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我猜得不錯的話,和安堂那一次的相同經驗,就是小顧執刀吧?”永德堂的師兄笑嗬嗬地肯定道。
“衛師兄客氣了,就那一回,產婦情況也不一樣,那個產婦是骨盆狹窄,家屬基本上沒怎麽耽誤時間,及時送了醫館,整個開刀過程都很順利,最後母子平安,皆大歡喜。這個產婦已經被拖延了快兩個時辰,據我所知道的一位初產婦,從破羊水到孩子落地,僅花三個時辰。多順利,要是每個產婦都能這樣就好了。”
“醫館不接生,全靠接生婆,產婦一旦難產,那就是跟老天爺賭命。和安堂有了小顧,再過些時日,等名聲傳揚開來,估計小顧經手的難產婦也會逐漸多起來了。”這位食疾瘍一把罩的全才衛大夫不無羨慕地說道。
“我們不強求,若是有人看得起,能救一命是一命,我們也不會推辭。”宋亦柏嘴上謙虛,手上揉揉顧念腦袋,臉上是自豪的微笑。
“那穩婆沒這麽快回來,我們還是先過去坐會兒吧,要是家屬同意剖腹取子,就要請小顧讓我們開回眼界了。”衛大夫領著宋亦柏二人回跨院去。
“沒了我的工具,我什麽都做不了,光這一來一回拿工具箱都得去掉不少時間,不知道在這段時間裏產婦能不能保持精力。”
“這就是命了。”衛大夫喟歎。
三人各自回到自己的群體裏,把這起突發事件講給自己人聽,東家們也已回到桌前,聽完就開始分派人手。倘若產婦同意手術,顧念直接跟永德堂的人走,其他人回客棧,再帶一位師兄做向導,拿上工具箱一起回醫館。
永德堂那邊也商量妥了。聚過來分享商議的結果,基本上都差不多,如果家屬同意。那麽先帶顧念和產婦回最近的永德堂分號,然後等其他人把工具箱送來。顧念隻補了一個要求,帶上她的使女。完全沒問題。
鍾小侯爺看到了永德堂與和安堂的人來來去去。一會兒分開,一會兒又聚在一塊,還交頭接耳不知道在聊些什麽,表情看上去有些嚴肅,跟現場的歡樂輕鬆的氣氛不相稱,顯然是有事情發生。
他很想過去跟他們聊聊,可他走不開,他被行會的人絆住了。聊一些在他看來很無聊的話題,這讓他想起還是包寄桃的時候,跟顧念在小店裏安靜閑坐一聲不吭都比現在這會兒有趣。
在終於結束這無趣的談話後。小侯爺瞅準機會往顧念的方向移動,半道上又被迫停下腳步。他看到小廝跟永德堂的人說了什麽,然後永德堂又去跟和安堂說了什麽,接著兩家的東家就去向侯爺辭行。
小侯爺趕緊向他父親走去,“怎麽了?永德堂與和安堂都要走?這還早呢,不再多坐會兒?”
“回小侯爺,剛接了個急症,要兩家大夫通力合作,不得不先行告辭。”永德堂東家說道。
“能讓你們倆家合作的急症,難道是那個顧公子主刀?又有外傷的病人?”小侯爺追問。
“回小侯爺,現在還不好說,等看到病人才知道。”
“好了,大夫們治病救人是正經,別再多問了。”侯爺止住兒子的話頭,對幾位東家點頭,“既然有急症你們就趕緊去吧。”
“謝侯爺,小侯爺,草民告辭。”
不敢再耽誤時間,四位東家各向自己手下一揚手,眾人行動起來,一起往外走,出了府門,街對麵停著一輛藍蓬馬車,一名永德堂的大夫跟這輛車走,帶他們去淺水街分號,那裏有開刀房,有手術的基本條件。
其他人在門外多等了一會兒,車夫把馬車駛了出來,顧念與宋亦柏一起,與衛大夫同乘一輛車,趕往淺水街分號。
剩下的人隨目的地不同,各上各的車,二公子和高大夫他們帶著永德堂的師兄回客棧拿工具箱,東家們和另幾位師兄,回家的回家,回盧園的回盧園。
顧念他們和產婦前後腳抵達永德堂分號,產婦剛被送進開刀房,顧念他們也到了醫館門外,衛大夫給雙方互相引見,顧念的名字這裏都知道了。
簡單的寒暄過後,顧念在師兄們的帶領下,去開刀房看望產婦,外麵等著丈夫婆子姑嫂等家屬,穩婆也在,另外還有在病房伺候病人的婆子。
顧念走進開刀房,先看見房中間的那張手術台,怎麽看怎麽眼熟,“這不是比武時用過的台子麽?”
