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支持,求紅票,求收藏
李季找王猛商量了半晌,也沒有想到什麽好主意去拿下鄴城,隻得回轉雁門,李季回到雁門的第一件事,便是當著所有將士之麵,將程德革職查辦,其後,李季又將這次鄴城之戰所有有功的人員全部賞賜了一遍。當然,他如今家底並不豐厚,賞給士卒的,不是那白花花的真金白銀,卻是他別出心裁的糧米券。
一開始還有人隻當李季是忽攸他們的,可看到有人用這張一文不值的紙張換了那沉甸甸的糧食之後,再也沒有人有意見了。
這兩件事之所以如此重要,那是因為李季清楚的知道,在這個時代,他既不是名門望族,背後甚至連一家像樣的士家大族都沒有,他唯一能夠依靠的,便是這些老百姓。而且那些士族子弟,也未必可靠,在這些將家族利益看得比什麽都重士族子弟當中,一旦碰到強敵,倒戈對他們來說便是家常便飯一般。
而且李季發現,也許是由於雁門地處邊關的緣故,其實這雁門並沒有什麽士族大家,不少士族搬遷到了內地,剩下的這一些,幾乎無法對他的統治構成丁點兒威脅,這雁門幾乎可以說是白紙一張,任他如何去畫。
然而,當李季準備大展拳腳之時,他卻悲哀的發現,他手下的人才,還不夠用,除軍師王猛之外,現在他的手下,文有樊垣、牟成、房默三人,武有狗娃、牟皮、房曠,真到用起來,他卻發現這幾個人,便是連雁門郡下的幾個縣令的職位都填不滿。
三十世紀最缺的是什麽?是人才,然而即使換到數千年前,答案依然如此。如今李季聲望不足,那些名門大儒未必便肯投奔於他,李季思索半晌之後,他便決定自己提拔人才。
古人有雲: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如今雁門好歹也有十餘萬人,如果說連幾個縣令的人才都找不出,打死李季也不會相信,最重要的還是如何去尋找、發現人才。
漢靠舉孝廉取士,若是那個舉薦之人品德好,所舉之人名符其實,倒也沒有問題,但若是品性不好,那便成了腐敗的溫床。後來曹丕以九品中正製取仕,可也正是如此,士族大家得以發展壯大,最後乃是左右皇帝興廢,李季想了半天,似乎還是隋唐的科舉製更是高上一籌。
李季想了半天之後,終於還是決定找自己手下的首席謀士商量一番,令親衛找了王猛,李季說出心裏想法,王猛疑惑不解道:“什麽是科舉製?”
李季發現,自小翠進了王府做主管之後,王猛一身變得幹淨整齊多了,如今他穿著一身青衣儒服,腰間束著一根黃玉帶。
“所謂科舉製麽,一時半晌,我也不知該如何去說,大體便是將便是考核項目細化,全天下所有人都可以過來考試,唯才是舉,不分門弟貴賤。”
王猛沉思半晌,反問道:“若是寨主如此取士,那豈不是得罪天下士族?”
“我若是得罪他們,又會如何?”
“若是得罪了他們,隻怕以後再也不肯投效過來……”
“哈哈。”李季大笑道:“我與二虎一樣,出身寒門,現在他們隻怕也未必看得起我,如今他們不肯助我,等到我們飛黃騰達之時,又何必要他們過來錦上添花。”
“可是,寨主是否想過,平民百姓,有幾個讀得起書,習了得字?”
