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今年行業大比武的名單一早就在擬定中,除了各有所長的老大夫,新晉的年輕大夫也都榜上有名,帶他們參賽,一是鍛煉新人,二是結識同行開開眼界,三是幫忙打雜,後來連今年要出師的師兄們也都上了名單。(.好看的小說)
顧念想在名單裏增加啞姑的名字,她想帶她一起去,可轉念一想又覺得有些不好,除了東家和公子們帶隨從外,其他人都沒帶,她這要是搞特殊化,會不會讓同僚們有想法。於是她自己就放棄了這個念頭。
這事不提之後,顧念偶爾有空時會跟聚興順的鏢師們一塊吃吃喝喝,從他們嘴裏了解最新的江湖動向,得知古劍心他們一群公子姑娘帶著精銳手下,去外地幫忙清剿消滅沉沙幫的餘孽,沒幾個月回不來。
不過等他們回來的時候,一定已經在江湖上留下了他們俠義的好名聲,對外對內都有大好處。
隻要在這行動上賺足了名聲,江湖同道大多會忘記古劍心的前未婚妻一家被滅門的事,會有很多門當戶對的人家樂意與古家締結姻親,那時這一頭的心病就能放下了。
一年一度的茶市開張後,魏雙思送了宋亦柏一堆好茶,有魏家其它茶園出產的上等茶葉,也有妻子娘家托人捎來的九品香等特產好茶,兩人在街上的魏家的茶莊裏閑聊品茶中,魏雙思與師兄分享了妻子懷孕的好消息,並因為即將有後代,家裏還將大青山上正在建造的茶園分了他一塊,作為他的個人私產。
宋亦柏恭喜了師弟。考慮到他從小到大在家裏被壓製的地位,能有現在的改變算是徹底翻身,有了與他嫡子身份自稱的變化。
喜事講完後,魏雙思又有了憂慮,跟師兄商量起來。希望師兄能幫忙多找幾家錢莊,因為家裏遇到了一些困難,現金周轉不靈。需要籌措一些。
“好好的,怎麽突然周轉不靈了呢?”
“就是因為去年購置了那片山地,要將藥田改建成茶園。需要很大的一筆人力財力物力的消耗。偏偏今年家裏另一個茶園有三四十畝的老茶樹要鏟除換新苗,家裏大部分的錢都花在這上麵了,造成現金有些緊張,新茶園的施工都放緩了速度,還減少了工人的數量。”
“你們家平時合作的那兩家錢莊呢?借不到錢了?況且,你家這樣的花銷,去年在購地時就該預見到吧?沒有提前跟錢莊打招呼要借貸嗎?”
“不知道,那個時候我還沒有參與家族生意。[.超多好看小說]就是現在我也是看到賬本就頭暈,錢莊那邊的理由都是一樣,外麵有很多貸款沒有回來。所以能借貸的現金不多,家裏又缺錢用。想想城裏還有好幾家別的錢莊,可是從未打過交道,不知道他們都有怎樣的規矩慣例,就想問問師兄有沒有門路能引見一下,請他們一起出來吃茶。”
“行,這事容易,我先回去問問,看誰家手上還有富餘的現金,但你也別抱太大希望,這都四月底了,錢莊手上的錢大多隻能供應幾個月為限的短期借貸。我會盡量幫你打聽,不管有沒有好消息,我都會告訴你。”
“好的,多謝師兄了,我在家等你的消息。”
魏雙思欣喜地以茶代酒,兩師兄弟一直坐到日落時分,才出了茶莊,又一起尋了個館子飽餐一頓,這才分手道別,各自歸家。
宋亦柏本想跟家裏的外賬房打聽一番,又怕爹爹和爺爺知道,他覺得這是他的私事,還是不要驚動家裏為好,於是第二天他轉而跟大掌櫃打聽,畢竟大掌櫃天天打交道的人多,或許能知道些什麽消息。
大掌櫃不動聲色地記下這條消息,答應他會找熟人問問,有消息就告訴他。轉頭,見大公子去後麵了,大掌櫃就寫了紙條,用信封裝好,打烊後回家途中順道拐去宋宅,讓門房把信直送老太爺手中。
