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時辰之後,雨勢慢慢停歇,風也變得越來越小,天空經過這一陣子的泄,也變得明亮了許多,一個騎兵從北麵戰場處急急忙忙跑了過來,手中揚起一麵旗子,他一邊向著常山不斷奔跑一邊大喊道:“石衝軍敗了,石衝軍敗了。”不到一會兒,他便已衝到了到城牆之下。
李季令人放下一個吊籃,將那人拉上城來,隻見那人喘息未定,將手裏的旗子遞了上來,大聲道:“這是石衝軍的中軍大旗,將軍讓我前來告訴二將軍,石衝已敗,請二將軍準備數千人的飯菜,送至戰場,將軍要乘勝追擊!”
“飯菜我已經有所準備,來,你先去換身幹淨衣賞,再來給我講講兄長是如何取勝?”李季見他有些麵熟,一身衣服都是濕透,卻一時又記不起在哪裏見過,親熱的拉過那名騎兵,吩咐下麵的人開始準備飯菜。
那名騎兵有些受寵若驚,顯然在石閔手下,沒有得到過這般的待遇,他連忙擺手道:“二將軍,不必那麽麻煩了,現在這天氣,身子濕點,反而感覺涼快得很,若是有水的話,不妨賞小的一口。”
“一口水麽,說什麽賞不賞的。”李季吩咐下去,不到片刻,便有人端著一瓢水上來,他笑著看著那人一口氣將一瓢水一飲而盡。
“哦,對了,你叫什麽名字?”
“二將軍難道忘了?小的以前便是二將軍府上的家將。”
“你現在一說,我倒是記起來了,你便是當初那個領頭的人。哦,對了,你叫什麽名子,現在你們幾個在軍中混得應該還算不錯吧?”
“小的名叫程阿福,我們當初那幾個,都已經混到隊正的位置了。”那人有些自豪的說道。
“不錯,好好幹。”李季拍了拍程阿福的肩膀,笑著問道:“那大哥是如何擊敗石衝軍的?”其實在他看來,這等數萬大軍交鋒,沒有個幾天,是很難擊潰的,他開始對狗娃所言,也不過以為有些小勝而已,卻從未想過能將石衝中軍大旗撕來。
這中軍大旗,可是一支部隊的靈魂所在,大旗若在,便說明中軍無恙,大旗一倒,主將出了問題,無人為他們請賞,誰也不肯再拚死拚活了。
程阿福答道:“當時大風一起,叛軍射過來的弓箭全部失了力道,而我們射出的利箭更是如虎添翼,他們連眼睛都有點睜不開,根本就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當時將軍抓住這個機會,領著三千的親兵直朝石衝中軍衝了過去,一路所向披靡,那石衝見勢不對,領著數百名的親信往後便走,等到雨勢停歇,石衝前中左右各軍都被擊潰,已經不複為患,將軍便令王泰領兵一路猛追,現在也不知追到了哪個地方。”
為將而不通天文,不識地利,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是庸才也。李季此時想起了羅貫中在三國裏借諸葛亮之口說出的這番話來,這才猛然想起,當年拿破侖兵敗俄國,不就是壞在風雪之下麽?
看來那位許謙還是有大用的,李季笑了笑,又問道:“哦,原來如此,大哥這次叫你過來,除了這事,還有別的吩咐沒有?”
“將軍說這次的俘虜有點多,讓二將軍想想該如何處置?”
“俘虜?是胡人還是……”李季話剛剛出口,便覺得有些不對,這胡人現在似乎還是個忌諱稱呼,連忙改口道:“是國人還是趙人?”
國人是當時羯人特有的稱呼,而趙人卻是當時中原晉人的統稱,那些羯人多是高鼻隆額,白膚黃,與黃種人差別很多,程阿福倒像是沒有聽到一般,緩緩說道:“國人也有,趙人也有,大約各有一半左右。”
俘虜啊俘虜,若是按照後世的觀點,俘虜也有人權,可在這冷兵器時代,這些胡人上馬為兵,下馬為農,放他們回去,以後誰知道他們又將投奔到哪人的旗下,若是將他們殺掉,便等若是斷了胡人的一個臂膀。
戰國時期,秦趙之間屢有戰爭,趙國五戰而三勝,然而卻是一直相持不下,等於後來一代殺神白起坑了長平的四十萬降卒,趙國便從此一蹶不振,何也?
