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網提醒書友注意休息眼睛喲


    在辛毗看來,以曹智的實力和聲威,率精兵以擊袁氏疲敵,猶如秋風之掃落葉一般。


    現在試看四方,唯河北袁氏還算最為強大,曹智若是能徹底平定河北,天下之勢基本就定了。


    辛毗一席話是曹智非常開心,因為從辛毗進獻之策來說,他是向曹智交了真心的。不但把袁氏內部的軍事情報坦誠相告,還為曹智謀劃了一副進攻藍圖。


    送走辛毗,曹智的屏風後,又轉出了許攸的身影。許攸作為前任袁紹的軍師,對袁氏內部,對鄴城內部的情形是何等的熟悉。此次,曹智征伐冀州,自是要將他帶來,作為軍中第二軍師,委以重任。


    但之前許攸對於曹智平定後方政局後的封賞,有著諸多不滿。他許攸認為他對曹智的官渡戰事和後方平叛中作用是巨大的,現在他雖然貴為尚書,曹智軍隊中的左軍師,還封了個列侯。但許攸還是認為曹智對他這個功臣封賞的不夠,以他的功勞和才智、政績水平,許攸應該可以擔任更高、更大的官職。


    從許攸投奔曹智獻計這一段表現看,他應該絕對是個聰明人。但是這種聰明人“業務能力”或許很強,但在“悟人事”上卻有著他不可逾越的缺陷。


    許攸並非愚昧之人,從他棄袁紹奔曹智等處可看出他並非迂腐之人,對於一個謀士而言斷斷不會因為獻一計而居功至偉,這點許攸也明白。但他有著自身不可逾越的jian詐和貪婪xing格,但他絕非一狂妄之輩,所以他目前對於曹智的種種不滿,許攸目前還是不敢在曹智麵前有絲毫表露,自是憋在腹中暗自非議。


    作為絕對的冀州百事通,對於辛毗的出賣和獻計,曹智接下來當其衝谘詢的人選自然是他。


    許攸其實一直被曹智安排在屏風後,整場聽了曹智和辛毗的談話。


    許攸對於曹智出兵冀州,攻占鄴城一直是十分熱切和心急的。許攸在曹智平定內部叛亂後,就一直強烈建議曹智作進兵,戰決的取得冀州,取得鄴城。袁紹的倉皇逃跑,袁紹的死,他家人還在鄴城等,都是許攸獻計攻鄴城的理由。


    但這之前曹智都未采納他的意見,采取戰決的方式侵入冀州。曹智一直主張和聽信郭嘉等謀士穩紮穩打戰略,穩步推進方式,侵吞袁氏勢力。


    這又讓許攸氣憤不已,但他在曹智的團隊裏,威信和根基的確太淺的許攸,謀略未被采納,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再說就目前來說,事實證明郭嘉等人的謀略、實施方針,都是正確的,這也讓許攸沒什麽多挑刺的。


    但今日他表現的機會又來了,對於袁紹舊部,冀州內部事務,鄴城情況知之甚詳的許攸再次得到了曹智的重視。


    許攸也沒有放棄這次的機會,他非常肯定辛毗所述情形的同時。再次強烈建議曹智兵分八路合圍攻占鄴城,甚至想好了決漳河水淹鄴城的雷霆手段。


    這次曹智倒是采納了許攸的全盤作戰計劃,在一個月後,也就是建安五年十一月間,兵返鄴城外圍,做出了強烈攻取鄴城的姿態。


    袁尚在平原一得知消息,大驚失色之下,立即下令三軍拔寨,迅回保鄴城。


    得到解圍的袁譚,也在半月後心思活絡開來,他先想到了以他袁氏大公子的身份,遣人攜物來到曹軍陣中,秘密會見了新近投誠的袁尚舊將呂曠、呂翔兄弟。


    袁譚許以“振武將軍、奮武將軍”與呂曠、呂翔兩兄弟,目的是要他們再次變節,反出曹營,重新投效他袁氏一方,投效到他袁譚帳下。(.)


    在袁譚想來這些袁氏舊臣,還是心係他們一族的,委身曹智處,隻是權宜之計。殊不知隨著袁紹的身死,一批曾經忠於袁氏的文臣武將早已是人心浮動,對袁氏一族的前景不再那麽看好和樂觀。


    袁譚的謀士肖延剛離開呂家兄弟的營帳,呂曠、呂翔後腳就將袁譚送來的金燦燦的印綬,呈到了曹智的麵前。


    “這個小賊原來依附之意真是不是出自真心,哼哼……”曹智這番表述是對著許攸和辛毗說的。他這是在肯他們推斷和功勞。


    “兩位做的很好!現在本相有一事要你們去做……”


    “末將等唯主公之命是從!”


