴族、資本家和德國高層加上一個想要挑戰英國海軍力量的領袖。其中產生的化學效應可不是一般強烈,韋珣甚至懷疑德國巴不得盡快發生戰爭實現他們的夢想。
總之,不論是意呆利還是聯邦王國或者哈布斯堡的王室,他們都不想丟這個人,不想成為歐洲貴族的笑話。
想到這裏,威廉二世心中冷冷一笑。
路易絲作為他的獨女,既然已經為德意誌做出犧牲。他已經決定慷慨的將德意誌帝國遙遠的太平洋殖民地作為嫁妝,好好的出一口心中的憤懣。
在之後和奧匈帝國和意呆利王國的談判中也要爭取更大的利益。
德意誌國內的貴族的心思他也一清二楚。無非是加大在華夏的貿易,然後名下的產業就能獲得更高更穩定的利潤充實他們的金庫,並且德意誌嫁出一個王室的公主還要被歐洲貴族圈子非議;在和同盟國另外兩個的談判中也因為德意誌的犧牲獲得更大的利益。
他可不希望霍亨索倫家族為了帝國而遭受非議之後還一無所獲,更不想奧匈帝國和意呆利坐享其成。
四天後,威廉二世帶著之前參加秘密會議的三個德方代表和華夏的訪問團到達慕尼黑。
明麵上是韋珣在慕尼黑問候在德的留學生,實際目的則是同盟四國的秘密談判。
這一次談判除了確定各國的作戰計劃和承擔的職責之外,還有對於未來戰爭勝利之後的瓜分戰果的劃分。
意呆利和奧匈帝國的代表已經秘密到達慕尼黑,四國的代表友好的握手行禮後,德國總參謀長毛奇開始講解詳細的作戰計劃。
韋珣雖然擔心意呆利會泄露計劃,不過他轉念想到意呆利之所以叛逃到協約國,原因是原時空的同盟國久戰不支,沒有足夠的補給支撐,現在華夏加入之後勝算更大,不至於現在就出賣同盟國。
在毛奇講解完華夏給出的新的作戰計劃後,兩國都表示支持。
畢竟在他們對於華夏發生的塹壕戰也頗有研究,知曉這個作戰計劃不論是人員傷亡和彈藥都會減少,而華夏作為主攻手進攻沙俄本土,進攻英法在東方的殖民地也沒有什麽可以挑剔的地方。
唯一的擔憂就是華夏到時候毀約棄盟,不過這在威廉二世和韋珣都表示雙方會進行聯姻的意向下消弭。
在前往慕尼黑的途中,韋珣經過深思熟慮主動表示了想要聯姻德意誌的想法。威廉二世隻是礙於強國的身份,不便主動提出來,韋珣說出來之後兩人一番商業胡吹,暫時確定了意向。
韋珣知道威廉二世是打算以此為談判瓜分戰果的籌碼,不過韋珣看來所謂的瓜分,更像是確定各自的利益範圍和想要獲得的利益。
在韋珣的示意下,蔣百裏走上高掛的世界地圖說道:“各位尊敬的盟友,為了我們在之後的戰爭中擁有更大的戰爭潛力,我們應該將南美洲作為我們的勢力範圍,資源豐富人口稀少的南美洲將給予我們的戰爭提供足夠的原料。”
“不論是委瑞內拉的石油還是智利的硝石礦,都是我們緊缺的戰略資源。”
“華夏在去年獲得了荷蘭的東印度殖民地,所以華夏不會索要在南美洲的殖民地,唯一的要求是硝石礦。”
原本華夏還是打算在南美獲取一個殖民地的,但是韋珣和外交部的耿毅談論了一番,兩人都認為在訪問一圈歐洲之後如果和同盟國瓜分南美,難保不會讓協約國對華夏采取貿易封鎖。
不說封鎖進口貿易,隻是封鎖華夏的幾個出口產品就能讓華夏的外匯受挫。
即便協約國猜測華夏向同盟國陣營靠攏且有可能達成密約,也不可能直接對華夏封鎖貿易,畢竟沒有真憑實據,華夏反國力封鎖協約國的貿易也不過兩敗俱傷。
可直接和同盟國瓜分南美洲,到時候事情絕對捂不住,與獲得的收益相比,可能的風險和代價更大。
<a id="ads" href="http:///"></a>
而且和德國聯姻之後,獲得太平洋的德國殖民地也算是補償。
最後一個原因則是南美洲大多是西班牙裔和葡萄牙裔,都是開化且與歐洲聯係緊密的,無法進行明顯的清理行動,與華夏的殖民政策不一樣。
奧匈帝國對於瓜分南美的興趣不大,依舊還想著在巴爾幹圖謀波黑地區。
德國是最為積極的,因為德國龐大的工業需要各種原料,全世界的大部分殖民地都有主了或者是別人的嘴邊肉。
在南美哪怕不能直接擁有殖民地,扶持傀儡建立勢力範圍也是極好的選擇。
意呆利也表示了極大的興趣,因為他們在非洲有點搞不定那裏的土著,英法也多處掣肘,加上非洲的殖民地是殘羹剩飯,哪能和富饒的南美洲比。
不過因為南美洲和葡萄牙、西班牙的特殊關係,為了維護顏麵,直接派出軍隊顯然不可能的。
最好的辦法是扶持傀儡黨派或者勢力,投資產業,之後謀劃奪取政權。在傀儡搞不定的時候找個工廠受到損害或者僑民受傷的借口,隨後派出軍隊。
在大概的勢力瓜分中,德國看上了委瑞內拉、哥倫比亞和秘魯;奧匈帝國看上了巴西和哥倫比亞;意呆利看上了阿根廷和智利。
而南美洲最為重要的硝石資源,由同盟三國掌控,華夏可以獲得四分之一硝石礦的開采權,並且要為三國提供足夠的勞動力。
這些勞動力華夏將從南洋的土著中“強征”,送到南美洲的礦場挖礦,這些土著的管理由奧匈帝國和意呆利提供人員。
南美洲的利益被四國大概瓜分之後,如何能獲得各自看中的利益就是各憑手段了。
之後才是這次密談的重頭戲。
比起原時空的同盟陣營,現在華夏加入後實力大增,信心更足的德國沒有考慮過如何組織戰爭。
一心想要德國獲得更多殖民地和利益的容克貴族、資本家和德國高層加上一個想要挑戰英國海軍力量的領袖。其中產生的化學效應可不是一般強烈,韋珣甚至懷疑德國巴不得盡快發生戰爭實現他們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