當時秦趙兩國,人口大約都在三百五十萬左右,因為屢有戰事,男少而女多,若以一百五十萬男人計,再拋去老幼,這四十萬的青壯,便是趙國的一半人力,將他們坑殺掉,就等若是消滅了趙國一半的國力,而現在有這麽一個機會,是殺還是不殺?隻是那個李農……
“那個李將軍是何主意?”李季想起這話似乎有點歧義,連忙補充道:“我說的是大將軍李農。”
“寨主,飯菜已好,我已經準備了一百匹馬馱著,你看是否現在就送過去?”狗娃跑上城樓,打斷了兩人的對話。
李季聞言,朝城外望了望,此時烏雲已經散去,現出了萬裏的睛空,視野極闊,城外數裏,看不到有敵軍行動的跡象。夏日的雨,便是這麽奇怪,想來就來,想走便走。
“我自已領兵去送吧,狗娃,你在這看好城池,沒有大哥,我或者蘇將軍的命令,誰也不許開城,違令者斬!”李季仔細叮囑了狗娃一遍,點了二百兵馬,開了城門,壓著那支裝著飯菜的馬隊,緩緩向前行去。
程阿福在前麵引著路,此時戰場還沒有來得及打掃,一路所見,盡是殘肢斷臂,被水泡得有些白,兀自還能看到一絲絲的血水不斷流出,前方能看到三三兩兩的傷兵聚在一團,正相互攙扶著不斷向後方撤離。
一座營寨出現在李季眼前,裏麵能看到不少的士兵在忙碌著,而另外一堆俘虜,則蜷縮在一起角落,黑壓壓的一片,不知道有多少人馬,他們身上沒有鎧甲,有的幹脆光著膀子,旁邊有不少兵丁手裏拿著武器,正虎視眈眈的在一旁看管著。
李季令人放下一個吊籃,將那人拉上城來,隻見那人喘息未定,將手裏的旗子遞了上來,大聲道:“這是石衝軍的中軍大旗,將軍讓我前來告訴二將軍,石衝已敗,請二將軍準備數千人的飯菜,送至戰場,將軍要乘勝追擊!”
“飯菜我已經有所準備,來,你先去換身幹淨衣賞,再來給我講講兄長是如何取勝?”李季見他有些麵熟,一身衣服都是濕透,卻一時又記不起在哪裏見過,親熱的拉過那名騎兵,吩咐下麵的人開始準備飯菜。
那名騎兵有些受寵若驚,顯然在石閔手下,沒有得到過這般的待遇,他連忙擺手道:“二將軍,不必那麽麻煩了,現在這天氣,身子濕點,反而感覺涼快得很,若是有水的話,不妨賞小的一口。”
“一口水麽,說什麽賞不賞的。”李季吩咐下去,不到片刻,便有人端著一瓢水上來,他笑著看著那人一口氣將一瓢水一飲而盡。
“哦,對了,你叫什麽名字?”
“二將軍難道忘了?小的以前便是二將軍府上的家將。”
“你現在一說,我倒是記起來了,你便是當初那個領頭的人。哦,對了,你叫什麽名子,現在你們幾個在軍中混得應該還算不錯吧?”
