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不相下,亦如風水雷電,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讓,必至搏擊掀發後始盡。[]”這裏幾乎就是所謂“正邪兩立”,即八十回後的兩派的爭鬥必是你死我活的!而陳也俊根據史湘雲判詞,即是被拋入湘江,而衛若蘭卻可能因為忠順王提前垮台而幸免,
““故其氣亦必賦人,發泄一盡始散。”這裏幾乎就是必須要鬥爭到底的意思!
““使男女偶秉此氣而生者,在上則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為大凶大惡。【甲戌側批:恰極,是確論。】”這裏其實重點在“在上”,即有此“聰俊靈秀之氣”的人,當然不太可能成為“大凶大惡”,但想成為“仁人君子”,在當時的環境下根本就無路可通!因此,也不能成!
““置之於萬萬人中,其聰俊靈秀之氣,則在萬萬人之上,”即本質是聰俊靈秀之氣,甚至能在萬萬人之上,
““其乖僻邪謬不近人情之態,又在萬萬人之下。”正因為“聰俊靈秀之氣”在萬萬人之上,而且在當時又無處可用,自然與當時幾乎所有人所謂格格不入,因此才有“乖僻邪謬不近人情”之態即之表現!
但這句話一定要注意前提!即前提是一切的基礎!前提必須是真正的“聰俊靈秀之氣”!
如果不知道這個是什麽,也可參考一下賈寶玉,賈寶玉在當時環境製約下,隻具備“聰明靈秀之氣”,甚至隻能在姐妹間“發一發”,因此,也不能完全等同於現在,但賈寶玉的真善美卻是其亙古不變的本質!
而如果缺乏這個前提,缺少這個本質,僅剩“乖僻邪謬不近人情之態”,那自然是走向完全相反的一麵甚至完全相反的極端!
““若生於公侯富貴之家,則為情癡情種,”這句話在當時十分現實!即試想一想賈寶玉的真善美,在公侯富貴之家,又有賈母寵愛,周圍又都是些姐姐妹妹,外人看起來象“情癡情種”幾乎是完全“正常”的!而不正常的是,這些外人沒有看出其中的在當時極其珍貴甚至極其稀少的“真善美”來!
““若生於詩書清貧之族,則為逸士高人,”所謂本質才是決定一切!而性格隻能決定某些走向,
““縱再偶生於薄祚寒門,斷不能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驅製駕馭,必為奇優名倡。”這也是當時環境下被逼不得以的“另一分支”,
以上說的都是同樣本質的人在不同環境下的“模樣”!這裏要說明的恐怕有以下兩點:一個是本質才是真正決定一切的!一個就是環境決定“模樣”或說身份,
這裏也充分說明了曹雪芹看幾乎任何東西都是首先從本質上去看的!
““如前代之許由、陶潛、阮籍、嵇康、劉伶、王謝二族、顧虎頭、陳後主、唐明皇、宋徽宗、劉庭芝、溫飛卿、米南宮、石曼卿、柳耆卿、秦少遊,近日之倪雲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龜年、黃幡綽、敬新磨、卓文君、紅拂、薛濤、崔鶯、朝雲之流。”這裏也足以說明曹雪芹對之前兩千年曆史的透徹了解!以及紅樓夢放眼的絕對是整個封建社會!緊抓的是人的本質!
“此皆易地則同之人也。&qu;”即不同“模樣”、“身份”的本質相同的人!
““子興道:&qu;依你說,‘成則王侯敗則賊‘【甲戌側批:《女仙外史》中論魔道已奇,此又非《外史》之立意,故覺愈奇。】了。&qu;”冷子興仍然不能理解賈雨村的意思,冷子興滿腦子隻有所謂“高低貴賤”,因此,賈雨村說的或說曹雪芹借賈雨村之口說的是本質,但冷子興仍然隻能看到表麵的“模樣”和“身份”!隻能看到所謂的“王侯和賊”,
““雨村道:&qu;正是這意。”這句話其實很具深意!即曹雪芹“借”賈雨村說出了本質和現象,但賈雨村甚至自己都沒有真正理解這番話,這也是賈雨村的本質,而這也是曹雪芹隱晦表達或說不得不隱晦表達的意思!
而且仍然符合之前所說的既是實錄又幾乎絲毫不露痕跡的寫法!
““你還不知,我自革職以來,這兩年遍遊各省,也曾遇見兩個異樣孩子。【甲戌側批:先虛陪一個。】”這個批,評得挺有趣,其實也並非虛陪,下麵有明說的“甄寶玉”,還有一個恐怕就是林黛玉了!而且林黛玉恐怕還是賈雨村這裏沒詳細說但卻是最符合最重要的一個!
““所以,方才你一說這寶玉,我就猜著了**亦是這一派人物。”這裏的“這一派人物”也比較“紮眼”,即奇英俊蘭包括北靜王豈不也是“這一派人物”?!
““不用遠說,隻金陵城內,欽差金陵省體仁院總裁【甲戌側批:此銜無考,亦因寓懷而設,置而勿論。】”這個也很象曹批,即曹雪芹的地名和官名等都盡量“虛設”,就算可考,但曹雪芹這裏明顯強調的是應該更注意紅樓夢的內容和本質!
““甄家,【甲戌眉批:又一真正之家,特與假家遙對,故寫假則知真。】”這裏的“寫假則知真”是雙關語!即並非寫賈家而知道甄家,而寫姓賈的家,而知道極真實極真正的人性、現實和本質!
