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完武舉,等到百姓秋收之後,李季便開始組織百姓修建水渠,如果北方到了枯水時節,正是又幹一番的時候,北方代國的遊牧民族又開始蠢蠢欲動,不時有遊騎南下,隻是如今的雁門關,再也不比以往,無一不被鎮守此的地牟皮教訓了回去。
江南的二路北伐大軍,開始倒是勢如破竹,東線取了彭城,西線壓逼長安,各地紛紛舉兵相應,然而東路很快就被李農回防的大軍擊潰,西路見到石遵派來的二萬騎兵之後,司馬勳也龜縮回漢中。
鄴城皇宮之內,石遵穿著一身的便服,坐在一張小幾前,他的麵前,擺在一幅棋盤,上麵幾乎落滿子,白方占盡優勢,石遵一手捏腮,陷入沉思當中。
白子就如現在後趙的形勢一般,石衝叛軍剛平,江南北伐大軍已潰,現在他大權在握,便開始琢磨著是不是該下手除掉石閔了。
他並不是一個善良的人,為了永除後患,他可以毫不猶豫的對著幾歲的皇弟石世下手,至於石閔,在他眼裏,那不過是他利用的一個工具而已,當初起兵之時,他手下兵馬不多,許諾太子之位,無非是看中了石閔手下的幾萬兵馬而已。
常言道:飛鳥盡,良弓藏。如今四方鎮服,他下令奪去蒲洪關中大都督一事,便是想試探這些宿將的反應。這些手握重兵,以前連石虎都有些忌憚的大將,他都要一一的除去。
然而擺在他麵前的一個問題是,他並不知兵,若是如今已經一統天下,他當然不會有任何顧忌,然而現在天下數分,若是沒有良將軍鎮守邊疆,他又擔心因此引來滅國之禍,思索良久,有點拿不定主意。[.超多好看小說]
他隻覺腦袋裏一片混沌,這裏一名內侍匆匆而來,在三尺外站定,小聲說道:“陛下,中書令孟準、左衛將軍王鸞求見。”
石遵聞言站起身來,將小幾上的棋局一把揉亂,似乎覺得出了一口氣,對著對麵的婦人說道:“不下了,今日到此為止。”
那名婦人應聲而退,石遵回頭對著內侍道:“令二人到琨華殿外等候,我隨後便到。”
內侍聞言躬身而退,石遵脫了身上的便服,換上紫金蟒龍袍,頭戴朝天寇,整理了一番,這才緩緩向琨華殿行去。
石遵在龍椅上坐定,這才宣孟準、王鸞二人進殿。兩人行禮完畢,石遵好整以暇問道:“二位有何請奏?”
孟準年紀在五十左右,胡衣胡褲,而王鸞年紀要小上幾許,才三十來歲,身上穿著一身的鎧甲,沒有佩劍,左衛將軍乃是四品官銜,依他現在的官職,那還不夠。
兩人對視一眼,這才由孟準上前,朝石遵又行了一禮,說道:“陛下,如今大都督石閔兵權在握,他屬下兵馬,幾乎全在鄴城一地,若是他有什麽不臣之心,後果實在難料。”
石遵聞言,朝著殿外望了一眼,怫然不悅道:“棘奴當初隨我起兵,若是沒有棘奴,何來今日?你二人休得再說,否則便不要怪我不講情麵,無端誣陷大臣,該杖責五十。”
孟準跪著上前一步道:“陛下,我願領五十大板,隻求你讓我說完。”
“來人,將他拖下去。”石遵歎息一聲道:“打五十大板。”
一聽到石遵吩咐,兩名虎狼羯士站了出來,一把架起了跪在地上的孟準,將他拖了出去。
