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荀家有女初長成
本章對荀崧與荀灌的描述,多有小飛自己的理解,尤其是荀崧,望閱讀時自行理解,感謝各位支持
~~~~~~~
但眼見程翯和那荀姓老者敢於挑戰他的權威,那青衣漢子異常憤怒。
被少女荀灌抽在手腕上的傷痛更讓他忍不住怒道:“你們這些刁民想幹什麽?老家夥,你以為你是誰?”
然後又看向程翯:“小jian貨,模樣挺俊啊,剛才我還以為你是兔兒爺,原來卻是個娘們,給大爺我一並抓回去暖床。”
這種人,性格飛揚跋扈慣了,就算剛剛吃了虧,嘴上依然欠扁。
見程翯動手,圍在她身邊的其餘騎士哪還能看熱鬧,立刻都從輜車上抽出兵刃,指向這群人。
那徐姓的青衣漢子看著這一切,卻並不害怕,他今日特意帶這麽多人來,就是有備而來。
此刻而對麵老的老,小的小,不過才十幾個人的對手,心下信心十足。
正這時,王烈大步走出:“你說什麽——”
那青衣漢子剛要開口:“又出來個奸夫,給我一並打死……”
話沒說完,王烈卻一個箭步上前,一拳打在他臉上,頓時那漢子口中飛出幾顆牙齒。
然後,一頓拳打腳踢、
那青衣漢子身後的地痞無賴還沒等反應過來,這漢子已經被王烈踩在了腳下。
王烈對身後騎士道:“都給我留下,一個不許放走”
一幹騎士得到命令,立刻衝向這些漢子。
這些漢子看似強壯凶狠,手中也拿著刀劍、木棍等武器,但其實不過都是些普通地痞無賴,平日依仗人多敲詐下良善百姓還行,真遇到王烈他們這等上過戰陣,提刀殺人的職業士兵,卻隻有挨打的份。
但王烈既然沒下死令,這些騎士下手也就留了力氣。
有那走運的被直接打倒在地的尚有力氣哀號悲泣,那倒黴的比較耐打的卻被這些騎士誤以為戰鬥力強悍,索性直接敲斷手腳,基本都直接痛暈過去。
不過幾十息,戰鬥結束,王烈這邊的騎士無一受傷,那邊五十幾人躺了一地,暴曬在烈日下。
期間,也有幾個漢子見勢不妙想要逃跑,但人腿再快也快不過戰馬和弓箭,程翯一箭接一箭,有逃跑的全部射中腿彎,哀聲倒地,蘇良則騎著戰馬,把這些人拽回茶棚外,扔在一起。
眼見戰鬥結束,那青衣漢子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正自發呆,王烈俯下身,一把抓著那青衣漢子的衣領,一咧嘴:“小子,你算誰的大爺?你不過是一灘狗屎現在,你給我向茶棚老板道歉,再向這兩個姑娘道歉”
那徐姓漢子聞言,卻還在硬充硬漢,怒道:“道歉?在滄縣,哪個敢要我道歉?你知道我是誰麽?你一個商人也敢打我,就算岑言來滄縣,都要跪著進我們徐家,一會你就知道厲害了”
王烈沒有回答,那荀姓老者卻冷笑道:“看來你不但瘋,而且蠢,既然他敢打你,肯定就不會怕你如狗狂吠”
這老者也是怒極,在這裏隱居的兩年,他雖然耿直,但也也並不想管這些事情,隻待這裏的事情一了,就返回潁川老家養老。
但剛剛這漢子實在太過無恥,竟然可以對荀灌這樣一個十幾歲的小娘說出那等惡心的話,老者卻也動了真怒。
那漢子一聽,卻是又氣又惱,大喊道:“老家夥你敢如此說話?你們等著,你們等著,識相的就趕快放過大爺我。”
王烈啪啪兩下,給了他兩個大耳光,差點直接把這小子抽暈過去。
然後對茶棚老板道:“老板,你過來,讓他給你道歉”
那漢子卻仍不悔改,一瞪眼:“張木頭,你敢讓大爺我道歉?小心我殺你quan家”
那茶館老板嚇的一哆嗦,看向王烈:“這位小郎君,我不求徐爺……他道歉,他今日道歉,明日真會殺我全家的,他們什麽都能做出來的。”
程翯卻是上前,不滿道:“你這老板,阿烈為你出頭,你還瞻前顧後,這家夥這樣無禮,我若是你,就一刀殺了他”
小冉閔更是直接,提著天王勾戟,來到這漢子身前,在眾人的注視下,冷著小臉問:“壞蛋,你不向阿瓔姐姐他們道歉是不是,信不信我收拾你?”
