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廂,周南入駐的視頻突破組,除了在原有基礎上繼續沒日沒夜的“刷視頻”外,又開辟了一個新方向,即聯係交通部門調查最近有沒有被盜的車架車牌。


    與此同時,另外幾組也俱都沒閑著。


    首先是沈處長,他深入實地走訪組,並隨著親自排摸了一個片區後,深覺如此“漫無目的”,恐怕再來幾個月也未必能獲取一條有效線索。


    蓋因經他詢問,五輛車十一名目擊者對四名頭套男的描述,可謂五花八門。車上那個嫌犯就甭提了,光是下車的那三位頭套男,描述就有數個版本,比方說一個較高,兩個略矮,又或身高差不多,但一個身材略胖之類之類吧,其中更不乏完全相反的描述。


    目擊者都如此了,其他未在案發時親眼見證的人群,更是希望渺茫。諸如四個結伴同行的男人這種條件,太寬泛了。


    所以僅僅半日,沒想出突破口的沈沂之就沒再去排摸,轉戰到了實驗室。就目前來說,從現場痕跡物證得出的結論,恐怕要比目擊者什麽的靠譜得多。


    一進門,沈沂之就瞧見歐主任正包裹嚴密的在屍體旁忙碌著。


    他貫知,法醫是一項對醫學技術和法律知識要求都很高的工作,工作量非常大而且任務艱巨,工作條件也異常艱苦,光是視覺和嗅覺的“饕餮盛宴”足夠勸退一大批人。


    老實講,即便有著數十年的刑偵工作經驗打底,非必要沈沂之都不想往這裏湊,但好在各種常見的不常見的紅綠黃白黑他早已能做到麵不改色,於是信步上前,“辛苦了,有什麽新發現嗎?”


    歐主任手上頓了頓,口罩下的表情略顯嚴峻,“死因非常明確,細節方麵有所補充,但要說到突破性進展,這個暫時真沒有。”


    沈沂之接過屍檢數據,結合現場情況,總結案發過程如下:


    “被害人車輛被逼停後,三名嫌犯下車,分工明確,嫌犯甲持槍靠近駕駛室脅迫司機打開了車門,沒有絲毫廢話的果斷正麵開槍,擊中麵門一擊斃命。”


    “與此同時嫌犯乙拉開副駕,手持鐵棍猛烈敲擊被害人的頭部,造成多處鈍器擊打傷,但遭遇年富力強的郭陽反抗,這時嫌犯甲再次果斷從駕駛位開槍補位,造成第二名被害人死亡。”


    “同一時間嫌犯丙則直奔車輛後排,目標明確的取走座位上裝有兩百多萬現金的黑色旅行包,整體用時...幾乎不超過一分鍾。”


    如此“高效”...


    “要說沒有案底我都不能信!”門口忽然有人接口。


    想必不難理解,給你把槍,你敢如此果斷的直接往一個大活人腦門兒上崩嗎?


    看向來人,沈沂之的眼睛微微一亮,“吳工,您那有發現?”


    吳工搖了搖頭,“如果是這起案件的話,抱歉暫時沒有,但單從那把自製的槍來說,我倒是從遺留的彈殼推測分析出其製造工藝,可能與南越國某些地區類似,故此推斷製作人可能在南越居住或至少長時間逗留過。”


    那個神秘的珠寶大盜?目前來看確實與本案關係不大。但作為係列案件,每一條線索都不應也不能放過,沈沂之在本本上記下。


    “楊工那邊也不知道怎麽樣了...”


    吳工莞爾,“肯定沒戲,不然一早來顯擺了!”


    沈沂之放下筆,穩定著軍心,“不著急,這才頭一天,案子那麽好破的話,也用不到部裏專門派出咱們專家組了。”


    可說曹操曹操到,楊帆不知從哪個實驗室鑽了出來,“我好像聽見有人在背後說我壞話!”


    這靈敏度,怕是直可追段新立了。


    玩笑。


    但好不容易沒有外人跟著,楊帆又盤起了他的寶貝核桃倒是真的,“這三人仔細歸仔細,但凡接觸必有痕跡這是鐵律,誠如沈處你所說,嫌犯甲乙二人除了車門,沒有深入過車內,但要拿錢的嫌犯丙不同。”


    “根據現場痕跡,黑色旅行包的位置在後排靠近副駕的方向,而嫌犯丙是從左側也就是駕駛位側方向開的車門,要順利從一輛越野車上夠到這個包並能使得上勁兒拽出,我模擬過了,至少需要一隻腳踏進車內才行。於是我將著重點放在了後排左側的腳墊上,成功...提取到半枚腳印。”


    “半枚?”可能是這兩天處的不錯,吳工揶揄了句。


    楊帆奉送白眼一枚,自賣自誇著,“已經很優秀了好嗎,至少能推導出嫌犯丙的身高,在170左右,年齡應在25歲上下,體態偏瘦。”


    看著這幅臭屁的樣子,在場卻無一人質疑其口中的結論,諸如“半枚腳印看出身高也就罷了,怎麽能判斷出年齡和體態?”這種問題,看著玄學實則在實戰中多有運用,而楊工恰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專業領域他自然有著足夠的自信。


    足跡學是刑偵技術領域最難的學科之一,想要真正掌握這項技能,僅有超強的觀察力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靈性。舉個簡單的例子,即便是同一個人穿著同一雙鞋,也會隨著年齡、體重、習慣的變化而產生不同的足跡形態。


    得意洋洋的說完結論,楊帆忽而歎了口氣,“後繼無人,找個有靈性的徒弟難呐...”


    吳工竟心有戚戚焉的同感道,“誰說不是呢,還是付冬那家夥運氣好,不用培育就出了個滔天後浪。”


    “換句話說,老吳你是羨慕能被拍死在沙灘上?”楊帆笑噴,半點專家風度皆無。


    冷場王沈沂之難得有自知之明的沒開口,隻默默將專家們的發現條縷分明的記錄在案。


    楊帆卻“不依不饒”著,“哥幾個敢不敢打個賭,看誰先發現的線索能成為突破口,順利偵破案件?”


    歐主任摘下手套步出,“不參與,這案子我這裏太吃虧。”


    “出息,”楊帆繼續蠱惑,“又不要你出多大的血,輸的回京輪流做東每人請一頓就得!”


    看架勢這老小子是覺得自己必贏呐。照現在來看,也的確是他的發現最為直觀,最具有指向性。


    就在這時,沈沂之的手機忽而響起,他接聽十數秒後掛斷,“視頻組那邊,找到嫌疑車輛的監控了,還捕捉到一名嫌疑人的身影。”


    楊帆,“???”怎麽忽然有種不祥的預感,這賭注他現在回收還來得及嗎?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聽說我是神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閑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閑圓並收藏聽說我是神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