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大虎聽薑氏細數要給大妞置辦這樣那樣的嫁妝,隻覺著頭疼。


    “直接折成銀子不成嗎?”銀子不好就換成金條,黃燦燦的,多看還輕便。


    薑氏嗔看他一眼,“當然不成。”


    鄭大虎摸摸鼻子,他也知道這樣行不通,有點後悔把閨女許給閔承安了,要是尋個一般的人家,辦個十二抬嫁妝,已經很體麵了,挑不出錯來,然後再私下給上閨女兩千的壓箱底銀子傍身,這才是實在的,自個想咋花就咋花,不比啥都強。


    閔承安雖然在書院教書,人也居住在這邊,不過成親的時候,卻是要迎娶回京裏的。


    分家出來的時候,閔承安得了個兩進小院,閔家輝煌的時候,占據了古陽街整北半邊,居住的都是閔氏族人,現在雖然敗落,可這半條街上有大半人家還是姓閔,閔承安的這個小院,卻是從閔府裏用牆隔出來的角房,隻是重新修繕又另開了大門。


    閔承安在京城還有個三進的宅院,是他娘留下來的嫁妝,可是大妞進門,到底是要記入閔氏族譜,新媳婦還要給閔氏的長輩敬茶,所以新房選在了這個小院子裏。


    大妞嫁入閔家,的確是高攀了,還攀了不少,所以在嫁妝的問題上,不能太失場麵,這不僅是為了大妞,也是為了鄭家大姑爺的麵子,以後就是自家人,自家不護著誰護著。


    即使是閔家嫁女,明麵上的東西,差不多也就兩三千的銀子,壓箱底給多少,就要看看娘家看中的程度了。


    這樣的嫁妝,鄭家還是置辦得起的。今年西瓜收入了五千多兩,這哪是種地,簡直就是直接從土裏刨銀子。鄭家現在好歹也能算是個土財主。


    等大妞嫁了,大郎是男子,怎麽也要等到十六七才能議親。其他幾個更小,二妞出嫁還有四五年。錢花出去完全可以再賺回來,所以給大妞置辦嫁妝,鄭家夫婦很是舍得。


    這樣子辦嫁妝就很有些講究了,既要麵上過得去,又是要給小兩口以後居家過日子用的,隻中看不中用也是不行。


    兩人商議著,先去京裏著人細打聽過下。看看嫁進閔府的新媳婦,都有多少抬嫁妝,閔承安的親事拖了這麽些年,同輩人裏,已有娶過親了的,不用高過別人去,可也不能少太多。


    大戶嫁女,會陪嫁些田地宅院鋪麵什麽的,這些可去找宋中人,看有沒有成片的良田出售。再在鎮上買個院子,至於鋪麵則是不打算要了,這東西經營不善還得倒賠錢。


    鄭大虎和薑氏愛女心切,樣樣都想著要周全。果園裏除了葛根還想留著再長段時間,其它的俱已收獲,別的雜事也用不著鄭大虎親自去做,陪著薑氏竭心盡力的給大妞辦起嫁妝來,兩人掃蕩完青寧鎮,又轉戰京城去了。


    看著西屋裏一天天多起來的雜七雜八的物什,二妞直咋舌,以後自己還是不要生女兒的好,這可是樁虧大發的賠本買賣。


    二妞翻弄著半匣子的飾品,暗歎道,娘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瞅瞅這些戰利品,眼光賊毒賊毒的,直讓她愛不釋手。


    薑氏看著她的饞相,取笑道,“別羨慕,等把你大姐的置辦好,娘就給你準備嫁妝。”


    一般的小姑娘聽到這樣的話,無不是要羞嗲嗲的,即使心裏不利為然也要故作羞澀,可鄭家二姑娘是個異數。


    “好啊,娘,別的都不用,給我金銀玉器就好,哦,寶石也不錯,不過太貴的話就不要了,其實我出嫁的時候,娘隻給我一箱銀子抱著也挺好。”


    她自認就是一俗人,太雅興的東西過過眼就是,還是這些亮晶晶的俗物最招她喜歡,當時‘裕盛隆’的那塊木牌子有去無回,她掛念了好久。


    “我這是養了個什麽閨女,你羞是不羞。”


    二妞嬌滴滴的跺了跺腳,“娘嫌棄我。”


    “誰嫌棄我閨女了,來,跟爹說說,爹幫你做主”,鄭大虎掀開門簾進來,正好聽了這麽一句,順口接過來。


    “爹”,二妞搖著小尾巴貼上前去,“娘嫌棄你閨女來著。”


    “哦,肯定是你不聽話了”,鄭大虎很明智的站好隊。


    二妞癟下嘴,抬起頭來,眼睛氤氳瞅著他,“爹也嫌棄我”,那表情與路別被遺棄小狗,控訴她爹的不公。


    她撒嬌的功力也是與時俱進,絲毫不為自個越活越小而羞愧。


    鄭大虎咳咳兩聲,明知道小丫頭是裝的,也是不忍心看她可憐兮兮的樣子,“啊,那個,等會爹給你哥哥們送東西,你一塊來吧”,媳婦也是不能得罪的,隻好采用賄賂策略。


    大郎三個進了書院讀書,也要與別的學子一樣住在裏邊,隔五天回來一次,三人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薑氏總擔心裏頭的夥食不好,五天之中總要使了鄭大虎送兩回自家做的飯食過去。


