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你明天要不要跟我們一起上街去。(.好看的小說)”
二妞貓在被窩裏趴起身子,扭頭看著正在用溫水卸妝的大妞,仿佛是不經意的說出來。
大妞的手頓了一下,“我跟著去做啥,扯幾尺布的事情,哪裏需要那麽些人。”
她低下頭,用濕帕子就著臉盆擦洗起來,自己倒是想日夜都這麽遮掩著,二妞非要她在睡前卸掉,實在拗不過這個妹妹去。
脂粉是在外邊買回來的,據說古代的胭脂水粉裏很多都含有鉛粉,二妞怕時間長了會損傷她臉上的皮膚,對身體也不好,自是當回事的催著。
“這裏賣的布料品種肯定比咱們那的多,扯些好看的回來,在路上做幾套薄衣衫吧,去年的衣服又短了,那些穿舊了的都沒帶出來,等咱們到了京城那邊,沒多久就要回暖了哩。”
二妞不願看著她一直自責內疚下去,本就不是她的錯。
“你看到合適的就買回來,我來做就是”,
洗淨脂粉後,換盆清水又洗了洗,扭幹帕子擦盡臉上的水跡,將水倒進腳盆裏,就著這些水把腳也洗洗,店小二隻給了小半桶的熱水,二妞用去一些,已是不多。
“以前給大哥他們做的儒衫都是素身的,這次也繡上些梅蘭竹菊什麽的上去,讓大哥他們也附庸風雅一回,我還不大會配色哩,眼光不如大姐的好,怕買的繡線不合用”,連繡啥都還沒個章程,哪有合用不合用一說,二妞隻是想趁機把她拉出去轉轉。
“見樣的繡線都買一絡回來,這次用不上。下回再用就是,浪費不了的,”
大妞一邊說一邊走至床跟前。二妞往裏挪了挪,給她讓出個熱乎乎的位子來,客棧裏隻有木床沒砌暖炕。屋裏隻燒著個炭盆,姐妹倆擠在一個被窩裏睡。空出的那條被子就搭在上邊,這樣更暖和些。
大妞才躺身進去,二妞就要貼過來。
“等等,身上還沒暖過來,又把你涼著啊。”
話音還沒落,胳膊已被她環抱住,大妞笑笑隨她去了。
“哪有那麽嬌貴。大姐身上也暖和著哩”,幾絲頭發掃過鼻尖有些癢,二妞在她肩上蹭蹭,繼續道,“大姐,明天一起去,我好久沒跟大姐一道上街了。”
“我不方便上街去,有大郎陪著你就好”,眼神更是黯淡幾分。
“有啥不方便的,姐。你化了妝爹他們都看不出真假來。”
大妞將二妞抱著的那隻胳膊抽出來,起身把燈吹滅掉,給二妞那頭掖了掖被子,這才又躺下。“明天再說吧,已經很晚了,先睡覺,你今天白日裏睡得多,是不乏,我可是困的不行了。”
“大姐”,二妞晃了晃她的胳膊,隻是不理。
聽著大妞有些絮亂的呼吸聲,二妞在黑暗裏眨巴著眼睛,沒在說下去。
她那裏又是正要買布做衣衫去,馬車上晃晃蕩蕩的,做這些事隻會損耗了眼睛,隻是找個借口想讓大姐一道出門罷了,總不能一著被蛇咬三年怕井繩吧,算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她的心結已深,本就不是三言兩語能輕易解開,逼得太緊,她怕惹得大姐心思更重,不過也不氣餒,遲早是會將她從象牙塔裏拉出來的。
大妞曾想過,剃了發去做個姑子了卻此生,省得要累及全家,可她說不出口,自李二九損毀了她名節那天開始,連著十數日,身邊總是無時無刻總會有人伴在身旁,家人在想些什麽,她怎會不知,事發當日,倒是真想過一死以示清白,也不是找不到時機,可還是下不得手去,她怕來世不能做爹娘的女兒,不能做弟弟妹妹的大姐,更怕爹娘白發人送了黑發人,惹了他們悲傷,有了這些割舍不下牽掛,她終其一生也做不到六更清淨,如何能入得了佛門,又如何能對著家人說出口去。(.)
