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小官人,你家小妹叫你回家吃飯啦!”


    原本嘈雜的酒肆,瞬間安靜下來。而剛還說的口若懸河,唾液橫飛的鄭家小官人鄭國泰立馬偃旗息鼓,起身便欲回去吃飯。


    這時候,酒肆中有個穿長衫的秀才樣的人走了過來,隻見來人雖身高九尺,卻骨瘦如柴,那長衫說是穿在他身上還不如說是掛在他身上比較貼切,如今已是十二月了,就算是江南德十二月那也是冷徹骨髓,這皇城根下的大興,說事冰天雪地也不為過,可這麽冷得天偏來人不但穿了鬆江棉布長衫。還手搖折扇,“鄭大官人,我這剛到,你便要走,難不成是看不起我?還是令妹的懿旨難違?”


    聽他說話酒肆中人哄然大笑,話說這鄭家也是真是個奇的。原本以為鄭家主母病逝後,以鄭老爺軟綿,鄭家唯一的男嗣鄭國泰又是個不著調的,都十六了,除了在縣學裏蒙混,就隻知道在這小酒肆裏和人插諢打雜,原本想著這鄭家很快就會衰敗下去,誰知道那鄭家小妹卻是個厲害的,在那個時候站出來挑起了這家,沒讓人給吞了去。


    那秀才見眾人捧場不禁越發的得意。折扇一合接著說道:“你妹叫你往東你就不敢往西,鄭國泰你說你還是不是條漢子呀?就你妹那跋扈樣,也不知是那樣的後生才能消受哦。”


    話音剛落,這酒肆裏又是一陣哄然大笑。


    鄭國泰聞言,頓時大囧,臉上漲得通紅,捏了拳頭伸出來一看細胳膊嫩腿的,再看那人雖然纖瘦但架不住人家人高呀,先天的需要仰視,就硬生生把氣咽了下去,笑著道:“唐三,聽說前幾天城南的羅家門子裏的小鳳姐放出話來說是非卿不梳籠,生生的把你家大娘子氣得帶了仆眾殺上門去,堵了羅家門子的正門整整三天,可有其事?”


    那鄭國泰也不是什麽好鳥,見他取笑自己還長舌說自家小妹跋扈嫁不不去,馬上就還以顏色,心說你說我妹跋扈,那也沒你老婆強悍,堂堂一個秀才娘子,卻親自拋頭露麵去堵人家暗門子的門,也不嫌丟人。


    說來這唐三的娘子在大興縣也算是大大的有名,這名也不是說她有多貌美,多賢惠,而是善妒,跋扈。那娘子仗著自己舉人的爹,生生的壓著唐三一頭。想那唐三家境富裕,又有功名在身,在大興縣也算得是個人物,屋裏頭除卻這正牌的娘子,通房也沒一個,就連成親前唐家老太太放到他身邊的美貌的貼身丫頭也在大娘子進門後不到三天就給打發了出來,直便宜了唐家莊子上的管事戴老頭,五十老翁娶十五婦,倒是有一樹梨花壓海棠的福氣。


    不但如此那唐三娘子還把家裏上上下下有姿色的丫頭全發賣了出去,留下的要麽歪瓜裂棗,要麽是肥癡呆傻的婆子,整一唐家如此仆婦才忖的唐三這娘子有兩分姿色。


    那唐三見自家娘子如此行事,也不敢造次,平日裏也就隻在這小酒肆裏和鄭家大官人等學子嬉笑,可前段時間突然好久沒出現,沒幾天就傳出了他家娘子去堵人家暗門子的正門了!


    鄭國泰見他奚落自家就不由的提起這段風流公案。


    鄭國泰話音剛落,隻見那唐三的臉色由白轉紅再由紅轉青,臉色輪換著幾輪轉換徹底黑了,想那唐三雖然高瘦,但也是水嫩白淨的一個秀才,現在給氣得猶如後世去非洲度假回來似的。可偏又駁他不得,自家娘子做得這事在大興這地雖說不上家喻戶曉,也可以說是婦孺皆知。於是氣鼓鼓,哼了一聲就沒了聲響。


    他這邊沒了聲響,鄭國泰就越發的得意了,小樣的,叫你奚落小爺,看小爺不嘔死你。這一得意他就一屁股又在春凳上坐了下來,滿心歡喜的看著成變色龍的唐三。哎這人說得意莫忘形,他這一得意就忘了形,忘記了一項頂頂重要的一件事:鄭家小妹叫他回家吃飯去!


    旁邊的眾人也鼓噪起來。你一言他一語的訴說唐三娘子的豐功偉績。


    見那唐三氣得說不出話來,鄭國泰正想再次奚落於他,就聽見門外一陣老鴨一般的笑,“嘎嘎,這唐家三娘子和鄭家小妹不就是我們大興縣的兩朵奇葩嗎?人稱東唐西鄭。說起來這唐家三娘子排名還在鄭家小妹之上,嘎嘎。"


    這一番說辭可把鄭小官人氣得直追唐三的黑臉了。唐三也火了,話說我和鄭國泰兩人揭短,你一個路人看你的熱鬧不收你錢了,還插什麽嘴?