那漢子差點氣笑了:“你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咋種也敢威脅我……”
冉閔聞言,臉色一黑,一拳轟出,隻聽那漢子鼻骨一聲脆響,直接塌陷下去。
這一拳下去,那漢子的臉上紅的、青的,紫的,黑的,如開了染料鋪。
一旁的幾個大人都是暗歎一聲,這娃娃好卻是好大的力氣,好狠的拳頭。
青衣漢子此刻卻疼的差點卻連聲音都發不出來了,眼睛一翻就要昏迷過去。
王烈卻怎麽能就這樣讓他昏死過去,直接拿過一碗茶水潑在他臉上,再次喝道:“趕快道歉”
這漢子悠悠醒轉,第一眼就看見王烈凜冽的目光,縱然是這等三伏炎夏,脊背上都驚出一身冷汗。
他雖飛揚跋扈,但強橫的隻是外表,內在不過就是一個欺軟怕硬的小人,又什麽時候吃過這等苦,慘叫連連,終於服軟:“我錯了,我道歉”
然後忍著疼痛,向程翯和荀灌以及茶館老板,連連叩頭。
道歉完畢,王烈再次拽起他:“你叫什麽,誰派你來這裏找我們‘岑氏商行’麻煩的,給我說實話,否則我現在就殺死你。”
這漢子此刻早已嚇的魂飛魄散,王烈的狠辣給他留下極深的印象,卻絲毫不懷疑王烈會直接殺掉自己,而且王烈直接問他為什麽找“岑氏商行”麻煩,還以為王烈已經知道。
心下更加惶恐,忙不迭回答道:“英雄,我叫徐虎,我今天也是聽手下回報,說張家茶棚這裏來了一支商隊,這些日子很少有商隊經過,小的一時被豬油蒙了心,想要來勒索一筆錢財,至於這張木頭,我本來就是想借欺壓他,引你們出頭,好有理由……有理由劫掠些錢財……英雄,我都說了,求你放過我,我以後不敢了……我大兄是徐清。”
王烈搖搖頭,這等貨色實在是最低級的一等人,欺壓良善,死要麵子,卻全無一點骨氣。
而且,正如他所想,這些人果然不是衝茶棚老板來的,竟然把歪主意打到了他們頭上,這不是尋死是什麽。
那茶棚老板卻也嚇得不行,低聲喃喃道:“英雄,你這樣對他們,你們走了,他們會殺我全家的泄憤的,會殺我全家的……”
王烈冷笑一聲:“他沒這個機會了”
說完卻是直接抽過身旁騎士手中的佩劍,一劍揮出,那青衣漢子徐虎的咽喉處立刻出現一道血痕,片刻鮮血激射而出,他徒勞著伸出雙手想去捂住傷口,在地上翻滾掙紮片刻,就一動不動了。
王烈將手中長劍掰成兩截:“殺這等狗輩,都侮辱了我們的兵器,這劍不要了,一會換一把。”
那騎士點頭稱喏。
這邊,那荀灌和他的爺爺看著眼前一切,麵露驚訝。
小荀灌卻是有些害怕,這邊程翯眼見小姑娘如此可愛,更喜她剛才見義勇為,卻是蹲下去抱住她,溫聲道:“,別怕,這等壞人你不殺他,他將來早晚還要害我們,剛剛你真棒,你也學過武麽?”
荀灌看了看程翯,注意力被轉移過去,片刻展開笑顏:“姐姐你好美你也很棒,剛才和我爺爺一起想要幫我,是不是?”
那邊荀姓老者卻是一把拉過荀灌:“你這丫頭,怎麽這麽不聽話,自己提槍跑來,若出什麽意外,爹爹回去怎麽和你母親交待?趕快跟我回去……”
說完就要帶小姑娘離開。
王烈忙喊道:“長者,請留步”
那老者停住身形,猶豫了下,回頭道:“小友,你雖身世不凡,但這滄縣現在根本不服王法管教,你現在最好趕快走,否則若真被這些賊人害了性命,可就不好了。”
王烈卻道:“既然敬候荀彧後人怕賊人,我一介武夫卻更不怕;更何況,這小小縣城裏的土豪惡霸若能害我,我也就不會來滄縣了。”
那老者聞言,身形一頓,卻是麵色一寒:“你知道我是誰?你想要做什麽?”
