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麽晚了,許謙他還過來幹什麽?李季心中閃過一絲疑問,卻還是朝著他喊道:“許壯士,我在這邊。”
許謙走到十丈開外頓住腳步,緩緩道:“李大人,我有一事稟告。”
李季站了起來,擦幹身體,穿上溪邊的戰甲,這才說道:“今日天色已晚,不如明日再說如何?“
“軍情緊急,若是留到明日再說,隻怕錯過戰機。眼下有一機會在手,若是大人抓住這個機會,便是將石衝擊潰,也不是難事。”
“哦,咱們坐下細談,若是真有此事,我必有重賞,我倒要聽聽,以我們現在這幾千人馬,如何去擊潰石衝十萬大軍。”李季饒有興趣的問道。在冷兵器時代,若想要以少勝多,必須得出奇計才行。石衝的營寨,立得是中規中矩,既不能用火攻,也不能水淹,李季倒是想不到有什麽辦法去他擊潰。
許謙依言坐了下來,緩緩道:“若是想要擊潰石衝大軍,必然找個地方約戰才行。”
“約戰?你是說讓我們幾千將士在平地之上與十萬大軍決戰?“李季聞言,真想摸摸許謙的頭,然後告訴他,你燒了,而且燒得厲害。
“若不約戰,我隻怕大人就算能擊潰他們一部,也濟不了什麽事。”許謙認真說道。
李季實在想不到有什麽辦法可以讓幾千人每個以一敵二十,擊潰十萬大軍的,一輪箭對射下來,人少的一邊就要吃虧不小,可見許謙正襟危坐,一點也沒有開玩笑的樣子,不由也鄭重起來,問道:“許壯士有話盡管隻說無妨。”
“我今日夜觀天象,算到二日後午時當有大風,大人抓住這個機會,便可一戰功成。”許謙自信滿滿的說道。
“是什麽風?”
“南風。”
現在是盛夏時節,吹南風倒是沒有什麽問題,可是將大戰的勝負放在一個虛無縹緲的天象上麵,是不是有的兒戲了呢?李季陷入沉思當中,一著不慎,便有可能全軍覆沒,他賭不起,也不敢賭,李季歎道:“你能確定是午時幾刻?”
“不能。”
“那依你的意思,讓我們從午時便開始等起?”李季忍不住翻了翻白眼,幾輪對射下來,幾千人隻怕沒有等到大風,就沒有幾個剩下了。
許謙想了片刻,這才站了起來,告辭道:“李大人,也許是我考慮不周,我再回去想想。”
“別急別急。”李季一把拉住他,兩人重新坐了下來,李季問道:“不知許壯士與天心閣有何關係?”
“天心閣?”許謙明顯的一怔,歎道:“原來大人您都知道了?”
“你不用擔心,我這人從無門戶之見,你是天心閣門人也好,是平常百姓也罷,我都不視同仁。”李季見許謙有些惶恐的樣子,安慰道,這許謙雖然有些本事,但到底還是年輕的小夥子啊,現在還遠遠沒有修煉到老奸巨滑的程度,李季稍微詐他一詐,便將他的虛實給詐出來了。
“其實大人說得不錯,在下確實是天心閣弟子,我的師尊乃是當代閣主餘衍。”許謙不知李季知道他多少資料,素性坦白道。
餘衍?這個名字聽起來好是耳熟,李季摸了摸頭,他突然記得,神相徐統提的那個師兄好像也是叫餘衍,隻怕正是同一個人,他笑著說道:“我不過癡長你兩歲,直接叫我名子便可,對了,你們當初如何想到要投奔我?”
許謙苦笑道:“鄴中動亂,南方已是不大好走,若是往東走,便是汪洋大海,至於北方,更是蠻夷之地,除了太守大人這一處,似乎是無處可去。”
“難道你們便沒想過南下奔晉?說不定江南過些日子便要開始北伐了哩。”提到江南,李季心中又是一疼,江南的那些士族子弟,要麽避世不出,要麽整日裏遊山玩水,研究一些不知為謂的玄學之道,若是拿一半的工夫卻研究北伐,又怎麽會是如今這個局麵。他想起了那個四處奔走的秦仙子,從梁犢到現在,又是幾個月了,也不知道她的遊說,起了些什麽效果。
“若是以前有人北伐,說不定我還真會領著族人前去投奔,但是現在卻不會了。”
“好小子,你用不著故意講些違心的話來討好我,為什麽之前你會帶著族人前去投奔,現在卻不會呢?”其實李季心裏也想知道,現在的這些老百姓對於東晉王朝,到底是個什麽樣的態度,有些事情,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你根本就不可能想到他們的心裏到底是如何去想。
他站起來,拍了拍許謙肩膀道:“你放心,今天這話出你之口,入我之耳,再無第三人知曉,我也不會因此找你的麻煩。”
“當真要我實話實說?”