“慢著。”石遵站了起來,在龍椅前來回踱了幾步,又道:“念在孟大人年老體衰,先打二十大板,其餘三十,權且記下。”
一旁的衛士會意的將孟準拉了下去,隨後便聽到劈裏啪啦的聲音響起,二十大板之後,孟準屁、股已經被打得像個猴子似的。
石遵衝出殿門,一把將他扶了起來,問道:“孟先生,沒有傷到筋骨吧。”
其實這中書令一職曆來是皇帝的親信所擔任,而且剛才石遵的一番話也交代的很清楚,孟準看似打得有點慘,其實並不嚴重,他人老成精,如何聽不出石遵的用意,兩腳打著顫,吞吞吐吐道:“陛下,老臣有一話要說。”
石遵聞言朝外麵望了一眼,朝著旁邊的衛士吩咐道:“你們先下去,任何人都不要他們進來。”
“是。”殿內的一幹精卒應了一聲,退了出去。
石遵轉過身,親自扶起孟準,溫言道:“石閔如今有不少親信在宮中任職,朕隻怕孟先生打草驚蛇,剛才那二十大板,也是不得已而為,還請孟先生見諒。”
孟準聞言,仆倒在地道:“老臣愚味,壞了陛下大事,請陛下責罰。”
石遵急忙將他扶起,緩聲道:“等會出宮之後,我讓禦醫再去看看,到時孟先生可將他留著府上,萬勿讓石閔覺。”
“那陛下現在可想好辦法對付石閔?”一旁的左衛將軍王鸞問道。
石遵輕舒了一口氣,緩緩道:“兩位勿要著急,此事朕已有打算,王將軍,從即日起,你便負責宮城守衛吧。”
在石遵琢磨著如何對付石閔之際,如今的石閔過得比較舒坦,與石遵相比,他遠遠比不成老謀深算,見上次他向石遵提的兩件事,一點也沒有出乎眾人籌劃之外,他便有些大意起來。
石遵並不是一個可以輕易騙過的人,那些經過蔣幹加工過,冒領軍功的人,被他用朱筆一一點了出來,當然,這樣一來,軍功自然也就沒有了。
石閔見如此情況,他也樂得高興,當然,在蔣幹的提醒之下,他還特意進宮與石遵爭辯了一番,而另外一件事,因討伐梁犢得以升官的關中大都督蒲洪,也被石遵調回了河南的駐地枋頭,石閔自以為得計,現在正和眾位將軍談論著他從代郡那裏聽來的趣聞。
“聽說婉兒妹妹在代郡拿了個武狀元哩。”石閔將麵將的酒杯一飲而盡,戲謔的朝著旁邊的蘇亥笑道;“聽說那個狀元,便是第一。蘇叔,你家女兒出息了。”
“唉,那丫頭就是這樣,到處都喜歡和人爭一爭。”蘇亥苦笑一聲道:“隻是那代郡一地,若是沒有武藝比她更高的人,我卻不大相信。”
“聽說是出題二將軍比試的三樣,力氣,箭法和馬術,依我看來,婉兒侄女拿個第一,倒是一點也不出奇,隻是我有點不解,讓一個女人當第一,難道他就不怕別人不服氣麽?”一旁的周成出言說道。
蘇亥聞言,頓時有些不悅,虎眼一瞪道:“憑什麽我蘇亥的女兒拿了第一,別人就不服氣。”其它新近投奔石閔的人則是有些茫然,對於蘇婉兒之名,顯然是不大了解,唯有蔣幹有一邊輕撫胡須,微笑不語。
“蘇叔不要生氣哩,以我看來,似乎也有些不委,二弟不該和婉兒妹妹一起有鬧。”當時女人的地位並不高,若是讓女人拿了第一,還讓男人的臉往哪裏擱?石閔掃視了一眼,見蔣幹一幅莫測高深的樣子,問道:“蔣先生,莫非我二弟此舉,有何用意不成?”