王烈卻一拱手,躬身道:“小子王烈見過侍中大人。”
~~~~~~~
老者的腳步一凝,片刻轉身無奈道:“人都說劉越石收了一個聰明伶俐的好弟子,今日一見卻名不虛傳,老朽荀崧見過長史大人。”
王烈忙還禮道:“荀大人萬勿如此,我不過是一郡長史,您卻是朝廷的侍中、中護軍,而且您是忠厚正直的長者,我不能受你這一禮。”
原來,這老者卻是姓荀名崧字景猷,乃是三國時期,魏國侍中、尚書令,敬候荀彧的玄孫。生於曹魏景元三年,因為生於名門之家,小時候便被族曾祖荀顗(荀彧之子)看中,認為他可以光耀門第。成年後喜好,誌趣高雅,與王敦、顧榮、陸機等人結交。後來趙王司馬倫任命他相國參軍,官至侍中、中護軍。
永嘉五年(311年),王彌攻破洛陽,荀崧與百官四散逃奔。行到冀州、幽州交匯處的時候,母親因病去世,他們一家駕車載著母親的遺骸與同行的官員失散,逃到章武郡時,被王彌的士兵追上,為了掩護自己的妻子兒女,他被砍成重傷,後來蘇醒過來,已經是再也尋不到同僚,車馬也被牽走,還是當地一個老者好心收留了了他們一家。
當時他上天無敵,入地無門,潁川荀氏也早已南渡,無奈下,隻好把母親下葬在了這裏。
而古時雙親去世,要守孝三年,荀崧眼見國事如此,心中更暗恨自己,認為老母親是因為和自己奔波逃亡,照顧不周才會病死。
當年永嘉之亂之初,潁川荀氏大多南渡,他這一支因為他固守洛陽才沒有搬遷。如今卻狼狽逃亡,隻剩下他和妻子、兒女四人。
一世為官,卻上不能匡扶社稷,下不能頤養老母,荀崧卻是心灰意冷。
遭受了這樣的刺激,荀崧的性格也自然變得有些乖張,那一顆精忠報國的心雖然不曾改變,但卻又會時常懷疑自己的所為,怕再因為自己而貽害家人。
之後,荀崧和家人一直在這裏隱居,這一隱居就是兩年,卻沒想如今被王烈認出。
(關於荀崧這一段,荀崧自母親死後與百官失散後,隱居守靈、後來再次出山這幾年的史書上並無記載,卻是一段空白,實為小飛個人推斷、書寫,望周知)
而王烈開始並沒有認出這荀崧,卻是因為在曆史上,荀崧除了有德行純粹的盛名和在上有所建樹外,在政治上並無太大建樹(小飛認為政治建樹不是官職高低,而是對國家和民族的貢獻),因此王烈對他印象並不深,加之荀崧從隱居、守靈到再次出山為襄陽刺史,之間的空白史書上並無記載,所以對荀崧有些陌生也並不意外。
反而是荀崧的小女兒,也就是那少女荀灌,王烈卻是聞名已久,隻是剛剛一時沒有想起。
而剛剛一見荀灌劍砍西瓜,槍刺徐虎的英姿颯爽的模樣,這才醒悟過來。
既然荀灌在此,那麽這個被他稱為爹爹的老者就隻能是荀崧了。
說起這荀灌,卻是晉史之上一個大名鼎鼎的少年英雄。
那卻是荀崧為母守孝結束後,再次出山,被朝廷任命為襄陽太守。
因為荀崧性格太過孤傲,言語激烈的原因,部下杜曾對荀崧一直心懷不滿。
後來,杜曾叛亂,帶領重兵包圍了襄陽城,揚言破城之後要殺掉荀崧全家。
荀崧自然不敢束手就擒,雙方對峙日久,襄陽城裏糧草不多,守城的士兵也損失慘重。
那時候各地混戰,多不服管理,更不會主動來幫助同濟。
而大晉朝廷就算想管這件事情,卻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眼看城破在即,荀崧心急如焚,對部下說:“坐以待斃不是我荀崧的性格,如今隻有派人突圍出去,向平南將軍石覽求援才行。當日我在洛陽為官,與他交好,隻要他知道我的危急處境,必定會發兵來救襄陽。”
可是,在叛軍的重重包圍下,襄陽城被圍的水泄不通,而且賊兵勢大,加之荀崧實在不是一個擅長籠絡軍心的領導,手下因畏懼城外敵兵,兩日之後,也沒有一個人自告奮勇突出重圍,去搬救兵。
無奈之下,荀崧決定自己親自帶兵突圍求援。眾將士不讓他去冒險。
這時,當時剛滿十三歲的荀灌推開眾人,走上前來,她說:“父親是一城之太守,此時正應當在城中帶領百姓軍卒抵抗賊兵,你若離開,則城內軍心必亂。所以,還是讓女兒代替你突圍求援吧。”
荀崧知道荀灌自小就從文習武,不但通曉文墨,騎射、武功也很嫻熟,但是擔心她不過是一個豆蔻年紀的女孩子,怎麽可能衝破敵人的千軍萬馬?
於是荀崧斷然拒絕,還是要自己帶兵出城。
見父親拒絕,荀灌懇求說:“襄陽危在旦夕,難道我們都情願等死不成?這些叔叔、伯伯不肯出城,怕是因為家中有父母、兒女要照顧,父親也一樣要照顧著全城軍民,不能輕易赴難。
但灌兒不一樣,我即為父親,就該為父承擔難處,我雖然年幼,卻有破敵妙法。”
荀灌此話一出,一幹將領和軍卒都麵露愧色,暗道自己竟然還不如一個小女孩慨然無畏。
荀崧知道荀灌自小聰慧,便問她:“是何妙法?”
