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來,聽說薑氏要一道進京去,二妞心越發癢得難耐,可是回眸一想,今天哥哥他們要去學裏,她若跟著走了,不就隻剩大姐一人在家,頓時熄了那門心思。
出門前,薑氏千叮嚀萬囑咐,要大妞看好妹妹,又把二妞叫來叨叨一番,得她再三保證今天不去後院倒騰那些西瓜苗後,這才安心的離了家。
順道將大郎幾個送到私塾,夫妻二人驅著馬車,沿著官道直往京城方向而去。
恰是萬物勃發的時節,紅花綠草,生機盎然,一路上,騎馬的,驅車的,步行的,往來者甚多。
車廂內左右兩邊坐塌俱已拆除,隻留下後榻,薑氏坐在車內思緒萬千,一手撩起窗簾,隻是那風景和那熱鬧,入了眼也是入不了心。
這條路她無比熟悉,在兒時,每年都要來來回回走上些許趟,本來以為在有生之年不會再回到這個地方,沒曾想命運弄人,在時隔二十年後,她還會再走一遭。
她本姓徐而不是薑,薑是這個世上曾今最疼愛她的祖母的姓氏,為了祭奠這位為她遮風避雨,在狼巢虎穴中保她安然無恙的慈者,在她為鄭大虎救起後,便改隨了祖母的姓。
徐家是京中名門世族,書香門第,出仕入相,立世百年而不到,可浮華的背後,卻是無窮盡的汙濁,在那個深宅大院裏,她曾以為活著就是要你踩了我,我防著她,她再壓了你,理不清的爭鬥,解不完的愁苦,直到燈枯油盡的那天。
沒曾料想。她會置死地而後生,沒有錦衣玉食,卻有至情至性不離不棄的丈夫。有至真至孝活潑懂事的兒女,即使是吃糠咽菜,心裏頭也是甜的。
薑氏曲身向前掀起車簾角。鄭大虎能預知般亦是回轉過頭來,咧嘴一笑。薑氏不自覺的揚起唇角,又將簾子放下。
往事如雲煙,她如今不怨不恨,隻是不想再與前塵糾葛,更不願丈夫兒女卷入到不必要的紛爭中去。
二十年恍如隔世,城中還有幾人能記得她這位不吭不響的徐家嫡出六姑娘,撫著自己的麵額想著。新顏換舊容,隻要她不自己上門去,誰又還能認出她來,即使認出又待如何,她入了鄭家門,即為鄭家人,是是非非與她何幹,用不著自個愁了自個。
如此一想,薑氏心境頓開,饒有興致的撩起窗簾往外賞景去了。也難怪小丫頭喜歡往外跑的,。
“謹娘,咱們要入城了。”
“嗯,在城裏頭慢些駛。街上人多。”
薑氏對京城的熟悉僅在於聽說過,她親自去過的地方倒是很少。
夫妻二人昨晚就商議好,入城後直接去回廊坊,那是京城裏最有名氣的一條街道,各類商鋪聚集之地。
鄭大虎找路人問清方向後,便駕了馬車直往回廊坊而去。
這個時代可沒有專門賣水果的鋪麵,往往都是與糧油肉蔬幹貨這些搭雜著賣,鄭大虎連了進六七家店鋪。
有三家鋪子裏在賣櫻桃,都是從魯州運來的,個頭比鄭家從山上摘下來的要大些,隻是蔫吧的一點也不喜人,要價還挺高,六十至九十文一斤不等。
聽店裏的夥計說起,新鮮的新鮮的櫻桃,都是直接進到各家的府邸裏,根本不會拿到市麵上來兜售。
鄭大虎提了半籃子原先準備好的櫻桃到鋪子邀價,最高的給出七十五文一斤。
他並不急著賣,準備拿著木牌子真就到‘裕盛隆’去尋那位姓馮的管事,再過個把月的時間西瓜也要熟了,不如趁買櫻桃的時候,把西瓜的買家一並找了,一般的鋪子吃不下這些多貨,必須要是大商號才行。(.好看的小說)