“大將軍,你且想想,若是有人不服氣,下次比試之時,肯定會前去應試,豈不正中了二將軍的圈套。”蔣幹端起麵前的香茗,一飲而盡道:“依我看來,二將軍此舉,便是效仿當年燕王千金買馬骨的故事。”
“二弟的鬼主意,真是很多。”石閔聞言笑道;“來,眾位將軍,我們再喝一杯。”
江南的二路北伐大軍,開始倒是勢如破竹,東線取了彭城,西線壓逼長安,各地紛紛舉兵相應,然而東路很快就被李農回防的大軍擊潰,西路見到石遵派來的二萬騎兵之後,司馬勳也龜縮回漢中。
鄴城皇宮之內,石遵穿著一身的便服,坐在一張小幾前,他的麵前,擺在一幅棋盤,上麵幾乎落滿子,白方占盡優勢,石遵一手捏腮,陷入沉思當中。
白子就如現在後趙的形勢一般,石衝叛軍剛平,江南北伐大軍已潰,現在他大權在握,便開始琢磨著是不是該下手除掉石閔了。
他並不是一個善良的人,為了永除後患,他可以毫不猶豫的對著幾歲的皇弟石世下手,至於石閔,在他眼裏,那不過是他利用的一個工具而已,當初起兵之時,他手下兵馬不多,許諾太子之位,無非是看中了石閔手下的幾萬兵馬而已。
常言道:飛鳥盡,良弓藏。如今四方鎮服,他下令奪去蒲洪關中大都督一事,便是想試探這些宿將的反應。這些手握重兵,以前連石虎都有些忌憚的大將,他都要一一的除去。
然而擺在他麵前的一個問題是,他並不知兵,若是如今已經一統天下,他當然不會有任何顧忌,然而現在天下數分,若是沒有良將軍鎮守邊疆,他又擔心因此引來滅國之禍,思索良久,有點拿不定主意。[.超多好看小說]
他隻覺腦袋裏一片混沌,這裏一名內侍匆匆而來,在三尺外站定,小聲說道:“陛下,中書令孟準、左衛將軍王鸞求見。”
石遵聞言站起身來,將小幾上的棋局一把揉亂,似乎覺得出了一口氣,對著對麵的婦人說道:“不下了,今日到此為止。”
那名婦人應聲而退,石遵回頭對著內侍道:“令二人到琨華殿外等候,我隨後便到。”
內侍聞言躬身而退,石遵脫了身上的便服,換上紫金蟒龍袍,頭戴朝天寇,整理了一番,這才緩緩向琨華殿行去。
石遵在龍椅上坐定,這才宣孟準、王鸞二人進殿。兩人行禮完畢,石遵好整以暇問道:“二位有何請奏?”
孟準年紀在五十左右,胡衣胡褲,而王鸞年紀要小上幾許,才三十來歲,身上穿著一身的鎧甲,沒有佩劍,左衛將軍乃是四品官銜,依他現在的官職,那還不夠。
兩人對視一眼,這才由孟準上前,朝石遵又行了一禮,說道:“陛下,如今大都督石閔兵權在握,他屬下兵馬,幾乎全在鄴城一地,若是他有什麽不臣之心,後果實在難料。”
石遵聞言,朝著殿外望了一眼,怫然不悅道:“棘奴當初隨我起兵,若是沒有棘奴,何來今日?你二人休得再說,否則便不要怪我不講情麵,無端誣陷大臣,該杖責五十。”
孟準跪著上前一步道:“陛下,我願領五十大板,隻求你讓我說完。”
“來人,將他拖下去。”石遵歎息一聲道:“打五十大板。”
一聽到石遵吩咐,兩名虎狼羯士站了出來,一把架起了跪在地上的孟準,將他拖了出去。
“慢著。”石遵站了起來,在龍椅前來回踱了幾步,又道:“念在孟大人年老體衰,先打二十大板,其餘三十,權且記下。”
一旁的衛士會意的將孟準拉了下去,隨後便聽到劈裏啪啦的聲音響起,二十大板之後,孟準屁、股已經被打得像個猴子似的。
