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洛,走馬關中,自有漢以來多少霸主最後的選擇,那不單單代表是占據一個地點、一座城池。而是代表了皇權的更替,代表了自己勢力的強大。


    挾天子以令諸侯,或者幹脆竊國竊權取而代之。


    多少野心家在入洛前橫屍荒野,但又有多少野心家在入洛後被群起攻之,陳屍廟堂。


    如今,張賓一語驚眾人:“劉聰想要入洛。”


    石勒一愣,看了一眼屋內眾人,都是自己的親信,到不怕這裏的話會傳出去:“先生的意思是陛下有了滅掉長安那位,爭奪天下的決心?”


    其實劉淵建立匈奴漢國,就已經有了奪天下的心思,期間更數次派兵攻打長安,數次不下,劉聰繼承王位後,也多次興兵入洛,更引出了一位經常先勝後敗的匈奴漢國建威將軍劉曜。


    劉曜此人驍勇善戰,而且每次戰役,初期都能連戰連捷,後期卻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功虧一簣,丟城失地。


    劉聰愛其才能,一直不肯降罪,反而拿他當做肱骨、一直為領軍大將。


    而如果真如張賓所言,劉聰這次真決心入洛,那麽這劉曜不為大將、也必為先鋒。


    隻要能摸清劉曜的動向,那劉聰是否想要入洛就不是疑問。


    聞聽張賓的斷語,石勒震怒的心情也慢慢平複下去,當世梟雄對時局的敏感性,石勒絕對是一流之列。


    見石勒恢複了本色,張賓笑笑,繼續道:“正是!陛下必然要走入洛這一條路,他殺劉和奪王位,本就根基不穩,所以要用入洛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和正統地位。所以,慢則一年,快則半年,陛下必然再次對關中開戰,而主公您是陛下的肱骨,為他鎮守北地後方,他就算現在如何不信任你,也不會對你不利,所以主公何必憂慮?”


    石勒聞言,忽然笑了:“先生的意思我明白了,就算陛下半年內開戰,我這邊也至少還有一年的時間可以利用,來展壯大自身。”


    “正是如此,而且那劉曜對陛下雖然敬服,但頗有野心,一旦入洛生什麽變故,難保不起異心。所以,主公現在需要做的不是管晉軍那邊如何謠言,而是要加快離間劉琨和王浚,隻要他們能迅敗亡,這北地盡歸主公,就算陛下要動主公,也要考慮到天下局勢了。”


    眾人一聽,都是暗讚張賓看得深遠,不過那些對漢人勢力不滿的胡人卻更暗自提防起來:“難道這張賓現在也在暗中積蓄實力,故而一直對我們的挑戰不理不睬?”


    一直以來,石勒手下就分為數個勢力,表麵上是漢人和胡人兩個,胡人內部又因不同種族而有間隙。


    但麵對以張賓為的漢人大臣勢力的時候,這些胡人往往一起打壓,可張賓卻很少主動反擊,基本都是將對手的挑釁化為無形後,就保持中立沉默。[]


    以前這些胡人還以為張賓是自持身份,或者說是有漢人固有的軟弱,但今日聽他分析劉聰,卻忽然有所頓悟:“做人,步步逼近是一種策略;但是,步步退讓未必不是一種策略?”


    石勒現在沒心情管手下如何向,忙問:“那下一步該當如何?”


    “主公現在的眼中釘不過是王浚和劉琨的聯合,主公請看,現在我們和晉軍在前線對持,但幽州西側的常山郡則空虛無防,且此地勾連劉琨的並州,如果主公肯派一隻奇兵,打著劉琨的旗號,從這裏繞路入常山郡,王浚必然震怒,和劉琨也將徹底決裂……”


    石勒打斷張賓:“可是那需要很多漢人士兵來假扮劉琨手下,現在我軍和王浚開戰,火鶴營和漢人士兵是主力,現在調出恐前方軍心不穩……”


    “主公,劉琨和拓跋鮮卑素有勾結,鮮卑三姓,段氏、慕容氏、拓跋氏雖名為一族,其實內鬥已久,劉琨手下現在的騎兵幾乎大部來自拓跋氏,偷襲下王浚的常山郡,出現鮮卑騎兵不算什麽意外。”


    “好,此計甚妙,就依先生。何人敢為統兵之將?”石勒拍案。


    “某願前往!”


    一個細長雙眼,個子魁梧,一頭黑色散的胡人排眾而出。


    ~~~~~


    幽州常山郡,這個時代王烈的老家。


    常山郡若按地理環境可分為兩部。


    東南平緩,西北多山。


    王烈他們選擇行進的正是從幽州開始一直延綿到並州的山區險路。


    這一段路也是王烈最為熟悉的區域,不滿五歲,王抗就帶王烈進入山區,一直到十六歲,十餘年裏,王烈的腳步幾乎踏遍了這裏的每一處山梁。


    王烈穿越而來,從繈褓之中一直到十六之齡,這裏的青山綠水間留下了他從稚嫩到強壯的印跡,就如他身上那些深淺不一的疤痕,每一處山嶺都有一段揮灑汗水與鮮血的回憶,外人看來驚心動魄,但其中的苦辣酸甜卻隻有王烈自己才能體會到。


    如今,重回故地,斯人已去,物是人非。


    蒙渾帶王烈一行進入山區後,向導的角色就暫時交給了王烈。


    在王烈的帶領下,一行人很快將進入常山郡後的蹤跡全部湮滅,至於之前的痕跡,就讓石勒自己去猜測吧,也許他會以為是王浚的幽州軍進入了他的地盤搞破壞,又返回了常山?


    總之這一切都於王烈他們無關了。


    一路行來,山區的路上少有人跡,這其中固然是因為山區偏僻的原因,卻也是戰亂無情,當地百姓紛紛逃離,要麽去了他地,要麽遠遁進更偏僻的山林,讓本就荒蕪的山野變得更加渺無人煙。


    王烈看著眼前滿目的蒼翠山林,此刻夕陽西下,落日的餘暉披灑在半空,彩霞滿天,蒼山如黛,這無限的美景,就是他曾經生活了十六年的家鄉啊。


    如今山還是那山,水還是那水,但疼愛他的父母早已不在。


    王烈這邊感懷不已,其他人也是滿臉興奮,這山區的景色優美,讓脫離了追殺危險、看慣了因幹旱引起的赤地千裏的眾人都是身心一振。


    隻有令狐艾文士出身,這一路鞍馬勞頓,卻是叫苦不迭,恨不得能立刻達到目的地,好好休息。


    就連在王烈殺人後,一直愁眉苦臉的呂玉也是恢複了本色,不斷縱馬在山林間穿梭奔跑。


    直到王烈嚇唬他:“山裏有虎豹黑熊,隨時可能暴起傷人。”


    這才讓這小子安靜下來。


    這一段路,可以說是眾人從前線開始後,最輕鬆的一段旅程。


    眼看夕陽西下,王烈抬手計算了一下行程,算計出再往前十餘裏就會是曾經居住過的小村,也許是出於對過去的懷,王烈提議抓緊趕路,今日晚間好在村子裏宿營。


    一路行來,王烈沉穩不失善談,又有強大武力做保證。眾人對他已經十分信任,此刻自然是連連應允。


    蘇良和冉瞻為王烈馬是瞻,更是不會出言反對。於是,眾人加快趕路,向王烈老家的山村奔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稱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過天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過天空並收藏寒門稱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