“是啊,比武結束後永德堂買了一些,這台子比我們以前用過的更好,就花錢全換掉了。”衛大夫站在門口,微笑解釋。
“有眼光。”顧念晃晃手指,然後去檢查產婦的情況。
產婦隻是放在台子上,穿著上衣,身上蓋著家裏的薄被,身下墊的也是家裏的被單,閉著眼睛隨宮縮的節奏輕聲地哼哼,腦門上有微汗。顧念觀察了她的宮縮間隔時間,兩次陣痛之間間隔時間長,疼痛持續短。
顧念請了這家醫館擅長婦科的大夫來給產婦號脈,判斷她的身體情況,是否能堅持到她的工具到達,不然的話,也隻能因陋就簡,拿別人的工具硬著頭皮上了。
大夫的號脈結果說暫時沒問題,還能再堅持下去,於是顧念讓產婦的男人進來陪說話,緩解他妻子的緊張情緒,同時也是時刻留意產婦的情況,一旦有異常好及時叫大夫。然後她與宋亦柏二人就隨衛大夫他們去別處休息了。
街上,和安堂的馬車一路飛馳,車夫大聲叫喊著行人讓路,火急火燎地趕回客棧找啞姑。聽完二公子的轉述,啞姑一刻都沒耽誤,點了一個工具箱和一個裝衣服口罩的箱子,並拿上顧念的背囊。
雜役把箱子挑到外麵,綁在大架子車後麵的行李架上。確定綁牢靠之後,乘客上車,車夫在向導的指點下,揚鞭出發,走最近的路線趕去永德堂淺水街分號。
顧念他們在醫館喝解酒茶。她還在開刀房附近轉了一圈,請掌櫃給她安排了人手,準備烈酒和淡鹽水。提供清洗和蒸煮消毒器械物品的必要幫助,產婦有穩婆照應,暫時情況還算穩定。
車夫終於送來了工具箱。產婦被搬離手術台。脫得精光,用顧念慣用的消毒布單換掉家屬自帶的被單,啞姑先洗手,準備器械,給產婦做開刀部分的清潔消毒;一個婆子拿著氣囊負責幫助產婦呼吸;針灸麻醉是衛大夫親自出馬;顧念和宋亦柏洗手更衣,走進開刀房。
外麵有不少大夫和病人圍觀,前麵醫堂隻有兩個資曆最輕的年輕大夫堅守陣地,一個負責看病。一個負責抓藥,連掌櫃都抵不過好奇,跟同僚一起在開刀房外麵等待結果。
家屬都出來了。隻有穩婆一人在裏麵,她也被要求用液皂仔細洗手。並脫掉了身上的外衣,禁止再觸摸其它東西,隻管等著孩子出來。
在下刀前,衛大夫還跟顧念討論了刀口的問題,橫口豎口都可以,解剖層次都一樣,先是皮膚,再是皮下組織等等,橫刀口不妨礙穿低腰褲,不過橫刀口劃了上麵幾層之後,還是要轉為豎刀口,直到劃開腹膜,看到子宮。
衛大夫不太喜歡橫刀口,在他看來這是劃斷了任脈,豎刀口讓他心裏好過一些,認為順著經脈的走向對身體比較好,畢竟任脈主女子胞宮和胎孕,任脈不足受阻甚至切斷,對女子月事和胎孕不利,甚而影響身體健康。
顧念不在這個問題上與大夫爭辯,她本來就隻做了一例剖腹產,那個時候壓根來不及去想橫刀和豎刀的區別,隻想趕緊拯救產婦於危機中。既然衛大夫要求用豎刀,她就豎切。
所有人都準備好了,顧念拿起手術刀一刀劃下。
剖腹產嘛,自然場麵血腥,再怎麽慣於處置外傷的大夫,看到這個都是很強烈的視覺衝擊,宋亦柏看過一次仍然沒有適應,而他要給顧念遞器械根本不能回避,負責麻醉的衛大夫在顧念逐步下鉗子分離組織鉗住血管的時候,果斷背轉身不敢直視,一門心思都在產婦的脈搏上麵。
穩婆站在遠遠的雙手捂嘴怕自己叫出聲來,不巧被伸手接器械的顧念瞄到一眼,吼她出去再洗手。外麵圍觀眾人聽得心頭咚咚直跳,家屬主動拿盆打水給穩婆重新洗手。
