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員,這是韋珣看來比之戰艦更為重要的。這既能彌補華夏這高端科研人才上的短板,又能借用德國的精銳幫助華夏實現例如410毫米50倍徑艦炮的研發和生產困難。
更或者直接采用460毫米45倍徑的艦炮,畢竟德國已經將此技術研發來出來。
還有就是華夏的發動機,作為下一次戰爭中最為重要的心髒,華夏哪怕投入大量的經費和人員,至今也沒法做自主研發,更多的是博采眾長融匯其他國家出售的技術於一體。
僅僅是這樣,華夏也沒法完全的吃透那些技術。
雖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華夏發動機憑借較低的價格和結實耐用的質量獲得來不錯的口碑以及大量的訂單,但這肯定跟不上歐洲的前沿科技。
德國戰敗,無疑是給華夏一個絕佳的追趕機會。
而韋珣的第三個建議就是如果德皇不想用海軍去血拚一場,也不願意出售五艘無畏艦給華夏,那麽可以趁著現在英法的艦隊無法阻攔之時,將艦隊駛到幾內亞特區,交由維多利亞-露易絲臨時掌控。
僅僅三個建議就已經表明來韋珣的態度。
因為華夏不可能坐視可以分擔壓力的德奧就此崩潰解體,也不想英法過得德國戰艦之後實力大增。
像是韋珣和德皇威廉二世這樣的掌權者,優先考慮的從來不是之前的嫌隙和齷齪,友誼和情分更是在有著共同或者各自利益都可以通過某個事情來實現的時候拉出來的幌子。
如今兩次德國竭盡全力的反攻,可以說將所有的底牌都打完來。德國哪怕再不想承認戰敗,也不過是讓英法付出更多的代價而已。
<a id="ads" href="http:///"></a>
好在現在德國本土未被占領,有著一定的底氣和協約國談判。
戰敗停戰談和和停戰談和,那是兩碼事。前者是徹底的戰敗之後成為別人宰割的對象,後者則是可以讓對手付出更大的代價,從而爭取相對有利於己方的條件。
但顯然帝皇威廉二世帝國來英法要削弱德國,甚至讓進入內亂的決心。
這韋珣發送的密碼電報沒有一周,德皇再次回電,舉例來普法戰爭中法國哪怕戰敗,也隻是付出大筆的戰爭賠償和割讓來阿爾薩斯-洛林地區。
對於韋珣所說的轉移軍工科研人才和緊急處理戰艦,威廉二世直接否決,並且德皇還表示隻需要華夏在談判桌上對德國表示支持即可。
老丈人都那麽說來,韋珣也沒有辦法,華夏有句話說得不錯:“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回頭。”
德皇現在依舊天真的認為協約國陣營會像結束普法戰爭那般以略微沉重的代價結束戰爭。
可威廉二世似乎忘記來,自俾斯麥去世之後,德國的外交就走向來極端,雖然大多數外交政策都證明是正確的,但像現在這樣可以和華夏達成一些協議,取得華夏的支持體麵結束的時候,手腕難免有些天真。
不過威廉二世終究沒把話說死,而是認為除非真的出現韋珣所預測的情況,否則不可能同意他的提議。
德皇並沒有老糊塗,或者說德國高層確實是這擔心這一情況的出現。
華夏駐德大使館很快將雙方領袖達成的協議付諸行動,總共達成兩份協議。
一份是關於聯合研發的協議,一旦德國科研人才轉移到華夏之後,由華夏提供研發經費,雙方最後的技術完全開放。
另外一份是緊急購艦協議,華夏在德國承認戰敗之前,可以憑借著這份協議宣布五艘超級無畏艦的所有權。
不過兩份協議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德國真的麵臨協約國給出極端不利的談判條件下才能生效。