缺錢並不能說明魏家在準備退路,起碼表麵看上去這都是正常的生意手段,老太爺叫來自己三個兒子,跟他們商量了一些事,讓他們在外麵小心應付,但更要緊的是不要對孫子們說,他們長輩自己知道就好。
東家們聽從老父親的安排,退下後再行商量細節。而大掌櫃得到的回複是江湖上還沒有傳來關於沉沙幫被徹底鏟除的消息,上麵肯定還在繼續掙紮,妄圖逃得一線生機,他們這裏看戲就好,靜觀其變。
大掌櫃真去找了他相熟的錢莊掌櫃,替魏家做說客,但得到的答複都是來晚了,這麽大筆款子的借貸,通常在上一年的年底就該做好準備,不會到這時候來臨時借錢,現在各錢莊手上現金都不多,隻夠小生意人的短期借貸。
大掌櫃把收集來的答複回饋給宋亦柏,宋亦柏再回饋給魏雙思,之後這事就沒了下文,直到五月份時,從七步縣籍的藥農的親戚朋友們那裏傳來了最新消息,新茶園裏出現了陌生的工頭,似乎是茶園多了很多新股東,那些股東都派了自己人過來監督工人們做事。工人之所以會這樣認為,是因為工人人數恢複到原來的數量,施工的速度跟著也恢複了。
不過除此之外,那片桑園倒顯得異常平靜,被前地主遺留的藥田動都沒動,好像現地主將這塊土地遺忘了似的。
大掌櫃首先獲得情報,隨即就發現事情蹊蹺,城裏根本沒有聽說任何關於魏家的茶園邀請新股東的消息,但工人們傳來的消息也不會有假。
如果從別地的錢莊獲得了借款,城裏一定會有小道消息流傳,倘若是回收的貨款,也是要繼續用於經營上,不可能花在茶園的建設上,那麽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新股東們來自外地,甚至是外郡。
事情越來越複雜了。城裏的茶商不止魏家一個,不找本地同行卻找外地人,雖然是親密的可信任的姻親關係,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多少也能說明魏家知道土地有問題。為了保住土地的秘密,而不能讓任何一個本地商家參與進去。哪怕隻合作一年,合夥人也能知道一點不該知道的事。
顧念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裏。被宋亦柏另行安排吃小灶,一遍一遍強化她在基礎知識方麵的地基,希望她能在今年的比試中能進步幾個名次。別讓裁判以基礎不牢的理由扣掉太多分數。
在這些額外的學習之外。依舊得兼顧那些外傷的病人,還不能耽誤每日學堂布置的功課,這忙忙碌碌的現狀,偶爾會在疲憊的時候讓她產生還在煙花後巷生活的錯覺。
當然,這樣的小灶對她本人而言是極有好處的,所以即使每天很累,顧念還是愉悅地接受所有的訓練。
東陽城的醫藥行會是今年大比武的主辦方和組織者,他們寄來了大比武的安排表。比武從哪天到哪天,各家代表幾月幾日幾時之前必須入城報到,分別住在哪裏。食宿怎樣,有哪些出遊觀光的消遣玩樂。都邀請了哪些鄰郡同行現場觀摩,等等各種瑣事都有,厚厚一遝紙。
顧念在宋亦柏手上看到這一堆東西,在他拿回家給東家們前,她先借回家一個晚上,找了一張大紙,把這些純文字性的東西整理成了一個大表格,讓啞姑用蠅頭小楷工整地抄好,並於第二天上午替要上課的顧念送去醫館。
宋亦柏隨即安排人手把這表格謄抄幾份,送去各分號,給那些要參加比武的大夫們留著備用。
今年比武的日期比上一次要稍晚幾天,從七月十二日到七月二十二日,東道主希望參賽隊伍最遲七月初八全部到達,這樣最少有三天時間可以在城裏四處走走,看看比賽場地,放鬆一下緊張的心情。