荀灌說:“叛軍為求速戰速決,這幾日日夜攻城,但久攻不下、已經疲勞不堪。我已經觀察到,叛軍百日攻城勞累,一到夜間,便偃旗息鼓,全軍休息,所謂強弩之末正是如此。
因此,女兒我隻要帶領少數武藝高強的軍士,乘其不備,深夜突圍,定能成功”
眾將已將荀灌如此說,更感念她剛剛那番話,於是紛紛請纓,要隨荀灌一起突襲敵軍。
荀崧一見自己女兒一番話順利激起眾將士士氣,心下激動,答應了荀灌的請求,並下令選拔精悍驍勇的軍士,隨荀灌突圍。
當夜,荀灌手執刀槍,和十幾個武士騎馬衝出城外。
果然,因為這日日攻城激烈,勞累不堪,叛軍此刻都在睡夢之中。
等叛軍的巡哨的發現時,荀灌已衝帶兵馬迅速衝出包圍。
荀灌一行急馳而去,很快到了平南將軍石覽的駐地。
石覽一見荀灌,十分驚訝,問明情況後,便說:“阿灌,你們先吃飯休息,我等會兒再商量破敵之計。”
荀灌不肯吃飯,生氣地說:“石叔父,您沒聽人說,救兵如救火嗎?還是請迅速發兵,解救襄陽城吧。”
石覽說:“叛軍兵力雄厚,隻靠我的軍隊恐怕一下子難以擊垮他們,必須請求南中郎將周訪同時出兵,合力破敵,但他固守自保,恐不肯發兵相助……”
荀灌說:“那我這就寫一封求援的書信,看他怎樣。”
荀灌文武雙全,很快就代石覽寫出一封文辭誠懇的信箋,信上寫著:“萬一襄陽失守,叛軍氣焰將更加囂張,唇亡齒寒,叛軍必傾巢而犯近鄰,將軍首當其衝,那時滅頂之災在所難免。如將軍肯發兵援救襄陽,平南將軍石覽願同將軍結為兄弟,共同舉兵,合力擊破杜曾叛軍。”
石覽看完信後,讚不絕口,即刻派人送往周訪處。
周訪被來信說服,馬上派兒子周撫帶精兵三千,和石覽的援軍匯合到一起,飛馳襄陽。荀崧見援兵已到,率城裏守軍衝殺出來,裏外夾擊,大敗杜曾。
自此,荀灌少年巾幗英雄之名名滿天下。
此刻,王烈見獵心喜,眼見這荀灌剛剛十歲,就已經初現英雄本色,更敢出麵挑戰強權,實在難得。
心下,卻是決定,在離開滄縣前,一定要努力把荀氏父女收服。
此刻,荀崧見王烈認出自己,卻不肯受自己見禮,自然不知道王烈是準備放長線,吊大魚。
他卻是悠悠道:“自石勒、王彌兩賊攻破洛陽,老朽就為母守靈在此,已經賦閑兩年,現在你是官我是民,不可亂了禮法?”
王烈卻是笑道:“什麽叫禮法?天下社稷,君輕民貴,更何況荀大人是值得尊敬的長者,我豈能不敬之!”
荀崧聞言,臉上浮現出一絲驕傲,卻笑道:“話是這麽說,可真做到的沒幾個……好了,老漢我還要去看瓜田,省得我那一田好瓜人偷走,灌兒,我們走了……”
見父親召喚,荀灌依依不舍的和程翯告別。
王烈卻忙道:“既然荀大人自稱為民,還留在這裏種瓜,就不怕那些惡霸報複麽?”
荀崧不屑道:“我潁川荀氏雖然已久無貴胄,但乃名門旺族,我看誰敢輕辱我,難道他們還不懂尊卑禮節麽?”
王烈搖搖頭,荀崧這樣的人性格、才學、品德那都是上等的,可是就是這點自傲的名門之後的脾氣不好。
現在是亂世,五胡並起,尤其是在北地,人人幾乎都是在為生存而掙紮,你就算是上古名門荀子後裔,若一無權勢,二無能力,怕也無人肯多尊重你多少。
更何況老人家你如今隱居在此,名聲不顯,一無護身之兵馬,二無避禍之權勢,人家割據稱霸一方的豪強,真把你害死,再悄悄掩埋處理,看誰能知道?
以他這種性格分裂,傲氣卻不敢再承擔的脾氣,將來早晚是禍事。
這也在他後來一味自傲,後來惹惱杜曾,差點引來殺身之禍上得到了驗證。
而王烈這種性格,雖談不上心懷天下,救濟蒼生,但卻絕對不會眼睜睜看著荀崧這樣方正君子去尋死,尤其是因為自己的介入而被奸人所害。
至少,今日如果沒自己這些人來這裏,那麽徐虎他們也不會得到消息準備來敲詐勒索,而王烈他們也不會奮起殺人,更不會有少女荀灌見義勇為,從而間接得罪了這些豪強。
現在徐虎一死,身為他長兄的徐清又焉有不報複的道理?
王烈一行可以離開這裏回平舒,但荀崧一家老小卻是不好遠走。
所以,王烈一定要規勸荀崧,至少要盡力在他心底留下一個印象,等從滄縣返回平舒時,也好順便帶上他。
荀崧的兩子一女,荀蕤、荀羨、荀灌,哪一個都是文武雙全的精英,王烈就算為了他們也要將荀崧留在自己帳中。
..
