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初中女生考試成績拖後腿,因被老師當眾扇耳光,無顏麵對父母家人,選擇自殺贖罪。”田蜜小聲讀出大標題下麵的導讀,拿起桌上的報紙,找到那條新聞所在的版麵。
這篇報道篇幅很長,幾乎占據了大半個版麵,從副標題上看,內容包括同學對當時所發生事情的敘述,對任旭陽家人的采訪,還有校方的態度。最後還有一部分類似於讀者互動,刊登了許多人通過網絡或短信發過去的觀點看法。
基本上從這份報紙的記者當時采訪到的任旭陽的同班同學口中,這起自殺事件的始作俑者的確是江玉鏡。
據同學回憶,當日江玉鏡扇了任旭陽耳光,並且罵了很多難聽的話之後,任旭陽曾經哭著求江玉鏡不要再說下去,否則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麽活了,江玉鏡對她的這番話非但沒當回事兒,反而加以嘲笑,或她連死都不敢,甚至要任旭陽當著大夥兒的麵撞牆,以作證明。
校方對於這件事的態度可想而知充斥著各種敷衍,不管是出於對學校名聲的維護,還是對本校金牌班主任的保護,似乎都由不得他們不對整件事情輕描淡寫。
相比之下,措辭最激烈的自然是任旭陽的家人,雖然報道在刊登前,記者和編輯會對采訪的內容進行潤色,但僅從內容上來看,任家十分憤怒,並且聲稱要追究江玉鏡的責任,絕不退讓。
這篇報道還提到,惹下這個麻煩的江玉鏡本人對外聲稱受到壓力。身體欠佳,所以拒不接受任何采訪。
最後的編讀互動部分。絕大多數讀者都是譴責班主任的粗暴教育,任務江玉鏡應該為任旭陽的死負主要責任。
“看完了?”墨竇一直在旁邊等著田蜜,看她放下報紙,便遞上另外一張,“你再看看這個!很有意思哦!”
田蜜把報紙接過來,順便將自己手中的那一份遞給陸向東。
墨竇拿來的這份報紙,正是田蜜和陸向東剛剛去找過人的那家報社的,同樣是醒目的大標題,隻不過題目上的傾向性是顯而易見的。
“中學女生遭訓斥後輕生。當今青少年心理素質堪憂?!”田蜜看完標題,愣住了。“同一件事,責任人卻完全變了!”
“你接著看。”墨竇沒表態,隻是示意田蜜把文章讀下去。
田蜜迅速的把報道看了一遍,通篇都是在羅列當今社會,父母因為忙於工作,或者過於嬌寵,導致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過弱,容不得絲毫違背自己心願的事情。更不肯接受在學校裏老師的教導。
關於任旭陽和江玉鏡之間的事情。這篇報道對江玉鏡的行為描述與之前那一篇的形容可謂大相徑庭,歸結起來幾乎可以用“和風細雨”來形容,江玉鏡搖身一變從一個粗暴教育的班主任。變成了一個充滿耐心和愛心的人生導師,除此之外,關於江玉鏡的教學成績和個人榮譽,這篇報道中也大篇幅提及。
並且在報道中,對任旭陽的同班同學進行了采訪,學生們所陳述出來的內容也和之前的報道有了巨大的變化,決口不提江玉鏡的粗暴,更表示“老師沒有刺激到過任旭陽”。
兩篇報道的角度迥異,抨擊老師粗暴教育的在前,譴責學生心理素質差的在後,並且後麵的這一篇,出自當時還在c市某報社任職的記者熊奇之手,也就是侯強提到的那個江玉鏡在報社上班的朋友。
“在這名叫做熊奇的記者報道發出之後,沒過幾天,風向就好像轉變了一樣,好幾家報刊、網站都相繼轉載或者跟隨了熊奇的觀點,紛紛指責起自殺女生任旭陽過於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開始譴責家長的家庭教育不力,導致了孩子性格的不健全,無法融入社會,無法承受挫折,江玉鏡因此在被譴責了很短時間之後,又一下子成為無辜中箭的倒黴靶子,被很多人同情。”墨竇伸手指指這份報紙的日期。
田蜜又拿起桌上另外幾分大同小異的報道,果然,在熊奇的報道發出之前,普遍的報道和轉載刊登,都是傾向於同情任旭陽一家,可是從那之後,輿論的導向就逐漸逐漸發生了變化。
“其實這種事情也不是那麽難理解,”田陽也拿著一份材料回來,在田蜜桌旁坐了下來,“有一個詞,叫做隨幫唱影,有很多時候媒體之間就是這樣的,如果輿論的傾向性已經成立,那麽孤獨的唱反調是沒有市場的,所以後來幾乎所有媒體都不約而同的站在了同一個陣營裏,也是很正常的。同班同學的改口原因也不難想象。我唯一覺得這裏頭很有意思的是,最初的報道明明站在了任家的角度,並且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社會反響,為什麽後來會一百八十度大反轉呢?這個熊奇到底有什麽能量,能獲得同行中一大部分人的支持和認同?”
