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李季自從順利將石閔粥場麻煩解決之後,石閔對他越倚重,一有大事,便要找他相商,稱呼也從之前的兄弟變成了二弟,李季也因此變得忙碌起來,甚至連王二虎、樊垣兩人也被他支使出來做事,而劉濤傳下的刀法自然便隻能留待晚上再練。(.)
這一日李季練完刀法,已是筋疲力盡,沐浴更衣之後,已是一更天了,現房內依然是燈火通明,推門而入,隻見油燈將枯,司馬如燕正低埋謦,桌上放著幾碟小菜,想是她在此久候不至,伏在桌上睡了過去,李季看在眼裏,大為心疼,,如今已是初冬,若是凍壞了身子,他可找誰賠去。
李季走上前,將她抱到床前,褪去外袍,輕輕將她放到床上,然後又將棉被蓋好,正要離開,卻是被司馬如燕一把拉住。
“李大哥別走,我有事找你。”李季一番動作,早已將司馬如燕驚醒,她見李季抱到床前,又羞又急,可直到李季將她放好,卻沒有進一步動作,心裏卻又隱隱有些失落,此時見到李季要走,這才出口說道。
一股股女人的幽香傳來,李季隻覺心又砰砰跳了起來,司馬如燕是個什麽人,李季還能不了解?平日便是連拉拉手都能紅上半天,叫她投懷送抱,李季是萬萬不信,搖了搖頭,蕩開心中的綺念問道:“如燕,你一直等我,有事嗎?”
“李大哥,你是不是不想送我前住建康?”司馬如燕幽幽低語道。自從回到鄴城之後,李季便再也沒有提過送她回建康之事,其實她心裏也何嚐想與李季分開呢。
這幾天李季忙得四腳朝天,早已將此事忘卻,聞言尷尬無比,走上前去,摸著那如絲的秀安慰道:“如燕,你且莫要心急,我李季向來說話算話,難道你還信不過?而且就算我不答應,總還得去你家提親吧。”
“誰答應嫁給你了?”司馬如燕臉色一紅,直欲滴出水來,低聲道:“其實我父母雙亡,我父親臨終時交代我,叫我將一個包裹送到建康,我若不去,心中總是不安,隻恐將來到了九泉之下,亦無顏見他。”
如燕一直默默的為他付出,唯一的要求,李季也是一拖再拖,而她父母雙亡,他直到此刻才知曉,心中越內疚,隻覺自己是一頭大笨熊,將她的棉被紮緊,歉聲道:“如燕,對不起,改日咱們一起去拜祭嶽父大人如何?”
“當時我們舉家南下,也不知走到了哪裏,遭到兵馬襲擊,母親中箭身亡,父親胸口亦中了一箭,臨終前將一包裹交待於我,讓我一定要送往建康。我倉促間奪路而逃,躲過那隊兵馬之後,將包裹藏好,再返身尋找父母屍骨之時,卻是找不到了,後來又碰到一隊人馬將我趕到鄴城。現在想去拜祭,隻怕是再也找不到了。哎,我現在隻想早日完成父親所托,不然百年之後,又如何去見我那九泉之下的父親。”司馬如燕說著,已是淚流滿麵,啜泣起來。
李季想不到其中還有如許辛酸往事,輕輕擦去她臉頰上的淚水,柔聲安慰道:“如燕,別擔心,一切都已經過去了,明天我便去向大哥辭行,送你去建康,完成嶽父大人的遺願。”
“如今石大哥依你為臂助,我隻擔心他不放你走。但現在不走,以後事情隻會越來越多,再也走不了了。”司馬如燕搖了搖李季的手,說道:“李大哥,我不求別的,隻求你再幫我一回,以後便是讓我做牛做馬,我也願意。”
“傻丫頭,我疼你還來不及,如何舍得讓你去做牛做馬?辦完此事,我便讓大哥去幫我提親,光明正大的娶你過門,以後你便是咱李家的女主人。”李季拍了拍棉被,站起身來,說道;“時候不早了,早點睡吧,我去想想辦法,看如何才能讓大哥同意此事。”