本章對荀崧與荀灌的描述,多有小飛自己的理解,尤其是荀崧,望閱讀時自行理解,感謝各位支持
~~~~~~~
但眼見程翯和那荀姓老者敢於挑戰他的權威,那青衣漢子異常憤怒。
被少女荀灌抽在手腕上的傷痛更讓他忍不住怒道:“你們這些刁民想幹什麽?老家夥,你以為你是誰?”
然後又看向程翯:“小jian貨,模樣挺俊啊,剛才我還以為你是兔兒爺,原來卻是個娘們,給大爺我一並抓回去暖床。”
這種人,性格飛揚跋扈慣了,就算剛剛吃了虧,嘴上依然欠扁。
見程翯動手,圍在她身邊的其餘騎士哪還能看熱鬧,立刻都從輜車上抽出兵刃,指向這群人。
那徐姓的青衣漢子看著這一切,卻並不害怕,他今日特意帶這麽多人來,就是有備而來。
此刻而對麵老的老,小的小,不過才十幾個人的對手,心下信心十足。
正這時,王烈大步走出:“你說什麽——”
那青衣漢子剛要開口:“又出來個奸夫,給我一並打死……”
話沒說完,王烈卻一個箭步上前,一拳打在他臉上,頓時那漢子口中飛出幾顆牙齒。
然後,一頓拳打腳踢、
那青衣漢子身後的地痞無賴還沒等反應過來,這漢子已經被王烈踩在了腳下。
王烈對身後騎士道:“都給我留下,一個不許放走”
一幹騎士得到命令,立刻衝向這些漢子。
這些漢子看似強壯凶狠,手中也拿著刀劍、木棍等武器,但其實不過都是些普通地痞無賴,平日依仗人多敲詐下良善百姓還行,真遇到王烈他們這等上過戰陣,提刀殺人的職業士兵,卻隻有挨打的份。
但王烈既然沒下死令,這些騎士下手也就留了力氣。
有那走運的被直接打倒在地的尚有力氣哀號悲泣,那倒黴的比較耐打的卻被這些騎士誤以為戰鬥力強悍,索性直接敲斷手腳,基本都直接痛暈過去。
不過幾十息,戰鬥結束,王烈這邊的騎士無一受傷,那邊五十幾人躺了一地,暴曬在烈日下。
期間,也有幾個漢子見勢不妙想要逃跑,但人腿再快也快不過戰馬和弓箭,程翯一箭接一箭,有逃跑的全部射中腿彎,哀聲倒地,蘇良則騎著戰馬,把這些人拽回茶棚外,扔在一起。
眼見戰鬥結束,那青衣漢子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正自發呆,王烈俯下身,一把抓著那青衣漢子的衣領,一咧嘴:“小子,你算誰的大爺?你不過是一灘狗屎現在,你給我向茶棚老板道歉,再向這兩個姑娘道歉”
那徐姓漢子聞言,卻還在硬充硬漢,怒道:“道歉?在滄縣,哪個敢要我道歉?你知道我是誰麽?你一個商人也敢打我,就算岑言來滄縣,都要跪著進我們徐家,一會你就知道厲害了”
王烈沒有回答,那荀姓老者卻冷笑道:“看來你不但瘋,而且蠢,既然他敢打你,肯定就不會怕你如狗狂吠”
這老者也是怒極,在這裏隱居的兩年,他雖然耿直,但也也並不想管這些事情,隻待這裏的事情一了,就返回潁川老家養老。
但剛剛這漢子實在太過無恥,竟然可以對荀灌這樣一個十幾歲的小娘說出那等惡心的話,老者卻也動了真怒。
那漢子一聽,卻是又氣又惱,大喊道:“老家夥你敢如此說話?你們等著,你們等著,識相的就趕快放過大爺我。”
王烈啪啪兩下,給了他兩個大耳光,差點直接把這小子抽暈過去。
然後對茶棚老板道:“老板,你過來,讓他給你道歉”
那漢子卻仍不悔改,一瞪眼:“張木頭,你敢讓大爺我道歉?小心我殺你quan家”
那茶館老板嚇的一哆嗦,看向王烈:“這位小郎君,我不求徐爺……他道歉,他今日道歉,明日真會殺我全家的,他們什麽都能做出來的。”
程翯卻是上前,不滿道:“你這老板,阿烈為你出頭,你還瞻前顧後,這家夥這樣無禮,我若是你,就一刀殺了他”
小冉閔更是直接,提著天王勾戟,來到這漢子身前,在眾人的注視下,冷著小臉問:“壞蛋,你不向阿瓔姐姐他們道歉是不是,信不信我收拾你?”