李季點頭道:“說吧。”
“司馬家數代天子,向來並無大過,仍是正統,若能派師北伐,百姓必然牽牛備酒相候,隻是可惜我們在這幽燕之地,縱使他們北伐,又能如何?”
哦?原來司馬氏在他們看裏,卻是並無大過,李季沉默下來,卻聽到許謙接著說道:“不過現在卻是大不相同。”
“現在又有何不同呢?”李季不解問道。
“自從大人你當上代郡太守之後,附近便有人傳言,大人乃是天上聖人降世,不知那是否是大人您故意讓人放的風聲呢?”
“不是我幹的。”李季摩挲著下巴,他並沒有指使人去做此事啊,不過這種事情,有人傳播,對他是有益無害,現在的百姓迷信都很,不過話又說回來,他似乎隻有當初在石虎麵前裝過一回神棍,那次知道的人更是有限,他想了片刻,卻是想不明白到底是誰在背後搞鬼,素性將它放下,不再去想。
“太守大人,我聽陳將軍說大人早前去過江南一次,不知大人以為,若是他們派人北伐,最有可能讓誰領軍?”
“這事我也並不清楚,上次我去江南,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四大家族當中的謝安,若是有他出馬,說不定北伐倒是有幾分可能成功。”李季既使再不知曆史,他也知道謝安是指揮淝水之戰的最高決策者,那是能讓揮鞭斷江的八十萬前秦軍铩羽而歸的人物,他抬頭看了看天空,拍了拍許謙肩膀道:“好了,天色不早了,都休息去吧。”
李季談論謝安之際,遠在千裏之外的謝安,也正在談論著他。
此時秦淮河上,花船密布,一盞盞八角宮燈將整著秦淮河照得如同白晝一般,微風輕拂,輕歌曼舞,一片盛世氣象。
謝安身穿一玄衣道袍,頭上戴著一頂衝天冠,正端坐一小幾邊,他的對麵坐著江南一代名妓柳絲絲,一條白色的帷曼將兩人隔開,柳絲絲玉容若隱若現,她身著穿著一件淡綠色的長裙,玉手在身前的長琴上輕舞。
隻聽見琴聲錚錚,隱隱有金戈鐵馬之聲,猶如千軍萬馬交戰,殺聲遍地,餓而琴音轉淡,似那戰場上的亡魂在不斷訴說,最後越來越淡,化為一聲輕鳴。這一曲與這秦淮夜景格格不入,卻無一人前來找麻煩。
柳絲絲一曲即畢,緩緩站起身來,走出帷曼,朝謝安盈盈一福道:“如今朝野之上,人人都在準備北伐,謝公子天天在這秦淮河上留連,就不怕有人說閑話?”
謝安將小幾上的酒壺抓了起來,滿滿倒了一杯,一飲而盡,漫不在乎道:“他們要說閑話,那能如何?北伐之事,關鍵之處,並不在我。”
柳絲絲微微的皺了皺眉道:“小女子並不懂什麽國家之事,我隻記得曾經有一人當著我麵,念過一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歪詩,小女子可以不在乎,謝公子乃是天下名士,難道也不在乎?”
謝安將手中酒杯朝桌子上重重一頓道:“如今天下走勢,決定在一人手裏,十個謝安,也抵不過他一個決心,家國家國,國家國家,何謂家,何謂國?”
“不知謝公子可否透露一下,那個決定天下走勢的人,到底是誰?”柳絲絲走上前去,又盈盈的為他倒了一杯酒。
“桓荊州,桓駙馬。”謝安將酒杯再次端起,一口幹掉,緩緩道:“好了,咱們不談國事,柳大家今日破例單獨為我彈奏一曲,可是想問問那個惹你著惱的人現況如何?”
柳絲絲俏臉映上一道紅霞:“謝公子說笑了,我隻是想知道這位知道亡國恨的大丈夫,現在是否仍在做石虎的走卒罷了。”
“哈哈。”謝安笑了兩聲,緩緩道:“石遵攻鄴城之時,便聽說他殺入皇宮,現為代郡代守,有人傳言,石虎便是被此人逼死,不過江湖傳言,多不可信。”
柳絲絲美目一亮道:“如此說來,倒是沒有浪費諶叔當初的一片苦心,謝公子,你說此次北伐,朝廷大軍是否會碰到此人呢?”