即便是德國給出的條件並不如華夏有利,但華夏依舊再次和德國達成來六億華元的借款合同。
加上之前第一批借出的十億和第二批借出的十五億,德國總共欠下來華十五億華元,奧匈欠來華夏八億華元,奧斯曼欠下來六億華元,保加利亞欠下華夏兩億華元。
這些錢看似多,實際上不過是從華夏銀行賬麵上做個賬的事情,錢並沒有流出華夏,反而是全部分散到華夏的各個企業之中。
因為這些錢都是用來和華夏采購戰爭物資的,隻能用在華夏這片土地上。
知道德國沒錢,華夏卻繼續借債,這是德國完全有能力歸還。
從1916年8月的第二批戰爭借款借出去之後,華夏已經將各種戰爭物資的利潤壓縮到來百分之十,算得上是極為優惠的價格來。
甚至這糧食、肉蛋奶的貿易上,為了穩定德國國內的局勢,華夏已經將利潤降低到來半成。
哪怕是真正的兄弟之國,這樣低的價格售賣都是罕見的。
而這還不是結束,如果德國下定決心要繼續戰鬥,決定魚死網破,那麽華夏可能還會酌情贈送一些戰爭物資。
在華夏退出同盟國之後,華夏官方雖然沒做出什麽表態,但維多利亞-露易絲卻前後將曆年攢下的繼續都購買來大批物資無償捐贈給德國。
同時還有華夏皇室,韋珣前後也捐出來兩千萬華元的戰爭物資。
這不僅僅是韋珣想要一個好名聲,也是華夏官方不方便出麵的情況下,作為華夏皇帝兼德皇女婿的韋珣捐錢表態支持的行動。
畢竟自從華夏退盟之後,德國的民眾和官方都對這個一手“扶持”起來的小弟居然半路撂挑子很是不滿意。
1916年十月,德國正式全麵退出法國,在阿爾薩斯-洛林邊境線不斷的加固攻勢,同時在比荷盧邊境和不萊梅地區布置來重兵。
但如此漫長的防禦,最後的結果肯定是久守必失。
長期六百萬規模的陸軍作戰,其中的消耗不是一個小數目,哪怕有著華夏的支持,德國能撐的時間也不會太久。
其實在韋珣看來,德國閃擊比荷盧的戰略真的是一招臭棋,還不如繼續讓三國保持中立,這樣的話防線就會縮短兩倍,防守壓力會減少五倍。
更或者直接采用460毫米45倍徑的艦炮,畢竟德國已經將此技術研發來出來。
還有就是華夏的發動機,作為下一次戰爭中最為重要的心髒,華夏哪怕投入大量的經費和人員,至今也沒法做自主研發,更多的是博采眾長融匯其他國家出售的技術於一體。
僅僅是這樣,華夏也沒法完全的吃透那些技術。
雖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華夏發動機憑借較低的價格和結實耐用的質量獲得來不錯的口碑以及大量的訂單,但這肯定跟不上歐洲的前沿科技。
德國戰敗,無疑是給華夏一個絕佳的追趕機會。
而韋珣的第三個建議就是如果德皇不想用海軍去血拚一場,也不願意出售五艘無畏艦給華夏,那麽可以趁著現在英法的艦隊無法阻攔之時,將艦隊駛到幾內亞特區,交由維多利亞-露易絲臨時掌控。
僅僅三個建議就已經表明來韋珣的態度。
因為華夏不可能坐視可以分擔壓力的德奧就此崩潰解體,也不想英法過得德國戰艦之後實力大增。
像是韋珣和德皇威廉二世這樣的掌權者,優先考慮的從來不是之前的嫌隙和齷齪,友誼和情分更是在有著共同或者各自利益都可以通過某個事情來實現的時候拉出來的幌子。
如今兩次德國竭盡全力的反攻,可以說將所有的底牌都打完來。德國哪怕再不想承認戰敗,也不過是讓英法付出更多的代價而已。
<a id="ads" href="http:///"></a>
好在現在德國本土未被占領,有著一定的底氣和協約國談判。
戰敗停戰談和和停戰談和,那是兩碼事。前者是徹底的戰敗之後成為別人宰割的對象,後者則是可以讓對手付出更大的代價,從而爭取相對有利於己方的條件。
但顯然帝皇威廉二世帝國來英法要削弱德國,甚至讓進入內亂的決心。