退婚的傷已是淡去,如今隻是滿肺腑的無窮盡的內疚,要不是她,何至於背井離鄉,生體發膚受之父母,不能自毀容顏,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躲開人群,不要再給家裏找來災禍。
大妞的這些想法,從來沒與人提及過,二妞要是知道她素來柔綿的大姐曾有過這麽些過激的想法,隻怕是上茅廁也會跟了去。
姐妹倆相互依偎著,在緘默中想著各自的心事,良久過後,才是不知覺沉沉睡去。
次日,二妞跟大郎和三郎一道出的門,在外邊逛了小半日才回來,除了棉花和布,還買了別的東西,東陽縣確實比茅山繁華的多,這麽冷的天,街上竟然已經有擺攤的商販,出門買東西的人亦是不少。
“買這些東西回來做啥?咱們現在用不著,等安置下來再買就是。”
薑氏翻看著三個孩子帶回來的東西,除了布和棉花是早就說好了的,其它東西真是讓她摸不著頭腦,一個藥罐子,幾副碗碗筷,這是要做飯還是要煎藥。
“娘,二妞要買的,她說是要在路上用,擱在炭盆上可以燒熱水喝,還能熬個肉湯啥的。”
聽了三郎的話,屋裏的其他人紛紛往二妞望去,大郎是早就知道的,亦是笑眼往著她。
二妞笑眯眯的直點頭,古代做飯用的都是大鍋大灶,她隻好買了個藥罐回來,還是撿了最小的那種買,不過煲湯用瓦罐可比鐵鍋好得多。
她心裏想得還挺美,用藥罐燒點開水,放些薑下去,有薑湯喝著就不怕再受涼氣了,再煲些湯給娘和大姐補補身子,這些日子兩人都消瘦了好多,要是一路上都啃幹糧,等到了地方,還不得就剩下皮包骨了,路上總會要遇上野雞野兔之類的,爹的弓箭亦是帶著,不會找不到食材,她還準備去買些紅棗枸杞之類的,隻是這些東西貴,今天帶出去的錢不夠用。
這個閨女真是個奇葩,什麽時候都能想出些鬼點子來,在吃上頭更是精通,琢磨出來的吃法層出不窮,不過這還真是個好辦法,鄭大虎越想,笑意越深。
對著他的笑眼,開始是得意的,看著看著就不是滋味了,二妞嘟起嘴羞惱著道“爹,您笑話我,這樣不好嗎?”
她這麽一問,鄭大虎很不客氣的直接笑出聲來,二妞扯了他袖子不依的左搖右晃,“爹,不帶這樣的,您不許再笑了。”
鄭大虎再她頭上輕拍兩下,安慰著到,“爹這是高興,蘭丫頭這麽聰明,還不興爹高興高興。”
“您笑的明明不是這個”,別以為她小,看不出來。
“那你說,爹笑啥呢?”
