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出去後,三郎才擼起衣袖,手臂上青了好大塊,哀怨的盯著二妞,直把她盯得把頭埋進疊好壘起的被褥裏不出來,四郎覺得好玩,也把頭埋進去,姐弟兩人在被子裏嬉笑。


    薑氏端著做好的晚飯進屋,見被褥被二妞四郎兩人折騰得散落一炕,沒好氣的一人屁股上輕輕賞了一巴掌。二妞有些羞澀,心道怎麽真的成了五歲孩童,紅著小臉幫著薑氏收拾殘局,大妞大郎合力抬上炕桌,二郎幾人擺好碗筷,一家人開始用晚飯。


    二妞扒完碗裏最後一口吃食,放下筷子,見其他的都已經止口,就四郎還在奮鬥,兩歲大點的小兒也不用人喂,吃得很謹慎,桌上沒落下幾滴湯漬,就是速度慢些。


    幾人靜候著四郎,沒有往日的說笑,二妞看看這個看看那個,突然開口。


    “娘,外麵有壞人,二妞要保護娘。”


    薑氏顫了下身子,抬頭望向小女兒,還沒消腫的眼又淚盈滿眶,狠狠地忍住,擠出個笑臉來,“好,二妞保護娘。”


    “還有我,三郎也會保護娘的。”三郎趕緊表態,二郎又被搶了個先,緊隨其後慢條斯理的也說著類似的話,大妞大郎沒開口,隻是望著母親,眼裏濃濃的關切。


    “四郎……四郎……娘……保護……”鄭四郎口齒還不太伶俐。


    薑氏鼻子吸聳好幾下,才止住眼角滲出的淚水,用手抹抹。


    “好,你們都保護娘,四郎長大了也保護娘。”說完端起碗喂四郎,掩飾內心的激動。


    “娘以後也不要出門了,二妞都是呆在家裏,還沒遇到過壞人呢,我們把門關上,他們就進不來了。”她盡量把話說得符合五歲孩子的思維,說完後瞅著薑氏想看她的反應。


    薑氏的手頓了一下,繼續把木勺遞到四郎的嘴邊,道“二妞的辦法真好,不過娘要去金景福送繡品換錢啊,不然二妞不是又要餓肚子了。”


    二妞接著道“二妞去送,我和娘去過,記得住路。”


    她有次想見識古代的街道,就磨了薑氏領上她一道出門,去過回金景福的鋪子。


    薑氏摸了摸女兒的頭發,笑道“二妞太小,等長大再幫娘送。”


    “娘,二妞已經長大了,上回二妞自己走去的都沒讓娘抱哩,大哥哥和大姐姐一道去,他們買過東西的,二妞認路。”


    薑氏沒有馬上否定,眼睛裏有絲猶豫。


    她知道薑氏有些心動,得給添把火,“壞人好可怕,娘打不過他們,娘出門,二妞會擔心的。”


    “嗬嗬!我的二妞都知道擔心娘啦,娘看看是用哪裏擔心的,是用小肚子嗎?”薑氏還閃著水汽的鳳眼眯起破涕而笑,女兒一本正經的腔調逗人得很。


    二妞埋怨的瞥薑氏一眼,真是會轉移話題,好好的氣氛都沒了。


    也不想想她現在的小人模樣配著大人的口吻,確實可樂。薑氏接收到女兒的眼神,笑得更誇張,大妞大郎幾人本來就很認真地關注著妹妹和母親,這會也忍不住跟著捧腹,屋子裏壓抑的氣氛一掃而空。


    二妞惱羞成怒,撇撇小嘴嘟著,她前世父母俱在時,就很喜歡撒嬌,隻要在親密的人麵前喜怒哀樂都長在臉上,這般神態做起來很自然,倒是沒再去想身體裏住著的是二十好幾的靈魂。


    薑氏笑夠了,二妞“哼”的一聲,扭過頭裝出一副生悶氣的小樣。


    薑氏抱過女兒,在懷裏輕拍著哄道,“娘不笑了,二妞不生氣啊,看,哥哥姐姐也不笑了。”說完給還在傻樂的三郎丟去一道眼光,他條件反射的將雙手相疊捂住嘴巴,臉鼓鼓的,還有噗噗聲從手縫裏散出來。


    二妞哼哼兩聲,給了三郎兩把眼刀子,把頭擱在薑氏肩上還是不說話。”


    等薑氏說了好些軟話,她估摸著差不多了才把頭轉過來,嘟囔道,“哼,在說正經事呢,怎麽可以這樣,以後再也不理你們了。”


    “哎呀,那要怎麽樣才會理我們呢,二妞告訴娘好了”


    二妞順著杆子往上爬“要是下回娘的繡品交給二妞送去,我還理娘。”


    薑氏抱著女兒沉默很久,才道“你太小,遇上拍花子的怎麽辦。”


    “不怕的,大哥不也出門買東西。”


    薑氏繼續不語,二妞再接再厲,“二妞跟大哥大姐一道去,路上不跟不認識的人說話,不吃別人給的東西,不到別的地方玩,快去快回。”說完看著大妞大郎尋求支持。


    “就是,娘,我出門買過東西,不是都沒事。”