““你可知麽?&qu;子興道:&qu;誰人不知!這甄府和賈府就是老親,又係世交。兩家來往,極其親熱的。便在下也和他家來往非止一日了。&qu;”這裏表明甄府和賈府在八十回後是肯定會有接觸的,而甄寶玉和賈寶玉也肯定會有直接麵對的,而八十回後那一段賈寶玉和甄寶玉交談的文字無論從文字水平上還是立意上就極象原文!
即甄寶玉最後成了“真正”的封建社會的寶玉,而賈寶玉仍然是那塊質樸而靈慧的石頭!
“【甲戌側批:說大話之走狗,畢真。】”哈哈!這個批者就幾乎就是之前不斷說曹操是奸雄的“急批”了!當然,這裏如果說冷子興說大話是有可能,但直接罵他是走狗,猶如直接給曹操定性為奸雄一樣,都是有些過甚至很有些過的,除非冷子興之後確實做了類似“走狗”的事,但冷子興在之後出場極少,幾乎沒有任何“正事”,
當然,也許八十回後會有冷子興的比較重要的戲份上演,如果他確實淪為如忠順王的走狗與奇英俊蘭作對的話,那這句批的批者就幾乎是鐵定看過八十回後的原文才有如此“狠批”!
那也間接證明八十回的兩派爭鬥會有多麽激烈!幾乎將紅樓夢中能牽扯進的人全牽扯進來了!
““雨村笑道:&qu;去歲我在金陵,也曾有人薦我到甄府處館。我進去看其光景,誰知他家那等顯貴,卻是個富而好禮之家,”這甄家雖然沒詳寫,但其實甄家恐怕比賈家要“好”一點,即甄家雖然肯定是封建教育和思想,但其“平淡”和“低調”甚至是真正的“嚴格”卻恐怕是賈府不能比的!
““【甲戌側批:如聞其聲。甲戌眉批:隻一句便是一篇世家傳,與子興口中是兩樣。】”這裏批得也有些越來越到位,
““倒是個難得之館。但這一個學生,雖是啟蒙,卻比一個舉業的還勞神。說起來更可笑,他說:‘必得兩個女兒伴著我書,我方能認得字,心裏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裏糊塗。‘”這與賈寶玉幾乎是“左右寶玉”!
““【甲戌側批:甄家之寶玉乃上半部不寫者,故此處極力表明,以遙照賈家之寶玉,凡寫賈家之寶玉,則正為真寶玉傳影。蒙側批:靈玉卻隻一塊,而寶玉有兩個,情性如一,亦如六耳、悟空之意耶?】”前批有些故弄玄虛,後批則過於淺薄,當然,其實也可了解西遊記在當時的流傳程度是比較普及的,
““又常對跟他的小廝們說:‘這女兒兩個字,極尊貴,極清淨的,比那阿彌陀佛,元始天尊的這兩個寶號還更尊榮無對的呢!”這其實幾乎是在虛寫甄寶玉而實寫賈寶玉!即甄寶玉後來變了甚至是完全變了,而賈寶玉恐怕一直沒變,因此,這裏與其說在寫甄寶玉,還不如說在寫賈寶玉!
““【甲戌眉批:如何隻以釋、老二號為譬,略不敢及我先師儒聖等人?餘則不敢以頑劣目之。】”這也幾乎是正宗的脂批!他口裏所說的“先師儒聖”並非指原來的本質的儒聖,而其實就是明指封建思想和製度!
而最後一句更是盡顯其“脂評”本質!即如果以“假儒聖”為譬,脂批則不敢以頑劣目之,那這裏沒有以“假儒聖”這譬,正是說明脂批對待整部紅樓夢是以“頑劣目之”的!脂批可謂不打自招,竟然圖一時嘴快,留下了如此重要和明顯的證明!
““你們這濁口臭舌,萬不可唐突了這兩個字,要緊。”這裏看起來有些荒唐,但恐怕正是這位甄寶玉周圍有不少人是比較“唐突”這兩個字,因此,才有此語的,
““但凡要說時,必須先用清水香茶【甲戌側批:恭敬。】漱了口才可,設若失錯,【甲戌側批:罪過。】便要鑿牙穿腮等事。‘其暴虐浮躁,頑劣憨癡,種種異常。隻一放了學,進去見了那些女兒們,其溫厚和平,聰敏文雅,【甲戌側批:與前八個字嫡對。】竟又變了一個。”這裏與賈寶玉的初期也很相似,而“其暴虐浮躁,頑劣憨癡,種種異常”恐怕也是和賈寶玉一樣,在那樣的“學堂”中,才會激發出這樣的“本性”!
““因此,他令尊也曾下死笞楚過幾次,無奈竟不能改。每打的吃疼不過時,他便‘姐姐‘‘妹妹‘亂叫起來。”這其實確實是實寫賈寶玉!而且曹雪芹的另一層意思則是:“聰明靈秀”的“這一派”的人的“初期”都差不多甚至幾乎一樣!但中期和後期,甄寶玉就完全“後天”變了,如果隻是變表象還好,但是連本質都變了!
但賈寶玉沒變,這便恐怕是曹雪芹寫甄寶玉這個人物的最大用意!
““【甲戌眉批:以自古未聞之奇語,故寫成自古未有之奇文。此是一部書中大調侃寓意處。蓋作者實因鶺鴒之悲、棠棣之威,故撰此閨閣庭幃之傳。】”此批恐怕又是故弄玄虛兼嚴重歪解曹雪芹寫紅樓夢的目的!
““後來聽得裏麵女兒們拿他取笑:‘因何打急了隻管叫姐妹做甚?莫不是求姐妹去說情討饒?你豈不愧些!‘”這是當然之語!