“不管他的同行們有多人同,很顯然綁架江玉鏡的那個人並不認同。”陸向東眼睛瞄向田陽手裏的材料,“你是帶了結論回來的,對吧?”
“對,向東好眼力,”田陽嗬嗬一笑,把那兩頁紙放在桌子上,“通過你們從21世紀中學帶回來的江玉鏡照片,和視頻放大後的圖像進行對比,在去掉麵部青紫和腫脹造成的變化之後,圖像中人就是江玉鏡本人的可能性高達99%。”
要知道,即便是非常精準的dna比對結果,也不敢說準確率達到100%,因此這個99%的相似度,幾乎就等於確鑿的證實,他們所尋找的這名女教師,就是江玉鏡了。
“熊奇不肯和我們談,拒絕接聽我打過去的電話,我覺得眼下想辦法讓他答應和我們聊聊,這個很重要。”田蜜提出自己的看法。
陸向東在一旁默默的搖了搖頭,田陽和墨竇本來想說什麽,一看他搖頭,也都打住了,好奇的看著他,等他表態。
“既然知道熊奇是江玉鏡的朋友,那麽在他的那篇報道見報,並且得到了其他媒體支持,成功扭轉了大眾的視角之後,忽然之間離職遠走,這裏麵可能存在的原因,並不難推測,他既然現在不肯和我們合作,我覺得反而沒必要浪費時間,倒不如去見見任旭陽的家人。”陸向東看大夥兒都等著他表明態度,也不遮遮掩掩,“而且侯強提到,江玉鏡曾經打過一個班裏的男生,這名男生的母親也在公安局工作,我想,找到你們這位同事,或許也是一個側麵了解江玉鏡的好途徑。”
“陸博士說的有道理!”墨竇第一個表示讚成,“要是這樣的話,任旭陽家和那個咱們的同事就交給田蜜你來負責,我和田陽爭取查清楚江玉鏡最後一次被人見到是在什麽時候,什麽地方!看看有沒有更多和她失蹤有關的線索。”
田蜜對這樣的分工沒有意見,便從最方便下手的事情開始――尋找也在公安局工作的那個學生家長。
很快,通過向其他同事打聽,她便得知,那名被侯強提到的學生家長正是在公安局政治處工作的一名女警,大家平時都叫她大劉。
到政治處找到大劉,把來意一說,大劉倒也是個直爽的女人,沒有推三阻四,直接把自己兒子當初的遭遇給田蜜和陸向東說了一遍。
“我們家孩子上課偷偷聽音樂這事兒是不對,可是他那個班主任也太不像話了,”雖然事情過去很長時間,提起來江玉鏡,大劉還是顯得氣哼哼的,“我兒子回家說,他那個班主任最初是想要沒收我兒子的mp4,那個mp4是孩子姑姑從國外買回來給他的,挺貴,孩子心疼,就認錯求情,希望班主任能把mp4還給他,結果他那個班主任說上課開小差還敢談條件,當著全班的麵把mp4摔在地上用腳踩碎了,我兒子脾氣也倔,就和她理論,憑什麽損壞他的東西,那女人就踮著腳打我兒子的耳光!我兒子在跑回家來找我的時候,臉腫得多老高!”
“之後這件事是怎麽解決的?學校有什麽態度麽?”田蜜想知道21世紀中學是不是真如侯強所說的那樣袒護著江玉鏡。
大劉哼了一聲:“還能有什麽態度!我去學校找那女人算賬,質問她為什麽打我兒子,她看我人高馬大還穿著警服,嚇得連和我談都不敢,好像我能打她一樣!直接跑去把什麽這主任那主任的給叫來,跟我這兒替班主任打人找借口。我當時就一個要求,讓她當全班麵給我兒子道歉,她死活不同意,我也氣不過,就一氣之下給我兒子辦了轉學。我真是沒見過那麽囂張的老師!”
