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南北夾擊,久戰疲憊的保加利亞軍隊在城區沒有堅持一周就被擊退,南線也在沙俄的進攻下不得不收縮防線。
攻占布加勒斯特無望,保加利亞國王斐迪南一世為了之後繼續取得同盟國的支持,麵對包括華夏在內的國家表示短期內他們還沒有完成戰爭準備的情況下,接受了德國軍事顧問的第二個防禦方案。
這個方案既是布加勒斯特的軍隊撤退到奧爾特河西岸,依托河流組建防線。
那裏不僅背靠奧匈帝國可以獲得補給,也能阻擋羅馬尼亞恢複西部領土。
同時,在羅馬尼亞國內的軍隊需要盡快撤退,避免被沙俄和羅馬尼亞的聯軍圍殲,尤其是斯洛博齊亞的軍隊。
斐迪南一世也知道事不可為,接下來就要麵臨羅馬尼亞集結和沙俄的軍隊進攻。
好在華夏和日本、沙俄的戰爭已經將防禦作戰玩了個通透,華夏又表示願意接受德國的擔保,賒欠七百萬英鎊的戰爭物資。
七百萬的戰爭物資隻是第一批,後續還有兩批分別是六百萬和七百萬。
其實即便是德國不擔保,華夏也願意賒欠給保加利亞戰爭物資的。
但德國作保,華夏也欣然接受。
以保加利亞和奧斯曼本國的產能,再加上三批共計兩千萬英鎊的物資,保加利亞和奧斯曼的聯軍絕對能維持戰線。
不過為了加一道保險,華夏和奧匈、德國都開始對和沙俄接壤的地區增兵。
首先是華夏宣布將生產建設兵團中的三十萬軍隊調遣到雅爾斯克後方的堅昆省,對外宣布是開發艱昆平原(博羅季諾)。
隨後是德國和奧匈帝國也分別加強了在波蘭地區的軍事力量,總計兵力六十萬。
這樣的動作顯然是向協約國宣布己方的底線,那就是一旦保加利亞有戰敗的跡象,同盟國將會提前發動戰爭。
牽一發而動全身,羅馬尼亞和沙俄軍隊還沒有開始反擊,隻是占據兵力優勢,同盟國陣營就出兵牽製。
法國也不甘落後,不僅是加強了東部的兵力,將原本四十五萬軍隊提升到八十萬,還正式宣布貿易禁運。
英國也宣布法令,勒令商人和資本家,禁止向同盟國運輸任何商品和原材料。
同盟國也不甘示弱,緊隨其後宣布對英法俄羅等國進行貿易禁運。
貿易禁運無疑是給本就激烈對抗的局勢添了一把火,但雙方都知道沒有準備好,沒有必勝的把握,依舊在克製。
但貿易禁運對同盟國的戰爭準備帶來極大的阻礙。
不過這對華夏來說是個好消息,還是個大好的消息。
華夏目前增兵西南和藏南地區,英法是極為警惕的,光是從抗議文書就能看出英國對印度地區的重視。
薩道義直接對徐錫麟表示:如果華夏的軍隊敢踏入英國的任何領土,那麽英國將不惜一切代價進行懲戒。
話說得極為狂傲,全世界也就英國有這個底氣和華夏說這句話。
韋珣也知道其中的威脅並不是無的放矢,英國完全可以付出極大的代價拉攏白頭鷹,然後帶上日本這條走狗和苦尋報仇機會的沙俄再次圍攻華夏。
至於同盟國,同盟國要的是殖民地,要的是利益,奧匈和意呆利絕對是最好安撫的對象,滿足兩國在巴爾幹和北非的利益即可。
倒是德國,英國沒有足夠的價碼。
但僅僅是德國和華夏的實力,協約國完全有底氣對付。
直接表示退讓,顯然是會讓全世界看到華夏麵對英國的怯懦表現。
心中拿不定主意的國防部和外交部找到了才回到元山的韋珣,希望韋珣給出一個解決的辦法。
剛好這個時候兩大陣營將之前隻是禁運戰爭物資和原料的暗中對抗擺在明麵,正式宣布了貿易禁運。
韋珣先是讓徐錫麟向英法表示華夏目前無疑參加任何的戰爭,和日本、沙俄的戰爭讓華夏元氣大傷,華夏目前的國策是恢複國力,緩解四億英鎊的國家債務壓力。
然後引用了自由貿易理論,認為華夏作為一個區域大國,進行自由貿易是應有的權力。