司馬如燕得到李季承諾,心滿意足的睡了,李季出了門,這才省起,這是他自己的房間,可若是回去將她叫起,他又如何忍心,若是去她閨房去睡,明日醒來,那些侍女隻怕又要亂嚼舌頭,讓如燕難堪,冷風一吹,李季忽又記起那王二虎來,這個家夥現在也不知道在幹嘛,今晚且去他那裏對付一宿再說。(.好看的小說)
自李季修習刀法之後,他也覺身體更加強壯,耳聰目明,當下尋著一條小道,往王二虎宅子走去。王二虎的宅子卻是在南城,隻因這鄴城南北分明,北城靠近皇宮,官員們早朝便能省下不少功夫,乃是那達官貴人的居所,因此地皮也就變得昂貴,石閔以兄弟待李季,送的宅子也靠近石府,自然在北城,而那王二虎說到底還是李季的人,卻沒有這份待遇。他的宅子還是李季以他的俸祿盤下來的。如今李季在石閔軍中,掛了個百夫長的頭銜,一個月好歹也能領點銀子。
北城多是貴族的高院大宅,而南城卻是貧民小屋,打掉好幾拔巡城兵丁的盤問,李季一路走來,花了半個時辰才來到王二虎家門口,隻見房內燈火通明,王二虎顯然還未安歇,隱約可見裏麵一人抱著一本書在那裏搖頭晃腦,想必是王二虎在挑燈夜讀,又恐讀書聲驚擾了鄰居休息,才有此怪異之舉。
李季推門而入,見那屋子裏非常冷清,便連炭火也未曾點著,環視一周,隻見一床一桌占據房屋大部,桌上有書數本,床上除一蒲毯之外,別無他物,幾無處落腳,李季隻得在床邊坐了下來。王二虎卻猶若未聞,兀自抱著書埋頭苦讀。
一篇讀罷,王二虎見李季端坐一旁,這才大驚問道:“不知寨主何時而來?”
李季將他手中書奪了過來,皺了皺眉,不解道:“我叫先生置一宅子,怎的卻如此清貧?”盡管李季當初所給的銀子不多,但南城地皮要便宜得多,便是買下三個這樣的宅子也夠。
“宅子最大,我也用不上去,我看這個剛剛好,便去買了幾本書。”王二虎指著桌上說道:“全在上麵,寨主看看我眼光如何?”
李季聞言默然,眼下造紙術不達,印刷術也沒有明,全靠人一字一字抄錄下來,而且平常百姓大字不識幾個,這些書自然珍貴非常,隨手翻了翻,卻是一本《論語》,一本《春秋》,一本《韓非子》,李季說道:“先生挑燈夜讀,李季本不該幹涉,不過自盤古開天辟地,這萬物便有定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隻有張弛有度,才合天地之理。諸葛亮鞠躬盡瘁,嘔心瀝血,然英年早逝,以致於壯誌未酬,先生當以此為戒。”
“不礙事,如今我等皆不過二十來歲,正是精力充沛之時,此時不用功,等到白垂垂,便是想用功也不成了。”王二虎笑著將幾本書收好,問道:“寨主深夜而來,不會是來想與我談心吧?”
二個大男人,談什麽心,李季如今除了石閔與一幹山寨子弟,也沒有別的朋友,當下不瞞他,說道:“如燕本是江南人仕,出來日久,思念家鄉,我欲往江東一行,又恐兄長不允,不知先生可有辦法?”
王二虎思索片刻道:“不知寨主隻欲前往江東一行,還是說意欲久待江東,匡扶社稷?”說罷,他的兩隻眼睛便定定的望著李季,等待李季答案。
李季歎道:“先生,以你之見,那江東可扶不?我隻恐他是扶不起的阿鬥。”據李季所知,東晉偏安於江東一隅,並無北伐之意。祖逖,桓溫二人北伐,亦處處製肘,總是擔心北伐成功之後,又來威脅朝廷。
王二虎沉呤道:“江東受王、謝、桓、庾四大家族把持朝。,朝堂之上,不是其親戚子弟,便是門生故吏,枝根盤結,錯綜複雜,寨主一介寒衣,縱然投奔過去,又有誰肯用你?更何況縱使有人慧眼視才,視你用你,但那四大家族,又豈能容你?寨主縱使有經天緯地之才,到時亦不得不將滿腹心思用於勾心鬥角。若奔江東,實在是明珠暗投,寨主切不可為也。”
李季吸了一口氣,說道:“先生久呆中原,為何卻對東晉了如指掌?”