他對京城裏的商行都是一無所知,與其瞎貓亂撞,不如先去找‘裕盛隆’試試,畢竟是曾有過接觸,好歹也救過鄧管事一命,看在這個情分上也不至於坑蒙了他去,不過為了以防萬一,還是到別的鋪子裏摸了個底。
若是‘裕盛隆’能把櫻桃都收了去,那就是有門道的,估摸著對西瓜也會有興趣才是。
鄭大虎驅著馬車在回廊坊緩緩前行,瞅見一家掛著‘裕盛隆’字號的布莊,也不管與他要賣的東西有沒有瓜葛,停了馬車在鋪前又與車裏的薑氏說了句話,便跳下車進店裏去了。
裏頭的夥計每天迎來送往,見人行事,在鄭大虎進門時掃去一眼,便知道這不是個大主顧,招呼起來有些不冷不熱。
鄭大虎才不在乎這個,開口就是要找店裏主事的人。
夥計很疑惑,這人看著就是個普通庶民,說起話來倒是氣粗的很,不過還是到後邊尋了店鋪的掌櫃來。
鄭大虎簡單寒暄兩句,掏出木牌來遞與這位胖呼呼的李掌櫃,隻說要見馮管事,具體事由卻是沒提。
鋪麵裏還有其他客人,說話辦事不大方便,布莊的掌櫃便引了鄭大虎往後堂去,作為‘裕盛隆’旗下的一店之掌,他對這樣的木牌當然不陌生,當著鄭大虎的麵破開機關來驗證。
李掌櫃肉呼呼的臉上眼睛頓時眯成條小縫,‘裕盛隆’的每個主事者都有一個木牌子,沒別的用途,隻是一種身份的象征,裏邊有金牌的要管事級別的人才有資格擁有,他這樣的掌櫃,裏邊就是塊銀牌,而血玉更是隻有商號裏三位大管事才俱有,無論這人是何來曆,是不是真的認識鄧大管事,他都得親自跑一趟才行。
“鄭兄弟,你在這裏喝杯茶稍作歇息,我去去就來,這牌子不知能否借我一用。”
人當然不是他想見就能見的,鄭大虎自是知曉,“掌櫃的客氣,牌子你盡管拿去,我在門外馬車上等著就好。”
車上許是有東西要看管,李掌櫃識趣的也不多說,與鄭大虎一道出了門。
鄭大虎隔著車簾與薑氏說了小半個時辰的話,李掌櫃才是有些喘息的趕回來。
“不好意思,讓鄭兄弟久等,馮管事忙得實在脫不開身,你隨我過去,可否?”
“有勞掌櫃的了”,鄭大虎跳下馬車抱拳說道,然後牽起韁繩準備與他一道步行,車內有薑氏,自是不能請了李掌櫃上車,適才見他也是步行而去的,應該不遠才是。
李掌櫃見他那架勢微微一頓,便又笑眯眯的引著鄭大虎往他剛來的方向走去。
如鄭大虎所想的那樣,沿著街道走了約兩百來步,李掌櫃便領著他拐進條巷子裏,轉過兩個拐角後,在一個院門大展的院子前停住。
李掌櫃跟門房打了招呼後,讓鄭大虎將馬車驅進院子裏去,他本是想著車裏邊可能裝有貴重之物,放在外邊怕鄭大虎不放心,出自一番好意。
鄭大虎正準備調了馬頭往門去,車廂裏傳出了薑氏的聲音。
“當家的,有我在外邊看著呢,你盡管放心進去就是。”
男人談事的地方,她不大好跟進去,更不好孤身一人留在外院,這地方應該不會有人專門招待女客進內院才是。
鄭大虎有些詫異,按他所想,留下媳婦在外邊自是不如進到院裏安全,所以李掌櫃的提議正合他心意,可媳婦這麽說,肯定有她的理由,許是把馬車驅進去有什麽不妥之處吧,他不懂這些,聽媳婦的總沒錯。
“也是,那我去去就來”,鄭大虎將繩子拴在石鎖上,對著李掌櫃憨憨笑道,“掌櫃的,用不著那麽麻煩,咱們進去就行了。”