““他回答的最妙。他說:‘急疼之時,隻叫&qu;姐姐&qu;&qu;妹妹&qu;字樣,或可解疼也未可知,因叫了一聲,便果覺不疼了,遂得了秘法。每疼痛之極,便連叫姐妹起來了。‘你說可笑不可笑?”雖然可笑,但他至少懂得愛惜和憐惜之情,僅這一點已經勝過當時相當多人!
““也因祖母溺愛不明,每因孫辱師責子,因此我就辭了館出來。如今在這巡鹽禦史林家做館了。你看,這等子弟,必不能守祖父之根基,從師長之規諫的。隻可惜他家幾個姊妹都是少有的。&qu;”這裏幾乎就和賈寶玉家一樣了!因此,才說這裏是虛寫甄寶玉,而實寫賈寶玉,也正好是為了引出後麵冷子興對賈家女子的詳述!
““【甲戌側批:實點一筆,餘謂作者必有。】”這句批有可能的兩個意思,
一個是,幾乎是明著“暗中”攻擊!“實點一筆”,幾乎是在說“這等子弟,必不能守祖父之根基,從師長之規諫的。”,而“作者必有”,幾乎就是在說曹雪芹“這等子弟,必不能守祖父之根基,從師長之規諫的。”,而且恰好又有“餘”,幾乎是極正宗極惡毒的脂批!而脂批在攻擊曹雪芹時都用了如此隱晦的方法,足見脂批惡毒之餘也是心虛到了家!
二個是,這裏是指曹雪芹家幾個姊妹都是少有的!這個雖然“看起來”更象是批者的意思,但曹雪芹被抄後,周圍是不是還有這些所謂姊妹便十分渺茫了!
因此,以上兩個意思,批者的內心恐怕指向第一個更多!
即可能會造成一個現象,曹雪芹一說賈寶玉如何如何不好,脂批便馬上來應和以及讚成,而且,接下來暗示或者說期內心就是指向曹雪芹就是寶玉這樣的“無用”之人!
““子興道:&qu;便是賈府中,現有的三個也不錯。政老爹的長女,名元【甲戌側批:&qu;原&qu;也。】春,現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作女史【甲戌側批:因漢以前例,妙!】去了。”不知妙在何處?
““二小姐乃赦老爹之妾所出,名迎【甲戌側批:&qu;應&qu;也。】春,三小姐乃政老爹之庶出,名探【甲戌側批:&qu;歎&qu;也。】春,四小姐乃寧府珍爺之胞妹,名喚惜【甲戌側批:&qu;息&qu;也。】春。”“原應歎息”也極象是曹雪芹的自批!因為象這樣的批,能一字不差而且一字不多地道出作者深處原意,隻有作者最大可能做到!更何況這樣的諧音批幾乎沒有漏過任何一處!
實在想象不出,除了曹雪芹外,之前的甚至大家批、急批、蒙批能有如此“絕對”的能力!隻會莫名喊妙以及含沙射影地惡毒攻擊曹雪芹的脂批就當然更不具備了連皮毛都摸不到了!
““因史老夫人極愛孫女,都跟在祖母這邊一處書,聽得個個不錯。【[複接前文未及,正詞源三疊。]】雨村道:&qu;更妙在甄家的風俗,女兒之名,亦皆從男子之名命字,不似別家另外用這些‘春‘‘紅‘‘香‘‘玉‘等豔字的,何得賈府亦樂此俗套?&qu;”這個恐怕也是之後甄寶玉被“強行扭轉”的原因之一,
““子興道:&qu;不然,隻因現今大小姐是正月初一日所生,故名元春,餘者方從了‘春‘字。上一輩的,卻也是從兄弟而來的。現有對證:目今你貴東家林公之夫人,即榮府中赦、政二公之胞妹,在家時名喚賈敏。不信時,你回去細訪可知。&qu;”此句極妙文!終於“轉到”林黛玉處!而且當然絲毫不露痕跡!這就是曹雪芹的功底!
““村拍案笑道”看官們恐怕也有拍案叫絕的!
“:&qu;怪道這女學生至凡書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寫字遇著‘敏‘字,又減一二筆,我心中就有些疑惑。今聽你說的,是為此無疑矣。”黛玉的可愛處,
““怪道我這女學生言語舉止另是一樣,不與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今知為榮府之孫,又不足罕矣。”能被這個時候的賈雨村誇讚的,幾乎隻有兩個寶玉和黛玉!而說甄寶玉實說賈寶玉,因此,就隻有賈寶玉和林黛玉了!
““可傷上月竟亡故了。&qu;子興歎道:&qu;老姊妹四個,這一個是極小的,又沒了。長一輩的姊妹,一個也沒了。隻看這小一輩的,將來之東床如何呢。&qu;”這裏又話鋒一轉,轉到“東床”,也是極妙的手筆!
““雨村道:&qu;正是,方才說這政公,已有銜玉之兒,又有長子所遺一個弱孫。這赦老竟無一個不成?&qu;子興道:&qu;政公既有玉兒之後,其妾又生了一個,【甲戌側批:帶出賈環。】倒不知其好歹。”賈環剛提及,就道“不知其好歹”,其“用意”也是很明顯的,
““隻眼前現有二子一孫,卻不知將來如何。若問那赦公,也有二子。長名賈璉,今已二十來往了。親上作親,娶的就是政老爹夫人王氏之內侄女,【甲戌側批:另出熙鳳一人。】今已娶了二年。”又如此自然地帶出另一極重要人物王熙鳳!
““這位璉爺身上現捐的是個同知,也是不肯書,於世路上好機變,言談去的,所以如今隻在乃叔政老爺家住著,幫著料理些家務。”這裏恐怕除了賈璉肯定是不肯書外,另外一個要記住的就是其“於世路上好機變,言談去的”,即賈璉是有本身的一股“聰明勁”的,隻是用的幾乎都不是地方,
““誰知自娶了他令夫人之後,倒上下無一人不稱頌他夫人的,璉爺倒退了一射之地。說模樣又極標致,言談又爽利,心機又極深細,竟是個男人萬不及一的。&qu;”說賈璉其實隻是為了突出王熙鳳!