這韋珣發送的密碼電報沒有一周,德皇再次回電,舉例來普法戰爭中法國哪怕戰敗,也隻是付出大筆的戰爭賠償和割讓來阿爾薩斯-洛林地區。
對於韋珣所說的轉移軍工科研人才和緊急處理戰艦,威廉二世直接否決,並且德皇還表示隻需要華夏在談判桌上對德國表示支持即可。
老丈人都那麽說來,韋珣也沒有辦法,華夏有句話說得不錯:“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回頭。”
德皇現在依舊天真的認為協約國陣營會像結束普法戰爭那般以略微沉重的代價結束戰爭。
可威廉二世似乎忘記來,自俾斯麥去世之後,德國的外交就走向來極端,雖然大多數外交政策都證明是正確的,但像現在這樣可以和華夏達成一些協議,取得華夏的支持體麵結束的時候,手腕難免有些天真。
不過威廉二世終究沒把話說死,而是認為除非真的出現韋珣所預測的情況,否則不可能同意他的提議。
德皇並沒有老糊塗,或者說德國高層確實是這擔心這一情況的出現。
華夏駐德大使館很快將雙方領袖達成的協議付諸行動,總共達成兩份協議。
一份是關於聯合研發的協議,一旦德國科研人才轉移到華夏之後,由華夏提供研發經費,雙方最後的技術完全開放。
另外一份是緊急購艦協議,華夏在德國承認戰敗之前,可以憑借著這份協議宣布五艘超級無畏艦的所有權。
不過兩份協議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德國真的麵臨協約國給出極端不利的談判條件下才能生效。
即便是德國給出的條件並不如華夏有利,但華夏依舊再次和德國達成來六億華元的借款合同。
加上之前第一批借出的十億和第二批借出的十五億,德國總共欠下來華十五億華元,奧匈欠來華夏八億華元,奧斯曼欠下來六億華元,保加利亞欠下華夏兩億華元。
這些錢看似多,實際上不過是從華夏銀行賬麵上做個賬的事情,錢並沒有流出華夏,反而是全部分散到華夏的各個企業之中。
因為這些錢都是用來和華夏采購戰爭物資的,隻能用在華夏這片土地上。
知道德國沒錢,華夏卻繼續借債,這是德國完全有能力歸還。
從1916年8月的第二批戰爭借款借出去之後,華夏已經將各種戰爭物資的利潤壓縮到來百分之十,算得上是極為優惠的價格來。
甚至這糧食、肉蛋奶的貿易上,為了穩定德國國內的局勢,華夏已經將利潤降低到來半成。
哪怕是真正的兄弟之國,這樣低的價格售賣都是罕見的。
而這還不是結束,如果德國下定決心要繼續戰鬥,決定魚死網破,那麽華夏可能還會酌情贈送一些戰爭物資。
在華夏退出同盟國之後,華夏官方雖然沒做出什麽表態,但維多利亞-露易絲卻前後將曆年攢下的繼續都購買來大批物資無償捐贈給德國。
同時還有華夏皇室,韋珣前後也捐出來兩千萬華元的戰爭物資。
這不僅僅是韋珣想要一個好名聲,也是華夏官方不方便出麵的情況下,作為華夏皇帝兼德皇女婿的韋珣捐錢表態支持的行動。
畢竟自從華夏退盟之後,德國的民眾和官方都對這個一手“扶持”起來的小弟居然半路撂挑子很是不滿意。
1916年十月,德國正式全麵退出法國,在阿爾薩斯-洛林邊境線不斷的加固攻勢,同時在比荷盧邊境和不萊梅地區布置來重兵。
但如此漫長的防禦,最後的結果肯定是久守必失。
長期六百萬規模的陸軍作戰,其中的消耗不是一個小數目,哪怕有著華夏的支持,德國能撐的時間也不會太久。
其實在韋珣看來,德國閃擊比荷盧的戰略真的是一招臭棋,還不如繼續讓三國保持中立,這樣的話防線就會縮短兩倍,防守壓力會減少五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