二妞嘟著嘴側背過身去不知聲,餘光掃過大扭那裏,見她眼睛裏是久違的和煦的笑意,不禁喜從心生,便也不惱了。
薑氏笑吟吟的看著兩人,爹沒個爹樣,閨女沒個閨女樣,她以前還會說說,後來也就隨他們去了,二妞倒是幾個孩子裏頭性格最像丈夫的。
二妞的無意之舉,帶給了家人很久沒有過的輕鬆和喜悅,心裏的憋屈不由得消散許多,這趟寒日裏的遠行,由她這麽一攪合,像是遊玩一般,對未知的那個地方也隱隱期待起來,所有的一切都是可以從新開始的。
過了兩日,鄭大虎帶著三郎和二妞去定做坐塌的那個木匠鋪,等三個坐塌都安裝完畢後,又驅著馬車去到鐵匠鋪,取鄭大虎前日來定做的一個三角鐵架,這是他那日為安撫閨女答應的條件,至於做什麽用的,全家就二妞自己知道,誰問都不說。
等到元宵燈節那日的晚上,鄭家人一個不少的都出來了。
大妞極為不願,可又不能違了父母之命,不得不跟著出來。
二妞背地裏沒少鼓搗,她勸服不了大妞,隻好在鄭大虎和薑氏麵前下功夫,人在哪跌倒就該在哪爬起來。
鄭大虎和薑氏初次聽到二妞的說辭,很是震驚深想下去,卻又那麽的有道理,治療膿瘡的最好辦法可不就是把傷疤揭開,將膿水擠出來,再上藥,再結疤,最好才能徹底愈合,這又何嚐隻是大妞一個人的傷疤,那件事情如魚刺在喉吐之不出咽之不下,連他們也有些懼怕再讓大女兒出門去,如此躲著避著,大妞如何能從傷痛中走出來,離開茅山,不就是為了保全她一生的幸福嗎?他們想的倒不如一個孩子來的通透。
東陽城裏的燈會很熱鬧,好多都是茅山縣見不到的新鮮玩意,不過除了四郎,鄭家人的心思都不在上頭,擠在人群裏戰戰兢兢地走著,回到客棧後才是鬆下口氣,過後誰也再說起這事。
鄭大虎又去盧鏢頭那問過,定在正月十八這日出發。
走的前一日,二妞想上街去買些零食帶在路上解悶,出門前順口問到,“大姐,你要不要一起去。”
大妞如往日般立刻推辭,眼睛裏不停的閃著猶豫,半響過後,微微頷首,“嗯,我也去吧,正要有些要買的東西。”
二妞驚喜萬分,生怕她反悔,拉上就走,大郎和二郎趕緊跟著走出房間。
薑氏在房門口看著幾人走下樓梯,回轉了個身對著鄭大虎道“你也去吧,我還是有些不放心。”
“你把房門關上,別讓三郎四郎出去,我們等會就回來”,鄭大虎走之前又交代一句。(未完待續)
二妞貓在被窩裏趴起身子,扭頭看著正在用溫水卸妝的大妞,仿佛是不經意的說出來。
大妞的手頓了一下,“我跟著去做啥,扯幾尺布的事情,哪裏需要那麽些人。”
她低下頭,用濕帕子就著臉盆擦洗起來,自己倒是想日夜都這麽遮掩著,二妞非要她在睡前卸掉,實在拗不過這個妹妹去。
脂粉是在外邊買回來的,據說古代的胭脂水粉裏很多都含有鉛粉,二妞怕時間長了會損傷她臉上的皮膚,對身體也不好,自是當回事的催著。
“這裏賣的布料品種肯定比咱們那的多,扯些好看的回來,在路上做幾套薄衣衫吧,去年的衣服又短了,那些穿舊了的都沒帶出來,等咱們到了京城那邊,沒多久就要回暖了哩。”
二妞不願看著她一直自責內疚下去,本就不是她的錯。
“你看到合適的就買回來,我來做就是”,
洗淨脂粉後,換盆清水又洗了洗,扭幹帕子擦盡臉上的水跡,將水倒進腳盆裏,就著這些水把腳也洗洗,店小二隻給了小半桶的熱水,二妞用去一些,已是不多。
“以前給大哥他們做的儒衫都是素身的,這次也繡上些梅蘭竹菊什麽的上去,讓大哥他們也附庸風雅一回,我還不大會配色哩,眼光不如大姐的好,怕買的繡線不合用”,連繡啥都還沒個章程,哪有合用不合用一說,二妞隻是想趁機把她拉出去轉轉。
“見樣的繡線都買一絡回來,這次用不上。下回再用就是,浪費不了的,”
大妞一邊說一邊走至床跟前。二妞往裏挪了挪,給她讓出個熱乎乎的位子來,客棧裏隻有木床沒砌暖炕。屋裏隻燒著個炭盆,姐妹倆擠在一個被窩裏睡。空出的那條被子就搭在上邊,這樣更暖和些。
