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重重地"哼"了一聲,瞧著女兒的眼神卻瞬間閃過一抹懷疑,臉色突然陰沉起來,低沉道:"莫非,連妳也覬覦父王的位置?妳愛上那小子了?想替他謀奪皇位?"
聽得皇後這般無來由的指責,安珞心裏頓時一片寒,雙眸充滿悲傷的看著自己的母親,款款說道:"珞兒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父王跟瑄兒,母後您不是最明白的嗎?"說著,已落下淚來,"母後,難道我不是您最疼愛的女兒嗎?如今,您怎能這麽狠心呢?怎能如此對待珞兒?"
皇後見女兒哭得傷心,態度立刻軟化下來,歎口氣道:"本宮生了兩子一女,最疼愛的就是妳了,妳心裏明白,從小到大,有什麽好的東西,第一件事便是替妳留下來,要妳有了,玦兒跟瑄兒才會有,母後偏心於妳,一向把妳放在首位,然後才是兒子,隻因為珞兒是女兒啊,長大後很快便會出嫁,母後擔心珞兒嫁人以後,再也沒辦法疼妳了,所以總是對妳特別的好,可偏偏妳卻嫁給了我們最大的敵人………母後也不願意如此為難妳啊!"皇後抺一抺眼淚,拉著女兒的手,感傷的哭了好一會兒,方才柔聲勸道:"女兒啊,孩子以後再生,現在不是時候,隻要除掉麗妃母子,到那個時候,妳想生幾個,便生幾個,想嫁誰,便嫁誰.......,珞兒,這次,妳得聽母後的話啊。[.超多好看小說](.好看的小說)"
從小到大,母後最疼愛她,在她十歲那年,有人獻了一顆金桃給父王,父王舍不得吃,給了母後,母後也舍不得吃,刻意留給她,卻不是給身為長子的玦哥哥,她想留給玦哥哥,玦哥哥卻堅持不受,他笑著說,他同母後一樣,這世界上的好東西都要給珞兒。
母後是真的疼她入心……,天冷了,不忘替她添衣;她瘦了,立刻送來補品,十幾年來如一日。
回首過往,安珞淚流不盡,她可以體會母親對她的愛,可母親卻無法理解她對自己腹中孩子的愛,她抬眸望著母後,卻是仍舊搖搖頭,堅持立場,"不!既然已經懷上了,這是一條生命啊,肚子裏的孩子是珞兒的骨肉,女兒斷然是無法放棄孩子的啊,母後,您愛著珞兒不正是因為珞兒是您親生女兒的緣故嗎?珞兒也是如此的愛著自己的孩子啊!"
已經軟硬兼施,女兒的態度卻是如此堅持,完全不顧父母兄弟的安危,如此自私,皇後登時大怒,態度一轉,拍桌厲聲道:"別光想著自己!孩子一旦生下來,那小子便可憑借著子嗣登基,妳父王馬上便會被逼退位,瑄兒是他唯一的子嗣,斬草除根啊,貴族們為了避免紛爭,不會留下瑄兒跟妳父王。想想妳老邁的父親,想想妳年幼的弟弟,妳難道想害死他們嗎?"
這句話何其沉重,安珞痛徹心扉。
"雖然狠心,也不得不為之了,喝吧!"皇後態度轉為強硬,親手把藥端到女兒唇邊硬逼著她喝下,安珞卻是別過頭去,堅決的避開了。
皇後登時惱了,厲聲道:"想想妳的父母兄弟……"
說著,再度強硬的將藥碗抵在她的唇邊,安珞抬眸悲傷的看著她,卻始終不願啟唇,皇後隻好一咬牙,狠下心來,不顧一切的使勁用力猛灌,眼見藥已入口,她卻立刻彎下身子,全數吐了出來,然後順手一揮,將整碗藥摔碎在地上……
"混賬!"
皇後怒不可遏,立馬揚手,狠狠地甩了女兒一巴掌。
挨了母親一摑,安珞踉嗆了幾下,差點兒跌下椅子,片刻後,她撫著發腫的臉頰,抬眼看著自己的母親,卻是無聲以對。
無論如何,她都想保住孩子。
皇後勃然大怒,指著她怒罵,"珞兒,妳真是讓母後太痛心了!"