田蜜問了一下大劉兒子在江玉鏡班裏的時間,發現恰好與任旭陽同屆,連忙詢問起是否認識或者知道任旭陽這個孩子,大劉對任旭陽這個名字倒是顯得很陌生。
“這我還真不知道,我兒子就在那女人的班裏念了不到兩年,我對他那時候的同學不是很了解,這樣,我回去幫你們問問!”說完,大劉還忍不住氣哼哼的啐上一句,“那個江玉鏡要是真因為這種事情被人報複,我看也是活該!”(未完待續)
這篇報道篇幅很長,幾乎占據了大半個版麵,從副標題上看,內容包括同學對當時所發生事情的敘述,對任旭陽家人的采訪,還有校方的態度。最後還有一部分類似於讀者互動,刊登了許多人通過網絡或短信發過去的觀點看法。
基本上從這份報紙的記者當時采訪到的任旭陽的同班同學口中,這起自殺事件的始作俑者的確是江玉鏡。
據同學回憶,當日江玉鏡扇了任旭陽耳光,並且罵了很多難聽的話之後,任旭陽曾經哭著求江玉鏡不要再說下去,否則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麽活了,江玉鏡對她的這番話非但沒當回事兒,反而加以嘲笑,或她連死都不敢,甚至要任旭陽當著大夥兒的麵撞牆,以作證明。
校方對於這件事的態度可想而知充斥著各種敷衍,不管是出於對學校名聲的維護,還是對本校金牌班主任的保護,似乎都由不得他們不對整件事情輕描淡寫。
相比之下,措辭最激烈的自然是任旭陽的家人,雖然報道在刊登前,記者和編輯會對采訪的內容進行潤色,但僅從內容上來看,任家十分憤怒,並且聲稱要追究江玉鏡的責任,絕不退讓。
這篇報道還提到,惹下這個麻煩的江玉鏡本人對外聲稱受到壓力。身體欠佳,所以拒不接受任何采訪。
最後的編讀互動部分。絕大多數讀者都是譴責班主任的粗暴教育,任務江玉鏡應該為任旭陽的死負主要責任。
“看完了?”墨竇一直在旁邊等著田蜜,看她放下報紙,便遞上另外一張,“你再看看這個!很有意思哦!”
田蜜把報紙接過來,順便將自己手中的那一份遞給陸向東。
墨竇拿來的這份報紙,正是田蜜和陸向東剛剛去找過人的那家報社的,同樣是醒目的大標題,隻不過題目上的傾向性是顯而易見的。
“中學女生遭訓斥後輕生。當今青少年心理素質堪憂?!”田蜜看完標題,愣住了。“同一件事,責任人卻完全變了!”
“你接著看。”墨竇沒表態,隻是示意田蜜把文章讀下去。
田蜜迅速的把報道看了一遍,通篇都是在羅列當今社會,父母因為忙於工作,或者過於嬌寵,導致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過弱,容不得絲毫違背自己心願的事情。更不肯接受在學校裏老師的教導。
關於任旭陽和江玉鏡之間的事情。這篇報道對江玉鏡的行為描述與之前那一篇的形容可謂大相徑庭,歸結起來幾乎可以用“和風細雨”來形容,江玉鏡搖身一變從一個粗暴教育的班主任。變成了一個充滿耐心和愛心的人生導師,除此之外,關於江玉鏡的教學成績和個人榮譽,這篇報道中也大篇幅提及。
並且在報道中,對任旭陽的同班同學進行了采訪,學生們所陳述出來的內容也和之前的報道有了巨大的變化,決口不提江玉鏡的粗暴,更表示“老師沒有刺激到過任旭陽”。
兩篇報道的角度迥異,抨擊老師粗暴教育的在前,譴責學生心理素質差的在後,並且後麵的這一篇,出自當時還在c市某報社任職的記者熊奇之手,也就是侯強提到的那個江玉鏡在報社上班的朋友。
“在這名叫做熊奇的記者報道發出之後,沒過幾天,風向就好像轉變了一樣,好幾家報刊、網站都相繼轉載或者跟隨了熊奇的觀點,紛紛指責起自殺女生任旭陽過於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開始譴責家長的家庭教育不力,導致了孩子性格的不健全,無法融入社會,無法承受挫折,江玉鏡因此在被譴責了很短時間之後,又一下子成為無辜中箭的倒黴靶子,被很多人同情。”墨竇伸手指指這份報紙的日期。
田蜜又拿起桌上另外幾分大同小異的報道,果然,在熊奇的報道發出之前,普遍的報道和轉載刊登,都是傾向於同情任旭陽一家,可是從那之後,輿論的導向就逐漸逐漸發生了變化。
“其實這種事情也不是那麽難理解,”田陽也拿著一份材料回來,在田蜜桌旁坐了下來,“有一個詞,叫做隨幫唱影,有很多時候媒體之間就是這樣的,如果輿論的傾向性已經成立,那麽孤獨的唱反調是沒有市場的,所以後來幾乎所有媒體都不約而同的站在了同一個陣營裏,也是很正常的。同班同學的改口原因也不難想象。我唯一覺得這裏頭很有意思的是,最初的報道明明站在了任家的角度,並且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社會反響,為什麽後來會一百八十度大反轉呢?這個熊奇到底有什麽能量,能獲得同行中一大部分人的支持和認同?”
