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戀風流情友入家塾,起嫌疑頑童鬧學堂”,這一回也是相當精彩的!其中的原因之一恐怕是大多數看官都能看得明白,


    ““【蒙:君子愛人以道,不能減牽戀之情;小人圖謀以霸,何可逃推頹之辱?幻境幻情,又造出一番小妝新樣。(.好看的小說)】”這個批也有些誇張,此回其實就是小兒天性使然,並把這種天性幾乎發揮到了極致,因此才顯得格外出彩!


    ““話說秦業父子專候賈家的人來送上學擇日之信。原來寶玉急於要和秦鍾相遇,【蒙雙行夾批:妙!不知是怎樣相遇。】”這個“急於要和秦鍾相遇”確實妙,而且恐怕秦鍾也定是“急於要和寶玉相遇”!(xx注:如果有人心中急於,表麵卻不急於怎麽辦?(外人注:這個不算什麽,有的人還今天心中急於,表麵不急於,明天表麵急於,心中卻不急於,後天心中表麵都急於,大後天卻又心中表麵都不急於了呢?大大後天又…(xx注:…好頭疼呀(大白紙注:嘻嘻,以後捉住了一定不放!哼哼!)))


    ““卻顧不得別的,遂擇了後日一定上學。"後日一早,請秦相公到我這裏,會齊了,一同前去。"--打發了人送了信。”這個“後日一定上學”此時便顯得滑稽無比了,


    “至是日一早,寶玉起來時,襲人早已把書筆文物包好,收拾得停停妥妥,坐在床沿上發悶。【蒙側批:此等神理,方是此書的正文。蒙雙行夾批:神理可思,忽又寫小兒學堂中一篇文字,亦別書中未有。】”這個發悶卻沒有太多其他想法,自然是怕寶玉到了那可“胡鬧”的地方,放心不下,


    當然,如果說襲人心中有一點可能會延緩自己管束寶玉或說當姨娘的時間,也不得不承認肯定是有的,


    因為襲人恐怕還沒有“無私”到一心隻為了寶玉的這種程度,


    ““見寶玉醒來,隻得伏待他梳洗。寶玉見他悶悶的,因笑問道:"好姐姐,【蒙雙行夾批:開口斷不可少之三字。】你怎麽又不自在了?難道怪我上學去丟的你們冷清了不成?"”寶玉對襲人的心思也是一點一點一點點才發現的,


    包括他前八十回說的襲人不要老到王熙鳳也當然包括王夫人寶釵那去,而是應該多去去黛玉那,


    但真正開始懷疑的是晴雯被王夫人驅趕,寶玉幾乎認定了是有人告密,而且“鎖定”在了襲人麝月秋紋三人身上!


    但高超無比的襲人由起初假裝替晴雯傷心,卻立即翻臉,反而一句生氣的話,甚至說出“晴雯是什麽東西”來,都能“嚇”得寶玉趕快打消了對襲人的懷疑!


    由此也足見襲人之狠,絕非前八十回的表麵能看得出來的,甚至看出來的是與“狠”完全相反的另一麵!


    ““襲人笑道:"這是那裏話。書是極好的事,不然就潦倒一輩子,終久怎麽樣呢。”這句話也足見襲人的書觀與寶釵幾乎是完全一致的!即當然是為了成名立勢而最終是為了奪利!


    隻是這裏說得比較隱晦,因為不書或不吸收任何知識,會“潦倒一輩子”,這幾乎是完全正確的,但襲人內心想的是什麽,顯然和寶釵那“好風送我上青雲”是完全一致的!


    打個非常直白的比方吧,比如說寶玉現在無錢無勢無權無後台,再讓襲人、寶釵、黛玉三人選擇,


    黛玉會百分之百仍然選擇寶玉,


    但襲人顯然對這樣的寶玉不會有什麽“異樣感覺”,但也不會怎樣鄙視寶玉,


    而寶釵則是百分之百不會選寶玉,甚至正眼都不會看寶玉一下,因為這樣的寶玉在寶釵心中幾乎就猶如無生命之物任其自生自滅一樣!(xx注:這樣就非常清晰了!(外人注:嗯,可見真正之愛真正之愛情的真正令人感動!(大白紙注:放開手幾秒鍾就忍不住又要牽著了!(外人注:嘿嘿))))


    ““但隻一件,隻是念書的時節想著書,【蒙側批:襲人方才的悶悶,此時的正論,請教諸公,設身處地,亦必是如此方是,真是曲盡情理,一字也不可少者。】”此批也是廢批!因為襲人這番話對於寶玉來說幾乎就是廢話!根本原因是當時的八股教育,根本原因是襲人內心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名利心!


    “不念的時節想著家些。別和他們一處玩鬧,【蒙側批:長亭之囑,不過如此。】碰見老爺不是頑的。雖說是奮誌要強,那工課寧可少些,一則貪多嚼不爛,二則身子也要保重。這就是我的意思,你可要體諒。"”曹雪芹寫這番話時其實正在表明這些話的虛偽性!