“我本是晉人,亦嚐有報效之心,若江東可為,我早已奔江東而去,何至於留連中原,為尋一明主而不可得。”王二虎說完,亦是長歎一聲。
“若是隻欲往江東一行,那又如何?”
“若是隻欲前往江東一行,寨主直接向石將軍一提便可。我看寨主是當局才迷,石將軍待寨主不可謂不厚,寨主軟語相求,他必然不會拒絕。”
王二虎如此一說,李季隻覺茅舍頓開,先前確實太過擔憂,心中疑問得解,老懷大暢,又來請教起治國之策來,隻見王二虎說道:“治安定之國可以用禮,理混亂之邦必須用法。如今天下未定,當以法治之,正所謂‘雜草不除,良苗不秀;亂暴不禁,善政不行’,如今士族豪強多有仗勢欺人之舉,百姓深得其害,卻又無可奈何,那些橫行不法之徒,當先除之;其次整治吏治,屍位素餐者免之,無能者免之,貪贓枉法者免之,再擇良才而任,務必使人人可盡其才,官官能稱其職;其三,興修水利,獎勵農桑,民以食為天,無糧則必亂,無桑則無衣,此二者皆為國之根本,忽視不得。”
王二虎頓了頓,兩眼放光,再道:“其四,諸族雜居,當相互融合,不分夷我,犯法者皆平等相待,如今趙虎縱容族人為惡,因此百姓亦多有反抗,綿綿不決,蒲洪,姚戈仲等各領本族人馬十萬有餘,屯於一處,此皆禍亂之源;其五乃是遷都,如今鄴城乃是四戰之地,慕容家已取燕山,若輕騎而下,一日可達,如此則鄴城必屯重兵而守,一日所耗錢糧巨大,當遷往長安洛陽,據關而守。得此等五點,則天下可定。”
李季隻見王二虎滔滔而談,口若懸河,心中亦是感歎無比,問道:“先生如此高才,為何卻叫二虎,不知有何用意?”
王二虎一怔,笑道:“二虎本是我乳名,倒也不曾欺騙寨主,隻因當年我兄長出生之時,父親獵了一頭虎,因此兄長便叫大虎,我排名第二,便叫二虎,其實我本姓王,字景略,單名一個猛字。”
李季哦了一聲,他對曆史不甚了了,卻不知這王猛是才堪諸葛之類的人物,當下兩人高談闊論,同榻而眠。
這一日李季練完刀法,已是筋疲力盡,沐浴更衣之後,已是一更天了,現房內依然是燈火通明,推門而入,隻見油燈將枯,司馬如燕正低埋謦,桌上放著幾碟小菜,想是她在此久候不至,伏在桌上睡了過去,李季看在眼裏,大為心疼,,如今已是初冬,若是凍壞了身子,他可找誰賠去。
李季走上前,將她抱到床前,褪去外袍,輕輕將她放到床上,然後又將棉被蓋好,正要離開,卻是被司馬如燕一把拉住。
“李大哥別走,我有事找你。”李季一番動作,早已將司馬如燕驚醒,她見李季抱到床前,又羞又急,可直到李季將她放好,卻沒有進一步動作,心裏卻又隱隱有些失落,此時見到李季要走,這才出口說道。
一股股女人的幽香傳來,李季隻覺心又砰砰跳了起來,司馬如燕是個什麽人,李季還能不了解?平日便是連拉拉手都能紅上半天,叫她投懷送抱,李季是萬萬不信,搖了搖頭,蕩開心中的綺念問道:“如燕,你一直等我,有事嗎?”
“李大哥,你是不是不想送我前住建康?”司馬如燕幽幽低語道。自從回到鄴城之後,李季便再也沒有提過送她回建康之事,其實她心裏也何嚐想與李季分開呢。
這幾天李季忙得四腳朝天,早已將此事忘卻,聞言尷尬無比,走上前去,摸著那如絲的秀安慰道:“如燕,你且莫要心急,我李季向來說話算話,難道你還信不過?而且就算我不答應,總還得去你家提親吧。”
“誰答應嫁給你了?”司馬如燕臉色一紅,直欲滴出水來,低聲道:“其實我父母雙亡,我父親臨終時交代我,叫我將一個包裹送到建康,我若不去,心中總是不安,隻恐將來到了九泉之下,亦無顏見他。”
如燕一直默默的為他付出,唯一的要求,李季也是一拖再拖,而她父母雙亡,他直到此刻才知曉,心中越內疚,隻覺自己是一頭大笨熊,將她的棉被紮緊,歉聲道:“如燕,對不起,改日咱們一起去拜祭嶽父大人如何?”