最後徐錫麟還表示,如果目前華夏和其他國家的貿易被阻撓和幹涉,那麽華夏的經濟複蘇就不得不考慮其他的辦法。
英國和法國哪怕是明知道華夏目前就是同盟國的一員,可華夏和同盟國內部都沒有爆出華夏簽訂任何協約的消息,即便爆出,在沒有真憑實據的情況下,華夏絕對會以此為借口真正的加入同盟國。
而華夏的心思英法也差不多摸清楚了,那就是賺錢,短期內如非必要不會加入戰爭。
雙方都知道對方底線之後,坐下來談判的難度無疑低了許多。
協約國的貿易禁運隻是本國的商品和原材料禁運,而不是進行貿易封鎖。
在這個時代,哪怕是英國再強橫,在非戰時對德奧等國進行貿易封鎖,無疑是給自己找不自在。
<a id="ads" href="http:///"></a>
因為不論是挪威、瑞典、丹麥還是西班牙、華夏、日本以及白頭鷹等國,都和德國有著貿易往來。
一旦施行非戰時的貿易封鎖,那就是惹了眾怒,雖然不至於站在英國的對立麵,但在其他方麵給英國人找麻煩還是可以的。
一個兩個國家給英國找麻煩還不算是小時,眾多國家就不一樣了。
要換平時,英國絕對無視,可現在兩大陣營對抗呢,多一個朋友就少一個敵人。
而英法自認為財大氣粗,巴格達鐵路的運力也極為有限。
在緊張的談判之後,華夏和英國也達成了初步的意向。
在意向達成之後,華夏宣布從西南軍區和藏南抽調部隊在川省進行演習和訓練,同時宣布這次隻是對邊境駐兵的換防行為,對沒有事先宣布表示歉意。
不管華夏的外交部怎麽說,華夏取消對西南和藏區的增兵無疑是不想開戰的態度。
同盟國中的奧匈、意呆利、德意誌、保加利亞、奧斯曼等國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歎息之餘也鬆了一口氣。
(創作不易,書友們請到塔讀小說網閱讀本書,塔讀免費閱讀的,算是對作者的支持吧,你的支持是作者碼字的動力,書友Q群552866588)
攻占布加勒斯特無望,保加利亞國王斐迪南一世為了之後繼續取得同盟國的支持,麵對包括華夏在內的國家表示短期內他們還沒有完成戰爭準備的情況下,接受了德國軍事顧問的第二個防禦方案。
這個方案既是布加勒斯特的軍隊撤退到奧爾特河西岸,依托河流組建防線。
那裏不僅背靠奧匈帝國可以獲得補給,也能阻擋羅馬尼亞恢複西部領土。
同時,在羅馬尼亞國內的軍隊需要盡快撤退,避免被沙俄和羅馬尼亞的聯軍圍殲,尤其是斯洛博齊亞的軍隊。
斐迪南一世也知道事不可為,接下來就要麵臨羅馬尼亞集結和沙俄的軍隊進攻。
好在華夏和日本、沙俄的戰爭已經將防禦作戰玩了個通透,華夏又表示願意接受德國的擔保,賒欠七百萬英鎊的戰爭物資。
七百萬的戰爭物資隻是第一批,後續還有兩批分別是六百萬和七百萬。
其實即便是德國不擔保,華夏也願意賒欠給保加利亞戰爭物資的。
但德國作保,華夏也欣然接受。
以保加利亞和奧斯曼本國的產能,再加上三批共計兩千萬英鎊的物資,保加利亞和奧斯曼的聯軍絕對能維持戰線。
不過為了加一道保險,華夏和奧匈、德國都開始對和沙俄接壤的地區增兵。
首先是華夏宣布將生產建設兵團中的三十萬軍隊調遣到雅爾斯克後方的堅昆省,對外宣布是開發艱昆平原(博羅季諾)。
隨後是德國和奧匈帝國也分別加強了在波蘭地區的軍事力量,總計兵力六十萬。
這樣的動作顯然是向協約國宣布己方的底線,那就是一旦保加利亞有戰敗的跡象,同盟國將會提前發動戰爭。
牽一發而動全身,羅馬尼亞和沙俄軍隊還沒有開始反擊,隻是占據兵力優勢,同盟國陣營就出兵牽製。
法國也不甘落後,不僅是加強了東部的兵力,將原本四十五萬軍隊提升到八十萬,還正式宣布貿易禁運。
英國也宣布法令,勒令商人和資本家,禁止向同盟國運輸任何商品和原材料。
