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股災的發生是汽車行業的飛速發展導致橡膠價格飛漲。


    硝石卻因為目前全世界已知的最大硝石礦在智利,兩大陣營都在瘋狂的囤積戰爭物資。


    製作彈藥和化工原料的硝石此時成為最容易出現價格飛漲的物品。


    不過這一次硝石股災的主導人不是華夏,而是德奧意三國。


    同盟國見到協約國不斷的利用廣袤的殖民地來獲取大量的原材料,加工大量的軍用物資和民用物資。


    英法的殖民地同盟國沒法插手,南美的硝石成為了突破口。


    之前因為韋珣的慫恿和建議,同盟國在南美的利益從可有可無到如今成為兩大陣營爭奪資源和影響力的鬥獸場。


    在南美洲,此時兩大陣營分庭抗禮,不分伯仲。


    玻利維亞在硝石戰爭後喪失了安第斯山脈與太平洋沿岸之間的全部領土,變成了一個沒有出海口的內陸國,嚴重地影響了其經濟的發展。


    自戰爭結束後的130多年裏,玻利維亞從沒放棄索要出海口的要求,其與智利的關係也因“出海口問題”難以改善。


    對於秘魯來說,這更是是一場恥辱的失敗,使政客們名譽掃地”。


    條約簽署後,秘魯陷入了卡塞雷斯和伊格萊西亞斯兩大政治陣營的內戰當中。


    1884年6月,卡塞雷斯最終承認了《安孔條約》,1885年12月,卡塞雷斯最終擊敗伊格萊西亞斯,1886年6月卡塞雷斯當選秘魯總統,秘魯的內亂才算終結。1


    884年8月,當最後一批智利軍隊撒離秘魯時,秘魯在經濟上和政治上已經破產。從經濟上來看,這場戰爭對秘魯是一一次摧毀性打擊。除了喪失了盛產硝石的領土,秘魯大部分的海鳥類蘊藏都已抵押給德雷菲斯銀行,它的工業也被戰爭所破壞。


    兩個輸家和一個贏家,讓包括華夏在內的同盟都動起了心思。


    一場南美洲的二次硝石戰爭已經在秘密籌備,這裏將成為兩大陣營繼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中歐的巴爾幹以及非洲之後的另外一個博弈場。


    <a href="http:///"></a>


    華夏、德意誌、奧匈、意大利四個是不可能坐視英法不斷的運送硝石前往歐洲製造彈藥的。


    在1911年12月15日,德國向秘魯借款八百萬英鎊,奧匈和意呆利向玻利維亞借款六百萬英鎊。


    兩國都是以國內的各種礦產的開采權進行抵押。


    可真正的抵押卻是同盟國在戰爭之後獲得硝石購買最惠國待遇。


    本來華夏向分一杯羹的,但華夏一直都在說著華夏貧窮,顯然不能通過投資獲得利益。


    在這樣的情況下,拿到同盟國借款的秘魯和華夏達成了四艘重型巡洋艦,五艘輕型巡洋艦的購買協議。


    這算是同盟三巨頭給華夏一個麵子,三國獲得戰爭利益,華夏獲得軍備出售的利益。


    雖然其中緣由是三國都在備戰戰爭物資,在國內的備戰沒有達成前,出售武器給秘魯和玻利維亞顯然是自己削弱實力。


    而華夏在這次和日、俄兩國的戰爭中,不僅繳獲了大量的槍支和火炮,本身的工業生產也從未停止,也是同盟國中僅有的可以對外軍售武備的國家。


    不是說德奧意三國沒有,而是他們之前封存的槍支還需要留著以備不時之需。


    那些武器雖然有點落後,但在數量起來之後,還是可以發揮不錯的戰鬥力的。


    華夏、德國、奧匈、意呆利四國頻頻和玻利維亞、秘魯達成各種合作,這自然會讓英法感到不安。


    智利此時可是全球七成的硝石礦開采地,在平時出點亂子都能讓硝石價格和硝石加工品價格上漲,何況限製兩國都在積極進行武備。


    不用想都知道秘魯和玻利維亞想要複仇,並且還是在同盟國支持下的複仇。


    在這樣的情況下,英法聯合向智利提供借款五百萬英鎊,算是表麵一個支持的態度。


    因為智利在硝石礦這個獨家生意中,已經賺了不少錢,戰爭經費並不缺。


    有了英法的支持,智利也不再畏懼秘魯和玻利維亞背後的同盟國。


    雙方目前在邊境線上不斷的增兵,極有可能在短期內爆發戰爭。


    而韋珣缺沒有過於在乎硝石礦的爭奪,不論是秘魯和玻利維亞勝利,還是智利勝利,都隻是兩大陣營的博弈。


    華夏的利益在這一過程中卻是一點都不會少。


    在宣布和秘魯達成軍艦銷售一事之後,華夏在各個股票市場開始大量收購相關行業的股票,其中就包括少部分發售股票的軍工企業。


    二次硝石戰爭還未開打,歐洲各國的股票市場的硝石及相關行業此時股票已經上漲百分之三十。


    這個上漲的勢頭依舊在快速提升,哪怕有所回落,也會迅速被拉升。


    英法此時的注意力都在支持智利穩固目前的控製區,保證戰爭的勝利,對於股市這種“正常”波動毫無察覺。


    然而,二次硝石戰爭的贏家和最大受益人已經決定。


    尤其是在華夏外西北的昆侖省在鐵路初步貫通之後,已經開始組建硝石加工廠和開采場。


    因為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硝石礦在智利的掌控中,華夏昆侖省硝石礦此時沒有幾個人知曉。


    包括華夏國內,也僅有軍方高層和少部分內閣高層知曉。


    一旦南美洲爆發戰爭,韋珣安排的人員掌握的三千五百萬英鎊的股票在之後的硝石上漲情況下,最少能獲得兩千萬英鎊的收益。


    這還是最少的情況,在高價拋售之後爆出華夏擁有一個不亞於智利硝石礦的消息之後,這些股票還會斷崖式的下降回升到一個正常的點位。


    之後華夏再爆出一些影響硝石開采的比如開采難度、比如運輸成本、比如用工成本的消息,還能再小賺一波。


    超前的布局,以此輕易獲得大量的金錢,尤其是是國家層麵,隻要把握得當,這幾乎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而內閣的部門高層也多次感慨韋珣的知識和能力,別的皇帝隻會花錢,韋珣這裏卻是隔個幾年就能從他們沒有想到的地方獲得大量的錢財。


    在華夏內閣,甚至已經想好了這二次硝石戰爭中獲利的金錢該花到什麽地方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時代的中華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唯有弦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唯有弦歌並收藏大時代的中華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