那漢子差點氣笑了:“你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咋種也敢威脅我……”
冉閔聞言,臉色一黑,一拳轟出,隻聽那漢子鼻骨一聲脆響,直接塌陷下去。
這一拳下去,那漢子的臉上紅的、青的,紫的,黑的,如開了染料鋪。
一旁的幾個大人都是暗歎一聲,這娃娃好卻是好大的力氣,好狠的拳頭。
青衣漢子此刻卻疼的差點卻連聲音都發不出來了,眼睛一翻就要昏迷過去。
王烈卻怎麽能就這樣讓他昏死過去,直接拿過一碗茶水潑在他臉上,再次喝道:“趕快道歉”
這漢子悠悠醒轉,第一眼就看見王烈凜冽的目光,縱然是這等三伏炎夏,脊背上都驚出一身冷汗。
他雖飛揚跋扈,但強橫的隻是外表,內在不過就是一個欺軟怕硬的小人,又什麽時候吃過這等苦,慘叫連連,終於服軟:“我錯了,我道歉”
然後忍著疼痛,向程翯和荀灌以及茶館老板,連連叩頭。
道歉完畢,王烈再次拽起他:“你叫什麽,誰派你來這裏找我們‘岑氏商行’麻煩的,給我說實話,否則我現在就殺死你。”
這漢子此刻早已嚇的魂飛魄散,王烈的狠辣給他留下極深的印象,卻絲毫不懷疑王烈會直接殺掉自己,而且王烈直接問他為什麽找“岑氏商行”麻煩,還以為王烈已經知道。
心下更加惶恐,忙不迭回答道:“英雄,我叫徐虎,我今天也是聽手下回報,說張家茶棚這裏來了一支商隊,這些日子很少有商隊經過,小的一時被豬油蒙了心,想要來勒索一筆錢財,至於這張木頭,我本來就是想借欺壓他,引你們出頭,好有理由……有理由劫掠些錢財……英雄,我都說了,求你放過我,我以後不敢了……我大兄是徐清。”
王烈搖搖頭,這等貨色實在是最低級的一等人,欺壓良善,死要麵子,卻全無一點骨氣。
而且,正如他所想,這些人果然不是衝茶棚老板來的,竟然把歪主意打到了他們頭上,這不是尋死是什麽。
那茶棚老板卻也嚇得不行,低聲喃喃道:“英雄,你這樣對他們,你們走了,他們會殺我全家的泄憤的,會殺我全家的……”
王烈冷笑一聲:“他沒這個機會了”
說完卻是直接抽過身旁騎士手中的佩劍,一劍揮出,那青衣漢子徐虎的咽喉處立刻出現一道血痕,片刻鮮血激射而出,他徒勞著伸出雙手想去捂住傷口,在地上翻滾掙紮片刻,就一動不動了。
王烈將手中長劍掰成兩截:“殺這等狗輩,都侮辱了我們的兵器,這劍不要了,一會換一把。”
那騎士點頭稱喏。
這邊,那荀灌和他的爺爺看著眼前一切,麵露驚訝。
小荀灌卻是有些害怕,這邊程翯眼見小姑娘如此可愛,更喜她剛才見義勇為,卻是蹲下去抱住她,溫聲道:“,別怕,這等壞人你不殺他,他將來早晚還要害我們,剛剛你真棒,你也學過武麽?”
荀灌看了看程翯,注意力被轉移過去,片刻展開笑顏:“姐姐你好美你也很棒,剛才和我爺爺一起想要幫我,是不是?”
那邊荀姓老者卻是一把拉過荀灌:“你這丫頭,怎麽這麽不聽話,自己提槍跑來,若出什麽意外,爹爹回去怎麽和你母親交待?趕快跟我回去……”
說完就要帶小姑娘離開。
王烈忙喊道:“長者,請留步”
那老者停住身形,猶豫了下,回頭道:“小友,你雖身世不凡,但這滄縣現在根本不服王法管教,你現在最好趕快走,否則若真被這些賊人害了性命,可就不好了。”
王烈卻道:“既然敬候荀彧後人怕賊人,我一介武夫卻更不怕;更何況,這小小縣城裏的土豪惡霸若能害我,我也就不會來滄縣了。”
那老者聞言,身形一頓,卻是麵色一寒:“你知道我是誰?你想要做什麽?”