顧念劃開了產婦子宮,換宋亦柏上手,現場教學,借他的力氣快速地將胎兒從子宮中推擠出來,她在旁邊伸手接應,指導他雙手怎麽施力,好讓她得以把孩子拽出來。
外麵穩婆還在衝洗手上的泡泡,裏麵就傳出來了新生嬰兒的啼哭聲,外麵的歡呼響成一片。
顧念雙手托住小嬰兒,使喚騰出手的宋亦柏用鉗子鉗住臍帶,衛大夫讓開,顧念抱著孩子來到意識清醒的產婦麵前,道聲恭喜,讓她看一眼親一口,然後回來剪斷臍帶處理傷口,正好趕上穩婆擦幹手進來接手孩子的後續清潔。
顧念繼續她的標準步驟,把臍帶和胎盤放到一旁的銅盆裏,確保子宮裏麵無遺留物或別的東西,用羊腸線細密縫合。牆邊穩婆把孩子清洗稱重打包好抱出去給家屬看,顧念才剛縫完子宮,整理好腸子,再接著繼續一層層地把產婦肚子給縫回去,直到完成最上一層的皮膚縫合,給她蓋上幹淨的被單。
房門再次打開,那個婆子先走出來,喚人進來把產婦抬去病房休息,稍後會有醫囑。跟著顧念他們走出來處理廢物,扔掉手套,脫掉沾血的手術服,隻穿著短袖衣,一邊洗手一邊接受家屬的感激和同僚的恭喜。
跟車來的和安堂的雜役嫻熟地把衣服口罩和器械拿下去清洗消毒,眾人即將散開重新回到前麵醫堂之時,在外麵堅守的那兩位大夫帶著躺在擔架上的重傷員跑進來。
“快快快,再開一間開刀房。”
“怎麽回事?”掌櫃去問病情,本號的首席瘍醫已經帶著幾名大夫跟著傷者進了第二間開刀房。
“可能是昨晚到白天的大雨緣故,倒了一段危牆,砸傷幾個路人,這個傷最重,一路上淌血。”
正說著,裏麵出來一人要更多的紗布和藥品,出血止不住,傷口太大太深,金針止血隻能拖延一時,出血再得不到控製去會失血過多死亡的。
更多的人跑來跑去拿東西,掌櫃趕緊到前麵去維持醫館正常秩序,那裏還有幾個輕傷患在做治療,剛剛那個產婦的醫囑這時候已然顧不上了。
二號開刀房裏仍然在喊要更多的紗布無法止血等話語,顧念最終扔下擦手巾,喊啞姑把剩下的幹淨器械拿去隔壁,她來處理這個傷患。
大夫們在這個時候總是團結一心的,何況剛剛親眼見識過顧念的手段,衛大夫沒有多想,帶著顧念去接手,宋亦柏幫啞姑拿東西。
幹淨的手術服隻剩了一件,自然給主刀的顧念穿上,宋亦柏就穿著那件短袖衣,戴好手套,給她遞器械。
利落地幾把鉗子下去,鉗住出血的血管,再用淡鹽水衝洗剛才為了止血而大量使用的止血藥,紗布一遍遍地吸幹液體,反複幾次後,傷口內部終於弄幹淨,評估傷情後,按部就班地開始血管縫合與結紮。
裏麵的大夫們大氣都不敢喘一口地圍觀這有生以來最精細的縫合,外麵突然一陣騷亂,可能是驚惶失措的家屬跑進來找親人,又哭又嚎又叫,眾人皆嚇了一跳,心髒呯呯直蹦,顧念和啞姑倒淡定地一動不動,做黑醫給那些混混們治療時,他們弄出來的動靜比這家屬大多了。
所幸外麵的吵鬧隻持續了很短的時間,就迅速地被醫館的小廝雜役們給製止了,外麵重新恢複了安靜,而顧念已經在給最後一根小血管做結紮。
一直有大夫在負責留意傷者的脈搏,微弱但仍有生氣,今晚是道難關,倘若明日能醒,才能判斷是否真的脫離危險。(未完待續)
“衛師兄客氣了,就那一回,產婦情況也不一樣,那個產婦是骨盆狹窄,家屬基本上沒怎麽耽誤時間,及時送了醫館,整個開刀過程都很順利,最後母子平安,皆大歡喜。這個產婦已經被拖延了快兩個時辰,據我所知道的一位初產婦,從破羊水到孩子落地,僅花三個時辰。多順利,要是每個產婦都能這樣就好了。”
