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哈哈,感謝各位上個月的支持,新的一月,小飛繼續努力,也懇請各位繼續支持,直到永遠……咳,如果小飛還能寫得動的話
~~~~~~~
不一會,蘇良和孫安就帶著百餘名騎士也趕了過來。
此時,除了留在山上看守戰馬的十幾人,還有看守兩側山壁的三十人。剩下百餘人,包括謝鯤都來到半山臨時修建的壁壘後。
謝鯤邊走還邊埋怨:“王將軍,莫非你嫌我是一文士,不肯帶我上陣,還不讓謝參軍叫醒我,若非我覺輕,險些錯過這好戲。”
王烈見他氣喘籲籲的模樣,卻是暗自好笑,一咧嘴道:“謝大人我也是怕你有危險,孫安,一會你要照顧好謝大人的安全。”
謝鯤氣道:“你太小覷我了,王將軍,我也是從小習武的人,一會我也要上陣殺敵。”
王烈忙勸道:“此時形勢未明,而且來的怕不但有敵人,還有野狼。”
說完,王烈指揮眾人抓緊戒備,把樹木和山石堆積在身前,同時都弓弩上弦,時刻準備戰鬥。
又過了一會兒,隻見山下氣喘籲籲跑來幾人,因為天色昏暗,就算以王烈的視力,也隻能看清是三個人,卻辨不清身份和男女。
其中一人高喊:“野人,你背負師傅快走,我為你們抵擋一陣,說完竟然再次衝下山去。”
而當頭一個人卻是悲呼一聲:“滕升,你給我回來”
說完就要追下山,卻被另一人死死抱住,吼道:“師傅,你不能下去”
然後一把背負起對方,大步向高台上跑來,而先前那人卻已經衝下山去。
王烈一見對方不似敵人,而是被狼群追趕到這裏的路人,卻是立刻高喝:“不要再向前,前路有陷阱,等在原地,我帶人救你”
說完卻是翻身越過壁壘,蘇良和孫安立刻帶領十餘人跟隨,奔兩人跑去。
那山下的人一愣,但還是如言站在了原地,王烈等人奔走在山路上如履平地,加上是下坡,而且這道路並非荒路,還有當日留下來的青石,還算平整,因此下去的速度極快,不過十幾息就已經奔到兩人麵前。
王烈止住腳步,仔細打量對方,雖然對方的表現沒有什麽差池,但必須再次確認。
走近了,才看見兩人都是普通百姓的打扮,一人年約四十,一人卻是長滿毛發的大漢。
那中年人相貌疏朗,雖然穿著普通,但頗有一股出塵的風采。
背負著那中年男子的大漢,卻是一臉警惕的看著王烈他們。
此人生的身高過丈,渾身黑色汗毛,整個人站在那裏就仿佛一堵牆一般,王烈見了暗讚一聲:“好魁梧的漢子”
那中年人見王烈等人下得高台,卻讓那大漢把自己放下,然後走近王烈身前,拉著他的手懇請道:“壯士,請救一救我的徒兒。”
王烈向他身後望去,隻覺得那股腥臭更加濃鬱,卻知道狼群就在三百步內,也不猶豫,點點頭對一個騎士道:“你帶他們上山,其餘人跟我去救人”
“我跟你去”那中年男子道。
那大漢卻道:“師傅,你先上山,我去救師兄。”
王烈看了兩人一眼,欣賞的點點頭,王烈最欣賞這些為了親朋兄弟可以奮不顧身的人,剛剛也是被他們互相掩護的行為所感動,這才下山營救。
此刻,卻帶頭衝那腥風處奔去。
其實,按照王烈本來的意思,是要將那些狼引上這汾陰宮所處的高台再行撕殺,可是現在救人要緊,而且那人從下山到上山不過幾十息間,如果現在立刻去應該還可以救的回。
否則等狼群衝上高台,估計那先前下去的漢子也已經是葬身狼口了。
王烈速度很快,很快奔至距離狼群一百餘步外,雙目間已經可以清晰看見那點點幽綠的光芒,正是狼眼在閃爍。[.超多好看小說]
王烈也不再近前,卻是站在原地,張弓搭箭,那中年男子有些驚詫道:“這麽遠,萬萬不要誤傷我徒兒?”
王烈也不說話,對準那不斷閃爍的幽綠光芒,直接一箭射出,隻聽得一聲狼嚎哀鳴,雖然黑暗中看不真切,顯然是一頭餓狼被射中。
那人大讚:“真乃神箭”
王烈也不自傲,而是搖搖頭:“這樣隻能射殺外圍餓狼,卻是對你那徒弟沒什麽幫助。”
然後問身後人:“諸君,可有什麽照明之物?”
