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傍晚時候,餘杭的南城門大開,一支數千人的輜重隊伍運送著大量的輜重物資出城,順著架在南城門前的浮橋迅速渡過了富春江往南邊撤退。
緊接著城中的百姓也拖家帶口陸陸續續出城撤往南邊,整個城中熙熙攘攘一片喧囂。
在城外監視吳軍動向的劉閑軍斥候發現了這一情況,當即回報鞠義。
此刻鞠義率領的數萬人馬還在李家村,接到斥候的報告之後,第一反應就是敵人要跑。
當即走到地圖前,目光落在了餘杭城上。一眾將官見狀,立刻匯聚上來。
鞠義指了指錢塘,道:“陛下不久前才重創了黃蓋順利渡過了富春江,此刻呂蒙那邊便出現了這樣的動靜,很明顯,呂蒙是打算放棄餘杭退守會稽了。”
眾將官小聲議論起來,一人急忙抱拳道:“大將軍,這可是一舉打垮呂蒙的大好時機啊!”
其他將官也都附和起來。
鞠義微笑道:“我也正有此意。……”
指了指,地圖上一個叫做潘村的地方道:“呂蒙他們想要退守會稽,必須經過潘村。我軍便立刻趕往潘村設伏,隻等敵軍入彀,便一鼓作氣殲滅他們!”|
眾將官都流露出興奮的神情來。
鞠義掃視了眾人一眼,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隻留五千人守住李家村,其餘所有軍隊隨我即刻啟程趕去潘村!”
黑夜之中,兩萬餘劉閑軍在山野中狂奔著,沒有說話的聲音,不過轟隆隆的腳步聲卻回蕩在山林之間,把夜宿於樹林中的飛禽走獸都給嚇了出來。
大軍兼程趕路,就是要趕在呂蒙所部之前抵達潘村布置好伏擊圈。
而與此同時,在餘杭,吳軍方麵的人員正源源不斷出南城門渡過浮橋南撤,雖然已是深夜,不過所有人都沒有停下來休息,全都在連夜趕路。
每一個人的神情都被凝重和恐懼迷茫所填滿,沒有人願意說話,全都低著頭趕路,隻偶爾傳來孩童哭泣的聲音,令這裏的氣氛變得更加淒涼了幾分。
孫靜站在城頭上,看著不斷撤出城池的隊伍,眉頭緊皺,心裏像壓了塊大石一般。
呂蒙說這個計劃的時候雖然信心十足的模樣,可是孫靜卻始終心裏沒有底,也許是因為經曆了太多失敗的緣故吧。
“希望這一次,呂蒙的計策能夠成功吧!……”孫靜喃喃道。
這時一名傳令官匆匆奔到孫靜的身邊,抱拳道:“總督大人,副都督命小人來告知大人,他們已經就位,請大人這邊也要提高警惕!”
孫靜點了點頭,對傳令官道:“我知道了。你回去告訴呂蒙,若戰況不利,千萬不要強求。”
傳令官應諾一聲,退了下去。
孫靜望向遠方的夜空,感覺此刻的夜色更加深沉了,禁不住喃喃道:“應該要開始了吧?”
從餘杭撤出的輜重物資和數以萬計的百姓徑直朝南邊撤退,夜色之中,隻見火把的光輝沿著官道一路蔓延,好像是一支龐大的隊伍一般。
黑夜之中,實在無法分清這究竟是軍隊還是百姓,隻能看出人數十分眾多。
在淩晨之前,這支隊伍便來到了潘村的境內。此地距離前線已經有相當的距離了,這令所有人的心情好了不少,隊伍中漸漸有了說話的聲音。
而此刻,鞠義正率軍埋伏於潘村附近,眼見一支規模不小的隊伍來到,當即下令麾下軍隊出擊。
咚咚咚咚……!劉閑軍的戰鼓聲大響起來,潘村周圍殺聲大做,兩萬多劉閑軍從山林中衝出直撲向抵達了潘村附近的對手。
而那些剛剛放鬆了些心情的百姓,驟然聽到周圍殺聲大做,又看見許多黑影如潮水湧來,人人大驚失色不知所措!
鞠義騎著馬率領中軍跟隨在前鋒之後,而就在這時,前麵突然奔回來一個軍官向鞠義稟報道:“大將軍,情況不對!這些都不是吳軍,全都是拖家帶口的百姓!”