“醫館不接生,全靠接生婆,產婦一旦難產,那就是跟老天爺賭命。和安堂有了小顧,再過些時日,等名聲傳揚開來,估計小顧經手的難產婦也會逐漸多起來了。”這位食疾瘍一把罩的全才衛大夫不無羨慕地說道。
“我們不強求,若是有人看得起,能救一命是一命,我們也不會推辭。”宋亦柏嘴上謙虛,手上揉揉顧念腦袋,臉上是自豪的微笑。
“那穩婆沒這麽快回來,我們還是先過去坐會兒吧,要是家屬同意剖腹取子,就要請小顧讓我們開回眼界了。”衛大夫領著宋亦柏二人回跨院去。
“沒了我的工具,我什麽都做不了,光這一來一回拿工具箱都得去掉不少時間,不知道在這段時間裏產婦能不能保持精力。”
“這就是命了。”衛大夫喟歎。
三人各自回到自己的群體裏,把這起突發事件講給自己人聽,東家們也已回到桌前,聽完就開始分派人手。倘若產婦同意手術,顧念直接跟永德堂的人走,其他人回客棧,再帶一位師兄做向導,拿上工具箱一起回醫館。
永德堂那邊也商量妥了。聚過來分享商議的結果,基本上都差不多,如果家屬同意。那麽先帶顧念和產婦回最近的永德堂分號,然後等其他人把工具箱送來。顧念隻補了一個要求,帶上她的使女。完全沒問題。
鍾小侯爺看到了永德堂與和安堂的人來來去去。一會兒分開,一會兒又聚在一塊,還交頭接耳不知道在聊些什麽,表情看上去有些嚴肅,跟現場的歡樂輕鬆的氣氛不相稱,顯然是有事情發生。
他很想過去跟他們聊聊,可他走不開,他被行會的人絆住了。聊一些在他看來很無聊的話題,這讓他想起還是包寄桃的時候,跟顧念在小店裏安靜閑坐一聲不吭都比現在這會兒有趣。
在終於結束這無趣的談話後。小侯爺瞅準機會往顧念的方向移動,半道上又被迫停下腳步。他看到小廝跟永德堂的人說了什麽,然後永德堂又去跟和安堂說了什麽,接著兩家的東家就去向侯爺辭行。
小侯爺趕緊向他父親走去,“怎麽了?永德堂與和安堂都要走?這還早呢,不再多坐會兒?”
“回小侯爺,剛接了個急症,要兩家大夫通力合作,不得不先行告辭。”永德堂東家說道。
“能讓你們倆家合作的急症,難道是那個顧公子主刀?又有外傷的病人?”小侯爺追問。
“回小侯爺,現在還不好說,等看到病人才知道。”
“好了,大夫們治病救人是正經,別再多問了。”侯爺止住兒子的話頭,對幾位東家點頭,“既然有急症你們就趕緊去吧。”
“謝侯爺,小侯爺,草民告辭。”
不敢再耽誤時間,四位東家各向自己手下一揚手,眾人行動起來,一起往外走,出了府門,街對麵停著一輛藍蓬馬車,一名永德堂的大夫跟這輛車走,帶他們去淺水街分號,那裏有開刀房,有手術的基本條件。
其他人在門外多等了一會兒,車夫把馬車駛了出來,顧念與宋亦柏一起,與衛大夫同乘一輛車,趕往淺水街分號。
剩下的人隨目的地不同,各上各的車,二公子和高大夫他們帶著永德堂的師兄回客棧拿工具箱,東家們和另幾位師兄,回家的回家,回盧園的回盧園。
顧念他們和產婦前後腳抵達永德堂分號,產婦剛被送進開刀房,顧念他們也到了醫館門外,衛大夫給雙方互相引見,顧念的名字這裏都知道了。
簡單的寒暄過後,顧念在師兄們的帶領下,去開刀房看望產婦,外麵等著丈夫婆子姑嫂等家屬,穩婆也在,另外還有在病房伺候病人的婆子。
顧念走進開刀房,先看見房中間的那張手術台,怎麽看怎麽眼熟,“這不是比武時用過的台子麽?”