““【甲戌側批:未見其人,先已有照。”這個也象是曹批,即之前所說的“義務教文”,當然,曹雪芹自然不會告訴看官說在“義務教文”,能聽就聽,能聽懂就聽懂,能對誰有或小或大的幫助,就對誰有或小或大的幫助,曹雪芹明白得很!
““甲戌眉批:非警幻案下而來為誰?】”此批仍是不知所謂的故弄玄虛,
““雨村聽了,笑道:&qu;可知我前言不謬。【甲戌側批:略一總住。】你我方才所說的這幾個人,都隻怕是那正邪兩賦而來一路之人,未可知也。&qu;”如果以曹雪芹這裏“提示”的以“正邪”來看之後的各人各事,恐怕會清醒和明白得多,但是這隻是其中一方麵,更多的仍是各人各事的本質是怎樣!
““子興道:&qu;邪也罷,正也罷,隻顧算別人家的帳,你也吃一杯酒才好。&qu;”冷子興這話當然是對賈雨村這番話的不苟同甚至內心的不屑,因為以冷子興馳騁商場與官場眾人打交道許多年,心中哪有什麽“正邪”二字!
同時也證明賈雨村此時雖然涉世不深,但以自己的“簡單”和“純粹”的心思以及本身的思維和才學,是說出了不少本質的,但恐怕連他自己都不是很清楚自己說的這些的本質是什麽,因此,才會有之後賈雨村重入官場後的徹底改變!
但曹雪芹借賈雨村之口進行這些本質的實錄“任務”幾乎圓滿完成!
““雨村道:&qu;正是,隻顧說話,竟多吃了幾杯。&qu;”這裏也足見賈雨村談興是相當濃,而且說的內容大多是發自肺腑,因此自己喝了幾杯酒都不清楚了!但冷子興就不一定了,因為冷子興明明是說賈雨村喝酒喝少了,賈雨村卻答道是多喝了幾杯,這也是談興正濃的時候可能會出現的小插曲和小尷尬,(外人注:這個夠細甚至寫在實錄中夠複雜!)
““子興笑道:&qu;說著別人家的閑話,正好下酒,【甲戌側批:蓋雲此一段話亦為世人茶酒之笑談耳。】即多吃幾杯何妨。&qu;”此即喝酒的一妙處!曹雪芹與敦氏兄弟等時常喝酒,恐怕也聊這聊那,而且紅樓夢的一些內容甚至思想恐怕也來自這裏!
““雨村向窗外看【甲戌側批:畫。】”這個“畫”字批得精妙!簡到極點,又真正點睛!
““道:&qu;天也晚了,仔細關了城。我們慢慢的進城再談,未為不可。&qu;於是,二人起身,算還酒帳。【甲戌側批:不得謂此處收得索然,蓋原非正文也。】”這個批也是曹雪芹的重要特征!
即放之則常蓬程萬裏,收之則一掌相合!
因此,這也象是曹批,當然也是義務教文,
““方欲走時,又聽得後麵有人叫道:&qu;雨村兄,恭喜了!特來報個喜信的。&qu;【甲戌側批:此等套頭,亦不得不用。】”哈哈,這個批幾乎是曹雪芹自我調侃之批!即這段話確實可能在許多小說裏出現過,當然也包括曹雪芹曾狠批的那些“小說”裏,因此,曹雪芹寫到此時,便自我如此調侃!(外人注:這個已經極接近曹雪芹的性格!)
““雨村忙回頭看時--【己雙行夾批:語言無味,令人不耐。古人雲&qu;惜墨如金&qu;,視此則視墨如土矣。似此則演至千回萬回可也。】”(外人注:哈哈,妙啊!這裏很象之前大白紙曾說過多次的類似意思!即胡亂寫的話,可寫千部萬部“紅樓夢”!)而此處,亦象是曹雪芹對自己“不滿”之處的自我批評!
““【蒙:先自寫幸遇之情於前,而敘借口談幻境之情於後。世上不平事,道路口如碑。雖作者之苦心,亦人情之必有。雨村之遇嬌杏,是此文之總帽,故在前。冷子興之談,是事跡之總帽,故敘寫於後。冷暖世情,比比如畫。】”這種總評,幾乎已經超出不是曹雪芹的人的極限!因此,非曹雪芹不能寫!
象“世上不平事,道路口如碑。”更是暗指當時的“不平事”到底有多少!
而“作者之苦心”更是甚至相當“**”地表現了曹雪芹寫賈雨村那段“正邪”的話的本意!(外人注:幾乎正是大白紙所說!)
而“人情之必有”的“必有”兩個字,更是直指“非幻”!即所謂“正邪”正是當時或整個封建社會“必有”的事!
而象“此文之總帽”、“事跡之總帽”,也是隻有創作者才最清楚才能才敢如此說得出的話!
而“冷暖世情,比比如畫。”也正合批中的那精妙的“畫”字!證明總批是曹雪芹所寫的同時,也證明有相當多的批是曹雪芹自批!
“證據越來越多,份量也越來越重!”小戒歎道。
“事實就是事實,真實也不容說成假,老曹的紅樓夢是以‘假’說真,紅樓夢中的批卻是以‘真’道假!”小猴笑道。
“二位師兄說得是!批越多,證據也越多,曹批越多,份量也越重!”老沙笑道,“而曹批以及大家批和急批,正是在道脂批的假!”