王烈雖然能隱約看見最前邊的幾隻狼,但卻沒有看到那漢子,隻能聽見陣陣人聲怒吼,顯然那漢子已經衝進了狼群。
這時候,王烈也不敢強行射擊中間,否則誤傷人命就得不償失了。
沒等身後人說話,那中年男子卻遞過一個棍子,這棍子不長,小臂粗細。
王烈一愣,因為這棍子卻好似後世的煙花一般,有一道明顯的導火索從中間出現,
見王烈微愣,那中年男子忙道:“這是老夫研製的照明火棒,足可以照明百步內,但就剩兩支了,其餘都已經用作阻嚇狼群。”
王烈點點頭,怪不得如此黑夜,這三人又不擅長走這種夜路,卻能在狼群的追趕下奔逃至此,原來是有這種東西阻擋狼群。
禽獸最怕光亮,若這種東西正能有幾分後世照明彈的亮度,的確能阻礙狼群。
隻是眼前的男子不知道是什麽出身,竟然有這種超越時代、匪夷所思的發明?看來這大晉真是藏龍臥虎啊。
王烈結果那煙火棒,遞給蘇良道:“蘇良,你看準我這支箭的去勢,然後扔出這個照明火棒”、
蘇良點頭答應。
然後,王烈靜下心神,注意聆聽著那狼群中的人聲怒吼,片刻又是一箭射出,這一箭卻是對著半空,怕誤傷到狼群中的人。
蘇良早就點燃那煙火棒的導火索,此刻見王烈箭矢射出,立刻順著箭矢飛出的方向扔出。
蘇良的臂力極強,眾人隻見一道火光飛速跨越了百步的距離,接著炸開在半空。
爆炸的威力並不大,但產生的光亮卻有若明月一般,頓時將方圓數百步都照得通明。
那些嚎叫騰躍的餓狼頓時陷入了呆滯、混亂的狀態。
就連王烈這邊的騎士,也大都因為準備不足,隻覺得眼前一花,下意識的閉緊了雙眼。
王烈卻始終目光如炬,死死盯著前方。此刻,他已經看清,大約有二十幾隻餓狼正圍攻一個背靠一片廢墟的男子。
也正是因為有那片廢墟,那男子才能堅持到現在。
那男子也算勇武,手中隻有一把普通砍刀,盡管已經明顯可以看出他疲倦不堪,可依舊還在不停揮砍出刀,而他的身下已有數具餓狼屍體。
不過顯然他也已經到了強弩之末,身子死死依靠在廢墟之上,雙腿都在微微顫抖,身上也滿是被餓狼撕咬撲抓出的血痕。
火光亮起,王烈已經連珠三箭射出,“嘭、嘭、嘭”三聲悶響,那男子身邊的三隻餓狼頓時頭部中箭,匍匐在地,抽搐了幾下,就不再動彈。
這樣近的距離內,王烈的七石硬功就連石頭都有可能射入,更何況是這肉身的餓狼,就算有銅頭鐵尾之稱,也是一擊斃命。
接著蘇良和孫安兩人也是羽箭上弦,兩箭射出,又射死了兩隻餓狼,其餘人卻不敢亂射中間,隻能射擊外圍遊蕩的餓狼,因為中間那些餓狼距離男子很近,容易誤傷。
但就算這樣,這些人也都是王烈千挑萬選出的騎射高手,如今站在地上,更是精準無比,十幾人射出,竟然無一箭落空。
等火光散去前的一瞬,王烈已經看到,圍著那男子的餓狼已經不過十幾隻。
而那些餓狼還沉浸在光亮的照耀中,夾著尾巴盲目的亂竄
現在衝上去,應該沒有多少損失的可能了,王烈這樣想,卻是大吼一聲:“衝上去,殺了這些狼崽子”
從王烈射出第一箭,到他們真正衝進狼群時間不過是十幾息,但餓狼卻已經死了大半。
那中年男子看得是一臉驚愕,而那滿身毛發的男子則是血脈噴張,吼叫道:“師傅,他們太厲害了”
那男子點點頭,猶豫道:“野人,這些人進退有據,為師當年也是從過軍的,卻可以斷定這些人絕對是軍隊出身,尤其是領頭那少年,指揮自如,威信極高,定是個少年將軍,否則斷無此氣勢,一會你不要亂講話,小心應對。”
那滿身毛發的男子點點頭,又問:“那我們還上去不?”
中年男子一瞪眼:“廢話,你師兄還在前邊拚命,人家也盡力相救,我們豈有看熱鬧的道理?”
但等他們兩人衝上去的時候,戰鬥已經結束,那群餓狼已經係數斃命在王烈等人的刀下。
王烈自己就連劈數隻,而且基本都是從腰部斷為兩截,足見其力量和準確。
其中的狼王更是被王烈一刀劈中腰部後想要逃跑,卻被蘇良趕上,直接抓住了後腿,那狼王凶性大發,反身扭腰張著巨口和兩隻前爪就要撕咬蘇良。
這狼王的體型要比普通巨狼大上足足一圈,粗大的爪子如刀鋒一般直掏蘇良的腹部。
蘇良何等勇武,怒吼一聲,不待狼爪及身,直接著狼王的後腿,猛一發力,把它活活撕成了兩半。
狼血噴湧,灑了他一身,蘇良兩手各拎著一半狼屍,狼腹內的內髒落在地上,蘇良大步踏上,發出一陣腳碾血肉的聲音,那魁梧的身材,卻如金剛神邸一般。
中年男子一見,暗自點頭:“好一個盤古再世”
一幹士兵卻都是從屍山血海中爬出的勇士,見蘇良如此,都不覺得有什麽不對,卻齊聲讚歎:“蘇都尉好功夫”
眼看蘇良如此,那渾身毛發,自命天生勇武的漢子一臉詫異,卻是微微咂舌。
他師父卻笑道:“怎麽樣,野人,遇到比你還厲害的了吧?”