“這事誰也說不清,我與他也不過是數麵之緣,柳大家若有興趣,不如親自往代郡問他。”謝安說罷,便拱手告辭。
“桓荊州,桓駙馬。”柳絲絲喃喃念道,隨即幽幽一歎;“哎,這些國家大事,不是我們這些小女子能夠管得了的。”
許謙走到十丈開外頓住腳步,緩緩道:“李大人,我有一事稟告。”
李季站了起來,擦幹身體,穿上溪邊的戰甲,這才說道:“今日天色已晚,不如明日再說如何?“
“軍情緊急,若是留到明日再說,隻怕錯過戰機。眼下有一機會在手,若是大人抓住這個機會,便是將石衝擊潰,也不是難事。”
“哦,咱們坐下細談,若是真有此事,我必有重賞,我倒要聽聽,以我們現在這幾千人馬,如何去擊潰石衝十萬大軍。”李季饒有興趣的問道。在冷兵器時代,若想要以少勝多,必須得出奇計才行。石衝的營寨,立得是中規中矩,既不能用火攻,也不能水淹,李季倒是想不到有什麽辦法去他擊潰。
許謙依言坐了下來,緩緩道:“若是想要擊潰石衝大軍,必然找個地方約戰才行。”
“約戰?你是說讓我們幾千將士在平地之上與十萬大軍決戰?“李季聞言,真想摸摸許謙的頭,然後告訴他,你燒了,而且燒得厲害。
“若不約戰,我隻怕大人就算能擊潰他們一部,也濟不了什麽事。”許謙認真說道。
李季實在想不到有什麽辦法可以讓幾千人每個以一敵二十,擊潰十萬大軍的,一輪箭對射下來,人少的一邊就要吃虧不小,可見許謙正襟危坐,一點也沒有開玩笑的樣子,不由也鄭重起來,問道:“許壯士有話盡管隻說無妨。”
“我今日夜觀天象,算到二日後午時當有大風,大人抓住這個機會,便可一戰功成。”許謙自信滿滿的說道。
“是什麽風?”
“南風。”
現在是盛夏時節,吹南風倒是沒有什麽問題,可是將大戰的勝負放在一個虛無縹緲的天象上麵,是不是有的兒戲了呢?李季陷入沉思當中,一著不慎,便有可能全軍覆沒,他賭不起,也不敢賭,李季歎道:“你能確定是午時幾刻?”
“不能。”
“那依你的意思,讓我們從午時便開始等起?”李季忍不住翻了翻白眼,幾輪對射下來,幾千人隻怕沒有等到大風,就沒有幾個剩下了。
許謙想了片刻,這才站了起來,告辭道:“李大人,也許是我考慮不周,我再回去想想。”
“別急別急。”李季一把拉住他,兩人重新坐了下來,李季問道:“不知許壯士與天心閣有何關係?”
“天心閣?”許謙明顯的一怔,歎道:“原來大人您都知道了?”
“你不用擔心,我這人從無門戶之見,你是天心閣門人也好,是平常百姓也罷,我都不視同仁。”李季見許謙有些惶恐的樣子,安慰道,這許謙雖然有些本事,但到底還是年輕的小夥子啊,現在還遠遠沒有修煉到老奸巨滑的程度,李季稍微詐他一詐,便將他的虛實給詐出來了。
“其實大人說得不錯,在下確實是天心閣弟子,我的師尊乃是當代閣主餘衍。”許謙不知李季知道他多少資料,素性坦白道。
餘衍?這個名字聽起來好是耳熟,李季摸了摸頭,他突然記得,神相徐統提的那個師兄好像也是叫餘衍,隻怕正是同一個人,他笑著說道:“我不過癡長你兩歲,直接叫我名子便可,對了,你們當初如何想到要投奔我?”
許謙苦笑道:“鄴中動亂,南方已是不大好走,若是往東走,便是汪洋大海,至於北方,更是蠻夷之地,除了太守大人這一處,似乎是無處可去。”
“難道你們便沒想過南下奔晉?說不定江南過些日子便要開始北伐了哩。”提到江南,李季心中又是一疼,江南的那些士族子弟,要麽避世不出,要麽整日裏遊山玩水,研究一些不知為謂的玄學之道,若是拿一半的工夫卻研究北伐,又怎麽會是如今這個局麵。他想起了那個四處奔走的秦仙子,從梁犢到現在,又是幾個月了,也不知道她的遊說,起了些什麽效果。
“若是以前有人北伐,說不定我還真會領著族人前去投奔,但是現在卻不會了。”
“好小子,你用不著故意講些違心的話來討好我,為什麽之前你會帶著族人前去投奔,現在卻不會呢?”其實李季心裏也想知道,現在的這些老百姓對於東晉王朝,到底是個什麽樣的態度,有些事情,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你根本就不可能想到他們的心裏到底是如何去想。
他站起來,拍了拍許謙肩膀道:“你放心,今天這話出你之口,入我之耳,再無第三人知曉,我也不會因此找你的麻煩。”
“當真要我實話實說?”