李掌櫃緩過神來才要開口,從院子裏走出一人來,卻是馮管事身邊的隨從。
“源小哥,這位就是鄭兄弟,麻煩你引了去見管事,鋪子裏事多,我這就回去了。”
“李掌櫃事忙,小的會跟馮管事說的,您放心就是。”
用的倒是敬語,不過語氣裏可沒顯出來就是,鄭大虎站在一旁盡數看在眼裏。
“鄭爺,您裏邊請,”,這位源小哥對鄭大虎卻是顯出幾分真是的恭敬來。
在巴山遭遇山匪時,他就在鄧管事身邊,若沒有鄭大虎出手相救,作為貼身隨從,他可是要用身體替管事擋刀去,所以,鄭大虎對他也算得上是有救命之恩的,何況,對於鄭大虎一箭射一人,一槍殺一匪的身手,他可是佩服的緊,比自己商號裏的護院還強些。
“有勞源小哥了。”
“鄭爺喚小的阿源即可,可不敢當您的有勞二字,本來小的應該去鋪子迎您的,不巧有事絆住腿,又怕讓您久等,這才托了李掌櫃跑一趟。”
這是個兩進的院子,前院十數間的屋子,是‘裕盛隆’有頭麵的管事固定理事的場所,後院是作倉庫之用。
說話間阿源領著鄭大虎在會客廳裏坐下,“鄭爺,您在這裏稍坐片刻,小的這就去問問鄧管事那得空了沒”,給他上了茶後,這個叫阿源的隨從才是離去。
待他走後,鄭大虎四下裏瞅了一眼,一個商號管事會客的地方,竟不比茂山縣洪家的擺設差,有些意思。
鄭大虎抿嘴笑了笑,進布莊裏去的時候還有些緊張,這會卻是一點拘謹之感也找不出來了。(未完待續)
出門前,薑氏千叮嚀萬囑咐,要大妞看好妹妹,又把二妞叫來叨叨一番,得她再三保證今天不去後院倒騰那些西瓜苗後,這才安心的離了家。
順道將大郎幾個送到私塾,夫妻二人驅著馬車,沿著官道直往京城方向而去。
恰是萬物勃發的時節,紅花綠草,生機盎然,一路上,騎馬的,驅車的,步行的,往來者甚多。
車廂內左右兩邊坐塌俱已拆除,隻留下後榻,薑氏坐在車內思緒萬千,一手撩起窗簾,隻是那風景和那熱鬧,入了眼也是入不了心。
這條路她無比熟悉,在兒時,每年都要來來回回走上些許趟,本來以為在有生之年不會再回到這個地方,沒曾想命運弄人,在時隔二十年後,她還會再走一遭。
她本姓徐而不是薑,薑是這個世上曾今最疼愛她的祖母的姓氏,為了祭奠這位為她遮風避雨,在狼巢虎穴中保她安然無恙的慈者,在她為鄭大虎救起後,便改隨了祖母的姓。
徐家是京中名門世族,書香門第,出仕入相,立世百年而不到,可浮華的背後,卻是無窮盡的汙濁,在那個深宅大院裏,她曾以為活著就是要你踩了我,我防著她,她再壓了你,理不清的爭鬥,解不完的愁苦,直到燈枯油盡的那天。
沒曾料想。她會置死地而後生,沒有錦衣玉食,卻有至情至性不離不棄的丈夫。有至真至孝活潑懂事的兒女,即使是吃糠咽菜,心裏頭也是甜的。
薑氏曲身向前掀起車簾角。鄭大虎能預知般亦是回轉過頭來,咧嘴一笑。薑氏不自覺的揚起唇角,又將簾子放下。
往事如雲煙,她如今不怨不恨,隻是不想再與前塵糾葛,更不願丈夫兒女卷入到不必要的紛爭中去。
二十年恍如隔世,城中還有幾人能記得她這位不吭不響的徐家嫡出六姑娘,撫著自己的麵額想著。新顏換舊容,隻要她不自己上門去,誰又還能認出她來,即使認出又待如何,她入了鄭家門,即為鄭家人,是是非非與她何幹,用不著自個愁了自個。
