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援助芬蘭的第一批軍事力量是三個師的部隊,而第二批也是最後一批,卻是整整一船共計九百三十人的下級軍官。


    原本韋珣的想法是三個師的部隊意思一下就行了,可現在芬蘭方麵轉變了公國公爵的繼承態度。


    以前韋珣對於歐洲這個王室那個王室總是因為絕嗣不得不從別國“引進”一個領袖,其中尤其是德國和奧地利為最。


    像是羅馬尼亞、波蘭、保加利亞都是從外麵引進領袖的國家。


    現在的芬蘭大公國大公是尼古拉二世,也就是現任的沙皇。


    可對沙俄充滿仇恨的芬蘭怎麽會繼續讓沙皇持有芬蘭大公國的頭銜?


    可韋珣認為目前大批量援助軍隊也不切實際,且不說遙遠的航程,現在出發最少也得五個月才能投入戰鬥。


    而且目前英法對英吉利海峽肯定是把守嚴密,華夏隻要派出軍隊,馬六甲、蘇伊士拒絕通行是必然的結果,繞道非洲最後也會在英吉利海峽被攔住。


    比起援助軍隊,韋珣認為想芬蘭援助軍官是當前最為有效的手段。


    因為援助軍官不僅可以彌補芬蘭國內因為上次起義被重創的軍官,還能幫助華夏加強對芬蘭軍隊的掌控。


    槍杆子裏出政權這套在歐洲血統論的世界可能不頂用,但槍杆子能幫助政權更加穩固是絕對的。


    到時候哪怕德國或者奧匈的貴族獲得了芬蘭大公的爵位,成為芬蘭國王,靠著華夏目前和芬蘭同仇敵愾(沙俄)的關係以及雪中送炭的情分,在軍政民三方扶持親華夏派係和力量更加容易。


    至於芬蘭大公最後花落華夏還是歸於德奧,韋珣認為這並不影響華夏在未來牽製蘇聯的戰略。


    九百多名軍官都是華夏從北方戰區抽調的對俄作戰的下層軍官,戰鬥經驗極其豐富。


    <a href="http:///"></a>


    眼下芬蘭丟失了最繁華的坦佩雷以南的所有領土,工業更是丟失了八成,最好的辦法是派出相當一部分人進行敵後作戰。


    既然正麵戰場打不過,那麽轉移到非對稱的敵後戰場,緩慢的發展力量。


    到時候就算芬蘭被全境占領,華夏的軍官也完全可以領導士兵在鄉村田野以及山林之中繼續戰鬥,等到華夏發起進攻,沙俄的覆滅不過是時間問題。


    到時候德奧哪怕在想要掌控芬蘭,麵對芬蘭極度感激華夏的情緒,在大公的繼承人上麵也不能進行太大的影響。


    芬蘭是華夏建國以來第一個打算扶持的國家,也是韋珣打算第一次將觸手伸到歐洲。


    皇室雖然人丁單薄,可韋珣的堂兄弟可是有不少,送兩個出去完全沒有問題。


    1913年四月,繼援芬第一軍登陸瓦薩之後,華夏第二批援芬軍官團抵達斯德哥爾摩。


    其中四百人繼續向北沿著援芬第一軍登陸的路線加入芬蘭軍隊中成為底層軍官,剩餘的五百多人將全部投入到芬蘭南部的敵後作戰中。


    敵後作戰這個概念在華夏軍官訓練中是最為基本的戰術思想,最初是韋珣擔心華夏在自己激進的擴張思想中被敵人在正麵戰場上擊敗。


    敵後作戰在華夏正麵戰場失敗甚至華夏的政權崩潰的時候,將會是反抗侵略者的星星之火。


    而華夏在奪取南洋之後,英法的底線和態度完全試探出來,心中有數的華夏也並未降低對敵後作戰戰術的教育和普及。


    因為國家穩定之後,華夏在未來不論是進攻沙俄還是攻入東南亞和澳洲,都會麵臨敵人的小股散兵遊勇和民兵部隊的反抗。


    在這樣的情況下,繼續敵後作戰戰術教育不過是讓原本的反擊者變成了獵殺者而已。


    而進行敵後作戰的戰術教育最為展現成效的就是在攻入伊爾庫茨克並占領了眾多的城市,華夏對沙俄的民眾和小股部隊作戰成效顯著。


    在進攻過程中,很多華夏的師或者團被瞬息萬變的戰場打亂了編織,甚至不少部隊因為追擊而被打的七零八碎。


    依靠著受過敵後作戰的下層軍官,華夏不少部隊都從沙俄軍隊的包圍中對敵人造成了幹擾和破壞。


    華夏的敵後作戰戰術目前被兩大陣營所不齒,他們的戰爭理論依舊停留在常規戰爭的層麵。甚至基督世界還奚落華夏軍隊,說這是地痞流氓鬥毆的手段。


    敵後作戰是需要時間去組織的,眼下肯定是看不到什麽效果。


    倒是華夏的援芬第一軍,在瓦薩短暫的被歡迎之後,短短三天的休整就開往坎佩康。


    芬蘭雖然對華夏的援芬行為十分感激,但在之後華夏的軍隊不過是剛剛走出工廠的新兵,隻經受過短暫的整編和訓練。


    即便是華夏國內基本上實行的是百分之七十人口兵役製,芬蘭方麵也對華夏的軍隊戰鬥力不敢相信。


    畢竟是新兵,這個道理擔任華夏援芬第一軍軍長的蔡廷楷還是表示理解的。


    對於單獨防禦坎佩康這個從波裏到坦佩雷到派延奈湖防線的後路,也是人家芬蘭不好意思讓華夏的新兵上來就去送死。


    可隨著沙俄軍隊在圖爾庫周邊肅清了抵抗,大軍開進胡伊蒂寧之後,芬蘭起義軍承擔的壓力開始倍增。


    兵分兩路的沙俄軍隊共計二十一萬人,其中進攻坦佩雷的有十三萬人,餘下的八萬目標是坦佩雷西部的重鎮波裏。


    之所以優先進攻波裏是因為這裏既是德國支援戰爭物資的重要港口,也是瑞典支援芬蘭的快捷渠道。


    隻要占領波裏,坦佩雷的芬蘭軍隊想要獲得補給,就要從更北部的卡斯克運輸。


    瑞典和沙俄的仇恨可不比芬蘭小,從成為波羅的海霸主時期到拿破侖時期因為芬蘭地區的仇怨,再到二戰瑞典援助芬蘭攻擊和防禦沙俄,就知道他們數百年累計的仇恨了。


    瑞典也是在上次起義中大量接納了芬蘭難民和為大量芬蘭起義軍高層提供政治庇護的國家之一。


    沙俄八萬大軍逼近波裏,兵力弱勢且短缺的芬蘭在波裏僅有一萬八千人防禦。


    蔡廷楷在受到沙俄八萬軍隊進攻之後當即就表示派遣兩個師參戰,可被芬蘭起義軍領袖兼總指揮卡爾·古斯塔夫·曼納海姆拒絕。拒絕的理由是華夏的軍隊沒有完成休整。


    (創作不易,書友們請到塔讀小說網閱讀本書,塔讀免費閱讀的,算是對作者的支持吧,你的支持是作者碼字的動力,書友Q群552866588)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時代的中華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唯有弦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唯有弦歌並收藏大時代的中華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