“你倒解釋得清清楚楚。”小戒暗笑道。
“阿彌陀佛,”小唐道,“冷暖世情,一部紅樓幾乎足矣!”
““故其氣亦必賦人,發泄一盡始散。”這裏幾乎就是必須要鬥爭到底的意思!
““使男女偶秉此氣而生者,在上則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為大凶大惡。【甲戌側批:恰極,是確論。】”這裏其實重點在“在上”,即有此“聰俊靈秀之氣”的人,當然不太可能成為“大凶大惡”,但想成為“仁人君子”,在當時的環境下根本就無路可通!因此,也不能成!
““置之於萬萬人中,其聰俊靈秀之氣,則在萬萬人之上,”即本質是聰俊靈秀之氣,甚至能在萬萬人之上,
““其乖僻邪謬不近人情之態,又在萬萬人之下。”正因為“聰俊靈秀之氣”在萬萬人之上,而且在當時又無處可用,自然與當時幾乎所有人所謂格格不入,因此才有“乖僻邪謬不近人情”之態即之表現!
但這句話一定要注意前提!即前提是一切的基礎!前提必須是真正的“聰俊靈秀之氣”!
如果不知道這個是什麽,也可參考一下賈寶玉,賈寶玉在當時環境製約下,隻具備“聰明靈秀之氣”,甚至隻能在姐妹間“發一發”,因此,也不能完全等同於現在,但賈寶玉的真善美卻是其亙古不變的本質!
而如果缺乏這個前提,缺少這個本質,僅剩“乖僻邪謬不近人情之態”,那自然是走向完全相反的一麵甚至完全相反的極端!
““若生於公侯富貴之家,則為情癡情種,”這句話在當時十分現實!即試想一想賈寶玉的真善美,在公侯富貴之家,又有賈母寵愛,周圍又都是些姐姐妹妹,外人看起來象“情癡情種”幾乎是完全“正常”的!而不正常的是,這些外人沒有看出其中的在當時極其珍貴甚至極其稀少的“真善美”來!
““若生於詩書清貧之族,則為逸士高人,”所謂本質才是決定一切!而性格隻能決定某些走向,
““縱再偶生於薄祚寒門,斷不能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驅製駕馭,必為奇優名倡。”這也是當時環境下被逼不得以的“另一分支”,
以上說的都是同樣本質的人在不同環境下的“模樣”!這裏要說明的恐怕有以下兩點:一個是本質才是真正決定一切的!一個就是環境決定“模樣”或說身份,
這裏也充分說明了曹雪芹看幾乎任何東西都是首先從本質上去看的!
““如前代之許由、陶潛、阮籍、嵇康、劉伶、王謝二族、顧虎頭、陳後主、唐明皇、宋徽宗、劉庭芝、溫飛卿、米南宮、石曼卿、柳耆卿、秦少遊,近日之倪雲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龜年、黃幡綽、敬新磨、卓文君、紅拂、薛濤、崔鶯、朝雲之流。”這裏也足以說明曹雪芹對之前兩千年曆史的透徹了解!以及紅樓夢放眼的絕對是整個封建社會!緊抓的是人的本質!
“此皆易地則同之人也。&qu;”即不同“模樣”、“身份”的本質相同的人!
““子興道:&qu;依你說,‘成則王侯敗則賊‘【甲戌側批:《女仙外史》中論魔道已奇,此又非《外史》之立意,故覺愈奇。】了。&qu;”冷子興仍然不能理解賈雨村的意思,冷子興滿腦子隻有所謂“高低貴賤”,因此,賈雨村說的或說曹雪芹借賈雨村之口說的是本質,但冷子興仍然隻能看到表麵的“模樣”和“身份”!隻能看到所謂的“王侯和賊”,
““雨村道:&qu;正是這意。”這句話其實很具深意!即曹雪芹“借”賈雨村說出了本質和現象,但賈雨村甚至自己都沒有真正理解這番話,這也是賈雨村的本質,而這也是曹雪芹隱晦表達或說不得不隱晦表達的意思!
而且仍然符合之前所說的既是實錄又幾乎絲毫不露痕跡的寫法!
““你還不知,我自革職以來,這兩年遍遊各省,也曾遇見兩個異樣孩子。【甲戌側批:先虛陪一個。】”這個批,評得挺有趣,其實也並非虛陪,下麵有明說的“甄寶玉”,還有一個恐怕就是林黛玉了!而且林黛玉恐怕還是賈雨村這裏沒詳細說但卻是最符合最重要的一個!
““所以,方才你一說這寶玉,我就猜著了**亦是這一派人物。”這裏的“這一派人物”也比較“紮眼”,即奇英俊蘭包括北靜王豈不也是“這一派人物”?!
““不用遠說,隻金陵城內,欽差金陵省體仁院總裁【甲戌側批:此銜無考,亦因寓懷而設,置而勿論。】”這個也很象曹批,即曹雪芹的地名和官名等都盡量“虛設”,就算可考,但曹雪芹這裏明顯強調的是應該更注意紅樓夢的內容和本質!
““甄家,【甲戌眉批:又一真正之家,特與假家遙對,故寫假則知真。】”這裏的“寫假則知真”是雙關語!即並非寫賈家而知道甄家,而寫姓賈的家,而知道極真實極真正的人性、現實和本質!
““你可知麽?&qu;子興道:&qu;誰人不知!這甄府和賈府就是老親,又係世交。兩家來往,極其親熱的。便在下也和他家來往非止一日了。&qu;”這裏表明甄府和賈府在八十回後是肯定會有接觸的,而甄寶玉和賈寶玉也肯定會有直接麵對的,而八十回後那一段賈寶玉和甄寶玉交談的文字無論從文字水平上還是立意上就極象原文!