那漢字不服氣的低哼一聲:“這算不得什麽,我也能撕裂那餓狼,不過這小子到的確悍勇,有時間我想與他較量下……”
他師傅拍了拍了拍他後背,讓他不要多言,隨後卻走近眾人向王烈深深一拜:“多謝這位壯士救命之恩,丹陽葛洪攜弟子騰升、黃野人拜謝恩人。”
葛洪?他說他叫葛洪?
王烈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葛洪是誰?道教名人、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字稚川,自號抱樸子,晉丹陽郡句容人(今江蘇句容縣)。三國方士葛玄之侄孫,世人皆稱“小仙翁”。
據說後來此人得道成仙,飛升而去。
王烈一聽,卻是微微一愣,片刻克製住心底的歡喜,王烈歡喜的並不是想要隨葛洪一起求仙問道,而是因為葛洪的影響力與能力。
相比葛洪在道教方麵的才能,王烈更看重他在煉丹與醫學,以及各種技巧發明上的貢獻,以及他在大晉世家、士族中的尊崇地位。
而且,葛洪遺留後世的那些著作,若《抱樸子》,都曾讓王烈讚歎不已。
那些書與其說是道家學說,不如說是一部對醫學、化學、文學、時政、人文的綜合性著作。
因此,在王烈眼裏,葛洪簡直就是大晉的化學家、科學家、醫學家兼哲學家,說起為兩晉的“達芬奇”,怕也不為過。
這時候葛洪的實際年紀已經超過五十,卻依然如一個中年人一般,滿頭烏發,神色紅潤,的確有仙風道骨之像。
此刻,麵對葛洪的感謝,王烈忙攙住他,然後一拱手,沉聲道:“原來是葛洪仙翁,在下幽州王烈,見過先生”
葛洪聞言,也是一驚,看向王烈,仔細打量片刻,開口讚道:“我這一路前來長安,沿途聽各地百姓說幽州出了一個少年英雄,獨身拒守平舒城,抗擊石勒十五萬大軍,最後大敗石勒、擒殺慕容廆父子,而且還派兵攻克了石勒的襄國城,讓石勒逆賊倉惶退兵。那時候,我就想這樣一個少年英雄生的何等模樣,沒想到今日竟然得見,果然是名不虛傳。”
王烈笑道:“那我是否如仙翁所想一般?或者仙翁覺得我是三頭六臂,有些失望了?”
葛洪聞言,哈哈大笑,幾人的關係也迅速拉近。
葛洪又道:“王將軍,你切莫稱我為仙翁,那都是世俗人給我的虛名,你叫我先生或者道長都可。”
王烈忙再次拱手:“如此,小子見過先生。”
葛洪點點頭,王烈表現出的坦蕩豁達甚對他的心思,卻是與王烈有了一見如故的感覺。
此刻,因為擔心王烈等人安危,謝鯤已經帶其餘人下高台迎接兩人,謝艾和程翯卻留在高台上,守護最後一道防線。
見謝鯤下來,王烈馬上向謝鯤引見葛洪。
謝鯤自然早就聽過葛洪大名,更是敬重他的才學與為人,卻是立刻拱手相拜。
葛洪也自然聽過謝鯤的名號,回拜謝鯤,然後王烈和謝鯤共邀請葛洪上山休息,葛洪卻是欣然同意。
一路上,王烈刻意像葛洪介紹自己布置在路上的一些機關、技巧。
這些東西都是王烈結合後世經驗發明、製作出來的,東西物件雖小,但卻超越了時代。
也許落在一般人眼裏,甚至很多文士眼中都是上不得台麵的東西,但對葛洪這般醉心求道,又沉迷於發明創造的人來說,實在是新奇的很,對王烈更是刮目相看。
他初始還以為王烈之時少年勇武,沒想到還有這麽靈巧的心思,心下更起了向王烈請教、交流的心思。
王烈卻是假裝不知,心下暗喜:“就知道您老人家好這一口,等會還有讓您留戀吃驚的東西呢……”
到了山上,葛洪先給自己的徒弟騰升包紮了傷口,騰升雖然被狼群包圍時間不長,但身上卻有十數道抓痕,尤其是腹部,被那狼王偷襲,掏出一道深深的血口,在山下剛救出他時,王烈就已經給他緊急止血,敷上了金瘡藥。
此刻,卻還是有血液不斷滲出,王烈身上的傷藥乃是王氏姐妹花專為他們軍中配置,對平整的砍傷和刺穿的槍傷、箭傷都有不錯的止血效果,可是麵對這種撕裂出來的傷勢,卻無太好的辦法,尤其是狼爪有毒,若處理不好,肯定要發炎,甚至破傷風。
幸好葛洪是醫藥大家,身上有配置好的各種傷藥。