“不管他的同行們有多人同,很顯然綁架江玉鏡的那個人並不認同。”陸向東眼睛瞄向田陽手裏的材料,“你是帶了結論回來的,對吧?”
“對,向東好眼力,”田陽嗬嗬一笑,把那兩頁紙放在桌子上,“通過你們從21世紀中學帶回來的江玉鏡照片,和視頻放大後的圖像進行對比,在去掉麵部青紫和腫脹造成的變化之後,圖像中人就是江玉鏡本人的可能性高達99%。”
要知道,即便是非常精準的dna比對結果,也不敢說準確率達到100%,因此這個99%的相似度,幾乎就等於確鑿的證實,他們所尋找的這名女教師,就是江玉鏡了。
“熊奇不肯和我們談,拒絕接聽我打過去的電話,我覺得眼下想辦法讓他答應和我們聊聊,這個很重要。”田蜜提出自己的看法。
陸向東在一旁默默的搖了搖頭,田陽和墨竇本來想說什麽,一看他搖頭,也都打住了,好奇的看著他,等他表態。
“既然知道熊奇是江玉鏡的朋友,那麽在他的那篇報道見報,並且得到了其他媒體支持,成功扭轉了大眾的視角之後,忽然之間離職遠走,這裏麵可能存在的原因,並不難推測,他既然現在不肯和我們合作,我覺得反而沒必要浪費時間,倒不如去見見任旭陽的家人。”陸向東看大夥兒都等著他表明態度,也不遮遮掩掩,“而且侯強提到,江玉鏡曾經打過一個班裏的男生,這名男生的母親也在公安局工作,我想,找到你們這位同事,或許也是一個側麵了解江玉鏡的好途徑。”
“陸博士說的有道理!”墨竇第一個表示讚成,“要是這樣的話,任旭陽家和那個咱們的同事就交給田蜜你來負責,我和田陽爭取查清楚江玉鏡最後一次被人見到是在什麽時候,什麽地方!看看有沒有更多和她失蹤有關的線索。”
田蜜對這樣的分工沒有意見,便從最方便下手的事情開始――尋找也在公安局工作的那個學生家長。
很快,通過向其他同事打聽,她便得知,那名被侯強提到的學生家長正是在公安局政治處工作的一名女警,大家平時都叫她大劉。
到政治處找到大劉,把來意一說,大劉倒也是個直爽的女人,沒有推三阻四,直接把自己兒子當初的遭遇給田蜜和陸向東說了一遍。
“我們家孩子上課偷偷聽音樂這事兒是不對,可是他那個班主任也太不像話了,”雖然事情過去很長時間,提起來江玉鏡,大劉還是顯得氣哼哼的,“我兒子回家說,他那個班主任最初是想要沒收我兒子的mp4,那個mp4是孩子姑姑從國外買回來給他的,挺貴,孩子心疼,就認錯求情,希望班主任能把mp4還給他,結果他那個班主任說上課開小差還敢談條件,當著全班的麵把mp4摔在地上用腳踩碎了,我兒子脾氣也倔,就和她理論,憑什麽損壞他的東西,那女人就踮著腳打我兒子的耳光!我兒子在跑回家來找我的時候,臉腫得多老高!”
“之後這件事是怎麽解決的?學校有什麽態度麽?”田蜜想知道21世紀中學是不是真如侯強所說的那樣袒護著江玉鏡。
大劉哼了一聲:“還能有什麽態度!我去學校找那女人算賬,質問她為什麽打我兒子,她看我人高馬大還穿著警服,嚇得連和我談都不敢,好像我能打她一樣!直接跑去把什麽這主任那主任的給叫來,跟我這兒替班主任打人找借口。我當時就一個要求,讓她當全班麵給我兒子道歉,她死活不同意,我也氣不過,就一氣之下給我兒子辦了轉學。我真是沒見過那麽囂張的老師!”
田蜜問了一下大劉兒子在江玉鏡班裏的時間,發現恰好與任旭陽同屆,連忙詢問起是否認識或者知道任旭陽這個孩子,大劉對任旭陽這個名字倒是顯得很陌生。
“這我還真不知道,我兒子就在那女人的班裏念了不到兩年,我對他那時候的同學不是很了解,這樣,我回去幫你們問問!”說完,大劉還忍不住氣哼哼的啐上一句,“那個江玉鏡要是真因為這種事情被人報複,我看也是活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