和安堂的東家和掌櫃們經過商量,定在七月初二一大早出發,他們人多車多,路上走得慢,好在這一路都是官道,沿途有各種客棧食鋪和大車店便於食宿,為了旅途順利,雇了大車行的馬車來承擔這次行程,另外還備了幾匹馬留作機動。
依照慣例,各支參賽的隊伍依自己人數,自行決定出發時間,並不統一組隊趕路,但是和安堂的三位東家卻要在六月底就出發,好趕上七月初五東陽侯的生辰筵席。
顧念遇到了一點小麻煩,她在這臨近出發的時刻,越發急切地想帶上啞姑,可是名單人數早就報給了東陽城,而且隊伍裏一水的老少爺們,帶個使女難免不太方便。
顧念硬著頭皮去找宋亦柏商量,為此她願意自己另租馬車,甚至因為她多帶了一個人,導致他們在東陽城的客棧床位不夠的話,她可以和啞姑住到外麵去。
本來宋亦柏還在猶豫要不要準許顧念帶使女,結果聽到這話,想都沒想,直接用扇子敲了其一下,嚴禁住在外麵。
大掌櫃走邊上過,看到他們的爭執,眼皮子也不掀地替顧念說話,讓大公子準許,他相信隻是增加了一個人,客棧還是騰得出一張床位的。
有大掌櫃幫腔,宋亦柏也就不再多說什麽,但他依舊不許顧念另租馬車,他們主仆可以坐他的馬車,就像前兩次的出行遊玩一樣。
小麻煩順利解決,顧念心情愉悅地回到自己的寮屋,思考要準備什麽小禮品帶去送人。
而宋亦柏則找大掌櫃商量顧念的後續治療問題,這出門在外的半個多月,煎藥不方便,成藥又跟湯藥的配比和劑量上有差異,所以想知道倘若停藥一段時間,對以後的治療有沒有影響。
大掌櫃當然拍著胸脯保證不會有任何影響,吃了這麽幾個月的藥,也是要休息一陣子,等他們從東陽城回來,他會重新給顧念號脈,再開方子。
傍晚回到家裏的顧念,交給啞姑一張購物清單,除了小禮品,還有五月節時用於戴在孩童脖子上辟邪的小香包,說白了就是雄黃一類解毒殺蟲的藥品縫在一個完整的布囊裏,在當地的風俗裏,清明時和祭品一起擺在墓碑前,也有替先人驅邪的用意。
之所以要買這些東西,是因為他們的行程裏有一個很重要的活動環節,當途經七步縣的時候,和安堂所有人要去柳記醫館祭拜柳青泉一家人。
顧念照人頭數,買了足夠的香包,甚至還算上了柳依依的那一份,用一方大手帕就全部包起,到時揣在懷裏帶去即可。
楊益懷擔心顧念到時在故居門前控製不住情緒,一再地叮囑她小心行事,要是感到實在不適,告假不去也沒關係。
顧念向先生保證她不會亂來,她都等了三年了,不會在這個時候功虧一簣,讓她的偽裝暴露於眾人眼前。
六月底,三位東家如期出發,其他人也都打點好行裝,記下了出發集合的時間地點,顧念和啞姑占了個便宜,提前到上塘街的街口等著,宋亦柏的馬車會打這經過,捎上他倆,再轉去南城門。
七月初二的卯初時分,顧念二人起床,梳洗早飯,把防塵布鋪在家具上,藏好錢財,鎖門走人。
在卯正的最後一刻鍾前,來到與宋亦柏的約定地點,本以為還有時間,宋大公子不一定到了,結果還不到路口就看到了他那輛顯眼的馬車,以及騎馬守在車旁的玳安和二公子的小廝。
兩人加緊腳步一路小跑,車窗裏出現宋亦柏一張等得不耐煩的臉,二公子倒是很高興地與顧念打交道。
顧念一邊道歉,一邊把行李箱交給車夫綁在車後,她和啞姑爬進車裏,與二位公子請安問候。
兩位公子靠車廂後側坐,顧念與啞姑坐在車門的位置,才坐穩沒多久,聽到了車夫揚鞭的聲音,馬車啟動,向著南城門行去。兩位小廝騎著馬,一左一右地始終走在馬車兩側,抬眼就能透過車窗看到他們。
抵達南城門時還不到辰初二刻,出發時間定在了辰正整,遲到的一律過時不候,有這麽一條規矩,所以在這麽富餘的時間裏,人員就都已經來得七七八八了,沒到的是住得比較遠的。