“當時我們舉家南下,也不知走到了哪裏,遭到兵馬襲擊,母親中箭身亡,父親胸口亦中了一箭,臨終前將一包裹交待於我,讓我一定要送往建康。我倉促間奪路而逃,躲過那隊兵馬之後,將包裹藏好,再返身尋找父母屍骨之時,卻是找不到了,後來又碰到一隊人馬將我趕到鄴城。現在想去拜祭,隻怕是再也找不到了。哎,我現在隻想早日完成父親所托,不然百年之後,又如何去見我那九泉之下的父親。”司馬如燕說著,已是淚流滿麵,啜泣起來。
李季想不到其中還有如許辛酸往事,輕輕擦去她臉頰上的淚水,柔聲安慰道:“如燕,別擔心,一切都已經過去了,明天我便去向大哥辭行,送你去建康,完成嶽父大人的遺願。”
“如今石大哥依你為臂助,我隻擔心他不放你走。但現在不走,以後事情隻會越來越多,再也走不了了。”司馬如燕搖了搖李季的手,說道:“李大哥,我不求別的,隻求你再幫我一回,以後便是讓我做牛做馬,我也願意。”
“傻丫頭,我疼你還來不及,如何舍得讓你去做牛做馬?辦完此事,我便讓大哥去幫我提親,光明正大的娶你過門,以後你便是咱李家的女主人。”李季拍了拍棉被,站起身來,說道;“時候不早了,早點睡吧,我去想想辦法,看如何才能讓大哥同意此事。”
司馬如燕得到李季承諾,心滿意足的睡了,李季出了門,這才省起,這是他自己的房間,可若是回去將她叫起,他又如何忍心,若是去她閨房去睡,明日醒來,那些侍女隻怕又要亂嚼舌頭,讓如燕難堪,冷風一吹,李季忽又記起那王二虎來,這個家夥現在也不知道在幹嘛,今晚且去他那裏對付一宿再說。(.好看的小說)
自李季修習刀法之後,他也覺身體更加強壯,耳聰目明,當下尋著一條小道,往王二虎宅子走去。王二虎的宅子卻是在南城,隻因這鄴城南北分明,北城靠近皇宮,官員們早朝便能省下不少功夫,乃是那達官貴人的居所,因此地皮也就變得昂貴,石閔以兄弟待李季,送的宅子也靠近石府,自然在北城,而那王二虎說到底還是李季的人,卻沒有這份待遇。他的宅子還是李季以他的俸祿盤下來的。如今李季在石閔軍中,掛了個百夫長的頭銜,一個月好歹也能領點銀子。
北城多是貴族的高院大宅,而南城卻是貧民小屋,打掉好幾拔巡城兵丁的盤問,李季一路走來,花了半個時辰才來到王二虎家門口,隻見房內燈火通明,王二虎顯然還未安歇,隱約可見裏麵一人抱著一本書在那裏搖頭晃腦,想必是王二虎在挑燈夜讀,又恐讀書聲驚擾了鄰居休息,才有此怪異之舉。
李季推門而入,見那屋子裏非常冷清,便連炭火也未曾點著,環視一周,隻見一床一桌占據房屋大部,桌上有書數本,床上除一蒲毯之外,別無他物,幾無處落腳,李季隻得在床邊坐了下來。王二虎卻猶若未聞,兀自抱著書埋頭苦讀。
一篇讀罷,王二虎見李季端坐一旁,這才大驚問道:“不知寨主何時而來?”
李季將他手中書奪了過來,皺了皺眉,不解道:“我叫先生置一宅子,怎的卻如此清貧?”盡管李季當初所給的銀子不多,但南城地皮要便宜得多,便是買下三個這樣的宅子也夠。
“宅子最大,我也用不上去,我看這個剛剛好,便去買了幾本書。”王二虎指著桌上說道:“全在上麵,寨主看看我眼光如何?”