    眾人轉向門口望去,門口的布簾挑開,一個老頭微顫顫走了進來,一頭發白的頭發挽了個道髻一根木釵固定著,頜下無須,正一臉的壞笑。


    眾人一見是他,立馬有人從人群裏走過去攙扶:“呦!是您老呀?您老今天怎麽有興致出來走走?”說這就把那老兒引到靠窗的桌子旁,服侍著坐了下來。


    見那老頭坐了下來。鄭國泰和唐三對望了一眼,見是這位都在心裏歎了口氣!剛才那話也就是這位說,要是換了別人這酒肆今天少不得要上演全武行。


    現在這位不論是鄭國泰還是唐三都得罪不起!那麽就有人要問了他到底是誰做什麽的呢?


    他,曾經是個太監!


    旁邊有人不不服氣了,不就是個太監有什麽了不起。確實在我們現在人眼裏太監是個貶義詞。很多人國罵,形容男人就喜歡用這詞,可我們別忘了那是在明朝!在號稱擁有十萬宦官的大明朝,能被稱之為太監說不上萬裏挑一,千裏挑一是足足有餘的。而能被稱做是太監的基本上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他還不光曾經隻是個太監,他最先還是個秀才。不同於明朝百分之八十的宦官自小入宮,他是半路入宮,娶妻生子,考中秀才,人到中年不得以才進了宮,進宮後因為他曾經中過秀才(屬於官方正式文憑和內學堂出來的相比就如同現在的名校生和三流學院生)所以在當初浴王舊邸時很得看中,隻是後來和馮保不合,才落趕出宮,但應為他和一般無兒無女的太監不同不但有兒有女,還是大興縣人,在交好太監張誠的周旋下就回到了大興養老。


    雖然在京城隨便扔塊板磚也能砸到個官,但是地處邊緣郊縣的大興是個列外,沒有那個官沒事跑大興這樣一沒風景二沒人文(那個時候可不興現在的什麽農家樂)的鄉下來溜達的。這陳太監在大興這片算得上是通天的人物了。


    這幾年鄭國泰和唐三就喜歡纏著他,聽他講皇宮裏有多少多少的房子,裏麵的宮女小娘子有多麽多麽的美貌啦,皇上一頓吃多少菜啦,能娶多少多少個老婆啦等等。。。。。。。每次都把鄭國泰和唐三忽悠的眼成心形,口水直流,恨不得切了雞雞進到那宮裏去。


    所以呢陳太監說的那話,鄭國泰直接無視了,想起前天那老太監說的那年輕貌俊的小宦官和年輕貌美,內心孤獨,寂寞的小宮女的故事隻說了一半,一時心裏如同有無數螞蟻在啃噬,便端起自己的那壺茶跑上前去,討好的給他倒上:“陳老,上次您說的。。。。。。”還沒說完就給人打斷了,街上賣水果的李大的大嗓門傳了過來。


    “唐秀才,你家娘子和羅家媽媽打起來啦!”


    話音剛落,不但唐三立馬飛奔,就連酒肆裏除了陳老太監和鄭國泰外所有人多向城南跑去,生怕去晚了什麽也看不到。由此可見中國人之八卦之心源遠流長。


    有人說切!不是還有兩個沒去嗎?那也是有原因的,陳老太監呢太老了,走不動!而鄭國泰恨不得把自己劈成兩半,一半去看唐三的笑話,一半纏著陳太監聽他說那年輕貌俊小宦官和寂寞孤獨美貌小宮女在夜深人靜的禦花園到底做了什麽,這個問題糾纏了他整整兩天了。


    鄭國泰在陳太監對麵坐了下來延著臉道:“陳老,您前天說的那個小亮子和春梅接下做了什麽?”


    陳太監端起茶,抿了口,慢悠悠的說道:“泰小哥,你確實想知道?”


    鄭國泰很堅定的點了點頭。


    “你要知道有時候答案不知道比知道要好。你還堅持要知道?”


    鄭國泰再次毫不猶豫堅定的點了點頭。


    “恩,好後生。那我就說給你聽吧。”陳老太監眼珠子一轉,對著鄭國泰招了招手,意思是你附耳過來,鄭國泰滿懷期待的走上前去,低頭,附耳,貼首。。。。。。


    半響,酒肆外的大街上傳出鄭國泰滿懷悲憤的吼聲:“陳老,你這個太監,你全家都是太監。。。。。。哎呦!小妹,你輕點。你哥的耳朵給你揪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鄭興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種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種花並收藏鄭興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