大夫們各自搭車前來,然後換乘大車行提供的大架子馬車,另外還有平板貨車,用於攜帶大件行李,其中最顯眼的就是顧念專用器械的四個工具箱。(未完待續)
顧念想在名單裏增加啞姑的名字,她想帶她一起去,可轉念一想又覺得有些不好,除了東家和公子們帶隨從外,其他人都沒帶,她這要是搞特殊化,會不會讓同僚們有想法。於是她自己就放棄了這個念頭。
這事不提之後,顧念偶爾有空時會跟聚興順的鏢師們一塊吃吃喝喝,從他們嘴裏了解最新的江湖動向,得知古劍心他們一群公子姑娘帶著精銳手下,去外地幫忙清剿消滅沉沙幫的餘孽,沒幾個月回不來。
不過等他們回來的時候,一定已經在江湖上留下了他們俠義的好名聲,對外對內都有大好處。
隻要在這行動上賺足了名聲,江湖同道大多會忘記古劍心的前未婚妻一家被滅門的事,會有很多門當戶對的人家樂意與古家締結姻親,那時這一頭的心病就能放下了。
一年一度的茶市開張後,魏雙思送了宋亦柏一堆好茶,有魏家其它茶園出產的上等茶葉,也有妻子娘家托人捎來的九品香等特產好茶,兩人在街上的魏家的茶莊裏閑聊品茶中,魏雙思與師兄分享了妻子懷孕的好消息,並因為即將有後代,家裏還將大青山上正在建造的茶園分了他一塊,作為他的個人私產。
宋亦柏恭喜了師弟。考慮到他從小到大在家裏被壓製的地位,能有現在的改變算是徹底翻身,有了與他嫡子身份自稱的變化。
喜事講完後,魏雙思又有了憂慮,跟師兄商量起來。希望師兄能幫忙多找幾家錢莊,因為家裏遇到了一些困難,現金周轉不靈。需要籌措一些。
“好好的,怎麽突然周轉不靈了呢?”
“就是因為去年購置了那片山地,要將藥田改建成茶園。需要很大的一筆人力財力物力的消耗。偏偏今年家裏另一個茶園有三四十畝的老茶樹要鏟除換新苗,家裏大部分的錢都花在這上麵了,造成現金有些緊張,新茶園的施工都放緩了速度,還減少了工人的數量。”
“你們家平時合作的那兩家錢莊呢?借不到錢了?況且,你家這樣的花銷,去年在購地時就該預見到吧?沒有提前跟錢莊打招呼要借貸嗎?”
“不知道,那個時候我還沒有參與家族生意。[.超多好看小說]就是現在我也是看到賬本就頭暈,錢莊那邊的理由都是一樣,外麵有很多貸款沒有回來。所以能借貸的現金不多,家裏又缺錢用。想想城裏還有好幾家別的錢莊,可是從未打過交道,不知道他們都有怎樣的規矩慣例,就想問問師兄有沒有門路能引見一下,請他們一起出來吃茶。”
“行,這事容易,我先回去問問,看誰家手上還有富餘的現金,但你也別抱太大希望,這都四月底了,錢莊手上的錢大多隻能供應幾個月為限的短期借貸。我會盡量幫你打聽,不管有沒有好消息,我都會告訴你。”
“好的,多謝師兄了,我在家等你的消息。”
魏雙思欣喜地以茶代酒,兩師兄弟一直坐到日落時分,才出了茶莊,又一起尋了個館子飽餐一頓,這才分手道別,各自歸家。
宋亦柏本想跟家裏的外賬房打聽一番,又怕爹爹和爺爺知道,他覺得這是他的私事,還是不要驚動家裏為好,於是第二天他轉而跟大掌櫃打聽,畢竟大掌櫃天天打交道的人多,或許能知道些什麽消息。
大掌櫃不動聲色地記下這條消息,答應他會找熟人問問,有消息就告訴他。轉頭,見大公子去後麵了,大掌櫃就寫了紙條,用信封裝好,打烊後回家途中順道拐去宋宅,讓門房把信直送老太爺手中。
缺錢並不能說明魏家在準備退路,起碼表麵看上去這都是正常的生意手段,老太爺叫來自己三個兒子,跟他們商量了一些事,讓他們在外麵小心應付,但更要緊的是不要對孫子們說,他們長輩自己知道就好。