“小的名叫程阿福,我們當初那幾個,都已經混到隊正的位置了。”那人有些自豪的說道。
“不錯,好好幹。”李季拍了拍程阿福的肩膀,笑著問道:“那大哥是如何擊敗石衝軍的?”其實在他看來,這等數萬大軍交鋒,沒有個幾天,是很難擊潰的,他開始對狗娃所言,也不過以為有些小勝而已,卻從未想過能將石衝中軍大旗撕來。
這中軍大旗,可是一支部隊的靈魂所在,大旗若在,便說明中軍無恙,大旗一倒,主將出了問題,無人為他們請賞,誰也不肯再拚死拚活了。
程阿福答道:“當時大風一起,叛軍射過來的弓箭全部失了力道,而我們射出的利箭更是如虎添翼,他們連眼睛都有點睜不開,根本就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當時將軍抓住這個機會,領著三千的親兵直朝石衝中軍衝了過去,一路所向披靡,那石衝見勢不對,領著數百名的親信往後便走,等到雨勢停歇,石衝前中左右各軍都被擊潰,已經不複為患,將軍便令王泰領兵一路猛追,現在也不知追到了哪個地方。”
為將而不通天文,不識地利,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是庸才也。李季此時想起了羅貫中在三國裏借諸葛亮之口說出的這番話來,這才猛然想起,當年拿破侖兵敗俄國,不就是壞在風雪之下麽?
看來那位許謙還是有大用的,李季笑了笑,又問道:“哦,原來如此,大哥這次叫你過來,除了這事,還有別的吩咐沒有?”
“將軍說這次的俘虜有點多,讓二將軍想想該如何處置?”
“俘虜?是胡人還是……”李季話剛剛出口,便覺得有些不對,這胡人現在似乎還是個忌諱稱呼,連忙改口道:“是國人還是趙人?”
國人是當時羯人特有的稱呼,而趙人卻是當時中原晉人的統稱,那些羯人多是高鼻隆額,白膚黃,與黃種人差別很多,程阿福倒像是沒有聽到一般,緩緩說道:“國人也有,趙人也有,大約各有一半左右。”
俘虜啊俘虜,若是按照後世的觀點,俘虜也有人權,可在這冷兵器時代,這些胡人上馬為兵,下馬為農,放他們回去,以後誰知道他們又將投奔到哪人的旗下,若是將他們殺掉,便等若是斷了胡人的一個臂膀。
戰國時期,秦趙之間屢有戰爭,趙國五戰而三勝,然而卻是一直相持不下,等於後來一代殺神白起坑了長平的四十萬降卒,趙國便從此一蹶不振,何也?
當時秦趙兩國,人口大約都在三百五十萬左右,因為屢有戰事,男少而女多,若以一百五十萬男人計,再拋去老幼,這四十萬的青壯,便是趙國的一半人力,將他們坑殺掉,就等若是消滅了趙國一半的國力,而現在有這麽一個機會,是殺還是不殺?隻是那個李農……
“那個李將軍是何主意?”李季想起這話似乎有點歧義,連忙補充道:“我說的是大將軍李農。”
“寨主,飯菜已好,我已經準備了一百匹馬馱著,你看是否現在就送過去?”狗娃跑上城樓,打斷了兩人的對話。
李季聞言,朝城外望了望,此時烏雲已經散去,現出了萬裏的睛空,視野極闊,城外數裏,看不到有敵軍行動的跡象。夏日的雨,便是這麽奇怪,想來就來,想走便走。
“我自已領兵去送吧,狗娃,你在這看好城池,沒有大哥,我或者蘇將軍的命令,誰也不許開城,違令者斬!”李季仔細叮囑了狗娃一遍,點了二百兵馬,開了城門,壓著那支裝著飯菜的馬隊,緩緩向前行去。
程阿福在前麵引著路,此時戰場還沒有來得及打掃,一路所見,盡是殘肢斷臂,被水泡得有些白,兀自還能看到一絲絲的血水不斷流出,前方能看到三三兩兩的傷兵聚在一團,正相互攙扶著不斷向後方撤離。
一座營寨出現在李季眼前,裏麵能看到不少的士兵在忙碌著,而另外一堆俘虜,則蜷縮在一起角落,黑壓壓的一片,不知道有多少人馬,他們身上沒有鎧甲,有的幹脆光著膀子,旁邊有不少兵丁手裏拿著武器,正虎視眈眈的在一旁看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