鞠義吃了一驚,連忙打馬上前查看。
隻見被己方軍隊團團包圍了許多人,此時此刻已經看得明明白白了,那些被己方包圍的人根本就不是吳軍,而是拖家帶口驚恐萬狀的百姓!
鞠義心頭一震,叫道:“不好!中計了!……”
然而他的話音還未落,周圍便想起了驚天動地的戰鼓聲和殺聲,四麵八方的黑夜仿佛都湧動了起來,無數的吳軍竟然從四麵八方殺出!
轉眼之間,最外圍便已經接戰,倉促迎戰的劉閑軍雖然拚命抵抗,但還是被對方洶湧的兵潮給衝得七零八落了!
“大將軍,跟他們拚了!”鞠義身邊的一個將官禁不住吼道。
鞠義喝道:“不要魯莽!”目光掃視著周圍,看到了近在咫尺的潘村,當即喝道:“所有人聽令,立刻退入潘村!快!……”
傳令兵立刻把命令傳遞了下去,劉閑軍各部接連與衝上來的吳軍接戰,且戰且退迅速朝潘村退去。
吳軍從四麵八方撲上來猛攻,好似無邊無盡的豺狼,到處都是瘋狂的吼叫,到處都是殘忍的殺戮!
不過吳軍的瘋狂猛攻卻並沒能如願一舉擊垮對手,各個方向上的吳軍都被少量拚死反撲的劉閑軍給死死拖住了。
而這個時候,鞠義及其麾下的主力則迅速退入了潘村。
片刻之後,各個方向上斷後的劉閑軍都被吳軍消滅了,吳軍兵潮洶湧急進直到潘村之前朝潘村中的劉閑軍凶猛進攻!
他們這是打算趁著劉閑軍立足未穩的時機一舉擊破劉閑軍。
雙方在村口附近爆發激戰,隻見雙方人潮衝撞交織在一起惡戰,吳軍官兵狂呼呐喊奮勇直進,一個個都像是打了雞血一般瘋狂!
劉閑軍與吳軍混戰,寸步不讓,戰場上隻見寒光亂飛!慘叫聲和在怒吼聲中此起彼伏,雙方仿佛都化成了野獸,都在舍命搏殺!
呂蒙見己方大軍遲遲無法從正麵突破,當即派出一軍從左側突擊潘村,試圖一舉擊破對手的防禦。
出乎呂蒙預料的是,這支軍隊竟然毫無阻礙地從左側進入了潘村。
緊接著城中的百姓也拖家帶口陸陸續續出城撤往南邊,整個城中熙熙攘攘一片喧囂。
在城外監視吳軍動向的劉閑軍斥候發現了這一情況,當即回報鞠義。
此刻鞠義率領的數萬人馬還在李家村,接到斥候的報告之後,第一反應就是敵人要跑。
當即走到地圖前,目光落在了餘杭城上。一眾將官見狀,立刻匯聚上來。
鞠義指了指錢塘,道:“陛下不久前才重創了黃蓋順利渡過了富春江,此刻呂蒙那邊便出現了這樣的動靜,很明顯,呂蒙是打算放棄餘杭退守會稽了。”
眾將官小聲議論起來,一人急忙抱拳道:“大將軍,這可是一舉打垮呂蒙的大好時機啊!”
其他將官也都附和起來。
鞠義微笑道:“我也正有此意。……”
指了指,地圖上一個叫做潘村的地方道:“呂蒙他們想要退守會稽,必須經過潘村。我軍便立刻趕往潘村設伏,隻等敵軍入彀,便一鼓作氣殲滅他們!”|
眾將官都流露出興奮的神情來。
鞠義掃視了眾人一眼,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隻留五千人守住李家村,其餘所有軍隊隨我即刻啟程趕去潘村!”
黑夜之中,兩萬餘劉閑軍在山野中狂奔著,沒有說話的聲音,不過轟隆隆的腳步聲卻回蕩在山林之間,把夜宿於樹林中的飛禽走獸都給嚇了出來。
大軍兼程趕路,就是要趕在呂蒙所部之前抵達潘村布置好伏擊圈。
而與此同時,在餘杭,吳軍方麵的人員正源源不斷出南城門渡過浮橋南撤,雖然已是深夜,不過所有人都沒有停下來休息,全都在連夜趕路。
每一個人的神情都被凝重和恐懼迷茫所填滿,沒有人願意說話,全都低著頭趕路,隻偶爾傳來孩童哭泣的聲音,令這裏的氣氛變得更加淒涼了幾分。
孫靜站在城頭上,看著不斷撤出城池的隊伍,眉頭緊皺,心裏像壓了塊大石一般。
呂蒙說這個計劃的時候雖然信心十足的模樣,可是孫靜卻始終心裏沒有底,也許是因為經曆了太多失敗的緣故吧。
“希望這一次,呂蒙的計策能夠成功吧!……”孫靜喃喃道。
這時一名傳令官匆匆奔到孫靜的身邊,抱拳道:“總督大人,副都督命小人來告知大人,他們已經就位,請大人這邊也要提高警惕!”