東家們聽從老父親的安排,退下後再行商量細節。而大掌櫃得到的回複是江湖上還沒有傳來關於沉沙幫被徹底鏟除的消息,上麵肯定還在繼續掙紮,妄圖逃得一線生機,他們這裏看戲就好,靜觀其變。
大掌櫃真去找了他相熟的錢莊掌櫃,替魏家做說客,但得到的答複都是來晚了,這麽大筆款子的借貸,通常在上一年的年底就該做好準備,不會到這時候來臨時借錢,現在各錢莊手上現金都不多,隻夠小生意人的短期借貸。
大掌櫃把收集來的答複回饋給宋亦柏,宋亦柏再回饋給魏雙思,之後這事就沒了下文,直到五月份時,從七步縣籍的藥農的親戚朋友們那裏傳來了最新消息,新茶園裏出現了陌生的工頭,似乎是茶園多了很多新股東,那些股東都派了自己人過來監督工人們做事。工人之所以會這樣認為,是因為工人人數恢複到原來的數量,施工的速度跟著也恢複了。
不過除此之外,那片桑園倒顯得異常平靜,被前地主遺留的藥田動都沒動,好像現地主將這塊土地遺忘了似的。
大掌櫃首先獲得情報,隨即就發現事情蹊蹺,城裏根本沒有聽說任何關於魏家的茶園邀請新股東的消息,但工人們傳來的消息也不會有假。
如果從別地的錢莊獲得了借款,城裏一定會有小道消息流傳,倘若是回收的貨款,也是要繼續用於經營上,不可能花在茶園的建設上,那麽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新股東們來自外地,甚至是外郡。
事情越來越複雜了。城裏的茶商不止魏家一個,不找本地同行卻找外地人,雖然是親密的可信任的姻親關係,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多少也能說明魏家知道土地有問題。為了保住土地的秘密,而不能讓任何一個本地商家參與進去。哪怕隻合作一年,合夥人也能知道一點不該知道的事。
顧念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裏。被宋亦柏另行安排吃小灶,一遍一遍強化她在基礎知識方麵的地基,希望她能在今年的比試中能進步幾個名次。別讓裁判以基礎不牢的理由扣掉太多分數。
在這些額外的學習之外。依舊得兼顧那些外傷的病人,還不能耽誤每日學堂布置的功課,這忙忙碌碌的現狀,偶爾會在疲憊的時候讓她產生還在煙花後巷生活的錯覺。
當然,這樣的小灶對她本人而言是極有好處的,所以即使每天很累,顧念還是愉悅地接受所有的訓練。
東陽城的醫藥行會是今年大比武的主辦方和組織者,他們寄來了大比武的安排表。比武從哪天到哪天,各家代表幾月幾日幾時之前必須入城報到,分別住在哪裏。食宿怎樣,有哪些出遊觀光的消遣玩樂。都邀請了哪些鄰郡同行現場觀摩,等等各種瑣事都有,厚厚一遝紙。
顧念在宋亦柏手上看到這一堆東西,在他拿回家給東家們前,她先借回家一個晚上,找了一張大紙,把這些純文字性的東西整理成了一個大表格,讓啞姑用蠅頭小楷工整地抄好,並於第二天上午替要上課的顧念送去醫館。
宋亦柏隨即安排人手把這表格謄抄幾份,送去各分號,給那些要參加比武的大夫們留著備用。
今年比武的日期比上一次要稍晚幾天,從七月十二日到七月二十二日,東道主希望參賽隊伍最遲七月初八全部到達,這樣最少有三天時間可以在城裏四處走走,看看比賽場地,放鬆一下緊張的心情。
和安堂的東家和掌櫃們經過商量,定在七月初二一大早出發,他們人多車多,路上走得慢,好在這一路都是官道,沿途有各種客棧食鋪和大車店便於食宿,為了旅途順利,雇了大車行的馬車來承擔這次行程,另外還備了幾匹馬留作機動。