麵對親生母親的強烈控斥,安珞流著淚,款款道,"女兒狠不下心來,無法割舍腹中骨肉啊,孩子終究是無辜的啊,望母後見諒。"
皇後不以為然,"哼"了一聲,眉一橫,撇撇嘴道:"哼,難不成真愛上那小子了?妳比玦兒聰明能幹,原本指望妳能夠盡心盡力除掉麗妃,確保皇上跟瑄兒的江山,可自從妳完全插手政務之後卻整個態度都變了,妳不但沒有去對付麗妃,反而還替她懷上孫子?珞兒妳,妳真教母後失望啊!"
她說得咬牙切齒,心想女兒好不容易辛苦拉拔大了,卻是一心為夫家,立場已嚴然站在敵人那邊,更覺痛徹心扉。
皇後恨得直流淚,又是不甘心。
安珞卻是靜默的看著從小便萬分疼愛自己的母親,沒有任何爭辯。
自從她從政之後,逐漸明白了很多事,尤其是麗妃。
龍兒沒說錯,麗妃是般龍國的頂梁柱,支撐起國運的大樹。
十九年前在宮內引起政變,先帝駕崩後,為了避免流血鬥爭,開城門迎接新皇的人便是麗妃,之後穩定朝中局勢,壓製野心勃勃各大郡王的人也是麗妃,讓百姓安居樂業的人也是麗妃。
雖然為了鞏固勢力,不擇手段,心狠手辣,排除異己,可有那個掌握大權,維持權勢的人不是這般?
一身功,一身罪。
眼光放遠,宏觀來看,麗妃竟是功大於過了。
沒有麗妃,那來般龍國今日的強盛?
安珞麵色堅定,徐徐說道:"女兒腹中的骨肉,是一個生命,是女兒的孩子,斷不能放棄,母後若真疼愛珞兒的話,必能理解珞兒對孩子的感情。"
皇後見女兒立場已改變,恨得直咬牙,心裏暗恨不已,珞兒懷胎,神色略顯紅光,小腹雖不明顯,卻比一般四月胎大,肯定是懷上個健壯的白胖小子了。
小龍子絕對不能生下來!大好的萬裏江山怎能拱手讓出?
打胎不能拖,再拖下去,肚子太大,連女兒生命都有危險,灌她吃落胎藥自然是不肯的,得另外想法子才行。
她可不想為了一個不該來到這世上的孩子,破壞了母女之間的感情。
皇後心裏頓時有了主意,便起身前往崇華殿。
聽得皇後這般無來由的指責,安珞心裏頓時一片寒,雙眸充滿悲傷的看著自己的母親,款款說道:"珞兒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父王跟瑄兒,母後您不是最明白的嗎?"說著,已落下淚來,"母後,難道我不是您最疼愛的女兒嗎?如今,您怎能這麽狠心呢?怎能如此對待珞兒?"
皇後見女兒哭得傷心,態度立刻軟化下來,歎口氣道:"本宮生了兩子一女,最疼愛的就是妳了,妳心裏明白,從小到大,有什麽好的東西,第一件事便是替妳留下來,要妳有了,玦兒跟瑄兒才會有,母後偏心於妳,一向把妳放在首位,然後才是兒子,隻因為珞兒是女兒啊,長大後很快便會出嫁,母後擔心珞兒嫁人以後,再也沒辦法疼妳了,所以總是對妳特別的好,可偏偏妳卻嫁給了我們最大的敵人………母後也不願意如此為難妳啊!"皇後抺一抺眼淚,拉著女兒的手,感傷的哭了好一會兒,方才柔聲勸道:"女兒啊,孩子以後再生,現在不是時候,隻要除掉麗妃母子,到那個時候,妳想生幾個,便生幾個,想嫁誰,便嫁誰.......,珞兒,這次,妳得聽母後的話啊。[.超多好看小說](.好看的小說)"
從小到大,母後最疼愛她,在她十歲那年,有人獻了一顆金桃給父王,父王舍不得吃,給了母後,母後也舍不得吃,刻意留給她,卻不是給身為長子的玦哥哥,她想留給玦哥哥,玦哥哥卻堅持不受,他笑著說,他同母後一樣,這世界上的好東西都要給珞兒。
母後是真的疼她入心……,天冷了,不忘替她添衣;她瘦了,立刻送來補品,十幾年來如一日。
回首過往,安珞淚流不盡,她可以體會母親對她的愛,可母親卻無法理解她對自己腹中孩子的愛,她抬眸望著母後,卻是仍舊搖搖頭,堅持立場,"不!既然已經懷上了,這是一條生命啊,肚子裏的孩子是珞兒的骨肉,女兒斷然是無法放棄孩子的啊,母後,您愛著珞兒不正是因為珞兒是您親生女兒的緣故嗎?珞兒也是如此的愛著自己的孩子啊!"