大妞才躺身進去,二妞就要貼過來。
“等等,身上還沒暖過來,又把你涼著啊。”
話音還沒落,胳膊已被她環抱住,大妞笑笑隨她去了。
“哪有那麽嬌貴。大姐身上也暖和著哩”,幾絲頭發掃過鼻尖有些癢,二妞在她肩上蹭蹭,繼續道,“大姐,明天一起去,我好久沒跟大姐一道上街了。”
“我不方便上街去,有大郎陪著你就好”,眼神更是黯淡幾分。
“有啥不方便的,姐。你化了妝爹他們都看不出真假來。”
大妞將二妞抱著的那隻胳膊抽出來,起身把燈吹滅掉,給二妞那頭掖了掖被子,這才又躺下。“明天再說吧,已經很晚了,先睡覺,你今天白日裏睡得多,是不乏,我可是困的不行了。”
“大姐”,二妞晃了晃她的胳膊,隻是不理。
聽著大妞有些絮亂的呼吸聲,二妞在黑暗裏眨巴著眼睛,沒在說下去。
她那裏又是正要買布做衣衫去,馬車上晃晃蕩蕩的,做這些事隻會損耗了眼睛,隻是找個借口想讓大姐一道出門罷了,總不能一著被蛇咬三年怕井繩吧,算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她的心結已深,本就不是三言兩語能輕易解開,逼得太緊,她怕惹得大姐心思更重,不過也不氣餒,遲早是會將她從象牙塔裏拉出來的。
大妞曾想過,剃了發去做個姑子了卻此生,省得要累及全家,可她說不出口,自李二九損毀了她名節那天開始,連著十數日,身邊總是無時無刻總會有人伴在身旁,家人在想些什麽,她怎會不知,事發當日,倒是真想過一死以示清白,也不是找不到時機,可還是下不得手去,她怕來世不能做爹娘的女兒,不能做弟弟妹妹的大姐,更怕爹娘白發人送了黑發人,惹了他們悲傷,有了這些割舍不下牽掛,她終其一生也做不到六更清淨,如何能入得了佛門,又如何能對著家人說出口去。(.)
退婚的傷已是淡去,如今隻是滿肺腑的無窮盡的內疚,要不是她,何至於背井離鄉,生體發膚受之父母,不能自毀容顏,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躲開人群,不要再給家裏找來災禍。
大妞的這些想法,從來沒與人提及過,二妞要是知道她素來柔綿的大姐曾有過這麽些過激的想法,隻怕是上茅廁也會跟了去。
姐妹倆相互依偎著,在緘默中想著各自的心事,良久過後,才是不知覺沉沉睡去。
次日,二妞跟大郎和三郎一道出的門,在外邊逛了小半日才回來,除了棉花和布,還買了別的東西,東陽縣確實比茅山繁華的多,這麽冷的天,街上竟然已經有擺攤的商販,出門買東西的人亦是不少。
“買這些東西回來做啥?咱們現在用不著,等安置下來再買就是。”
薑氏翻看著三個孩子帶回來的東西,除了布和棉花是早就說好了的,其它東西真是讓她摸不著頭腦,一個藥罐子,幾副碗碗筷,這是要做飯還是要煎藥。
“娘,二妞要買的,她說是要在路上用,擱在炭盆上可以燒熱水喝,還能熬個肉湯啥的。”
聽了三郎的話,屋裏的其他人紛紛往二妞望去,大郎是早就知道的,亦是笑眼往著她。
二妞笑眯眯的直點頭,古代做飯用的都是大鍋大灶,她隻好買了個藥罐回來,還是撿了最小的那種買,不過煲湯用瓦罐可比鐵鍋好得多。
她心裏想得還挺美,用藥罐燒點開水,放些薑下去,有薑湯喝著就不怕再受涼氣了,再煲些湯給娘和大姐補補身子,這些日子兩人都消瘦了好多,要是一路上都啃幹糧,等到了地方,還不得就剩下皮包骨了,路上總會要遇上野雞野兔之類的,爹的弓箭亦是帶著,不會找不到食材,她還準備去買些紅棗枸杞之類的,隻是這些東西貴,今天帶出去的錢不夠用。
這個閨女真是個奇葩,什麽時候都能想出些鬼點子來,在吃上頭更是精通,琢磨出來的吃法層出不窮,不過這還真是個好辦法,鄭大虎越想,笑意越深。
對著他的笑眼,開始是得意的,看著看著就不是滋味了,二妞嘟起嘴羞惱著道“爹,您笑話我,這樣不好嗎?”