眼看自己徒弟那被撕裂的傷口,葛洪也是又心疼又生氣:“騰升,下次你可不能如此犯險,這傷口還好處理,隻是這禽獸身上都有猛毒,尤其是狼爪,卻是先要消毒才好。”
王烈一聽,立刻讓程翯從自己的行李中翻出用高純度的火龍燒進一步蒸餾提純出的酒精,給騰升的傷口消毒。
聞著如此濃烈的酒氣,葛洪饒有興趣的看著王烈的舉動,聽他簡單介紹這個消毒的作用後,卻是連聲讚歎。
消毒完畢,葛洪開始給騰升敷上傷藥,包紮好,騰升卻是昏昏睡了過去。
隨後,眾人也沒有了睡意,索性圍坐在篝火旁,有那騎士從將山下大部分餓狼屍體掩埋,卻選出幾頭,包括那狼王的屍體,全部抬上山,燒烤狼肉。
狼肉的味道並不算好,但大家卻是歡快異常,尤其是葛洪的弟子黃野人,許是憤恨野狼傷了他的師兄,卻是連吃了幾個狼腿。
葛洪愛惜的看著徒弟,笑道:“這群畜生想用我們果腹,如今卻入了我們的肚子,卻是天理循環。”
那邊程翯卻從死去的狼王嘴裏拔出兩顆最大的犬齒,王烈問她要做什麽,程翯道:“這狼王雖死,但也是勇武的象征,我要用著犬齒做一對項鏈,送給你。”
眾人聞言,都浮現出笑意,王烈也不尷尬,一咧嘴:“既然是一對,那另一條給誰?”
程翯白了王烈一眼:“自然是我自己帶。”
蘇良卻忽然悶聲道:“我一直覺得嫂嫂比大哥更勇武三分。”
眾人頓時大笑,羞的程翯起身離開。
葛洪笑看著其樂融融的王烈眾人,王烈見他不參與,卻問:“聽聞仙翁一直在江南修道,怎麽如今卻來到汾陰?”
若按照曆史規律,現在葛洪應該還在廣州羅浮山與嶽父鮑靚修道,難道他也是要入長安不成?
葛洪見王烈相問,也不隱瞞,簡單把這幾年的經曆將給王烈等人。
原來,在晉太安元年(302年),葛洪的老師鄭隱用鬼穀之術,推算出江南將要有戰亂發生,於是帶著各種煉製的丹藥和入室弟子,前往霍山(山西省霍州市)隱居避禍。
因為當時家中父老尚在,葛洪仍留在老家丹陽,一遍煉丹求道,一遍照看家人。
太安二年(303年),果如鄭隱推算,張昌、石冰於揚州起義,江南戰亂頓起。
因為葛洪素有名望,被征召入軍,擔任將兵都尉,後因戰功遷伏波將軍。
張昌起義被剿滅後,葛洪即退伍還鄉,一心在家鄉隱居求道。
而這期間,家中長輩先後亡故,葛洪就將家業托付給兄弟,自己卻是想去當時的都城洛陽及附近州郡尋找前朝遺落的“異書”,補充一下自己的學識,以求取得突破。
但恰逢八王之亂,陳敏又在江東起兵造反,葛洪走到半路,卻是進退不得,在此去留兩難之際,恰逢其故友稀含為廣州刺史,表請他為參軍,並擔任先遣。葛洪早就聽聞嶺南一帶地廣人稀,但卻存有上古大道,遂欣然前往。
不料葛洪到廣州不就,嵇含就被人殺死,於是葛洪滯留廣州多年。
這期間,葛洪在求道之餘,思考這些年的經曆,深感“榮位勢利,臂如寄客,既非常物,又其去不可得留也。隆隆者絕,赫赫者滅,有若春華,須臾凋落。得之不喜,失之安悲?悔吝百端,憂懼兢戰,不可勝言,不足為矣”。
於是,葛洪索性徹底拋棄俗世事務,銳意於求仙正道,每日煉丹、訪友,不理世事。
後來,葛洪在廣州拜師鮑靚,於廣州境內的羅浮山繼修道術,因為性格忠厚、清淡,又不失聰敏,深得鮑靚器重,甚至把自己的女兒也嫁給他為妻。
這些年,葛洪覺得自己道術理論雖有進展,但其餘諸項,如煉丹、如對求道方向的理解,卻都陷入瓶頸,想來洛都和附近尋求前朝異書的心思卻愈發強烈起來。
畢竟洛陽和長安乃皇都所在,附近古跡之多,非江南可比。
而且眼見江南局勢愈發動蕩,叛軍甚至有不斷南下廣州的意向,葛洪終覺江南不可久留,卻是帶著兩個徒弟騰升和黃野人辭別了師父兼嶽父鮑靚,一路來到司州。
因為知道汾陰是前朝行宮,雖毀於戰火,但葛洪相信這裏一定會有前朝的遺跡,甚至在宮殿廢墟的暗室中可能存又異書。
於是,一路尋到此地,卻在半路遭遇狼群,幸好遇到王烈等人,這才獲救。
聽葛洪說完這些,王烈和謝鯤相視一眼,兩人眼中卻傳遞著一個信息:“留下葛洪。”v!~!