已經軟硬兼施,女兒的態度卻是如此堅持,完全不顧父母兄弟的安危,如此自私,皇後登時大怒,態度一轉,拍桌厲聲道:"別光想著自己!孩子一旦生下來,那小子便可憑借著子嗣登基,妳父王馬上便會被逼退位,瑄兒是他唯一的子嗣,斬草除根啊,貴族們為了避免紛爭,不會留下瑄兒跟妳父王。想想妳老邁的父親,想想妳年幼的弟弟,妳難道想害死他們嗎?"
這句話何其沉重,安珞痛徹心扉。
"雖然狠心,也不得不為之了,喝吧!"皇後態度轉為強硬,親手把藥端到女兒唇邊硬逼著她喝下,安珞卻是別過頭去,堅決的避開了。
皇後登時惱了,厲聲道:"想想妳的父母兄弟……"
說著,再度強硬的將藥碗抵在她的唇邊,安珞抬眸悲傷的看著她,卻始終不願啟唇,皇後隻好一咬牙,狠下心來,不顧一切的使勁用力猛灌,眼見藥已入口,她卻立刻彎下身子,全數吐了出來,然後順手一揮,將整碗藥摔碎在地上……
"混賬!"
皇後怒不可遏,立馬揚手,狠狠地甩了女兒一巴掌。
挨了母親一摑,安珞踉嗆了幾下,差點兒跌下椅子,片刻後,她撫著發腫的臉頰,抬眼看著自己的母親,卻是無聲以對。
無論如何,她都想保住孩子。
皇後勃然大怒,指著她怒罵,"珞兒,妳真是讓母後太痛心了!"
麵對親生母親的強烈控斥,安珞流著淚,款款道,"女兒狠不下心來,無法割舍腹中骨肉啊,孩子終究是無辜的啊,望母後見諒。"
皇後不以為然,"哼"了一聲,眉一橫,撇撇嘴道:"哼,難不成真愛上那小子了?妳比玦兒聰明能幹,原本指望妳能夠盡心盡力除掉麗妃,確保皇上跟瑄兒的江山,可自從妳完全插手政務之後卻整個態度都變了,妳不但沒有去對付麗妃,反而還替她懷上孫子?珞兒妳,妳真教母後失望啊!"
她說得咬牙切齒,心想女兒好不容易辛苦拉拔大了,卻是一心為夫家,立場已嚴然站在敵人那邊,更覺痛徹心扉。
皇後恨得直流淚,又是不甘心。
安珞卻是靜默的看著從小便萬分疼愛自己的母親,沒有任何爭辯。
自從她從政之後,逐漸明白了很多事,尤其是麗妃。
龍兒沒說錯,麗妃是般龍國的頂梁柱,支撐起國運的大樹。
十九年前在宮內引起政變,先帝駕崩後,為了避免流血鬥爭,開城門迎接新皇的人便是麗妃,之後穩定朝中局勢,壓製野心勃勃各大郡王的人也是麗妃,讓百姓安居樂業的人也是麗妃。
雖然為了鞏固勢力,不擇手段,心狠手辣,排除異己,可有那個掌握大權,維持權勢的人不是這般?
一身功,一身罪。
眼光放遠,宏觀來看,麗妃竟是功大於過了。
沒有麗妃,那來般龍國今日的強盛?
安珞麵色堅定,徐徐說道:"女兒腹中的骨肉,是一個生命,是女兒的孩子,斷不能放棄,母後若真疼愛珞兒的話,必能理解珞兒對孩子的感情。"
皇後見女兒立場已改變,恨得直咬牙,心裏暗恨不已,珞兒懷胎,神色略顯紅光,小腹雖不明顯,卻比一般四月胎大,肯定是懷上個健壯的白胖小子了。
小龍子絕對不能生下來!大好的萬裏江山怎能拱手讓出?
打胎不能拖,再拖下去,肚子太大,連女兒生命都有危險,灌她吃落胎藥自然是不肯的,得另外想法子才行。
她可不想為了一個不該來到這世上的孩子,破壞了母女之間的感情。
皇後心裏頓時有了主意,便起身前往崇華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