“是啊,比武結束後永德堂買了一些,這台子比我們以前用過的更好,就花錢全換掉了。”衛大夫站在門口,微笑解釋。
“有眼光。”顧念晃晃手指,然後去檢查產婦的情況。
產婦隻是放在台子上,穿著上衣,身上蓋著家裏的薄被,身下墊的也是家裏的被單,閉著眼睛隨宮縮的節奏輕聲地哼哼,腦門上有微汗。顧念觀察了她的宮縮間隔時間,兩次陣痛之間間隔時間長,疼痛持續短。
顧念請了這家醫館擅長婦科的大夫來給產婦號脈,判斷她的身體情況,是否能堅持到她的工具到達,不然的話,也隻能因陋就簡,拿別人的工具硬著頭皮上了。
大夫的號脈結果說暫時沒問題,還能再堅持下去,於是顧念讓產婦的男人進來陪說話,緩解他妻子的緊張情緒,同時也是時刻留意產婦的情況,一旦有異常好及時叫大夫。然後她與宋亦柏二人就隨衛大夫他們去別處休息了。
街上,和安堂的馬車一路飛馳,車夫大聲叫喊著行人讓路,火急火燎地趕回客棧找啞姑。聽完二公子的轉述,啞姑一刻都沒耽誤,點了一個工具箱和一個裝衣服口罩的箱子,並拿上顧念的背囊。
雜役把箱子挑到外麵,綁在大架子車後麵的行李架上。確定綁牢靠之後,乘客上車,車夫在向導的指點下,揚鞭出發,走最近的路線趕去永德堂淺水街分號。
顧念他們在醫館喝解酒茶。她還在開刀房附近轉了一圈,請掌櫃給她安排了人手,準備烈酒和淡鹽水。提供清洗和蒸煮消毒器械物品的必要幫助,產婦有穩婆照應,暫時情況還算穩定。
車夫終於送來了工具箱。產婦被搬離手術台。脫得精光,用顧念慣用的消毒布單換掉家屬自帶的被單,啞姑先洗手,準備器械,給產婦做開刀部分的清潔消毒;一個婆子拿著氣囊負責幫助產婦呼吸;針灸麻醉是衛大夫親自出馬;顧念和宋亦柏洗手更衣,走進開刀房。
外麵有不少大夫和病人圍觀,前麵醫堂隻有兩個資曆最輕的年輕大夫堅守陣地,一個負責看病。一個負責抓藥,連掌櫃都抵不過好奇,跟同僚一起在開刀房外麵等待結果。
家屬都出來了。隻有穩婆一人在裏麵,她也被要求用液皂仔細洗手。並脫掉了身上的外衣,禁止再觸摸其它東西,隻管等著孩子出來。
在下刀前,衛大夫還跟顧念討論了刀口的問題,橫口豎口都可以,解剖層次都一樣,先是皮膚,再是皮下組織等等,橫刀口不妨礙穿低腰褲,不過橫刀口劃了上麵幾層之後,還是要轉為豎刀口,直到劃開腹膜,看到子宮。
衛大夫不太喜歡橫刀口,在他看來這是劃斷了任脈,豎刀口讓他心裏好過一些,認為順著經脈的走向對身體比較好,畢竟任脈主女子胞宮和胎孕,任脈不足受阻甚至切斷,對女子月事和胎孕不利,甚而影響身體健康。
顧念不在這個問題上與大夫爭辯,她本來就隻做了一例剖腹產,那個時候壓根來不及去想橫刀和豎刀的區別,隻想趕緊拯救產婦於危機中。既然衛大夫要求用豎刀,她就豎切。
所有人都準備好了,顧念拿起手術刀一刀劃下。
剖腹產嘛,自然場麵血腥,再怎麽慣於處置外傷的大夫,看到這個都是很強烈的視覺衝擊,宋亦柏看過一次仍然沒有適應,而他要給顧念遞器械根本不能回避,負責麻醉的衛大夫在顧念逐步下鉗子分離組織鉗住血管的時候,果斷背轉身不敢直視,一門心思都在產婦的脈搏上麵。
穩婆站在遠遠的雙手捂嘴怕自己叫出聲來,不巧被伸手接器械的顧念瞄到一眼,吼她出去再洗手。外麵圍觀眾人聽得心頭咚咚直跳,家屬主動拿盆打水給穩婆重新洗手。