~~~~~~~
不一會,蘇良和孫安就帶著百餘名騎士也趕了過來。
此時,除了留在山上看守戰馬的十幾人,還有看守兩側山壁的三十人。剩下百餘人,包括謝鯤都來到半山臨時修建的壁壘後。
謝鯤邊走還邊埋怨:“王將軍,莫非你嫌我是一文士,不肯帶我上陣,還不讓謝參軍叫醒我,若非我覺輕,險些錯過這好戲。”
王烈見他氣喘籲籲的模樣,卻是暗自好笑,一咧嘴道:“謝大人我也是怕你有危險,孫安,一會你要照顧好謝大人的安全。”
謝鯤氣道:“你太小覷我了,王將軍,我也是從小習武的人,一會我也要上陣殺敵。”
王烈忙勸道:“此時形勢未明,而且來的怕不但有敵人,還有野狼。”
說完,王烈指揮眾人抓緊戒備,把樹木和山石堆積在身前,同時都弓弩上弦,時刻準備戰鬥。
又過了一會兒,隻見山下氣喘籲籲跑來幾人,因為天色昏暗,就算以王烈的視力,也隻能看清是三個人,卻辨不清身份和男女。
其中一人高喊:“野人,你背負師傅快走,我為你們抵擋一陣,說完竟然再次衝下山去。”
而當頭一個人卻是悲呼一聲:“滕升,你給我回來”
說完就要追下山,卻被另一人死死抱住,吼道:“師傅,你不能下去”
然後一把背負起對方,大步向高台上跑來,而先前那人卻已經衝下山去。
王烈一見對方不似敵人,而是被狼群追趕到這裏的路人,卻是立刻高喝:“不要再向前,前路有陷阱,等在原地,我帶人救你”
說完卻是翻身越過壁壘,蘇良和孫安立刻帶領十餘人跟隨,奔兩人跑去。
那山下的人一愣,但還是如言站在了原地,王烈等人奔走在山路上如履平地,加上是下坡,而且這道路並非荒路,還有當日留下來的青石,還算平整,因此下去的速度極快,不過十幾息就已經奔到兩人麵前。
王烈止住腳步,仔細打量對方,雖然對方的表現沒有什麽差池,但必須再次確認。
走近了,才看見兩人都是普通百姓的打扮,一人年約四十,一人卻是長滿毛發的大漢。
那中年人相貌疏朗,雖然穿著普通,但頗有一股出塵的風采。
背負著那中年男子的大漢,卻是一臉警惕的看著王烈他們。
此人生的身高過丈,渾身黑色汗毛,整個人站在那裏就仿佛一堵牆一般,王烈見了暗讚一聲:“好魁梧的漢子”
那中年人見王烈等人下得高台,卻讓那大漢把自己放下,然後走近王烈身前,拉著他的手懇請道:“壯士,請救一救我的徒兒。”
王烈向他身後望去,隻覺得那股腥臭更加濃鬱,卻知道狼群就在三百步內,也不猶豫,點點頭對一個騎士道:“你帶他們上山,其餘人跟我去救人”
“我跟你去”那中年男子道。
那大漢卻道:“師傅,你先上山,我去救師兄。”
王烈看了兩人一眼,欣賞的點點頭,王烈最欣賞這些為了親朋兄弟可以奮不顧身的人,剛剛也是被他們互相掩護的行為所感動,這才下山營救。
此刻,卻帶頭衝那腥風處奔去。
其實,按照王烈本來的意思,是要將那些狼引上這汾陰宮所處的高台再行撕殺,可是現在救人要緊,而且那人從下山到上山不過幾十息間,如果現在立刻去應該還可以救的回。
否則等狼群衝上高台,估計那先前下去的漢子也已經是葬身狼口了。
王烈速度很快,很快奔至距離狼群一百餘步外,雙目間已經可以清晰看見那點點幽綠的光芒,正是狼眼在閃爍。[.超多好看小說]
王烈也不再近前,卻是站在原地,張弓搭箭,那中年男子有些驚詫道:“這麽遠,萬萬不要誤傷我徒兒?”
王烈也不說話,對準那不斷閃爍的幽綠光芒,直接一箭射出,隻聽得一聲狼嚎哀鳴,雖然黑暗中看不真切,顯然是一頭餓狼被射中。
那人大讚:“真乃神箭”
王烈也不自傲,而是搖搖頭:“這樣隻能射殺外圍餓狼,卻是對你那徒弟沒什麽幫助。”
然後問身後人:“諸君,可有什麽照明之物?”