“讀不起書,這有何難?”李季莫測高深的笑道:“二虎,你取下你的印璽一用。”
王猛聞言,將印璽從腰間摘了下來。這印璽在古代是一種身份的象征,因為有些老百姓平日裏大門不出,什麽時候換了個官老爺,那個官老爺長得怎麽樣,那是全然不知的,而這印璽卻不一樣,無論是哪個當官,它都是那個樣子,不怕被人冒名頂替,因此很多老百姓都是認印不認人的。古代處理事務,常常要將印璽帶在身上。
李季也笑眯眯的將自己印璽平鋪桌上,兩個放成一排,然後往下一按,幾個大字印在桌子之上,李季笑道:“軍師大人,若是咱們這兩個大印,一個是論語的論字,一個是語字,那我這麽按上一千下,便等於是寫了一千張的封麵。”
王猛道:“可這並不省事啊,我寫這二個字,比你這樣,也慢不了多少。”
“那若是將一千個印放在一聲呢?”李季在一旁提醒道。
“若是如此,那自然是省事的多。“王猛猛然站了起來,說道:“寨主不愧是天書傳人,如此奇思妙想,也隻有寨主才想得出來,王某甘拜下風。”
王猛盯著那兩個印璽看了半晌,喃喃道:“這印璽發明已有數千年之久,古往今來,有多少聖人都曾用過這個東西,為何卻以前從來沒有人想過印璽還可做如此之用。”
其實,有的時候,一個奇思妙想便可以推動時代的發展,這活字印刷術說來是簡單得很,但若是沒人去想,那便要再等千年之後才會被人發明,李季聞言大汗不已,笑道:“如此一來,我便可令人印上千本書籍,到時便不愁沒書可讀了。”
王猛道:“不止如此,寨主可與司徒先生合作,將這些便宜書籍賣到遼東、江南,到時又可收獲一大筆了。”
哦,李季心中一動,對啊,怎麽就沒想到這樣賺錢的,看來還是老祖宗說得不錯,一人計短,三人智長。李季笑道:“那以後此事便交給你去吧。”
王猛苦著一張臉道:“寨主啊,在這雁門當中,最閑的便是你了,這些東西,原本就是你發明了,你自己去管,最好不過,若是別人將這機密泄漏了出去,豈不是吃虧的很?”
“二虎怎麽會如此小家子氣呢,依我看來,此事讓我等賺上一筆便可,等三五年之後,我便將此法公開,若是仿效的人多了,得便宜的最終還是天下的黎民百姓。”李季頓了頓,又道:“三五年之後,若是我還未死,便該已有所作為,無論哪種情況,再將它保密下去都沒有必要了。”
在前世,李季聽多了古代偉大發明失傳的例子,最有名的莫過於明代的開花炮彈了,這些開花炮彈因其爆炸時彈片四射,猶如花朵綻放得名,在明朝時便被大量應用,然而到了*戰爭時,在中國卻無人知曉,以至於左宗棠在西北平叛時從一處明代炮台遺址挖掘出開花彈百餘枚,不禁仰天長歎:“三百年前中華已有此物,到如今竟然失傳,以至被列強所欺淩。”
開花炮彈,李季心中一動,那可是一大殺器了,可他隨即便歎了口氣,有的時候,知道怎麽東西是一回事,可要做起來,又是另外一回事,無論是什麽東西,都得工藝跟上來才行,要想做開花炮彈,先要發明火藥,還得鑄造大炮,且不論它可不可行,現在也遠不如打造數千把大刀有用。
“寨主,現在還有一個問題。那便是就算我們現在有書,一時半會也這些老百姓也學不會,而且,寨主也沒有什麽藏書吧,我們到底該印些什麽書呢?”
李季以手拍額,站了起來,猶豫半晌道:“春秋時期,百家爭鳴,每家都有其精華之處,其實大可人從中摘錄一部分精華下來,二虎,怎麽看?”