同盟國也不甘示弱,緊隨其後宣布對英法俄羅等國進行貿易禁運。
貿易禁運無疑是給本就激烈對抗的局勢添了一把火,但雙方都知道沒有準備好,沒有必勝的把握,依舊在克製。
但貿易禁運對同盟國的戰爭準備帶來極大的阻礙。
不過這對華夏來說是個好消息,還是個大好的消息。
華夏目前增兵西南和藏南地區,英法是極為警惕的,光是從抗議文書就能看出英國對印度地區的重視。
薩道義直接對徐錫麟表示:如果華夏的軍隊敢踏入英國的任何領土,那麽英國將不惜一切代價進行懲戒。
話說得極為狂傲,全世界也就英國有這個底氣和華夏說這句話。
韋珣也知道其中的威脅並不是無的放矢,英國完全可以付出極大的代價拉攏白頭鷹,然後帶上日本這條走狗和苦尋報仇機會的沙俄再次圍攻華夏。
至於同盟國,同盟國要的是殖民地,要的是利益,奧匈和意呆利絕對是最好安撫的對象,滿足兩國在巴爾幹和北非的利益即可。
倒是德國,英國沒有足夠的價碼。
但僅僅是德國和華夏的實力,協約國完全有底氣對付。
直接表示退讓,顯然是會讓全世界看到華夏麵對英國的怯懦表現。
心中拿不定主意的國防部和外交部找到了才回到元山的韋珣,希望韋珣給出一個解決的辦法。
剛好這個時候兩大陣營將之前隻是禁運戰爭物資和原料的暗中對抗擺在明麵,正式宣布了貿易禁運。
韋珣先是讓徐錫麟向英法表示華夏目前無疑參加任何的戰爭,和日本、沙俄的戰爭讓華夏元氣大傷,華夏目前的國策是恢複國力,緩解四億英鎊的國家債務壓力。
然後引用了自由貿易理論,認為華夏作為一個區域大國,進行自由貿易是應有的權力。
最後徐錫麟還表示,如果目前華夏和其他國家的貿易被阻撓和幹涉,那麽華夏的經濟複蘇就不得不考慮其他的辦法。
英國和法國哪怕是明知道華夏目前就是同盟國的一員,可華夏和同盟國內部都沒有爆出華夏簽訂任何協約的消息,即便爆出,在沒有真憑實據的情況下,華夏絕對會以此為借口真正的加入同盟國。
而華夏的心思英法也差不多摸清楚了,那就是賺錢,短期內如非必要不會加入戰爭。
雙方都知道對方底線之後,坐下來談判的難度無疑低了許多。
協約國的貿易禁運隻是本國的商品和原材料禁運,而不是進行貿易封鎖。
在這個時代,哪怕是英國再強橫,在非戰時對德奧等國進行貿易封鎖,無疑是給自己找不自在。
<a id="ads" href="http:///"></a>
因為不論是挪威、瑞典、丹麥還是西班牙、華夏、日本以及白頭鷹等國,都和德國有著貿易往來。
一旦施行非戰時的貿易封鎖,那就是惹了眾怒,雖然不至於站在英國的對立麵,但在其他方麵給英國人找麻煩還是可以的。
一個兩個國家給英國找麻煩還不算是小時,眾多國家就不一樣了。
要換平時,英國絕對無視,可現在兩大陣營對抗呢,多一個朋友就少一個敵人。
而英法自認為財大氣粗,巴格達鐵路的運力也極為有限。
在緊張的談判之後,華夏和英國也達成了初步的意向。
在意向達成之後,華夏宣布從西南軍區和藏南抽調部隊在川省進行演習和訓練,同時宣布這次隻是對邊境駐兵的換防行為,對沒有事先宣布表示歉意。
不管華夏的外交部怎麽說,華夏取消對西南和藏區的增兵無疑是不想開戰的態度。
同盟國中的奧匈、意呆利、德意誌、保加利亞、奧斯曼等國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歎息之餘也鬆了一口氣。
(創作不易,書友們請到塔讀小說網閱讀本書,塔讀免費閱讀的,算是對作者的支持吧,你的支持是作者碼字的動力,書友Q群552866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