王烈雖然能隱約看見最前邊的幾隻狼,但卻沒有看到那漢子,隻能聽見陣陣人聲怒吼,顯然那漢子已經衝進了狼群。
這時候,王烈也不敢強行射擊中間,否則誤傷人命就得不償失了。
沒等身後人說話,那中年男子卻遞過一個棍子,這棍子不長,小臂粗細。
王烈一愣,因為這棍子卻好似後世的煙花一般,有一道明顯的導火索從中間出現,
見王烈微愣,那中年男子忙道:“這是老夫研製的照明火棒,足可以照明百步內,但就剩兩支了,其餘都已經用作阻嚇狼群。”
王烈點點頭,怪不得如此黑夜,這三人又不擅長走這種夜路,卻能在狼群的追趕下奔逃至此,原來是有這種東西阻擋狼群。
禽獸最怕光亮,若這種東西正能有幾分後世照明彈的亮度,的確能阻礙狼群。
隻是眼前的男子不知道是什麽出身,竟然有這種超越時代、匪夷所思的發明?看來這大晉真是藏龍臥虎啊。
王烈結果那煙火棒,遞給蘇良道:“蘇良,你看準我這支箭的去勢,然後扔出這個照明火棒”、
蘇良點頭答應。
然後,王烈靜下心神,注意聆聽著那狼群中的人聲怒吼,片刻又是一箭射出,這一箭卻是對著半空,怕誤傷到狼群中的人。
蘇良早就點燃那煙火棒的導火索,此刻見王烈箭矢射出,立刻順著箭矢飛出的方向扔出。
蘇良的臂力極強,眾人隻見一道火光飛速跨越了百步的距離,接著炸開在半空。
爆炸的威力並不大,但產生的光亮卻有若明月一般,頓時將方圓數百步都照得通明。
那些嚎叫騰躍的餓狼頓時陷入了呆滯、混亂的狀態。
就連王烈這邊的騎士,也大都因為準備不足,隻覺得眼前一花,下意識的閉緊了雙眼。
王烈卻始終目光如炬,死死盯著前方。此刻,他已經看清,大約有二十幾隻餓狼正圍攻一個背靠一片廢墟的男子。
也正是因為有那片廢墟,那男子才能堅持到現在。
那男子也算勇武,手中隻有一把普通砍刀,盡管已經明顯可以看出他疲倦不堪,可依舊還在不停揮砍出刀,而他的身下已有數具餓狼屍體。
不過顯然他也已經到了強弩之末,身子死死依靠在廢墟之上,雙腿都在微微顫抖,身上也滿是被餓狼撕咬撲抓出的血痕。
火光亮起,王烈已經連珠三箭射出,“嘭、嘭、嘭”三聲悶響,那男子身邊的三隻餓狼頓時頭部中箭,匍匐在地,抽搐了幾下,就不再動彈。
這樣近的距離內,王烈的七石硬功就連石頭都有可能射入,更何況是這肉身的餓狼,就算有銅頭鐵尾之稱,也是一擊斃命。
接著蘇良和孫安兩人也是羽箭上弦,兩箭射出,又射死了兩隻餓狼,其餘人卻不敢亂射中間,隻能射擊外圍遊蕩的餓狼,因為中間那些餓狼距離男子很近,容易誤傷。
但就算這樣,這些人也都是王烈千挑萬選出的騎射高手,如今站在地上,更是精準無比,十幾人射出,竟然無一箭落空。
等火光散去前的一瞬,王烈已經看到,圍著那男子的餓狼已經不過十幾隻。
而那些餓狼還沉浸在光亮的照耀中,夾著尾巴盲目的亂竄
現在衝上去,應該沒有多少損失的可能了,王烈這樣想,卻是大吼一聲:“衝上去,殺了這些狼崽子”
從王烈射出第一箭,到他們真正衝進狼群時間不過是十幾息,但餓狼卻已經死了大半。
那中年男子看得是一臉驚愕,而那滿身毛發的男子則是血脈噴張,吼叫道:“師傅,他們太厲害了”
那男子點點頭,猶豫道:“野人,這些人進退有據,為師當年也是從過軍的,卻可以斷定這些人絕對是軍隊出身,尤其是領頭那少年,指揮自如,威信極高,定是個少年將軍,否則斷無此氣勢,一會你不要亂講話,小心應對。”
那滿身毛發的男子點點頭,又問:“那我們還上去不?”
中年男子一瞪眼:“廢話,你師兄還在前邊拚命,人家也盡力相救,我們豈有看熱鬧的道理?”
但等他們兩人衝上去的時候,戰鬥已經結束,那群餓狼已經係數斃命在王烈等人的刀下。
王烈自己就連劈數隻,而且基本都是從腰部斷為兩截,足見其力量和準確。
其中的狼王更是被王烈一刀劈中腰部後想要逃跑,卻被蘇良趕上,直接抓住了後腿,那狼王凶性大發,反身扭腰張著巨口和兩隻前爪就要撕咬蘇良。
這狼王的體型要比普通巨狼大上足足一圈,粗大的爪子如刀鋒一般直掏蘇良的腹部。
蘇良何等勇武,怒吼一聲,不待狼爪及身,直接著狼王的後腿,猛一發力,把它活活撕成了兩半。
狼血噴湧,灑了他一身,蘇良兩手各拎著一半狼屍,狼腹內的內髒落在地上,蘇良大步踏上,發出一陣腳碾血肉的聲音,那魁梧的身材,卻如金剛神邸一般。
中年男子一見,暗自點頭:“好一個盤古再世”
一幹士兵卻都是從屍山血海中爬出的勇士,見蘇良如此,都不覺得有什麽不對,卻齊聲讚歎:“蘇都尉好功夫”
眼看蘇良如此,那渾身毛發,自命天生勇武的漢子一臉詫異,卻是微微咂舌。
他師父卻笑道:“怎麽樣,野人,遇到比你還厲害的了吧?”