    呂曠、呂翔原來以為曹智交辦他們之事一定凶險萬分,沒想到卻隻是一樁輕鬆之事——為曹智剛剛出生的兒子曹整(孫尚香所生),向袁譚二歲的女兒提親。


    這是曹智要袁譚安心、放心,不在他攻伐袁尚期間,給他添亂的一項安撫手段。不能讓他上竄下跳的擾亂曹智的全盤計劃。


    其實無論兩位小孩的年齡和袁紹亡故不滿兩年的“大祥”之期,還是袁譚現在偏安一地的不佳現狀,都不易與曹智和袁譚結親和不配與曹智結親。但曹智還是遣人主動這麽做了,其布局之心之甚,幾何深遠,可見一斑。


    建安六年正月,也就是曹智與袁譚結親,成就不二攻守同盟後的二個月,曹軍李典部渡過黃河,用大枋木在淇水流入黃河處修築了一道堰壩,將淇水阻斷,使其東流進入白溝,這是為了打通曹軍糧道的需要,也是為了搗平鄴城後,敗亡袁尚集團所做的重要軍事準備工作。


    白溝原是一條小河,源處接近淇水,往東北流向,下接內黃縣和古清河。曹軍去年攻下黎陽時,曹智就曾派李典、蔣欽、呂虔等將領用船督運軍糧與此處。


    那時袁尚也曾經遣部將高蕃率部企圖截斷水道,但被李典等打敗。


    至此之後,隨著袁氏勢力徹底兵敗,退出這一地區後。這條水道就一直暢通著,就算曹智率部後退,放開這一地區的控製時,袁尚也未敢派兵取回這條水路的控製權。這是袁尚和審配戰略眼光缺失的重大失誤,


    但這次曹軍有大張旗鼓的回來,曹智的十萬大軍的日常開銷,是不能在滿足與這條小小的水上運輸線的。所以曹智在未實質進攻鄴城之前,就命令打通白溝,這樣他們的運糧船就可以直放冀州腹地。


    對於“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深有體會的曹智,絕不會再讓軍糧接濟困難而阻止了並吞袁氏勢力的大好機會的。


    袁尚對於曹軍緊逼,卻先在打通河道一事,並不上心和在意。同樣缺乏戰略頭腦的審配也沒有很好就此事,向袁尚提出真知灼見。


    曹軍打通補給線直通通道後,很方便用船隻大量將糧草、軍械、兵員源源不斷的運送向鄴城。


    曹智的大軍也很快陳兵到了鄴城五十裏的近周,曹智的主營更是堂而皇之的設置在了鄴城西南五十裏的安陽河岸邊。


    建安六年二月,戰雲如涅槃一般的壓在了鄴城城頭。


    這日,審配攜另一名新近提拔上來的袁尚帳下的部將蘇由一起巡城,隻見城外曹營的帳幕比鱗次,旗幡遮天蔽日,遠近河流上更是戰船密布,聲勢何其浩大。


    當曹軍士兵們宏亮的操練聲,沉雷似的滾過城頭,飄入蘇由的耳朵時,蘇由的臉色不由的都變的如身前的磚牆一般難看了。


    恰巧此時審配不知因何事喊了他一句,而蘇由太過專注於城外曹軍的聲勢,竟未聽見。隻是呆呆的看著城外曹軍,不知在出神想些什麽。


    蘇由的表現立即引起了審配的警覺和疑心,對於審配這種以計謀和攻心為上出身的謀士,自是對看人、觀察人內心所想很準和很是在行。加之最近叛變投效敵軍的鄴城官員頗多,不得不讓審配對蘇由的舉動格外上心,防範起蘇由可能的叛逃之心。


    果不其然,當夜,蘇由率領屬下親信軍士和將領四百餘人,偷偷打開西城門,準備變節投向曹營。


    審配卻對其早有防備,在蘇由指揮部下放下吊橋時,審配突然出現在西城上,他隨即命令埋伏在左右的八百軍士出動,劫殺蘇由一夥人馬。


    觸不及防的蘇由,慌忙與左右衝出的審配的兵馬廝殺在一起。無奈寡不敵眾,蘇由雖在親信死士的忠貞護衛下,衝出了西城,但隨行的部下,差不多全部戰死。


    單槍匹馬逃出鄴城的蘇由來到曹軍大帳,也立即收到了曹智的親自接見。但曹智也知道此人未能作為內應,與他大軍裏應外合,現在隻是單獨逃出,對他的用途依然不大了。到最後與蘇由的言談過程中,曹智暗恨這些欲投他的變節袁氏舊部,怎麽都沒什麽頭腦,哪怕要變節,也不想想圖謀份最大的功勞,豈不能得到他曹智更好的重用。但蘇由就這樣麽逃了出來,除了對鄴城內部產生些浮動,還能起什麽作用。


    但就算是“廢物”,曹智還是要利用一番的,曹智向來沒有浪費的習慣。於是,曹智委派給蘇由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站到高處,向著鄴城內喊話,就算不能在策反城內幾名將領和士大夫,也好動搖一番城內將士的軍心。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攪亂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孫一凡370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孫一凡3703並收藏攪亂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