如此一想,薑氏心境頓開,饒有興致的撩起窗簾往外賞景去了。也難怪小丫頭喜歡往外跑的,。
“謹娘,咱們要入城了。”
“嗯,在城裏頭慢些駛。街上人多。”
薑氏對京城的熟悉僅在於聽說過,她親自去過的地方倒是很少。
夫妻二人昨晚就商議好,入城後直接去回廊坊,那是京城裏最有名氣的一條街道,各類商鋪聚集之地。
鄭大虎找路人問清方向後,便駕了馬車直往回廊坊而去。
這個時代可沒有專門賣水果的鋪麵,往往都是與糧油肉蔬幹貨這些搭雜著賣,鄭大虎連了進六七家店鋪。
有三家鋪子裏在賣櫻桃,都是從魯州運來的,個頭比鄭家從山上摘下來的要大些,隻是蔫吧的一點也不喜人,要價還挺高,六十至九十文一斤不等。
聽店裏的夥計說起,新鮮的新鮮的櫻桃,都是直接進到各家的府邸裏,根本不會拿到市麵上來兜售。
鄭大虎提了半籃子原先準備好的櫻桃到鋪子邀價,最高的給出七十五文一斤。
他並不急著賣,準備拿著木牌子真就到‘裕盛隆’去尋那位姓馮的管事,再過個把月的時間西瓜也要熟了,不如趁買櫻桃的時候,把西瓜的買家一並找了,一般的鋪子吃不下這些多貨,必須要是大商號才行。(.好看的小說)
他對京城裏的商行都是一無所知,與其瞎貓亂撞,不如先去找‘裕盛隆’試試,畢竟是曾有過接觸,好歹也救過鄧管事一命,看在這個情分上也不至於坑蒙了他去,不過為了以防萬一,還是到別的鋪子裏摸了個底。
若是‘裕盛隆’能把櫻桃都收了去,那就是有門道的,估摸著對西瓜也會有興趣才是。
鄭大虎驅著馬車在回廊坊緩緩前行,瞅見一家掛著‘裕盛隆’字號的布莊,也不管與他要賣的東西有沒有瓜葛,停了馬車在鋪前又與車裏的薑氏說了句話,便跳下車進店裏去了。
裏頭的夥計每天迎來送往,見人行事,在鄭大虎進門時掃去一眼,便知道這不是個大主顧,招呼起來有些不冷不熱。
鄭大虎才不在乎這個,開口就是要找店裏主事的人。
夥計很疑惑,這人看著就是個普通庶民,說起話來倒是氣粗的很,不過還是到後邊尋了店鋪的掌櫃來。
鄭大虎簡單寒暄兩句,掏出木牌來遞與這位胖呼呼的李掌櫃,隻說要見馮管事,具體事由卻是沒提。
鋪麵裏還有其他客人,說話辦事不大方便,布莊的掌櫃便引了鄭大虎往後堂去,作為‘裕盛隆’旗下的一店之掌,他對這樣的木牌當然不陌生,當著鄭大虎的麵破開機關來驗證。
李掌櫃肉呼呼的臉上眼睛頓時眯成條小縫,‘裕盛隆’的每個主事者都有一個木牌子,沒別的用途,隻是一種身份的象征,裏邊有金牌的要管事級別的人才有資格擁有,他這樣的掌櫃,裏邊就是塊銀牌,而血玉更是隻有商號裏三位大管事才俱有,無論這人是何來曆,是不是真的認識鄧大管事,他都得親自跑一趟才行。
“鄭兄弟,你在這裏喝杯茶稍作歇息,我去去就來,這牌子不知能否借我一用。”
人當然不是他想見就能見的,鄭大虎自是知曉,“掌櫃的客氣,牌子你盡管拿去,我在門外馬車上等著就好。”
車上許是有東西要看管,李掌櫃識趣的也不多說,與鄭大虎一道出了門。
鄭大虎隔著車簾與薑氏說了小半個時辰的話,李掌櫃才是有些喘息的趕回來。
“不好意思,讓鄭兄弟久等,馮管事忙得實在脫不開身,你隨我過去,可否?”