那漢字不服氣的低哼一聲:“這算不得什麽,我也能撕裂那餓狼,不過這小子到的確悍勇,有時間我想與他較量下……”
他師傅拍了拍了拍他後背,讓他不要多言,隨後卻走近眾人向王烈深深一拜:“多謝這位壯士救命之恩,丹陽葛洪攜弟子騰升、黃野人拜謝恩人。”
葛洪?他說他叫葛洪?
王烈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葛洪是誰?道教名人、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字稚川,自號抱樸子,晉丹陽郡句容人(今江蘇句容縣)。三國方士葛玄之侄孫,世人皆稱“小仙翁”。
據說後來此人得道成仙,飛升而去。
王烈一聽,卻是微微一愣,片刻克製住心底的歡喜,王烈歡喜的並不是想要隨葛洪一起求仙問道,而是因為葛洪的影響力與能力。
相比葛洪在道教方麵的才能,王烈更看重他在煉丹與醫學,以及各種技巧發明上的貢獻,以及他在大晉世家、士族中的尊崇地位。
而且,葛洪遺留後世的那些著作,若《抱樸子》,都曾讓王烈讚歎不已。
那些書與其說是道家學說,不如說是一部對醫學、化學、文學、時政、人文的綜合性著作。
因此,在王烈眼裏,葛洪簡直就是大晉的化學家、科學家、醫學家兼哲學家,說起為兩晉的“達芬奇”,怕也不為過。
這時候葛洪的實際年紀已經超過五十,卻依然如一個中年人一般,滿頭烏發,神色紅潤,的確有仙風道骨之像。
此刻,麵對葛洪的感謝,王烈忙攙住他,然後一拱手,沉聲道:“原來是葛洪仙翁,在下幽州王烈,見過先生”
葛洪聞言,也是一驚,看向王烈,仔細打量片刻,開口讚道:“我這一路前來長安,沿途聽各地百姓說幽州出了一個少年英雄,獨身拒守平舒城,抗擊石勒十五萬大軍,最後大敗石勒、擒殺慕容廆父子,而且還派兵攻克了石勒的襄國城,讓石勒逆賊倉惶退兵。那時候,我就想這樣一個少年英雄生的何等模樣,沒想到今日竟然得見,果然是名不虛傳。”
王烈笑道:“那我是否如仙翁所想一般?或者仙翁覺得我是三頭六臂,有些失望了?”
葛洪聞言,哈哈大笑,幾人的關係也迅速拉近。
葛洪又道:“王將軍,你切莫稱我為仙翁,那都是世俗人給我的虛名,你叫我先生或者道長都可。”
王烈忙再次拱手:“如此,小子見過先生。”
葛洪點點頭,王烈表現出的坦蕩豁達甚對他的心思,卻是與王烈有了一見如故的感覺。
此刻,因為擔心王烈等人安危,謝鯤已經帶其餘人下高台迎接兩人,謝艾和程翯卻留在高台上,守護最後一道防線。
見謝鯤下來,王烈馬上向謝鯤引見葛洪。
謝鯤自然早就聽過葛洪大名,更是敬重他的才學與為人,卻是立刻拱手相拜。
葛洪也自然聽過謝鯤的名號,回拜謝鯤,然後王烈和謝鯤共邀請葛洪上山休息,葛洪卻是欣然同意。
一路上,王烈刻意像葛洪介紹自己布置在路上的一些機關、技巧。
這些東西都是王烈結合後世經驗發明、製作出來的,東西物件雖小,但卻超越了時代。
也許落在一般人眼裏,甚至很多文士眼中都是上不得台麵的東西,但對葛洪這般醉心求道,又沉迷於發明創造的人來說,實在是新奇的很,對王烈更是刮目相看。
他初始還以為王烈之時少年勇武,沒想到還有這麽靈巧的心思,心下更起了向王烈請教、交流的心思。
王烈卻是假裝不知,心下暗喜:“就知道您老人家好這一口,等會還有讓您留戀吃驚的東西呢……”
到了山上,葛洪先給自己的徒弟騰升包紮了傷口,騰升雖然被狼群包圍時間不長,但身上卻有十數道抓痕,尤其是腹部,被那狼王偷襲,掏出一道深深的血口,在山下剛救出他時,王烈就已經給他緊急止血,敷上了金瘡藥。
此刻,卻還是有血液不斷滲出,王烈身上的傷藥乃是王氏姐妹花專為他們軍中配置,對平整的砍傷和刺穿的槍傷、箭傷都有不錯的止血效果,可是麵對這種撕裂出來的傷勢,卻無太好的辦法,尤其是狼爪有毒,若處理不好,肯定要發炎,甚至破傷風。
幸好葛洪是醫藥大家,身上有配置好的各種傷藥。