李季點頭道:“說吧。”
“司馬家數代天子,向來並無大過,仍是正統,若能派師北伐,百姓必然牽牛備酒相候,隻是可惜我們在這幽燕之地,縱使他們北伐,又能如何?”
哦?原來司馬氏在他們看裏,卻是並無大過,李季沉默下來,卻聽到許謙接著說道:“不過現在卻是大不相同。”
“現在又有何不同呢?”李季不解問道。
“自從大人你當上代郡太守之後,附近便有人傳言,大人乃是天上聖人降世,不知那是否是大人您故意讓人放的風聲呢?”
“不是我幹的。”李季摩挲著下巴,他並沒有指使人去做此事啊,不過這種事情,有人傳播,對他是有益無害,現在的百姓迷信都很,不過話又說回來,他似乎隻有當初在石虎麵前裝過一回神棍,那次知道的人更是有限,他想了片刻,卻是想不明白到底是誰在背後搞鬼,素性將它放下,不再去想。
“太守大人,我聽陳將軍說大人早前去過江南一次,不知大人以為,若是他們派人北伐,最有可能讓誰領軍?”
“這事我也並不清楚,上次我去江南,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四大家族當中的謝安,若是有他出馬,說不定北伐倒是有幾分可能成功。”李季既使再不知曆史,他也知道謝安是指揮淝水之戰的最高決策者,那是能讓揮鞭斷江的八十萬前秦軍铩羽而歸的人物,他抬頭看了看天空,拍了拍許謙肩膀道:“好了,天色不早了,都休息去吧。”
李季談論謝安之際,遠在千裏之外的謝安,也正在談論著他。
此時秦淮河上,花船密布,一盞盞八角宮燈將整著秦淮河照得如同白晝一般,微風輕拂,輕歌曼舞,一片盛世氣象。
謝安身穿一玄衣道袍,頭上戴著一頂衝天冠,正端坐一小幾邊,他的對麵坐著江南一代名妓柳絲絲,一條白色的帷曼將兩人隔開,柳絲絲玉容若隱若現,她身著穿著一件淡綠色的長裙,玉手在身前的長琴上輕舞。
隻聽見琴聲錚錚,隱隱有金戈鐵馬之聲,猶如千軍萬馬交戰,殺聲遍地,餓而琴音轉淡,似那戰場上的亡魂在不斷訴說,最後越來越淡,化為一聲輕鳴。這一曲與這秦淮夜景格格不入,卻無一人前來找麻煩。
柳絲絲一曲即畢,緩緩站起身來,走出帷曼,朝謝安盈盈一福道:“如今朝野之上,人人都在準備北伐,謝公子天天在這秦淮河上留連,就不怕有人說閑話?”
謝安將小幾上的酒壺抓了起來,滿滿倒了一杯,一飲而盡,漫不在乎道:“他們要說閑話,那能如何?北伐之事,關鍵之處,並不在我。”
柳絲絲微微的皺了皺眉道:“小女子並不懂什麽國家之事,我隻記得曾經有一人當著我麵,念過一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歪詩,小女子可以不在乎,謝公子乃是天下名士,難道也不在乎?”
謝安將手中酒杯朝桌子上重重一頓道:“如今天下走勢,決定在一人手裏,十個謝安,也抵不過他一個決心,家國家國,國家國家,何謂家,何謂國?”
“不知謝公子可否透露一下,那個決定天下走勢的人,到底是誰?”柳絲絲走上前去,又盈盈的為他倒了一杯酒。
“桓荊州,桓駙馬。”謝安將酒杯再次端起,一口幹掉,緩緩道:“好了,咱們不談國事,柳大家今日破例單獨為我彈奏一曲,可是想問問那個惹你著惱的人現況如何?”
柳絲絲俏臉映上一道紅霞:“謝公子說笑了,我隻是想知道這位知道亡國恨的大丈夫,現在是否仍在做石虎的走卒罷了。”
“哈哈。”謝安笑了兩聲,緩緩道:“石遵攻鄴城之時,便聽說他殺入皇宮,現為代郡代守,有人傳言,石虎便是被此人逼死,不過江湖傳言,多不可信。”
柳絲絲美目一亮道:“如此說來,倒是沒有浪費諶叔當初的一片苦心,謝公子,你說此次北伐,朝廷大軍是否會碰到此人呢?”
“這事誰也說不清,我與他也不過是數麵之緣,柳大家若有興趣,不如親自往代郡問他。”謝安說罷,便拱手告辭。
“桓荊州,桓駙馬。”柳絲絲喃喃念道,隨即幽幽一歎;“哎,這些國家大事,不是我們這些小女子能夠管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