李季聞言默然,眼下造紙術不達,印刷術也沒有明,全靠人一字一字抄錄下來,而且平常百姓大字不識幾個,這些書自然珍貴非常,隨手翻了翻,卻是一本《論語》,一本《春秋》,一本《韓非子》,李季說道:“先生挑燈夜讀,李季本不該幹涉,不過自盤古開天辟地,這萬物便有定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隻有張弛有度,才合天地之理。諸葛亮鞠躬盡瘁,嘔心瀝血,然英年早逝,以致於壯誌未酬,先生當以此為戒。”
“不礙事,如今我等皆不過二十來歲,正是精力充沛之時,此時不用功,等到白垂垂,便是想用功也不成了。”王二虎笑著將幾本書收好,問道:“寨主深夜而來,不會是來想與我談心吧?”
二個大男人,談什麽心,李季如今除了石閔與一幹山寨子弟,也沒有別的朋友,當下不瞞他,說道:“如燕本是江南人仕,出來日久,思念家鄉,我欲往江東一行,又恐兄長不允,不知先生可有辦法?”
王二虎思索片刻道:“不知寨主隻欲前往江東一行,還是說意欲久待江東,匡扶社稷?”說罷,他的兩隻眼睛便定定的望著李季,等待李季答案。
李季歎道:“先生,以你之見,那江東可扶不?我隻恐他是扶不起的阿鬥。”據李季所知,東晉偏安於江東一隅,並無北伐之意。祖逖,桓溫二人北伐,亦處處製肘,總是擔心北伐成功之後,又來威脅朝廷。
王二虎沉呤道:“江東受王、謝、桓、庾四大家族把持朝。,朝堂之上,不是其親戚子弟,便是門生故吏,枝根盤結,錯綜複雜,寨主一介寒衣,縱然投奔過去,又有誰肯用你?更何況縱使有人慧眼視才,視你用你,但那四大家族,又豈能容你?寨主縱使有經天緯地之才,到時亦不得不將滿腹心思用於勾心鬥角。若奔江東,實在是明珠暗投,寨主切不可為也。”
李季吸了一口氣,說道:“先生久呆中原,為何卻對東晉了如指掌?”
“我本是晉人,亦嚐有報效之心,若江東可為,我早已奔江東而去,何至於留連中原,為尋一明主而不可得。”王二虎說完,亦是長歎一聲。
“若是隻欲往江東一行,那又如何?”
“若是隻欲前往江東一行,寨主直接向石將軍一提便可。我看寨主是當局才迷,石將軍待寨主不可謂不厚,寨主軟語相求,他必然不會拒絕。”
王二虎如此一說,李季隻覺茅舍頓開,先前確實太過擔憂,心中疑問得解,老懷大暢,又來請教起治國之策來,隻見王二虎說道:“治安定之國可以用禮,理混亂之邦必須用法。如今天下未定,當以法治之,正所謂‘雜草不除,良苗不秀;亂暴不禁,善政不行’,如今士族豪強多有仗勢欺人之舉,百姓深得其害,卻又無可奈何,那些橫行不法之徒,當先除之;其次整治吏治,屍位素餐者免之,無能者免之,貪贓枉法者免之,再擇良才而任,務必使人人可盡其才,官官能稱其職;其三,興修水利,獎勵農桑,民以食為天,無糧則必亂,無桑則無衣,此二者皆為國之根本,忽視不得。”
王二虎頓了頓,兩眼放光,再道:“其四,諸族雜居,當相互融合,不分夷我,犯法者皆平等相待,如今趙虎縱容族人為惡,因此百姓亦多有反抗,綿綿不決,蒲洪,姚戈仲等各領本族人馬十萬有餘,屯於一處,此皆禍亂之源;其五乃是遷都,如今鄴城乃是四戰之地,慕容家已取燕山,若輕騎而下,一日可達,如此則鄴城必屯重兵而守,一日所耗錢糧巨大,當遷往長安洛陽,據關而守。得此等五點,則天下可定。”
李季隻見王二虎滔滔而談,口若懸河,心中亦是感歎無比,問道:“先生如此高才,為何卻叫二虎,不知有何用意?”
王二虎一怔,笑道:“二虎本是我乳名,倒也不曾欺騙寨主,隻因當年我兄長出生之時,父親獵了一頭虎,因此兄長便叫大虎,我排名第二,便叫二虎,其實我本姓王,字景略,單名一個猛字。”
李季哦了一聲,他對曆史不甚了了,卻不知這王猛是才堪諸葛之類的人物,當下兩人高談闊論,同榻而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