“我也沒有好主意,其實那些書籍,大多已經流失,如今似乎隻有天魔策上保全得比較完整,不如……”王猛頓了一下,轉換話題道:“不過現在咱們有時間,可以等。而且治理地方,未必便需要讀過多少聖賢書,咱們不如挑個容易點了,先辦個武舉吧。”
亂世當中,本就多草莽英雄,且武藝考核,也遠比那些文人們比試簡單得多,李季點了點頭道:“那就這麽決定,二虎你先派人到各處張貼榜文,等兩個月之後,咱們便在雁門關的校場上比武較量。”
兩人商量半晌,突然聽到府外傳來一片喧嘩之聲,緊接著,一人風風火火的闖進府來。
求支持,求收藏,求紅票,各種求。。。。
李季找王猛商量了半晌,也沒有想到什麽好主意去拿下鄴城,隻得回轉雁門,李季回到雁門的第一件事,便是當著所有將士之麵,將程德革職查辦,其後,李季又將這次鄴城之戰所有有功的人員全部賞賜了一遍。當然,他如今家底並不豐厚,賞給士卒的,不是那白花花的真金白銀,卻是他別出心裁的糧米券。
一開始還有人隻當李季是忽攸他們的,可看到有人用這張一文不值的紙張換了那沉甸甸的糧食之後,再也沒有人有意見了。
這兩件事之所以如此重要,那是因為李季清楚的知道,在這個時代,他既不是名門望族,背後甚至連一家像樣的士家大族都沒有,他唯一能夠依靠的,便是這些老百姓。而且那些士族子弟,也未必可靠,在這些將家族利益看得比什麽都重士族子弟當中,一旦碰到強敵,倒戈對他們來說便是家常便飯一般。
而且李季發現,也許是由於雁門地處邊關的緣故,其實這雁門並沒有什麽士族大家,不少士族搬遷到了內地,剩下的這一些,幾乎無法對他的統治構成丁點兒威脅,這雁門幾乎可以說是白紙一張,任他如何去畫。
然而,當李季準備大展拳腳之時,他卻悲哀的發現,他手下的人才,還不夠用,除軍師王猛之外,現在他的手下,文有樊垣、牟成、房默三人,武有狗娃、牟皮、房曠,真到用起來,他卻發現這幾個人,便是連雁門郡下的幾個縣令的職位都填不滿。
三十世紀最缺的是什麽?是人才,然而即使換到數千年前,答案依然如此。如今李季聲望不足,那些名門大儒未必便肯投奔於他,李季思索半晌之後,他便決定自己提拔人才。
古人有雲: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如今雁門好歹也有十餘萬人,如果說連幾個縣令的人才都找不出,打死李季也不會相信,最重要的還是如何去尋找、發現人才。
漢靠舉孝廉取士,若是那個舉薦之人品德好,所舉之人名符其實,倒也沒有問題,但若是品性不好,那便成了腐敗的溫床。後來曹丕以九品中正製取仕,可也正是如此,士族大家得以發展壯大,最後乃是左右皇帝興廢,李季想了半天,似乎還是隋唐的科舉製更是高上一籌。
李季想了半天之後,終於還是決定找自己手下的首席謀士商量一番,令親衛找了王猛,李季說出心裏想法,王猛疑惑不解道:“什麽是科舉製?”
李季發現,自小翠進了王府做主管之後,王猛一身變得幹淨整齊多了,如今他穿著一身青衣儒服,腰間束著一根黃玉帶。
“所謂科舉製麽,一時半晌,我也不知該如何去說,大體便是將便是考核項目細化,全天下所有人都可以過來考試,唯才是舉,不分門弟貴賤。”
王猛沉思半晌,反問道:“若是寨主如此取士,那豈不是得罪天下士族?”
“我若是得罪他們,又會如何?”
“若是得罪了他們,隻怕以後再也不肯投效過來……”
“哈哈。”李季大笑道:“我與二虎一樣,出身寒門,現在他們隻怕也未必看得起我,如今他們不肯助我,等到我們飛黃騰達之時,又何必要他們過來錦上添花。”
“可是,寨主是否想過,平民百姓,有幾個讀得起書,習了得字?”