王烈卻一拱手,躬身道:“小子王烈見過侍中大人。”
~~~~~~~
老者的腳步一凝,片刻轉身無奈道:“人都說劉越石收了一個聰明伶俐的好弟子,今日一見卻名不虛傳,老朽荀崧見過長史大人。”
王烈忙還禮道:“荀大人萬勿如此,我不過是一郡長史,您卻是朝廷的侍中、中護軍,而且您是忠厚正直的長者,我不能受你這一禮。”
原來,這老者卻是姓荀名崧字景猷,乃是三國時期,魏國侍中、尚書令,敬候荀彧的玄孫。生於曹魏景元三年,因為生於名門之家,小時候便被族曾祖荀顗(荀彧之子)看中,認為他可以光耀門第。成年後喜好,誌趣高雅,與王敦、顧榮、陸機等人結交。後來趙王司馬倫任命他相國參軍,官至侍中、中護軍。
永嘉五年(311年),王彌攻破洛陽,荀崧與百官四散逃奔。行到冀州、幽州交匯處的時候,母親因病去世,他們一家駕車載著母親的遺骸與同行的官員失散,逃到章武郡時,被王彌的士兵追上,為了掩護自己的妻子兒女,他被砍成重傷,後來蘇醒過來,已經是再也尋不到同僚,車馬也被牽走,還是當地一個老者好心收留了了他們一家。
當時他上天無敵,入地無門,潁川荀氏也早已南渡,無奈下,隻好把母親下葬在了這裏。
而古時雙親去世,要守孝三年,荀崧眼見國事如此,心中更暗恨自己,認為老母親是因為和自己奔波逃亡,照顧不周才會病死。
當年永嘉之亂之初,潁川荀氏大多南渡,他這一支因為他固守洛陽才沒有搬遷。如今卻狼狽逃亡,隻剩下他和妻子、兒女四人。
一世為官,卻上不能匡扶社稷,下不能頤養老母,荀崧卻是心灰意冷。
遭受了這樣的刺激,荀崧的性格也自然變得有些乖張,那一顆精忠報國的心雖然不曾改變,但卻又會時常懷疑自己的所為,怕再因為自己而貽害家人。
之後,荀崧和家人一直在這裏隱居,這一隱居就是兩年,卻沒想如今被王烈認出。
(關於荀崧這一段,荀崧自母親死後與百官失散後,隱居守靈、後來再次出山這幾年的史書上並無記載,卻是一段空白,實為小飛個人推斷、書寫,望周知)
而王烈開始並沒有認出這荀崧,卻是因為在曆史上,荀崧除了有德行純粹的盛名和在上有所建樹外,在政治上並無太大建樹(小飛認為政治建樹不是官職高低,而是對國家和民族的貢獻),因此王烈對他印象並不深,加之荀崧從隱居、守靈到再次出山為襄陽刺史,之間的空白史書上並無記載,所以對荀崧有些陌生也並不意外。
反而是荀崧的小女兒,也就是那少女荀灌,王烈卻是聞名已久,隻是剛剛一時沒有想起。
而剛剛一見荀灌劍砍西瓜,槍刺徐虎的英姿颯爽的模樣,這才醒悟過來。
既然荀灌在此,那麽這個被他稱為爹爹的老者就隻能是荀崧了。
說起這荀灌,卻是晉史之上一個大名鼎鼎的少年英雄。
那卻是荀崧為母守孝結束後,再次出山,被朝廷任命為襄陽太守。
因為荀崧性格太過孤傲,言語激烈的原因,部下杜曾對荀崧一直心懷不滿。
後來,杜曾叛亂,帶領重兵包圍了襄陽城,揚言破城之後要殺掉荀崧全家。
荀崧自然不敢束手就擒,雙方對峙日久,襄陽城裏糧草不多,守城的士兵也損失慘重。
那時候各地混戰,多不服管理,更不會主動來幫助同濟。
而大晉朝廷就算想管這件事情,卻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眼看城破在即,荀崧心急如焚,對部下說:“坐以待斃不是我荀崧的性格,如今隻有派人突圍出去,向平南將軍石覽求援才行。當日我在洛陽為官,與他交好,隻要他知道我的危急處境,必定會發兵來救襄陽。”
可是,在叛軍的重重包圍下,襄陽城被圍的水泄不通,而且賊兵勢大,加之荀崧實在不是一個擅長籠絡軍心的領導,手下因畏懼城外敵兵,兩日之後,也沒有一個人自告奮勇突出重圍,去搬救兵。
無奈之下,荀崧決定自己親自帶兵突圍求援。眾將士不讓他去冒險。
這時,當時剛滿十三歲的荀灌推開眾人,走上前來,她說:“父親是一城之太守,此時正應當在城中帶領百姓軍卒抵抗賊兵,你若離開,則城內軍心必亂。所以,還是讓女兒代替你突圍求援吧。”
荀崧知道荀灌自小就從文習武,不但通曉文墨,騎射、武功也很嫻熟,但是擔心她不過是一個豆蔻年紀的女孩子,怎麽可能衝破敵人的千軍萬馬?
於是荀崧斷然拒絕,還是要自己帶兵出城。
見父親拒絕,荀灌懇求說:“襄陽危在旦夕,難道我們都情願等死不成?這些叔叔、伯伯不肯出城,怕是因為家中有父母、兒女要照顧,父親也一樣要照顧著全城軍民,不能輕易赴難。
但灌兒不一樣,我即為父親,就該為父承擔難處,我雖然年幼,卻有破敵妙法。”
荀灌此話一出,一幹將領和軍卒都麵露愧色,暗道自己竟然還不如一個小女孩慨然無畏。
荀崧知道荀灌自小聰慧,便問她:“是何妙法?”
