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注:灌籃高手續集之五櫻木的冬天)


    “這一回好多!”小戒又咋舌道。(.)


    “多什麽,再多不過一回!”小猴笑道。


    “如果唰唰往下看的話,再多也沒關係啊!”小戒道,“但是如果要認真去看的話,仔細體會地去看的話,覺得有些多哩,頭會有些暈。”


    “大白紙也有些暈哩!”小戒突然指著上麵笑道。


    果然,大白紙飄飄忽忽就下來了,落地後還差點來個底朝天!


    “第十八回,賈政可以說十分不了解寶玉的心思,所謂賈政忽想起他來,方喝道:“你還不去?難道還逛不足!...”


    “而他卻很知曉他老媽賈母的心思,所謂道:“...也不想逛了這半日,老太太必懸掛著。快進去,疼你也白疼了。”從此可知,賈政雖然在小輩麵前或在“外人”麵前是個“假正經”,但在母親麵前卻永遠是個“小兒子”,而且十分懂得賈母的心思,他對寶玉表麵和內心都很嚴(雖然嚴不得法,全因他喜歡假正經),但內心再深處,一定會是歡喜寶玉的,而這歡喜寶玉中就有至少一半的原因是賈母極寵愛寶玉,


    “而接下來跟賈政的小廝能和寶玉如此熟絡,其實也是個諷刺,也就是說,賈政可能還沒有他的小廝更了解和親近寶玉,作為父親來說,是夠失敗的了,當然,這種父親現在也不乏其人,


    “而曹雪芹的小說構思之思維之不露痕跡的絕妙之處又出來了,從賈政身邊回來後,經眾小廝一頓搜身,極其自然地**林黛玉的荷包之事!其間的過渡甚至可以說百分百完美!


    “而接下來的賈寶玉和林黛玉和對話以及情緒表示,是紅樓夢到這裏為止,關於兩人情感最深入的描寫,雖然表麵是仍然是那麽不露痕跡!


    “黛玉道:“我給你的那個荷包也給他們了?你明兒再想我的東西,可不能夠了!‘說畢,賭氣回房,這幾句話說得幾乎是一字不多一字不少,而且那句“可不能夠了!”更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將黛玉心中之氣和委屈可以說表達得十分充分,


    “而接下來的寶玉的“便知不妥”,黛玉的剪香袋,寶玉的也覺“可氣”,從衣服裏麵拿出珍藏的荷包,黛玉的“自悔莽撞”、“又愧又氣”,寶玉得理不饒人的擲還荷包,


    “接下來便是**之處,原文摘錄如下:“黛玉見如此,越發氣起來,聲咽氣堵,又汪汪的滾下淚來,拿起荷包來又剪。寶玉見他如此,忙回身搶住,笑道:‘好妹妹,饒了他罷!‘黛玉將剪子一摔,拭淚說道:‘你不用同我好一陣歹一陣的,要惱,就撂開手。這當了什麽!‘說著,賭氣上床,麵向裏倒下拭淚。禁不住寶玉上來‘妹妹‘長‘妹妹‘短賠不是...


    ““黛玉被寶玉纏不過,隻得起來道:‘你的意思不叫我安生,我就離了你。‘說著往外就走。寶玉笑道:‘你到那裏,我跟到那裏。‘一麵仍拿起荷包來帶上。黛玉伸手搶道:‘你說不要了,這會子又帶上,我也替你怪臊的!‘說著,嗤的一聲笑了。寶玉道:‘好妹妹,明日另替我作個香袋兒罷。‘黛玉道:‘那也隻瞧我的高興罷了。‘”


    “這其中寶玉的“纏”、“不怕臊”,正是所謂“哄女孩子”的一大訣竅和一大能力,當然,前提必須是兩人內心是相映的,否則便不會出現黛玉後麵的“嗤的一聲笑了”,而寶玉立即抓住“時機”,趕緊道“好妹妹,明日另替我作個香袋兒罷”,所以還要加上一大“智慧”,