依照慣例,各支參賽的隊伍依自己人數,自行決定出發時間,並不統一組隊趕路,但是和安堂的三位東家卻要在六月底就出發,好趕上七月初五東陽侯的生辰筵席。
顧念遇到了一點小麻煩,她在這臨近出發的時刻,越發急切地想帶上啞姑,可是名單人數早就報給了東陽城,而且隊伍裏一水的老少爺們,帶個使女難免不太方便。
顧念硬著頭皮去找宋亦柏商量,為此她願意自己另租馬車,甚至因為她多帶了一個人,導致他們在東陽城的客棧床位不夠的話,她可以和啞姑住到外麵去。
本來宋亦柏還在猶豫要不要準許顧念帶使女,結果聽到這話,想都沒想,直接用扇子敲了其一下,嚴禁住在外麵。
大掌櫃走邊上過,看到他們的爭執,眼皮子也不掀地替顧念說話,讓大公子準許,他相信隻是增加了一個人,客棧還是騰得出一張床位的。
有大掌櫃幫腔,宋亦柏也就不再多說什麽,但他依舊不許顧念另租馬車,他們主仆可以坐他的馬車,就像前兩次的出行遊玩一樣。
小麻煩順利解決,顧念心情愉悅地回到自己的寮屋,思考要準備什麽小禮品帶去送人。
而宋亦柏則找大掌櫃商量顧念的後續治療問題,這出門在外的半個多月,煎藥不方便,成藥又跟湯藥的配比和劑量上有差異,所以想知道倘若停藥一段時間,對以後的治療有沒有影響。
大掌櫃當然拍著胸脯保證不會有任何影響,吃了這麽幾個月的藥,也是要休息一陣子,等他們從東陽城回來,他會重新給顧念號脈,再開方子。
傍晚回到家裏的顧念,交給啞姑一張購物清單,除了小禮品,還有五月節時用於戴在孩童脖子上辟邪的小香包,說白了就是雄黃一類解毒殺蟲的藥品縫在一個完整的布囊裏,在當地的風俗裏,清明時和祭品一起擺在墓碑前,也有替先人驅邪的用意。
之所以要買這些東西,是因為他們的行程裏有一個很重要的活動環節,當途經七步縣的時候,和安堂所有人要去柳記醫館祭拜柳青泉一家人。
顧念照人頭數,買了足夠的香包,甚至還算上了柳依依的那一份,用一方大手帕就全部包起,到時揣在懷裏帶去即可。
楊益懷擔心顧念到時在故居門前控製不住情緒,一再地叮囑她小心行事,要是感到實在不適,告假不去也沒關係。
顧念向先生保證她不會亂來,她都等了三年了,不會在這個時候功虧一簣,讓她的偽裝暴露於眾人眼前。
六月底,三位東家如期出發,其他人也都打點好行裝,記下了出發集合的時間地點,顧念和啞姑占了個便宜,提前到上塘街的街口等著,宋亦柏的馬車會打這經過,捎上他倆,再轉去南城門。
七月初二的卯初時分,顧念二人起床,梳洗早飯,把防塵布鋪在家具上,藏好錢財,鎖門走人。
在卯正的最後一刻鍾前,來到與宋亦柏的約定地點,本以為還有時間,宋大公子不一定到了,結果還不到路口就看到了他那輛顯眼的馬車,以及騎馬守在車旁的玳安和二公子的小廝。
兩人加緊腳步一路小跑,車窗裏出現宋亦柏一張等得不耐煩的臉,二公子倒是很高興地與顧念打交道。
顧念一邊道歉,一邊把行李箱交給車夫綁在車後,她和啞姑爬進車裏,與二位公子請安問候。
兩位公子靠車廂後側坐,顧念與啞姑坐在車門的位置,才坐穩沒多久,聽到了車夫揚鞭的聲音,馬車啟動,向著南城門行去。兩位小廝騎著馬,一左一右地始終走在馬車兩側,抬眼就能透過車窗看到他們。
抵達南城門時還不到辰初二刻,出發時間定在了辰正整,遲到的一律過時不候,有這麽一條規矩,所以在這麽富餘的時間裏,人員就都已經來得七七八八了,沒到的是住得比較遠的。
大夫們各自搭車前來,然後換乘大車行提供的大架子馬車,另外還有平板貨車,用於攜帶大件行李,其中最顯眼的就是顧念專用器械的四個工具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