即甄寶玉最後成了“真正”的封建社會的寶玉,而賈寶玉仍然是那塊質樸而靈慧的石頭!
“【甲戌側批:說大話之走狗,畢真。】”哈哈!這個批者就幾乎就是之前不斷說曹操是奸雄的“急批”了!當然,這裏如果說冷子興說大話是有可能,但直接罵他是走狗,猶如直接給曹操定性為奸雄一樣,都是有些過甚至很有些過的,除非冷子興之後確實做了類似“走狗”的事,但冷子興在之後出場極少,幾乎沒有任何“正事”,
當然,也許八十回後會有冷子興的比較重要的戲份上演,如果他確實淪為如忠順王的走狗與奇英俊蘭作對的話,那這句批的批者就幾乎是鐵定看過八十回後的原文才有如此“狠批”!
那也間接證明八十回的兩派爭鬥會有多麽激烈!幾乎將紅樓夢中能牽扯進的人全牽扯進來了!
““雨村笑道:&qu;去歲我在金陵,也曾有人薦我到甄府處館。我進去看其光景,誰知他家那等顯貴,卻是個富而好禮之家,”這甄家雖然沒詳寫,但其實甄家恐怕比賈家要“好”一點,即甄家雖然肯定是封建教育和思想,但其“平淡”和“低調”甚至是真正的“嚴格”卻恐怕是賈府不能比的!
““【甲戌側批:如聞其聲。甲戌眉批:隻一句便是一篇世家傳,與子興口中是兩樣。】”這裏批得也有些越來越到位,
““倒是個難得之館。但這一個學生,雖是啟蒙,卻比一個舉業的還勞神。說起來更可笑,他說:‘必得兩個女兒伴著我書,我方能認得字,心裏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裏糊塗。‘”這與賈寶玉幾乎是“左右寶玉”!
““【甲戌側批:甄家之寶玉乃上半部不寫者,故此處極力表明,以遙照賈家之寶玉,凡寫賈家之寶玉,則正為真寶玉傳影。蒙側批:靈玉卻隻一塊,而寶玉有兩個,情性如一,亦如六耳、悟空之意耶?】”前批有些故弄玄虛,後批則過於淺薄,當然,其實也可了解西遊記在當時的流傳程度是比較普及的,
““又常對跟他的小廝們說:‘這女兒兩個字,極尊貴,極清淨的,比那阿彌陀佛,元始天尊的這兩個寶號還更尊榮無對的呢!”這其實幾乎是在虛寫甄寶玉而實寫賈寶玉!即甄寶玉後來變了甚至是完全變了,而賈寶玉恐怕一直沒變,因此,這裏與其說在寫甄寶玉,還不如說在寫賈寶玉!
““【甲戌眉批:如何隻以釋、老二號為譬,略不敢及我先師儒聖等人?餘則不敢以頑劣目之。】”這也幾乎是正宗的脂批!他口裏所說的“先師儒聖”並非指原來的本質的儒聖,而其實就是明指封建思想和製度!
而最後一句更是盡顯其“脂評”本質!即如果以“假儒聖”為譬,脂批則不敢以頑劣目之,那這裏沒有以“假儒聖”這譬,正是說明脂批對待整部紅樓夢是以“頑劣目之”的!脂批可謂不打自招,竟然圖一時嘴快,留下了如此重要和明顯的證明!
““你們這濁口臭舌,萬不可唐突了這兩個字,要緊。”這裏看起來有些荒唐,但恐怕正是這位甄寶玉周圍有不少人是比較“唐突”這兩個字,因此,才有此語的,
““但凡要說時,必須先用清水香茶【甲戌側批:恭敬。】漱了口才可,設若失錯,【甲戌側批:罪過。】便要鑿牙穿腮等事。‘其暴虐浮躁,頑劣憨癡,種種異常。隻一放了學,進去見了那些女兒們,其溫厚和平,聰敏文雅,【甲戌側批:與前八個字嫡對。】竟又變了一個。”這裏與賈寶玉的初期也很相似,而“其暴虐浮躁,頑劣憨癡,種種異常”恐怕也是和賈寶玉一樣,在那樣的“學堂”中,才會激發出這樣的“本性”!
““因此,他令尊也曾下死笞楚過幾次,無奈竟不能改。每打的吃疼不過時,他便‘姐姐‘‘妹妹‘亂叫起來。”這其實確實是實寫賈寶玉!而且曹雪芹的另一層意思則是:“聰明靈秀”的“這一派”的人的“初期”都差不多甚至幾乎一樣!但中期和後期,甄寶玉就完全“後天”變了,如果隻是變表象還好,但是連本質都變了!
但賈寶玉沒變,這便恐怕是曹雪芹寫甄寶玉這個人物的最大用意!
““【甲戌眉批:以自古未聞之奇語,故寫成自古未有之奇文。此是一部書中大調侃寓意處。蓋作者實因鶺鴒之悲、棠棣之威,故撰此閨閣庭幃之傳。】”此批恐怕又是故弄玄虛兼嚴重歪解曹雪芹寫紅樓夢的目的!
““後來聽得裏麵女兒們拿他取笑:‘因何打急了隻管叫姐妹做甚?莫不是求姐妹去說情討饒?你豈不愧些!‘”這是當然之語!
““他回答的最妙。他說:‘急疼之時,隻叫&qu;姐姐&qu;&qu;妹妹&qu;字樣,或可解疼也未可知,因叫了一聲,便果覺不疼了,遂得了秘法。每疼痛之極,便連叫姐妹起來了。‘你說可笑不可笑?”雖然可笑,但他至少懂得愛惜和憐惜之情,僅這一點已經勝過當時相當多人!