    “娘,我會看好大郎跟二妞的。”


    “娘,可以的。”二妞伸出雙手環住薑氏的脖子,開始搖晃,“好不好嘛,好不好嘛,答應了吧,娘……娘……”這是多年練成的必殺技。


    在這個很注重禮教的時代,親密如母子也會有些距離,平時抱抱就很不錯了,鄭家的幾個孩子小小年紀都懂事的很,就是四郎也沒這般撒嬌過,薑氏哪能扛得住。


    二妞還沒使出後招,薑氏就繳械投降,她心裏意猶未盡,隻能等下回有機會再顯擺自己的功力。


    過了幾日大妞大郎和二妞要去金景福送繡好的荷包,臨出門薑氏不放心,想著再由她領孩子去一趟,被二妞幾人嚴詞拒絕,薑氏本來就不是個主意大的人,前幾日順從了二妞一回,這次也沒做太多努力。隻是把孩子送出門後就坐立難安。


    兩個時辰後三人才回來,比薑氏以前多出一個時辰去,漫長的等待差點沒讓她把心給跳出來。


    鄭家的院門在二妞的堅持下,那天開始白日裏也是從裏麵拴著,不像以前隻是虛掩,薑氏在屋裏等了個把時辰就守在門邊沒離開,直到聽到門外向起孩子熟悉的聲音。


    三人平安歸來,薑氏欣喜地鬆了口氣,進屋後就忙問詢前後的過程,大妞和大郎二人複述事情的經過,又很羞愧的表達多虧了妹妹,要不事情可能沒那麽順當。


    金景福的鋪子開在茂山縣城最繁華的中街,這裏的人命名都很實物,中街橫貫東西,正好把縣城正好劃分為南北兩半,北邊都是有錢有勢的人建的宅院,南邊是些平民百姓。


    其實鄭家離金景福直線距離不遠,茂山縣城就那麽大點,可是彎彎角角太多,二妞人小腿短,大郎兩人也不能都抱著她走,路上來回就花了近大半個時辰,到了地交繡品的人很多排起了長隊。


    二妞幾個第一次上門還都是三個孩子,輪到他們好一陣詢問,最後又翻出薑氏以前的成品做了對比才算過關,二妞在心裏暗讚古人的眼真毒,她是分辨不出來薑氏的針腳跟別人的有什麽不同。


    多花了些時間好在事情還算順當,特別是店裏專門負責收繡品的兩個婦人,對二妞很是喜愛。


    大妞溫婉靦腆,大郎實誠憨厚,都是半大的孩子皮薄得很,被人用懷疑的目光盯著問訊,緊張得麵紅耳赤地說話都有些結巴,二妞看著心急越俎代庖接過話頭,她曾在職場裏浸泡過好幾年,臉皮厚實的很。


    小小的年齡偏說話脆生生的,模樣又喜人還嘴甜得不行,一口一個嬸子把兩人哄得樂滋滋的,雖然活不能敷衍了事,但愛孩子是女人的天性,其中姓楊的婦人是金景福二掌櫃的妻子,家中三個調皮小子沒有女兒,對著這麽個乖巧機靈的活寶憐愛不已,真想拐回家去。最後掏出幾塊平常哄兒子用的飴糖,二妞推辭幾次又看向哥哥姐姐,大妞大郎兩人早就懵了,她自行決定收下,當然還是要做出又饞又羞的樣子,怯生生接過後仔細地收進自己的小口袋裏,回給她一個甜的出蜜的笑臉,引來楊氏在她粉嫩嫩的小臉狠狠地蹂躪幾下。


    最後按薑氏以前的價格收下二妞幾人帶來的五個荷包,二十五個銅板被大妞大郎兩人貼身分裝進懷裏,回家的路上也是小心翼翼的。


    二妞笑嘻嘻的跟薑氏要獎賞,奶聲奶氣地把大妞大郎也給逗樂了,兩人隻是為自己的緊張愧疚罷了,哪能對二妞生分了去,為妹妹的機靈驕傲還來不及,被二妞這麽一攪合,那點愧疚都拋到腦後勺,樂嗬嗬的掏出懷裏的銅板放在炕頭上,數了幾遍才交給母親收起。


    二妞記起自己口袋裏的飴糖,掏出來也放在炕上,一下子幾個孩子的眼球都被那幾塊糖吸引住,楊氏一共給了她四塊,不夠六個孩子一人一塊的分,而且她還想要薑氏也嚐嚐,考慮了片刻,決定四郎分得一整塊,其他的人每人半塊,想法說出來眾人自是不會反對,都快忘記糖的滋味,能舔嚐下就很滿足,何況古代的糖塊都做得很實在,半塊也有小拇指那麽大,已經很多了。


    分解糖塊的工作交給薑氏,她很公正的給了大郎幾個每人半塊,剩下的兩塊分別給了二妞和四郎,自己自然不願與孩子分食,最後在二妞的軟磨硬泡下小小得咬了一口。


    二妞第一次與人分食一塊糖,嚼在嘴裏還有些渣滓,卻覺得比以前吃的任何一種品牌的糖果都美味萬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蓬戶生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金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金娘並收藏蓬戶生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