孫靜點了點頭,對傳令官道:“我知道了。你回去告訴呂蒙,若戰況不利,千萬不要強求。”
傳令官應諾一聲,退了下去。
孫靜望向遠方的夜空,感覺此刻的夜色更加深沉了,禁不住喃喃道:“應該要開始了吧?”
從餘杭撤出的輜重物資和數以萬計的百姓徑直朝南邊撤退,夜色之中,隻見火把的光輝沿著官道一路蔓延,好像是一支龐大的隊伍一般。
黑夜之中,實在無法分清這究竟是軍隊還是百姓,隻能看出人數十分眾多。
在淩晨之前,這支隊伍便來到了潘村的境內。此地距離前線已經有相當的距離了,這令所有人的心情好了不少,隊伍中漸漸有了說話的聲音。
而此刻,鞠義正率軍埋伏於潘村附近,眼見一支規模不小的隊伍來到,當即下令麾下軍隊出擊。
咚咚咚咚……!劉閑軍的戰鼓聲大響起來,潘村周圍殺聲大做,兩萬多劉閑軍從山林中衝出直撲向抵達了潘村附近的對手。
而那些剛剛放鬆了些心情的百姓,驟然聽到周圍殺聲大做,又看見許多黑影如潮水湧來,人人大驚失色不知所措!
鞠義騎著馬率領中軍跟隨在前鋒之後,而就在這時,前麵突然奔回來一個軍官向鞠義稟報道:“大將軍,情況不對!這些都不是吳軍,全都是拖家帶口的百姓!”
鞠義吃了一驚,連忙打馬上前查看。
隻見被己方軍隊團團包圍了許多人,此時此刻已經看得明明白白了,那些被己方包圍的人根本就不是吳軍,而是拖家帶口驚恐萬狀的百姓!
鞠義心頭一震,叫道:“不好!中計了!……”
然而他的話音還未落,周圍便想起了驚天動地的戰鼓聲和殺聲,四麵八方的黑夜仿佛都湧動了起來,無數的吳軍竟然從四麵八方殺出!
轉眼之間,最外圍便已經接戰,倉促迎戰的劉閑軍雖然拚命抵抗,但還是被對方洶湧的兵潮給衝得七零八落了!
“大將軍,跟他們拚了!”鞠義身邊的一個將官禁不住吼道。
鞠義喝道:“不要魯莽!”目光掃視著周圍,看到了近在咫尺的潘村,當即喝道:“所有人聽令,立刻退入潘村!快!……”
傳令兵立刻把命令傳遞了下去,劉閑軍各部接連與衝上來的吳軍接戰,且戰且退迅速朝潘村退去。
吳軍從四麵八方撲上來猛攻,好似無邊無盡的豺狼,到處都是瘋狂的吼叫,到處都是殘忍的殺戮!
不過吳軍的瘋狂猛攻卻並沒能如願一舉擊垮對手,各個方向上的吳軍都被少量拚死反撲的劉閑軍給死死拖住了。
而這個時候,鞠義及其麾下的主力則迅速退入了潘村。
片刻之後,各個方向上斷後的劉閑軍都被吳軍消滅了,吳軍兵潮洶湧急進直到潘村之前朝潘村中的劉閑軍凶猛進攻!
他們這是打算趁著劉閑軍立足未穩的時機一舉擊破劉閑軍。
雙方在村口附近爆發激戰,隻見雙方人潮衝撞交織在一起惡戰,吳軍官兵狂呼呐喊奮勇直進,一個個都像是打了雞血一般瘋狂!
劉閑軍與吳軍混戰,寸步不讓,戰場上隻見寒光亂飛!慘叫聲和在怒吼聲中此起彼伏,雙方仿佛都化成了野獸,都在舍命搏殺!
呂蒙見己方大軍遲遲無法從正麵突破,當即派出一軍從左側突擊潘村,試圖一舉擊破對手的防禦。
出乎呂蒙預料的是,這支軍隊竟然毫無阻礙地從左側進入了潘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