““也因祖母溺愛不明,每因孫辱師責子,因此我就辭了館出來。如今在這巡鹽禦史林家做館了。你看,這等子弟,必不能守祖父之根基,從師長之規諫的。隻可惜他家幾個姊妹都是少有的。&qu;”這裏幾乎就和賈寶玉家一樣了!因此,才說這裏是虛寫甄寶玉,而實寫賈寶玉,也正好是為了引出後麵冷子興對賈家女子的詳述!
““【甲戌側批:實點一筆,餘謂作者必有。】”這句批有可能的兩個意思,
一個是,幾乎是明著“暗中”攻擊!“實點一筆”,幾乎是在說“這等子弟,必不能守祖父之根基,從師長之規諫的。”,而“作者必有”,幾乎就是在說曹雪芹“這等子弟,必不能守祖父之根基,從師長之規諫的。”,而且恰好又有“餘”,幾乎是極正宗極惡毒的脂批!而脂批在攻擊曹雪芹時都用了如此隱晦的方法,足見脂批惡毒之餘也是心虛到了家!
二個是,這裏是指曹雪芹家幾個姊妹都是少有的!這個雖然“看起來”更象是批者的意思,但曹雪芹被抄後,周圍是不是還有這些所謂姊妹便十分渺茫了!
因此,以上兩個意思,批者的內心恐怕指向第一個更多!
即可能會造成一個現象,曹雪芹一說賈寶玉如何如何不好,脂批便馬上來應和以及讚成,而且,接下來暗示或者說期內心就是指向曹雪芹就是寶玉這樣的“無用”之人!
““子興道:&qu;便是賈府中,現有的三個也不錯。政老爹的長女,名元【甲戌側批:&qu;原&qu;也。】春,現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作女史【甲戌側批:因漢以前例,妙!】去了。”不知妙在何處?
““二小姐乃赦老爹之妾所出,名迎【甲戌側批:&qu;應&qu;也。】春,三小姐乃政老爹之庶出,名探【甲戌側批:&qu;歎&qu;也。】春,四小姐乃寧府珍爺之胞妹,名喚惜【甲戌側批:&qu;息&qu;也。】春。”“原應歎息”也極象是曹雪芹的自批!因為象這樣的批,能一字不差而且一字不多地道出作者深處原意,隻有作者最大可能做到!更何況這樣的諧音批幾乎沒有漏過任何一處!
實在想象不出,除了曹雪芹外,之前的甚至大家批、急批、蒙批能有如此“絕對”的能力!隻會莫名喊妙以及含沙射影地惡毒攻擊曹雪芹的脂批就當然更不具備了連皮毛都摸不到了!
““因史老夫人極愛孫女,都跟在祖母這邊一處書,聽得個個不錯。【[複接前文未及,正詞源三疊。]】雨村道:&qu;更妙在甄家的風俗,女兒之名,亦皆從男子之名命字,不似別家另外用這些‘春‘‘紅‘‘香‘‘玉‘等豔字的,何得賈府亦樂此俗套?&qu;”這個恐怕也是之後甄寶玉被“強行扭轉”的原因之一,
““子興道:&qu;不然,隻因現今大小姐是正月初一日所生,故名元春,餘者方從了‘春‘字。上一輩的,卻也是從兄弟而來的。現有對證:目今你貴東家林公之夫人,即榮府中赦、政二公之胞妹,在家時名喚賈敏。不信時,你回去細訪可知。&qu;”此句極妙文!終於“轉到”林黛玉處!而且當然絲毫不露痕跡!這就是曹雪芹的功底!
““村拍案笑道”看官們恐怕也有拍案叫絕的!
“:&qu;怪道這女學生至凡書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寫字遇著‘敏‘字,又減一二筆,我心中就有些疑惑。今聽你說的,是為此無疑矣。”黛玉的可愛處,
““怪道我這女學生言語舉止另是一樣,不與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今知為榮府之孫,又不足罕矣。”能被這個時候的賈雨村誇讚的,幾乎隻有兩個寶玉和黛玉!而說甄寶玉實說賈寶玉,因此,就隻有賈寶玉和林黛玉了!
““可傷上月竟亡故了。&qu;子興歎道:&qu;老姊妹四個,這一個是極小的,又沒了。長一輩的姊妹,一個也沒了。隻看這小一輩的,將來之東床如何呢。&qu;”這裏又話鋒一轉,轉到“東床”,也是極妙的手筆!
““雨村道:&qu;正是,方才說這政公,已有銜玉之兒,又有長子所遺一個弱孫。這赦老竟無一個不成?&qu;子興道:&qu;政公既有玉兒之後,其妾又生了一個,【甲戌側批:帶出賈環。】倒不知其好歹。”賈環剛提及,就道“不知其好歹”,其“用意”也是很明顯的,
““隻眼前現有二子一孫,卻不知將來如何。若問那赦公,也有二子。長名賈璉,今已二十來往了。親上作親,娶的就是政老爹夫人王氏之內侄女,【甲戌側批:另出熙鳳一人。】今已娶了二年。”又如此自然地帶出另一極重要人物王熙鳳!
““這位璉爺身上現捐的是個同知,也是不肯書,於世路上好機變,言談去的,所以如今隻在乃叔政老爺家住著,幫著料理些家務。”這裏恐怕除了賈璉肯定是不肯書外,另外一個要記住的就是其“於世路上好機變,言談去的”,即賈璉是有本身的一股“聰明勁”的,隻是用的幾乎都不是地方,
““誰知自娶了他令夫人之後,倒上下無一人不稱頌他夫人的,璉爺倒退了一射之地。說模樣又極標致,言談又爽利,心機又極深細,竟是個男人萬不及一的。&qu;”說賈璉其實隻是為了突出王熙鳳!