    二妞已經跟去過兩回,對書院沒什麽好奇的,不過可以順便到街上走走,這可是難得的休閑生活,不容錯過。


    “爹,那你等我一下,我換件衣服馬上就好”,變臉之術爐火純青,這會小尾巴又給搖上了。


    二妞蹦蹦跳跳回到自己屋裏,翻出套青色半新舊的衣裙來,別地小姑娘上街是往鮮亮打扮,她卻是非把自己弄的紮進人群就辨不出來才是好。


    “大姐,給我梳個頭發唄。”


    其實她自個梳起頭發來利落的很,可自從大妞把婚事定下後,她就總喜歡纏著她給自己做這做那的。


    大妞彎彎唇角,放下手裏的繡活,走到她身邊,輕輕柔柔的給她梳上雙丫髻,又接過二妞自己挑的發帶給她纏係上。


    “絹花多好看,偏就不喜歡戴。”


    二妞嗬嗬傻笑著,不解釋不爭辯,“我跟爹到鎮上去啊,你缺什麽不,要不要我幫你買回來?”


    “不用了,顧好你自個就是,別一出門就瘋的沒邊,早點回來。”


    二妞點點頭,從自己的小匣子裏摸出一兩私房銀子,又撿了二十來個銅板,裝進個也是半新舊的荷包裏,一切收拾妥當,走到門框邊又回過頭來,賊兮兮的問道:


    “大姐,你有什麽話要與姐夫講不,我給你捎上唄。”


    大妞作勢要去捶她,這才咯咯笑著跑了。


    今天除了給大郎他們的東西,還給齊文淵捎了櫻桃酒,和給明哥兒的零嘴,如今常來常往,齊大院長今天沒課都是知道的。


    這一進去,少不得要去齊家坐坐,又接近晌午時分,午飯肯定是在齊家吃了,估計早就說好了的,少不得還得喝上兩盅,沒一兩個時辰不會下桌,二妞真是弄不明白,齊文淵那麽一個大儒,怎麽就和自家爹爹這個鄉野村漢有說不完的話去,還是因為都好一口?


    她實在不耐煩進去聽兩個酒鬼相互吹噓,哥哥們前天才回過家,今天還沒生出想念之情來,在馬車上二妞就開始與鄭大虎磨,要自己一個人上街去。


    二妞芳齡十一,小丫頭片子一個,穿著打扮跟村裏的女娃娃差不多,在街上亂竄不會有人說什麽的。


    到了鎮上,約定好回家的時辰和會麵地點,鄭大虎又塞給了她一兩銀子,二妞如放飛的麻雀,咋呼咋呼的直奔集市而去。


    她今天有兩個時辰的自由活動時間,當然要好好利用,搬來這麽久,到鎮上也不下七八回,還在客棧裏住過,隻是一直不得機會細致了解一下這地方的風土人情呢,怎樣才能深刻體會到風土人情,自然是逛集市了。


    她今天身上的錢不少,為了安全起見,在車上的時候,就已經把銀子放進袖兜裏裝著,荷包裏隻有二十幾個銅板。


    青寧鎮的集市她來過,買鍋碗瓢盆什麽的,隻是沒能好好逛。


    這裏的集市比茂山的大上許多,不過同樣也分大小集,逢三六九尾數的日子,就是大集,今天是二十六,正好趕上大集。


    望著眼前人頭攢動的場麵,熟悉之情油然而生,如今她再也不用關注那個角嘎達裏有片爛菜葉子了,膨著小心肝又好是感慨一番。


    如何見縫插針的在人群裏穿行,二妞有的是經驗,走走停停,哪兒人多就往哪湊。


    寧青鎮的小商小販們的推銷之術比之茂山縣的,強了不知多少倍去,二妞看熱鬧看得無比歡騰。


    集市裏魚龍混雜五花八門,除了吃的用的玩的,竟然還有即興娛樂節目,輪大錘的頂缸的走繩索的,古老的雜技雖然沒了魔術表演讓人驚歎,原汁原味的古文化還是很有幾分韻味的,叮叮當當的銅鑼聲聽著也很是悅耳,人家來討賞的時候,二妞每個節目都給了兩個銅板,白看不大道德,如今不缺那幾個錢,門票還是要買的。


    旁邊還有個耍猴戲的,是那兩隻被繩子圈著的猴子可憐些,還是穿著補丁衣物耍猴的幹瘦老頭和不知道是他孫子還是徒弟的瘦骨伶仃的小男孩可憐些,她也分不清楚了,最後用衣袖遮掩住,往過來討賞的小男孩的鑼盤裏輕輕放下十個銅板。


    一圈下來,荷包裏的錢就隻夠她啃個燒餅的再喝碗小米粥的了,早知道就不嫌棄銅板沉,多帶些就好了,可是誰知道青寧鎮還有文化活動,她是從茂山來的土豹子不是。


    ----


    這是補昨天的,今天的晚上更!(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蓬戶生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金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金娘並收藏蓬戶生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