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溫?"


    這個意外的消息著實讓曹智預料不到。[]


    王平進一步解釋道:"這是派去接任夫人的親衛送回來家書的同時,正當我想替你送來時,州府又來一信使,是周倉周都尉(曹智升任丹陽太守後,周倉就接替曹智都尉之職)派來的,交完信,跟我說了兩句話,就暈了過去,估計是一路未停加急趕來的。"


    "恩!加急趕來!"曹智呐呐自語重複著王平最後一句話,順手接過信,他已預感到事情可能很嚴重,於是曹智先撕開周倉的那份急件,一邊閱讀著,一邊示意王平繼續說。


    王平抹著汗繼續道:"據那信使說,周都尉讓主公你早做準備,陳使君揚州刺史之位可能有變。"


    "什麽?"


    曹智還未讀上兩行,就猛然一驚,這陳溫的刺史之位又不是胡亂得來的,在董卓竄政之前他就已是揚州刺史,他也曆來懂得自保,從不參與什麽聯盟,或是拉幫結派的,恪守自己揚州刺史的本分,他的目標就是治理好揚州。左鄰右舍頻換州牧、刺史時,也沒動到他,說明他是個左右逢源之人,怎會地位不保呢?


    曹智腦子一下子很亂,他擺了擺手,阻止王平急切的想往下說什麽,隻是轉身向書房走去。(.)


    一路上,曹智把周倉的信紮匆匆閱讀了一遍,才把揚州刺史的變動大至了解了一下。


    事情的起因還要從曹智爭奪這丹陽太守開始說起,曹智在最近也聽說了袁術不支持他做丹陽太守的事,但曹智現在已經穩穩的坐在了丹陽太守的位置上,他也就沒太在意這方麵的情報。隻是認為孫策可能沒幫他辦這件事,或是沒辦成,而周倉把這件事敘述的很詳盡,他在信中告訴曹智,後將軍袁術因為在丹陽太守一事上未能如意,才把主意打到了陳刺史身上。


    袁術不但早就想染指揚州,本書轉載wap.還一向把揚州視作自己的後院,哪容不是袁術心腹的陳溫控製揚州?雖說陳溫一直對他尊敬有加,但通過丹陽這件事,他認為陳溫不是他的一條忠犬,於是他就想幹脆把揚州刺史給換掉。他準備表他的心腹陳瑀做刺史,毫不客氣地把陳溫趕走。以袁家的背景,加上袁術多方運動,袁術又拿原丹陽太守周昕的死袁術明知道周昕是在戰場上戰死的(那是揚州對外的統一的說法),但袁術牽強附會,把周昕的死說成是陳溫為排除異己,而草殲人命,這人命還是一郡太守,那還得了,所以袁術的計劃很快得到了回應。


    最近從長安傳回消息,李傕、郭汜基本不反對袁術的這項提議。所以周倉在他和他的主公都將地位不保時,還是把消息及時的通知了曹智,因為揚州誰都知道,曹智是陳溫的嫡係,曹智能坐上丹陽太守之位,也是陳溫鼎力支持扶上去的。


    曹智看完信,臉色已鐵青的可以。


    王平雖然著急,但也不敢多喘一口大氣。


    曹智背負著雙手,沉吟了良久,再次轉過身時,才堅定道:"王平!"


    "在!"


    "準備二千兵馬,都要鐵騎,我立刻就走。"


    王平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他明知道曹智要去那裏,但還是抱著僥幸的最後一絲希望問:"主公要去那裏?"


    曹智這時神色反而鎮定了下來,從容道:"曆陽!"


    王平怕的就是曹智這麽說,王平從席位上站起,一下子就跪在了曹智身前,他正容道:"主公大義,明知在陳使君即將失勢之際,主公還要去往曆陽,王平佩服。但主公還有諸多大事未完,不能親身犯險,不如讓我去一趟?"


    曹智扶起忠心的王平,拍著他的肩膀道:"不用,我隻問你一句,如果現在朝廷來了旨意,要撤我這太守之職,你會怎麽做?"


    王平二話不說,"啪"的一下又跪下了,肅然道:"王平今生生是主公之人,死是主公之鬼,無論主公容辱、沉浮,王平誓死效忠主公。"


    "好,哈哈有你們這些人在我身邊,我還有什麽不放心的。從現在起你坐鎮郡府,禰衡他們不日就要回來,在形勢不明朗之前,你們都要堅守丹陽,繼續穩定的推進我的改革計劃,特別要注意徐州陶謙和袁術可能趁機對丹陽發起的突然襲擊。還有涇縣的那個祖郎,不能在這多事之秋,讓他再跳出來給我們添麻煩,必要時放棄本來準備的招安計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滅殺他們。"


    說到此處時,曹智向王平做了個斬殺的手勢。


    王平立即點頭稱是的同時,豎起耳朵牢記著曹智的每件吩咐。


    現在曹智身邊並無謀士,軍政要事一股腦都推給他,著實也難為他了。但曹智現在並無其他選擇,曆陽他是一定要去一次的,陳溫對他有知遇之恩,周倉、棗袛都曾經在他初到揚州時幫助過他,恩情無論大小,但要記住別人對你的好,知恩圖報才是真男人。


    周倉在信中並沒有提出要曹智到曆陽共商,但誰都明白看了這份信想來的人都是會來的,並且是真心實意來幫忙的。不想來的人,你就是寫明了讓他來,來了也是白來。


    曹智知道陳溫倒下了,鄧艾、周倉、棗袛此時都是彷徨的,這時他們最需要的是幫助,那怕是像征**的。不要說陳溫的倒台多少和曹智有關,就是無關,曹智也應在這個時候趕去,出一把力。


    但是周倉在信中沒提陳溫現在是什麽態度,如果他要抗命和袁術較量一把,曹智想過了,以他和州府的力量不是不可以一搏的。


    但現在陳溫的態度不知道,這也是曹智一定要去一次曆陽的主要原因。


    向王平交待完一切,讓他趕緊去準備。王平本來還想勸阻曹智,是不是可以等幾天,等禰衡或是立即快馬傳遠在皖城的李儒回來,這幾個謀士一回到曹智身邊,不但有人可以商量,甚至還可以跟著曹智一起去曆陽,這樣就多幾分照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攪亂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孫一凡370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孫一凡3703並收藏攪亂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