“讀不起書,這有何難?”李季莫測高深的笑道:“二虎,你取下你的印璽一用。”
王猛聞言,將印璽從腰間摘了下來。這印璽在古代是一種身份的象征,因為有些老百姓平日裏大門不出,什麽時候換了個官老爺,那個官老爺長得怎麽樣,那是全然不知的,而這印璽卻不一樣,無論是哪個當官,它都是那個樣子,不怕被人冒名頂替,因此很多老百姓都是認印不認人的。古代處理事務,常常要將印璽帶在身上。
李季也笑眯眯的將自己印璽平鋪桌上,兩個放成一排,然後往下一按,幾個大字印在桌子之上,李季笑道:“軍師大人,若是咱們這兩個大印,一個是論語的論字,一個是語字,那我這麽按上一千下,便等於是寫了一千張的封麵。”
王猛道:“可這並不省事啊,我寫這二個字,比你這樣,也慢不了多少。”
“那若是將一千個印放在一聲呢?”李季在一旁提醒道。
“若是如此,那自然是省事的多。“王猛猛然站了起來,說道:“寨主不愧是天書傳人,如此奇思妙想,也隻有寨主才想得出來,王某甘拜下風。”
王猛盯著那兩個印璽看了半晌,喃喃道:“這印璽發明已有數千年之久,古往今來,有多少聖人都曾用過這個東西,為何卻以前從來沒有人想過印璽還可做如此之用。”
其實,有的時候,一個奇思妙想便可以推動時代的發展,這活字印刷術說來是簡單得很,但若是沒人去想,那便要再等千年之後才會被人發明,李季聞言大汗不已,笑道:“如此一來,我便可令人印上千本書籍,到時便不愁沒書可讀了。”
王猛道:“不止如此,寨主可與司徒先生合作,將這些便宜書籍賣到遼東、江南,到時又可收獲一大筆了。”
哦,李季心中一動,對啊,怎麽就沒想到這樣賺錢的,看來還是老祖宗說得不錯,一人計短,三人智長。李季笑道:“那以後此事便交給你去吧。”
王猛苦著一張臉道:“寨主啊,在這雁門當中,最閑的便是你了,這些東西,原本就是你發明了,你自己去管,最好不過,若是別人將這機密泄漏了出去,豈不是吃虧的很?”
“二虎怎麽會如此小家子氣呢,依我看來,此事讓我等賺上一筆便可,等三五年之後,我便將此法公開,若是仿效的人多了,得便宜的最終還是天下的黎民百姓。”李季頓了頓,又道:“三五年之後,若是我還未死,便該已有所作為,無論哪種情況,再將它保密下去都沒有必要了。”
在前世,李季聽多了古代偉大發明失傳的例子,最有名的莫過於明代的開花炮彈了,這些開花炮彈因其爆炸時彈片四射,猶如花朵綻放得名,在明朝時便被大量應用,然而到了*戰爭時,在中國卻無人知曉,以至於左宗棠在西北平叛時從一處明代炮台遺址挖掘出開花彈百餘枚,不禁仰天長歎:“三百年前中華已有此物,到如今竟然失傳,以至被列強所欺淩。”
開花炮彈,李季心中一動,那可是一大殺器了,可他隨即便歎了口氣,有的時候,知道怎麽東西是一回事,可要做起來,又是另外一回事,無論是什麽東西,都得工藝跟上來才行,要想做開花炮彈,先要發明火藥,還得鑄造大炮,且不論它可不可行,現在也遠不如打造數千把大刀有用。
“寨主,現在還有一個問題。那便是就算我們現在有書,一時半會也這些老百姓也學不會,而且,寨主也沒有什麽藏書吧,我們到底該印些什麽書呢?”
李季以手拍額,站了起來,猶豫半晌道:“春秋時期,百家爭鳴,每家都有其精華之處,其實大可人從中摘錄一部分精華下來,二虎,怎麽看?”
“我也沒有好主意,其實那些書籍,大多已經流失,如今似乎隻有天魔策上保全得比較完整,不如……”王猛頓了一下,轉換話題道:“不過現在咱們有時間,可以等。而且治理地方,未必便需要讀過多少聖賢書,咱們不如挑個容易點了,先辦個武舉吧。”
亂世當中,本就多草莽英雄,且武藝考核,也遠比那些文人們比試簡單得多,李季點了點頭道:“那就這麽決定,二虎你先派人到各處張貼榜文,等兩個月之後,咱們便在雁門關的校場上比武較量。”
兩人商量半晌,突然聽到府外傳來一片喧嘩之聲,緊接著,一人風風火火的闖進府來。
求支持,求收藏,求紅票,各種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