眼看自己徒弟那被撕裂的傷口,葛洪也是又心疼又生氣:“騰升,下次你可不能如此犯險,這傷口還好處理,隻是這禽獸身上都有猛毒,尤其是狼爪,卻是先要消毒才好。”
王烈一聽,立刻讓程翯從自己的行李中翻出用高純度的火龍燒進一步蒸餾提純出的酒精,給騰升的傷口消毒。
聞著如此濃烈的酒氣,葛洪饒有興趣的看著王烈的舉動,聽他簡單介紹這個消毒的作用後,卻是連聲讚歎。
消毒完畢,葛洪開始給騰升敷上傷藥,包紮好,騰升卻是昏昏睡了過去。
隨後,眾人也沒有了睡意,索性圍坐在篝火旁,有那騎士從將山下大部分餓狼屍體掩埋,卻選出幾頭,包括那狼王的屍體,全部抬上山,燒烤狼肉。
狼肉的味道並不算好,但大家卻是歡快異常,尤其是葛洪的弟子黃野人,許是憤恨野狼傷了他的師兄,卻是連吃了幾個狼腿。
葛洪愛惜的看著徒弟,笑道:“這群畜生想用我們果腹,如今卻入了我們的肚子,卻是天理循環。”
那邊程翯卻從死去的狼王嘴裏拔出兩顆最大的犬齒,王烈問她要做什麽,程翯道:“這狼王雖死,但也是勇武的象征,我要用著犬齒做一對項鏈,送給你。”
眾人聞言,都浮現出笑意,王烈也不尷尬,一咧嘴:“既然是一對,那另一條給誰?”
程翯白了王烈一眼:“自然是我自己帶。”
蘇良卻忽然悶聲道:“我一直覺得嫂嫂比大哥更勇武三分。”
眾人頓時大笑,羞的程翯起身離開。
葛洪笑看著其樂融融的王烈眾人,王烈見他不參與,卻問:“聽聞仙翁一直在江南修道,怎麽如今卻來到汾陰?”
若按照曆史規律,現在葛洪應該還在廣州羅浮山與嶽父鮑靚修道,難道他也是要入長安不成?
葛洪見王烈相問,也不隱瞞,簡單把這幾年的經曆將給王烈等人。
原來,在晉太安元年(302年),葛洪的老師鄭隱用鬼穀之術,推算出江南將要有戰亂發生,於是帶著各種煉製的丹藥和入室弟子,前往霍山(山西省霍州市)隱居避禍。
因為當時家中父老尚在,葛洪仍留在老家丹陽,一遍煉丹求道,一遍照看家人。
太安二年(303年),果如鄭隱推算,張昌、石冰於揚州起義,江南戰亂頓起。
因為葛洪素有名望,被征召入軍,擔任將兵都尉,後因戰功遷伏波將軍。
張昌起義被剿滅後,葛洪即退伍還鄉,一心在家鄉隱居求道。
而這期間,家中長輩先後亡故,葛洪就將家業托付給兄弟,自己卻是想去當時的都城洛陽及附近州郡尋找前朝遺落的“異書”,補充一下自己的學識,以求取得突破。
但恰逢八王之亂,陳敏又在江東起兵造反,葛洪走到半路,卻是進退不得,在此去留兩難之際,恰逢其故友稀含為廣州刺史,表請他為參軍,並擔任先遣。葛洪早就聽聞嶺南一帶地廣人稀,但卻存有上古大道,遂欣然前往。
不料葛洪到廣州不就,嵇含就被人殺死,於是葛洪滯留廣州多年。
這期間,葛洪在求道之餘,思考這些年的經曆,深感“榮位勢利,臂如寄客,既非常物,又其去不可得留也。隆隆者絕,赫赫者滅,有若春華,須臾凋落。得之不喜,失之安悲?悔吝百端,憂懼兢戰,不可勝言,不足為矣”。
於是,葛洪索性徹底拋棄俗世事務,銳意於求仙正道,每日煉丹、訪友,不理世事。
後來,葛洪在廣州拜師鮑靚,於廣州境內的羅浮山繼修道術,因為性格忠厚、清淡,又不失聰敏,深得鮑靚器重,甚至把自己的女兒也嫁給他為妻。
這些年,葛洪覺得自己道術理論雖有進展,但其餘諸項,如煉丹、如對求道方向的理解,卻都陷入瓶頸,想來洛都和附近尋求前朝異書的心思卻愈發強烈起來。
畢竟洛陽和長安乃皇都所在,附近古跡之多,非江南可比。
而且眼見江南局勢愈發動蕩,叛軍甚至有不斷南下廣州的意向,葛洪終覺江南不可久留,卻是帶著兩個徒弟騰升和黃野人辭別了師父兼嶽父鮑靚,一路來到司州。
因為知道汾陰是前朝行宮,雖毀於戰火,但葛洪相信這裏一定會有前朝的遺跡,甚至在宮殿廢墟的暗室中可能存又異書。
於是,一路尋到此地,卻在半路遭遇狼群,幸好遇到王烈等人,這才獲救。
聽葛洪說完這些,王烈和謝鯤相視一眼,兩人眼中卻傳遞著一個信息:“留下葛洪。”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