她這麽一問,鄭大虎很不客氣的直接笑出聲來,二妞扯了他袖子不依的左搖右晃,“爹,不帶這樣的,您不許再笑了。”
鄭大虎再她頭上輕拍兩下,安慰著到,“爹這是高興,蘭丫頭這麽聰明,還不興爹高興高興。”
“您笑的明明不是這個”,別以為她小,看不出來。
“那你說,爹笑啥呢?”
二妞嘟著嘴側背過身去不知聲,餘光掃過大扭那裏,見她眼睛裏是久違的和煦的笑意,不禁喜從心生,便也不惱了。
薑氏笑吟吟的看著兩人,爹沒個爹樣,閨女沒個閨女樣,她以前還會說說,後來也就隨他們去了,二妞倒是幾個孩子裏頭性格最像丈夫的。
二妞的無意之舉,帶給了家人很久沒有過的輕鬆和喜悅,心裏的憋屈不由得消散許多,這趟寒日裏的遠行,由她這麽一攪合,像是遊玩一般,對未知的那個地方也隱隱期待起來,所有的一切都是可以從新開始的。
過了兩日,鄭大虎帶著三郎和二妞去定做坐塌的那個木匠鋪,等三個坐塌都安裝完畢後,又驅著馬車去到鐵匠鋪,取鄭大虎前日來定做的一個三角鐵架,這是他那日為安撫閨女答應的條件,至於做什麽用的,全家就二妞自己知道,誰問都不說。
等到元宵燈節那日的晚上,鄭家人一個不少的都出來了。
大妞極為不願,可又不能違了父母之命,不得不跟著出來。
二妞背地裏沒少鼓搗,她勸服不了大妞,隻好在鄭大虎和薑氏麵前下功夫,人在哪跌倒就該在哪爬起來。
鄭大虎和薑氏初次聽到二妞的說辭,很是震驚深想下去,卻又那麽的有道理,治療膿瘡的最好辦法可不就是把傷疤揭開,將膿水擠出來,再上藥,再結疤,最好才能徹底愈合,這又何嚐隻是大妞一個人的傷疤,那件事情如魚刺在喉吐之不出咽之不下,連他們也有些懼怕再讓大女兒出門去,如此躲著避著,大妞如何能從傷痛中走出來,離開茅山,不就是為了保全她一生的幸福嗎?他們想的倒不如一個孩子來的通透。
東陽城裏的燈會很熱鬧,好多都是茅山縣見不到的新鮮玩意,不過除了四郎,鄭家人的心思都不在上頭,擠在人群裏戰戰兢兢地走著,回到客棧後才是鬆下口氣,過後誰也再說起這事。
鄭大虎又去盧鏢頭那問過,定在正月十八這日出發。
走的前一日,二妞想上街去買些零食帶在路上解悶,出門前順口問到,“大姐,你要不要一起去。”
大妞如往日般立刻推辭,眼睛裏不停的閃著猶豫,半響過後,微微頷首,“嗯,我也去吧,正要有些要買的東西。”
二妞驚喜萬分,生怕她反悔,拉上就走,大郎和二郎趕緊跟著走出房間。
薑氏在房門口看著幾人走下樓梯,回轉了個身對著鄭大虎道“你也去吧,我還是有些不放心。”
“你把房門關上,別讓三郎四郎出去,我們等會就回來”,鄭大虎走之前又交代一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