    因為當時學的是日後被環境“化為”了虛偽的內容,而為的是將來虛偽的處世!


    如果學的是不但有實用而且能有真正提高境界的,那這番話便是能顯其價值了!


    尤其是“一則貪多嚼不爛,二則身子也要保重”,幾乎可成為至理名言了!


    ““【蒙雙行夾批:書正語細囑一番。蓋襲卿心中,明知寶玉他並非真心奮誌之意,襲人自別有說不出來之語。】”這句批看似“正批”,但其核心中的“真心奮誌”已經腐蝕!


    即當時的“真心奮誌”就是培養出賈政這樣的“偽君子”以及賈雨村這樣的“真小人”“惡小人”“毒小人”的!


    (外人注:封建社會之虛偽,幾乎充斥各個角落,雖然封建社會相比之前如奴隸社會等,以及所謂“名君”之朝代比“昏君”之朝代,當然有相當的進步甚至大的成就,但封建社會每個朝代都由盛及衰及敗及亡,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充斥各個角落甚至各個細胞越來越多越來越根深蒂固越來越不可救藥的虛偽!(大白紙注:嗯,這一點一定要千萬年都要警惕警醒!))


    ““襲人說一句,寶玉答應一句。”哈哈,這裏曹雪芹調侃的意味就更明星就更濃厚了!因為,很顯然,寶玉內心有自己的價值判斷,對襲人這番說教是根本沒放在心上恐怕連耳朵裏都沒經過的,


    ““襲人又道:"大毛衣服我也包好了,交出給小子們去了。學裏冷,好歹想著添換,比不得家裏有人照顧。腳爐手爐的炭也交出去了,你可逼著他們添。那一起懶賊,你不說,他們樂得不動,白凍壞了你。"”(xx注:我怎麽越聽越覺得羅嗦呢?虧得賈寶玉還能聽下去!(外人注:哈哈,襲人做丫環或說做保姆還是很合格甚至很優秀的,可惜襲人以名利心為根本,做錯了許多事,最終也暴露出其無情的本質來!(大白紙注:隻不過襲人的無情的結局是一直悲慘的,隻有嫁給蔣玉菡之後可能稍微心情好了一點,但緊接著也被忠順王徹底毀了!而寶釵一直在尋找“好風”,其實倒沒有襲人那樣任人宰割般慘,但寶釵的最終是慘在賈雨村被徹底查辦之後!因為此時,“好風”已經徹底沒了!))


    ““寶玉道:"你放心,出外頭我自己都會調停的。【蒙側批:無人體貼,自己扶持。】”這個批也是有些迂鈍的批,寶玉此時可謂“去心似箭”,這話不過是敷衍之語而已,


    ““你們也別悶死在這屋裏,長和林妹妹一處去頑笑才好。"”這裏也表明寶玉是希望襲人等去和林黛玉頑笑的,但襲人這樣的人如何能與黛玉“頑笑”到一處?


    所謂虛偽的人看真實的人恐怕都會產生尖刻之印象,


    說一句話要在心中轉幾個甚至十幾個圈子並以“名利”作為重要主要參照的襲人和寶釵,要想和黛玉這樣的“談笑甚歡”,那就真是天方夜譚了!


    ““說著,俱已穿戴齊備,襲人催他去見賈母、賈政、王夫人等。”襲人這“催”其實也暗中指明在襲人眼中心中,“最大”的仍是“賈母賈政王夫人”等人,


    ““寶玉且又囑咐了晴雯麝月等幾句,【蒙側批:這才是寶玉的本來麵目。】方出來見賈母。”哈哈,這個批倒批到點上了!雖然這“本來麵目”不知批者是褒是貶,


    其實曹雪芹當然是褒,即寶玉雖然急於與秦鍾相會,但他對女子之體貼仍然是其本質,即這裏也小小地說明了一下寶玉和秦鍾之間更多是頑皮男孩之間的玩耍,


    而看這批者的口氣來看,似乎貶更多,即似乎在“貶”寶玉仍然“用心”於女子,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此批者的“境界”與寶玉自然相去甚遠了!


    ““賈母也未免有幾句囑咐的話。然後去見王夫人,又出來書房中見賈政。”這裏似乎極快地省去了王夫人的“交待”,即王夫人恐怕對這個是不太上心的,即寶玉是否書是否與人頑皮等,王夫人都是不太管或說不太在意的,


    王夫人現在幾乎唯一的“核心”就是要讓寶釵和寶玉能成,讓寶玉和黛玉能斷,


    隻要與這兩件事相關的事王夫人才是最在意最關心的!(外人注:嗯,隻要看看眾人真正在意和關心的是哪些事,恐怕便可至少知其一二吧)


    且先到這。”


    “果然各人有各自關心的事和人。”小戒笑道。


    “是啊,你關心吃飯我關心降妖啊。”小猴大笑道。


    “說什麽!”小戒瞪眼道。


    “能互相關心,感動也許就在這了。”老沙笑道。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小唐道,“我佛慈悲,願世人慈悲為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詩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詩君並收藏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