    “而黛玉的“那也隻瞧我的高興罷了”已經是答應了,所以寶玉沒有再說其他,也說明“纏”字不可濫用,否則,便成了“糾纏”了,那後果也許也是兩個字,就是“煩人”,嘿嘿,


    “而接下來又順**妙玉,所謂“外有一個帶發修行的,本是蘇州人氏,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因生了這位姑娘自小多病,買了許多替身兒皆不中用,到底這位姑娘親自入了空門,方才好了,所以帶發修行,今年才十八歲,法名妙玉”


    “雖然是“才十八”,但顯然已經大寶玉等甚多,各方麵的成熟高於寶、黛、釵三人,而又“文墨也極通...模樣兒又極好”,完全符合曹雪芹給她取的名字“妙”而且“玉”!


    “而接下來,什麽叫貴妃省親,曹雪芹將之前的“準備工作”講得很詳細,正是他知道這些細節知道的人不多,而卻隻有這些細節才能真正體會到貴妃省親的“非同小可”,


    “原文如下,一看便知:“自正月初八日,就有太監出來先看方向:何處更衣,何處燕坐,何處受禮,何處開宴,何處退息。又有巡察地方總理關防太監等,帶了許多小太監出來,各處關防,擋圍幕,指示賈宅人員何處退,何處跪,何處進膳,何處啟事,種種儀注不一。外麵又有工部官員並五城兵備道打掃街道,攆逐閑人。賈赦等督率匠人紮花燈煙火之類,至十四日,俱已停妥。這一夜,上下通不曾睡”,這其中牽扯的事,可謂細到頭發絲,而牽涉到的人,何止上萬!


    “而接著便出“突兀之語”,讓人以為是“評語”,全文如下:“此時自己回想當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淒涼寂寞;若不虧癩僧、跛道二人攜來到此,又安能得見這般世麵。本欲作一篇《燈月賦》、《省親頌》,以誌今日之事,但又恐入了別書的俗套。按此時之景,即作一賦一讚,也不能形容得盡其妙;即不作賦讚,其豪華富麗,觀者諸公亦可想而知矣。所以倒是省了這工夫紙墨,且說正經的為是”


    “看似“奇特”之言,實際細細想來,卻是極大諷刺之語,因為前麵那一大段似乎是幫貴妃“炫耀”這“場麵”,曹雪芹生怕看官看不懂或說看“岔”了,所以這所謂“又安能得見這般世麵”,這是曹雪芹在心中“哼”著來說的,所謂“這般世麵”,連貴妃賈元春“看此園內外如此豪華,因默默歎息奢華過費”,更何況曹雪芹心中認為!曹雪芹心中一定在大罵:“一群敗家子!”,但在當時如何能明說,豈不是會犯上“欺君”之罪,所以又道“本欲作一篇《燈月賦》、《省親頌》,以誌今日之事”,這是更大的諷刺,但借“但又恐入了別書的俗套。按此時之景,即作一賦一讚,也不能形容得盡其妙;”,巧妙避之,但後麵的“其豪華富麗,觀者諸公亦可想而知矣”更是暗中“提醒”讀者,要“可想而知”啊,想一想,便知我在說“敗家子”,而不是在誇其豪華!”


    “嘻嘻,開始還真以為老曹在極力渲染此豪華之舉、聖恩之浩蕩哩!”小戒睜大眼笑道。


    “老曹不是說了嗎?不要將這回‘當俗套’來看,而是要‘正經’來看!”老沙嗬嗬道。


    “嗯,”小唐讚許地點點頭,道,“普渡眾生,救濟蒼生,才是正經!”


    “嘿嘿,連大白紙都看得累了,還分作一、二來寫!”小猴也笑道。


    (作者注:灌籃高手續集之五櫻木的冬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詩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詩君並收藏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