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雲第三更送到,一一點名來不及了,雲雲準備單張感謝,現在準備第四更。(.)


    ――――――――――――――――――――――


    想到蘇徹英姿就會覺得滿是溫馨和幸福,那一刻,英姿心裏抹了一層甜蜜的幸福,那個讓自己心跳的男子成了自己的男朋友,有人說讓自己心跳加快的人是自己愛的人,她早已愛上蘇徹了,隻是不敢去愛,不能去愛。如今她真的要為這愛赴湯蹈火一次嗎?


    同樣是霸道,可是這把刀還是很有區別的,蘇徹霸道已經伸進了英姿的血液中,汩汩的流淌,英姿心甘情願被蘇徹的霸道俘獲,可是蘇燁現在的霸道讓英姿覺得惡心,一想到就會根根汗毛直豎,雞皮疙瘩掉了一地。


    如今她被迫答應塑業的條件,但是她的心之為蘇徹而活,她的心中除了蘇徹誰也容不下,已經沒有多餘的位置了。


    她靜靜地坐在蘇燁的對麵淡淡地說話:“好,我可以答應你的條件,但是你必須放過李氏財團。”


    “這個……”蘇燁若有所思的白哦請說話。


    英姿把椅子往身後用力一退,就要離開。


    “條條大道通羅馬,我再出去想想辦法。”


    “別,我真的不願意用這個來要挾你,可是不這樣,你就會從我身邊跑掉。”蘇燁說的是真心話,可是英姿對他現在除了厭煩就是厭煩已經顧不得蘇燁的真心了,在英姿的心目中,蘇燁這個人是沒有真心的。


    “大哥還需要裏什麽貞節牌坊嗎?“英姿對蘇燁的做了婊子還想立貞潔牌坊的話覺得很是反感,但是她還是隱忍著沒有把話說完。隻是撿了好聽的來說。


    “你……”蘇燁氣急敗壞的指著英姿,英姿毫無懼色的看著他。[]


    “你放心好了,隻要李氏能平安,我就不會反悔。所以說曆史今後即使不是你使壞,你牙咬負責到底。”英姿說道。


    蘇燁現在才發現英姿不再是那個柔弱嬌羞的含羞草。而是一株帶刺的玫瑰,讓他欲罷不能。


    “好,希望你不會後悔。”蘇燁警告她。


    “我還有別的選擇嗎?”英姿反問。蘇燁緘默其口。


    英姿知道自己將會踏上一條不歸路-,但是隻要能換來好的結果她就滿意了。


    “我還有條件。”英姿說道。


    “什麽條件?”


    “我們三年後再登記,行夫妻之事。”英姿說道。英姿是有想法的。她知道三年後。自己肚子裏的寶寶也就長大了,可以脫離她的懷抱了,她覺得自己隻有三年的毅力,到時候,他就把孩子托付給鬱如風夫婦自己也該離開了。


    “不行。”蘇燁斷然否決。


    “大哥,你是個這樣沒有耐心的人嗎,我要用時間來將蘇徹給我帶來的傷痛治療好,找個傷痛隻有時間能做到。”英姿把自己的觀點說出來。


    蘇燁猶疑了。但是看到英姿的態度決絕,他陷入了沉思。


    “我想給打個講個故事,不知道大哥可有興趣。”英姿笑得十分勉強。


    能和英姿在一起。蘇燁巴不得,她希望能把彼此的隔閡趕緊消除。三年的時間對於他們來說,未免時間太長。


    好,那我講了,春秋時期息國國君的夫人,出生於陳國(今河南淮陽縣)的媯姓世家,又名息媯,因容顏絕代又稱為‘桃花夫人‘。前人有詩雲:‘桃花夫人好顏色/月中飛出雲中得/新感恩仍舊感恩/一傾城矣再傾國/‘息夫人初到息國時,息國的國力已是衰弱不振。見君候整日沉緬於酒色,疏於政事,她憂國憂民之心寤寐不忘,就變著法兒規勸息侯勤於朝政,親賢士,遠群小,獎耕戰,興農商。息侯聽了夫人的勸導,使息國慢慢地走上了自強的道路。


    “好一個桃花夫人。“蘇燁用目光狡黠,他大概已經知道英姿要說什麽了,但是他不去打斷她。


    “公元前684年,息夫人回陳國探親,路過蔡國,順便去探望為蔡侯夫人的姐姐,誰知蔡侯竟在接風的宴席上調戲息夫人。息夫人盛怒之下回到了息國,將此事告訴了息侯。息侯與楚文王密謀圖蔡,楚國出兵俘虜了蔡侯。蔡侯則設計報複息侯。他極力向楚王稱讚息夫人的美貌,好色的楚王以武力將息夫人搶去作為夫人,息侯被楚王安置在汝水,封其食十家之邑,使守息祀。息侯抑鬱而死,息國自此滅亡。息夫人終日懷念故國,牽掛息侯,雖為楚王生了兩個兒子,但三年不語,最終自盡而死。”英姿講到這裏認真地看著蘇燁的麵部表情。


