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第二方案,就是在華夏因為戰略布局,對蘇門答臘和菲律賓下手,讓荷蘭和白頭鷹提前參戰的情況下,提前發起對沙俄的攻勢和準備進攻東南亞、澳洲、印度。


    第一方案也就是延遲參戰方案最大的不同就是第一方案更注重積蓄力量和等待兩大陣營打生打死,輕易奪取勝利果實。


    第二方案則是以快速結束戰爭為主要目的,隻是這樣一來,華夏的國家負債會更大。


    憑借韋珣的威望,內閣對於進軍蘇門答臘島即便再反對,也不會在此時此刻和韋珣正麵剛。


    在意見上勉強達成一致之後,華夏當即電令南洋戰區總指揮蔣百裏進行一級戰備。


    同時在華夏的西南和藏省戰區也收到了秘密備戰的電令。


    1913年十二月2日,愛琴海的加裏波利半島上,英法登陸的部隊一頭撞上了同盟國南部戰區調集的精銳力量。


    協約國參戰兵力二十四萬人,來自澳洲、新西蘭、加拿大(紐芬蘭)的軍隊以及英法的本土部隊和非洲殖民地外籍軍團數次發起進攻。


    位於一線的奧斯曼軍隊在羅馬尼亞和希臘身上找到了些許的自信,很快就麵對艦炮和協約國凶猛的火力數次撤退放棄了大量的陣地。


    最後還是深知唇亡齒寒擔心被協約國秋後算賬的保加利八萬人拚死在加裏波利半島中段的丘陵地帶阻擋住了強弩之末的協約國軍隊。


    保加利亞的戰鬥力值得信賴,讓奧斯曼有了喘息之機,甚至奧斯曼士兵因為英法頻繁占領他們的領土,新仇和以往的舊怨加諸於身,損失不大的士兵在保加利亞戰績的鼓舞下,重新投入戰場。


    雙方在加裏波利半島戰線犬牙交錯,主陣地數度易手。


    而協約國終究還是被巨大的傷亡嚇到了,戰損比一比七,一個奧斯曼和保加利亞士兵陣亡將會有七個協約國的士兵陣亡。


    於是奧斯曼控製的另一個半島哈爾基季基半島就成為了第二戰場。


    半島尾端有卡桑德拉岬、錫索尼亞岬和聖山岬自東向西呈指狀排列。


    在那之後就是薩羅尼加也就是塞薩洛尼基(音譯,是不是很像?),那裏被協約國占領之後,奧斯曼在中馬其頓、北馬其頓、科索沃和阿爾巴尼亞的統治就會搖搖欲墜。


    <a id="ads" href="http:///"></a>


    複雜的民族和曆史主權會讓這裏掀起反抗的浪潮。


    但薩羅尼加的重要性依舊不能和東色雷斯地區相比,北高南低的東色雷斯地區如果被協約國成功登陸,奧斯曼和保加利亞的軍隊很有可能會被協約國增兵並且擊潰。


    但奧匈帝國的帝國第一戰術家、軍中騎士博羅耶維奇不會犯這樣的錯誤的。


    英法在試探登陸被猛烈的火力攔截,登陸計劃就此宣告失敗,之後才將目光放在了薩羅尼加。


    可以預料的是,愛琴海短期內是戰雲密布了。


    而一則突如其來的消息,卻讓荷蘭感覺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華夏以在蘇門答臘的僑民被殺害為由,認為荷蘭沒有履行上次戰爭締結的和平條約的內容。


    即第十三條第四項合約內容:荷蘭保證在其境內所有華夏僑民及華商的合法利益。


    這個宣戰借口在西方君主資本主義國家極為常見,實際的目的也從來不是真的因為某個僑民和商人受到傷害,而是這個國家想要通過戰爭獲得利益。


    華夏甚至沒有給荷蘭反應的時間,在事發不到半小時就宣戰,然後在爪哇島蓄勢待發的南洋戰區兩個軍就開始發起登陸作戰。


    華夏毫不掩飾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戰爭,更是不怎麽在乎全世界以如何的眼光看待這個宣戰借口。


    但不可否認的事實就是,華夏看上了蘇門答臘島且已經開始登陸。


    從宣戰到出兵再到登陸,華夏用時僅僅兩天。


    原本以為在蘇門答臘島,幹係英國掌控的馬六甲海峽的安全的情況下,華夏這個覬覦已久的家夥不敢輕易下口。


    可荷蘭忘記了此時華夏已經擁有了左右世界格局的力量,現在兩大陣營的對抗幾乎是華夏加入哪一方,哪一方的勝率就會更大。


    僅有不到兩千部隊的蘇門答臘荷蘭駐軍和三千多土著偽軍在華夏兩軍登陸之後,隻是略微抵抗打空彈夾,然後以彈藥耗盡宣布投降。


    華夏沒有傷亡一個士兵,荷蘭沒有傷亡一個士兵,一天之內蘇門答臘島就已經易手。


    在既定事實勉強,英國的態度就極為重要了。


    英國議會已經開始緊張的討論著是否為了確保馬六甲海峽的安全而增兵,亦或者借此機會邀請荷蘭加入同盟國。


    議會之中再一次形成了支持和反對兩大派係。


    支持的一方認為華夏目前的行為是公開挑釁英國,雖然英國沒有公開表示會保證荷蘭的利益,但英國對於荷蘭這個緊跟自己腳步多年的小弟還是很照顧的。


    而阿爾薩斯-洛林的德軍防線異常堅固,如果能從荷蘭發起進攻,哪怕德國在比荷盧防線擁有接近四十五軍隊,也能順利的攻破德軍防線然後進入美茨因和法蘭克福,完全包圍阿爾薩斯-洛林的德軍西線主力。


    反對一方則認為華夏目前的國力已經不是初建的時候可以比的,如果將荷蘭邀請入協約國,很容易會讓華夏參戰。


    先不說東南亞和新加坡以及澳洲的英國殖民地駐軍還有多少,能不能抵擋華夏的進攻。


    華夏一旦現在卷入戰爭,沙俄絕對先戰敗。


    並且反對派認為華夏目前向沙俄輸送大量的物資,這是華夏和同盟國不是一條心的有力證據。


    在沙俄被切斷了波羅的海和黑海的補給之後,華夏為沙俄提供一些補給和軍火對於協約國來說是極好的事情。


    最後反對派還表示:如果之前荷蘭願意和協約國站在一起,成為協約國的一員華夏就不敢輕舉妄動。為了荷蘭讓大英聯邦在這次世界大戰中勝機減少,這是不值當的事情。


    反對派的觀點很快傳到全國,一個又一個英國人在知曉荷蘭這個小老弟是因為拒絕了協約國的邀請,然後才被華夏強占殖民地。


    像荷蘭這樣不識相,大英拉攏卻推脫拒絕的家夥,大部分人都認為活該。


    (創作不易,書友們請到塔讀小說網閱讀本書,塔讀免費閱讀的,算是對作者的支持吧,你的支持是作者碼字的動力,書友Q群552866588)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時代的中華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唯有弦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唯有弦歌並收藏大時代的中華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