“有勞掌櫃的了”,鄭大虎跳下馬車抱拳說道,然後牽起韁繩準備與他一道步行,車內有薑氏,自是不能請了李掌櫃上車,適才見他也是步行而去的,應該不遠才是。
李掌櫃見他那架勢微微一頓,便又笑眯眯的引著鄭大虎往他剛來的方向走去。
如鄭大虎所想的那樣,沿著街道走了約兩百來步,李掌櫃便領著他拐進條巷子裏,轉過兩個拐角後,在一個院門大展的院子前停住。
李掌櫃跟門房打了招呼後,讓鄭大虎將馬車驅進院子裏去,他本是想著車裏邊可能裝有貴重之物,放在外邊怕鄭大虎不放心,出自一番好意。
鄭大虎正準備調了馬頭往門去,車廂裏傳出了薑氏的聲音。
“當家的,有我在外邊看著呢,你盡管放心進去就是。”
男人談事的地方,她不大好跟進去,更不好孤身一人留在外院,這地方應該不會有人專門招待女客進內院才是。
鄭大虎有些詫異,按他所想,留下媳婦在外邊自是不如進到院裏安全,所以李掌櫃的提議正合他心意,可媳婦這麽說,肯定有她的理由,許是把馬車驅進去有什麽不妥之處吧,他不懂這些,聽媳婦的總沒錯。
“也是,那我去去就來”,鄭大虎將繩子拴在石鎖上,對著李掌櫃憨憨笑道,“掌櫃的,用不著那麽麻煩,咱們進去就行了。”
李掌櫃緩過神來才要開口,從院子裏走出一人來,卻是馮管事身邊的隨從。
“源小哥,這位就是鄭兄弟,麻煩你引了去見管事,鋪子裏事多,我這就回去了。”
“李掌櫃事忙,小的會跟馮管事說的,您放心就是。”
用的倒是敬語,不過語氣裏可沒顯出來就是,鄭大虎站在一旁盡數看在眼裏。
“鄭爺,您裏邊請,”,這位源小哥對鄭大虎卻是顯出幾分真是的恭敬來。
在巴山遭遇山匪時,他就在鄧管事身邊,若沒有鄭大虎出手相救,作為貼身隨從,他可是要用身體替管事擋刀去,所以,鄭大虎對他也算得上是有救命之恩的,何況,對於鄭大虎一箭射一人,一槍殺一匪的身手,他可是佩服的緊,比自己商號裏的護院還強些。
“有勞源小哥了。”
“鄭爺喚小的阿源即可,可不敢當您的有勞二字,本來小的應該去鋪子迎您的,不巧有事絆住腿,又怕讓您久等,這才托了李掌櫃跑一趟。”
這是個兩進的院子,前院十數間的屋子,是‘裕盛隆’有頭麵的管事固定理事的場所,後院是作倉庫之用。
說話間阿源領著鄭大虎在會客廳裏坐下,“鄭爺,您在這裏稍坐片刻,小的這就去問問鄧管事那得空了沒”,給他上了茶後,這個叫阿源的隨從才是離去。
待他走後,鄭大虎四下裏瞅了一眼,一個商號管事會客的地方,竟不比茂山縣洪家的擺設差,有些意思。
鄭大虎抿嘴笑了笑,進布莊裏去的時候還有些緊張,這會卻是一點拘謹之感也找不出來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