    “後人為紀念她,在漢陽城外桃花洞上修建了一座桃花夫人廟。就連曹雪芹在《紅樓夢》裏也引詩歎道:‘千古艱難唯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詩人宋之問曾感歎道:‘可憐楚破息/腸斷息夫人/乃為泉下骨/不作楚王嬪/楚王寵莫盛/息君情更親/情親怨生別/一朝俱殺身/‘。”蘇燁為她補充道。


    “大哥是聰明人,想必知道我為什麽講桃花夫人的故事了。


    “三年不語……”蘇燁說到這裏,話語戛然而止。


    他已經知道英姿的想法了,英姿這是在自比嗎,她是在拿桃花夫人做偶像嗎?他長歎一聲,沉默不語看著英姿,英姿不知道他為何作此表現。


    “英姿不知道你知不知道長孫皇後?”蘇燁笑紋,英姿不屑的看了蘇燁一眼。


    “既然你不曉得,我就給你補充一下曆史知識,順便讓英姿你知道什麽樣的女人才是女子的典範。”蘇燁當有所指。英姿不為所動。


    “長孫皇後,小名觀音婢。生於開皇二十年,卒於貞觀十年,隻有36歲。十三歲嫁給李世民,是大業九年,當時李世民十六歲。長孫一生為唐太宗生了三個兒子,長子承乾,次子李泰(李世民第四子),三子李治(李世民第九子)。


    長孫皇後的家族是北魏的皇室拓跋氏,後來因為當了宗室長,所以號長孫,最後成為姓氏。皇後的曾祖父長孫裕,曾經封爵平原公。父親長孫晟,史書沒有記載長孫晟襲封,可能長孫晟不是爵位繼承人。長孫晟是隋朝右驍衛將軍,在隋朝離間突厥戰略中扮演重要角色。母親是揚州刺史高敬德之女,她的舅舅在貞觀時代也很有名,叫高士廉。


    長孫晟官右驍衛將軍,李世民父親李淵在大業九年的時候,官職是衛尉少卿,到十二年的時候也是右驍衛將軍。看來,長孫晟的官職應該高於李淵。不過,李淵另有爵位,七歲的時候已經襲爵唐國公。總之,兩家應該是門當戶對的。


    長孫皇後絕非一般的女人。她氣度寬宏,謙虛待人,還有過人的機智。她以非同一般的智慧,點點滴滴,像雨露一樣濟助李世民。她的賢淑和美德深受後人讚揚。”


    英姿不抬頭,不發表任何見解,但是這絲毫不妨礙塑業的高談闊論。


    “貞觀時期,唐太宗治理天下,長孫皇後掌管內廷,那也是一條看不見的戰線。長孫皇後自始至終以自己的方式支持唐太宗,是太宗的賢內助和方麵軍。在唐代的皇後中,長孫皇後絕不是最有權力的,但卻是最受尊敬和愛戴的。後來的武則天,早期都籠罩在長孫皇後的光環下,一路跟著長孫皇後東施效顰。長孫皇後賢淑、優雅、智慧、大度,用現代最流行的一個說法就是知性女人。


    貞觀時期,後宮在長孫皇後管理之下,一直是風平浪靜。不是這裏改變了性質,不是這裏缺少了資源,隻是因為長孫皇後掌控有力。那是一種柔性的力量,看不見摸不著,但無處不在。這是長孫氏的力量,也是長孫氏的智慧。


    長孫氏勤奮讀書,一年四季保持不變。讀書使她增強智慧,積累知識,增廣見聞。她生活簡樸,需求不多。無欲則剛,這是人所共知的。她樹立了一個儉樸的榜樣,在那個時代特別重要。


    長孫氏的不同凡響之處在於她的自我定位。長孫皇後的自我定位是什麽呢?就是以唐太宗為準繩,以皇帝的大業為目標。她自己和自己管理的後宮,都是皇帝大業的一部分。這就是說,長孫氏始終是唐太宗的一個方麵軍。這就是很標準的母儀天下。從這個意義上講,長孫皇後與其他大臣一樣,也是李世民的部下。隻要是部下,就有如何處理上下級關係問題。穩定後宮的一個重要意義是不要對朝廷治理天下形成幹擾。


    後宮問題眾多,穩定是絕對的大局。古來亂局,因中央與地方關係搞不好而造成重大問題的有,但是涉及皇權穩定的問題,多來自內宮。皇帝妻妾眾多,不僅爭風吃醋,更有爭奪繼承權的問題。長孫皇後十分自信,從容不迫地管理後宮,為保證李世民全力以赴地治理天下,起到了十分顯著的輔助作用。”


    蘇燁講到這裏,看看英姿,英姿除了閉目休息外,別無其他。


    納諫的唐太宗和理性的皇後,真是一對難得的男女主角,他們的價值觀如此接近,難怪會為後世稱道。長孫作為皇後,她思考的問題僅限於後宮嗎?不,在很多問題上,她都是唐太宗的高參。(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浪漫總裁策劃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幫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幫主並收藏浪漫總裁策劃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