荀灌說:“叛軍為求速戰速決,這幾日日夜攻城,但久攻不下、已經疲勞不堪。我已經觀察到,叛軍百日攻城勞累,一到夜間,便偃旗息鼓,全軍休息,所謂強弩之末正是如此。
因此,女兒我隻要帶領少數武藝高強的軍士,乘其不備,深夜突圍,定能成功”
眾將已將荀灌如此說,更感念她剛剛那番話,於是紛紛請纓,要隨荀灌一起突襲敵軍。
荀崧一見自己女兒一番話順利激起眾將士士氣,心下激動,答應了荀灌的請求,並下令選拔精悍驍勇的軍士,隨荀灌突圍。
當夜,荀灌手執刀槍,和十幾個武士騎馬衝出城外。
果然,因為這日日攻城激烈,勞累不堪,叛軍此刻都在睡夢之中。
等叛軍的巡哨的發現時,荀灌已衝帶兵馬迅速衝出包圍。
荀灌一行急馳而去,很快到了平南將軍石覽的駐地。
石覽一見荀灌,十分驚訝,問明情況後,便說:“阿灌,你們先吃飯休息,我等會兒再商量破敵之計。”
荀灌不肯吃飯,生氣地說:“石叔父,您沒聽人說,救兵如救火嗎?還是請迅速發兵,解救襄陽城吧。”
石覽說:“叛軍兵力雄厚,隻靠我的軍隊恐怕一下子難以擊垮他們,必須請求南中郎將周訪同時出兵,合力破敵,但他固守自保,恐不肯發兵相助……”
荀灌說:“那我這就寫一封求援的書信,看他怎樣。”
荀灌文武雙全,很快就代石覽寫出一封文辭誠懇的信箋,信上寫著:“萬一襄陽失守,叛軍氣焰將更加囂張,唇亡齒寒,叛軍必傾巢而犯近鄰,將軍首當其衝,那時滅頂之災在所難免。如將軍肯發兵援救襄陽,平南將軍石覽願同將軍結為兄弟,共同舉兵,合力擊破杜曾叛軍。”
石覽看完信後,讚不絕口,即刻派人送往周訪處。
周訪被來信說服,馬上派兒子周撫帶精兵三千,和石覽的援軍匯合到一起,飛馳襄陽。荀崧見援兵已到,率城裏守軍衝殺出來,裏外夾擊,大敗杜曾。
自此,荀灌少年巾幗英雄之名名滿天下。
此刻,王烈見獵心喜,眼見這荀灌剛剛十歲,就已經初現英雄本色,更敢出麵挑戰強權,實在難得。
心下,卻是決定,在離開滄縣前,一定要努力把荀氏父女收服。
此刻,荀崧見王烈認出自己,卻不肯受自己見禮,自然不知道王烈是準備放長線,吊大魚。
他卻是悠悠道:“自石勒、王彌兩賊攻破洛陽,老朽就為母守靈在此,已經賦閑兩年,現在你是官我是民,不可亂了禮法?”
王烈卻是笑道:“什麽叫禮法?天下社稷,君輕民貴,更何況荀大人是值得尊敬的長者,我豈能不敬之!”
荀崧聞言,臉上浮現出一絲驕傲,卻笑道:“話是這麽說,可真做到的沒幾個……好了,老漢我還要去看瓜田,省得我那一田好瓜人偷走,灌兒,我們走了……”
見父親召喚,荀灌依依不舍的和程翯告別。
王烈卻忙道:“既然荀大人自稱為民,還留在這裏種瓜,就不怕那些惡霸報複麽?”
荀崧不屑道:“我潁川荀氏雖然已久無貴胄,但乃名門旺族,我看誰敢輕辱我,難道他們還不懂尊卑禮節麽?”
王烈搖搖頭,荀崧這樣的人性格、才學、品德那都是上等的,可是就是這點自傲的名門之後的脾氣不好。
現在是亂世,五胡並起,尤其是在北地,人人幾乎都是在為生存而掙紮,你就算是上古名門荀子後裔,若一無權勢,二無能力,怕也無人肯多尊重你多少。
更何況老人家你如今隱居在此,名聲不顯,一無護身之兵馬,二無避禍之權勢,人家割據稱霸一方的豪強,真把你害死,再悄悄掩埋處理,看誰能知道?
以他這種性格分裂,傲氣卻不敢再承擔的脾氣,將來早晚是禍事。
這也在他後來一味自傲,後來惹惱杜曾,差點引來殺身之禍上得到了驗證。
而王烈這種性格,雖談不上心懷天下,救濟蒼生,但卻絕對不會眼睜睜看著荀崧這樣方正君子去尋死,尤其是因為自己的介入而被奸人所害。
至少,今日如果沒自己這些人來這裏,那麽徐虎他們也不會得到消息準備來敲詐勒索,而王烈他們也不會奮起殺人,更不會有少女荀灌見義勇為,從而間接得罪了這些豪強。
現在徐虎一死,身為他長兄的徐清又焉有不報複的道理?
王烈一行可以離開這裏回平舒,但荀崧一家老小卻是不好遠走。
所以,王烈一定要規勸荀崧,至少要盡力在他心底留下一個印象,等從滄縣返回平舒時,也好順便帶上他。
荀崧的兩子一女,荀蕤、荀羨、荀灌,哪一個都是文武雙全的精英,王烈就算為了他們也要將荀崧留在自己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