顧念劃開了產婦子宮,換宋亦柏上手,現場教學,借他的力氣快速地將胎兒從子宮中推擠出來,她在旁邊伸手接應,指導他雙手怎麽施力,好讓她得以把孩子拽出來。
外麵穩婆還在衝洗手上的泡泡,裏麵就傳出來了新生嬰兒的啼哭聲,外麵的歡呼響成一片。
顧念雙手托住小嬰兒,使喚騰出手的宋亦柏用鉗子鉗住臍帶,衛大夫讓開,顧念抱著孩子來到意識清醒的產婦麵前,道聲恭喜,讓她看一眼親一口,然後回來剪斷臍帶處理傷口,正好趕上穩婆擦幹手進來接手孩子的後續清潔。
顧念繼續她的標準步驟,把臍帶和胎盤放到一旁的銅盆裏,確保子宮裏麵無遺留物或別的東西,用羊腸線細密縫合。牆邊穩婆把孩子清洗稱重打包好抱出去給家屬看,顧念才剛縫完子宮,整理好腸子,再接著繼續一層層地把產婦肚子給縫回去,直到完成最上一層的皮膚縫合,給她蓋上幹淨的被單。
房門再次打開,那個婆子先走出來,喚人進來把產婦抬去病房休息,稍後會有醫囑。跟著顧念他們走出來處理廢物,扔掉手套,脫掉沾血的手術服,隻穿著短袖衣,一邊洗手一邊接受家屬的感激和同僚的恭喜。
跟車來的和安堂的雜役嫻熟地把衣服口罩和器械拿下去清洗消毒,眾人即將散開重新回到前麵醫堂之時,在外麵堅守的那兩位大夫帶著躺在擔架上的重傷員跑進來。
“快快快,再開一間開刀房。”
“怎麽回事?”掌櫃去問病情,本號的首席瘍醫已經帶著幾名大夫跟著傷者進了第二間開刀房。
“可能是昨晚到白天的大雨緣故,倒了一段危牆,砸傷幾個路人,這個傷最重,一路上淌血。”
正說著,裏麵出來一人要更多的紗布和藥品,出血止不住,傷口太大太深,金針止血隻能拖延一時,出血再得不到控製去會失血過多死亡的。
更多的人跑來跑去拿東西,掌櫃趕緊到前麵去維持醫館正常秩序,那裏還有幾個輕傷患在做治療,剛剛那個產婦的醫囑這時候已然顧不上了。
二號開刀房裏仍然在喊要更多的紗布無法止血等話語,顧念最終扔下擦手巾,喊啞姑把剩下的幹淨器械拿去隔壁,她來處理這個傷患。
大夫們在這個時候總是團結一心的,何況剛剛親眼見識過顧念的手段,衛大夫沒有多想,帶著顧念去接手,宋亦柏幫啞姑拿東西。
幹淨的手術服隻剩了一件,自然給主刀的顧念穿上,宋亦柏就穿著那件短袖衣,戴好手套,給她遞器械。
利落地幾把鉗子下去,鉗住出血的血管,再用淡鹽水衝洗剛才為了止血而大量使用的止血藥,紗布一遍遍地吸幹液體,反複幾次後,傷口內部終於弄幹淨,評估傷情後,按部就班地開始血管縫合與結紮。
裏麵的大夫們大氣都不敢喘一口地圍觀這有生以來最精細的縫合,外麵突然一陣騷亂,可能是驚惶失措的家屬跑進來找親人,又哭又嚎又叫,眾人皆嚇了一跳,心髒呯呯直蹦,顧念和啞姑倒淡定地一動不動,做黑醫給那些混混們治療時,他們弄出來的動靜比這家屬大多了。
所幸外麵的吵鬧隻持續了很短的時間,就迅速地被醫館的小廝雜役們給製止了,外麵重新恢複了安靜,而顧念已經在給最後一根小血管做結紮。
一直有大夫在負責留意傷者的脈搏,微弱但仍有生氣,今晚是道難關,倘若明日能醒,才能判斷是否真的脫離危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