石遵衝出殿門,一把將他扶了起來,問道:“孟先生,沒有傷到筋骨吧。”
其實這中書令一職曆來是皇帝的親信所擔任,而且剛才石遵的一番話也交代的很清楚,孟準看似打得有點慘,其實並不嚴重,他人老成精,如何聽不出石遵的用意,兩腳打著顫,吞吞吐吐道:“陛下,老臣有一話要說。”
石遵聞言朝外麵望了一眼,朝著旁邊的衛士吩咐道:“你們先下去,任何人都不要他們進來。”
“是。”殿內的一幹精卒應了一聲,退了出去。
石遵轉過身,親自扶起孟準,溫言道:“石閔如今有不少親信在宮中任職,朕隻怕孟先生打草驚蛇,剛才那二十大板,也是不得已而為,還請孟先生見諒。”
孟準聞言,仆倒在地道:“老臣愚味,壞了陛下大事,請陛下責罰。”
石遵急忙將他扶起,緩聲道:“等會出宮之後,我讓禦醫再去看看,到時孟先生可將他留著府上,萬勿讓石閔覺。”
“那陛下現在可想好辦法對付石閔?”一旁的左衛將軍王鸞問道。
石遵輕舒了一口氣,緩緩道:“兩位勿要著急,此事朕已有打算,王將軍,從即日起,你便負責宮城守衛吧。”
在石遵琢磨著如何對付石閔之際,如今的石閔過得比較舒坦,與石遵相比,他遠遠比不成老謀深算,見上次他向石遵提的兩件事,一點也沒有出乎眾人籌劃之外,他便有些大意起來。
石遵並不是一個可以輕易騙過的人,那些經過蔣幹加工過,冒領軍功的人,被他用朱筆一一點了出來,當然,這樣一來,軍功自然也就沒有了。
石閔見如此情況,他也樂得高興,當然,在蔣幹的提醒之下,他還特意進宮與石遵爭辯了一番,而另外一件事,因討伐梁犢得以升官的關中大都督蒲洪,也被石遵調回了河南的駐地枋頭,石閔自以為得計,現在正和眾位將軍談論著他從代郡那裏聽來的趣聞。
“聽說婉兒妹妹在代郡拿了個武狀元哩。”石閔將麵將的酒杯一飲而盡,戲謔的朝著旁邊的蘇亥笑道;“聽說那個狀元,便是第一。蘇叔,你家女兒出息了。”
“唉,那丫頭就是這樣,到處都喜歡和人爭一爭。”蘇亥苦笑一聲道:“隻是那代郡一地,若是沒有武藝比她更高的人,我卻不大相信。”
“聽說是出題二將軍比試的三樣,力氣,箭法和馬術,依我看來,婉兒侄女拿個第一,倒是一點也不出奇,隻是我有點不解,讓一個女人當第一,難道他就不怕別人不服氣麽?”一旁的周成出言說道。
蘇亥聞言,頓時有些不悅,虎眼一瞪道:“憑什麽我蘇亥的女兒拿了第一,別人就不服氣。”其它新近投奔石閔的人則是有些茫然,對於蘇婉兒之名,顯然是不大了解,唯有蔣幹有一邊輕撫胡須,微笑不語。
“蘇叔不要生氣哩,以我看來,似乎也有些不委,二弟不該和婉兒妹妹一起有鬧。”當時女人的地位並不高,若是讓女人拿了第一,還讓男人的臉往哪裏擱?石閔掃視了一眼,見蔣幹一幅莫測高深的樣子,問道:“蔣先生,莫非我二弟此舉,有何用意不成?”
“大將軍,你且想想,若是有人不服氣,下次比試之時,肯定會前去應試,豈不正中了二將軍的圈套。”蔣幹端起麵前的香茗,一飲而盡道:“依我看來,二將軍此舉,便是效仿當年燕王千金買馬骨的故事。”
“二弟的鬼主意,真是很多。”石閔聞言笑道;“來,眾位將軍,我們再喝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