““【甲戌側批:未見其人,先已有照。”這個也象是曹批,即之前所說的“義務教文”,當然,曹雪芹自然不會告訴看官說在“義務教文”,能聽就聽,能聽懂就聽懂,能對誰有或小或大的幫助,就對誰有或小或大的幫助,曹雪芹明白得很!
““甲戌眉批:非警幻案下而來為誰?】”此批仍是不知所謂的故弄玄虛,
““雨村聽了,笑道:&qu;可知我前言不謬。【甲戌側批:略一總住。】你我方才所說的這幾個人,都隻怕是那正邪兩賦而來一路之人,未可知也。&qu;”如果以曹雪芹這裏“提示”的以“正邪”來看之後的各人各事,恐怕會清醒和明白得多,但是這隻是其中一方麵,更多的仍是各人各事的本質是怎樣!
““子興道:&qu;邪也罷,正也罷,隻顧算別人家的帳,你也吃一杯酒才好。&qu;”冷子興這話當然是對賈雨村這番話的不苟同甚至內心的不屑,因為以冷子興馳騁商場與官場眾人打交道許多年,心中哪有什麽“正邪”二字!
同時也證明賈雨村此時雖然涉世不深,但以自己的“簡單”和“純粹”的心思以及本身的思維和才學,是說出了不少本質的,但恐怕連他自己都不是很清楚自己說的這些的本質是什麽,因此,才會有之後賈雨村重入官場後的徹底改變!
但曹雪芹借賈雨村之口進行這些本質的實錄“任務”幾乎圓滿完成!
““雨村道:&qu;正是,隻顧說話,竟多吃了幾杯。&qu;”這裏也足見賈雨村談興是相當濃,而且說的內容大多是發自肺腑,因此自己喝了幾杯酒都不清楚了!但冷子興就不一定了,因為冷子興明明是說賈雨村喝酒喝少了,賈雨村卻答道是多喝了幾杯,這也是談興正濃的時候可能會出現的小插曲和小尷尬,(外人注:這個夠細甚至寫在實錄中夠複雜!)
““子興笑道:&qu;說著別人家的閑話,正好下酒,【甲戌側批:蓋雲此一段話亦為世人茶酒之笑談耳。】即多吃幾杯何妨。&qu;”此即喝酒的一妙處!曹雪芹與敦氏兄弟等時常喝酒,恐怕也聊這聊那,而且紅樓夢的一些內容甚至思想恐怕也來自這裏!
““雨村向窗外看【甲戌側批:畫。】”這個“畫”字批得精妙!簡到極點,又真正點睛!
““道:&qu;天也晚了,仔細關了城。我們慢慢的進城再談,未為不可。&qu;於是,二人起身,算還酒帳。【甲戌側批:不得謂此處收得索然,蓋原非正文也。】”這個批也是曹雪芹的重要特征!
即放之則常蓬程萬裏,收之則一掌相合!
因此,這也象是曹批,當然也是義務教文,
““方欲走時,又聽得後麵有人叫道:&qu;雨村兄,恭喜了!特來報個喜信的。&qu;【甲戌側批:此等套頭,亦不得不用。】”哈哈,這個批幾乎是曹雪芹自我調侃之批!即這段話確實可能在許多小說裏出現過,當然也包括曹雪芹曾狠批的那些“小說”裏,因此,曹雪芹寫到此時,便自我如此調侃!(外人注:這個已經極接近曹雪芹的性格!)
““雨村忙回頭看時--【己雙行夾批:語言無味,令人不耐。古人雲&qu;惜墨如金&qu;,視此則視墨如土矣。似此則演至千回萬回可也。】”(外人注:哈哈,妙啊!這裏很象之前大白紙曾說過多次的類似意思!即胡亂寫的話,可寫千部萬部“紅樓夢”!)而此處,亦象是曹雪芹對自己“不滿”之處的自我批評!
““【蒙:先自寫幸遇之情於前,而敘借口談幻境之情於後。世上不平事,道路口如碑。雖作者之苦心,亦人情之必有。雨村之遇嬌杏,是此文之總帽,故在前。冷子興之談,是事跡之總帽,故敘寫於後。冷暖世情,比比如畫。】”這種總評,幾乎已經超出不是曹雪芹的人的極限!因此,非曹雪芹不能寫!
象“世上不平事,道路口如碑。”更是暗指當時的“不平事”到底有多少!
而“作者之苦心”更是甚至相當“**”地表現了曹雪芹寫賈雨村那段“正邪”的話的本意!(外人注:幾乎正是大白紙所說!)
而“人情之必有”的“必有”兩個字,更是直指“非幻”!即所謂“正邪”正是當時或整個封建社會“必有”的事!
而象“此文之總帽”、“事跡之總帽”,也是隻有創作者才最清楚才能才敢如此說得出的話!
而“冷暖世情,比比如畫。”也正合批中的那精妙的“畫”字!證明總批是曹雪芹所寫的同時,也證明有相當多的批是曹雪芹自批!
“證據越來越多,份量也越來越重!”小戒歎道。
“事實就是事實,真實也不容說成假,老曹的紅樓夢是以‘假’說真,紅樓夢中的批卻是以‘真’道假!”小猴笑道。
“二位師兄說得是!批越多,證據也越多,曹批越多,份量也越重!”老沙笑道,“而曹批以及大家批和急批,正是在道脂批的假!”
“你倒解釋得清清楚楚。”小戒暗笑道。
“阿彌陀佛,”小唐道,“冷暖世情,一部紅樓幾乎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