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定計謀江左
*宵值千金,佳人恐睡遲。
雖然謝甄兮是第一夜,但這個小娘骨子裏就有一股大膽的味道,心中又對王烈有愧,卻是極盡逢迎,半夜的溫香軟語,嬌啼不斷,讓王烈享受了齊人之福。
一直到深夜,才懷抱著一臉滿足和疲倦的謝家小娘子睡去。
起來後,看著海棠春睡,香肩半露的謝甄兮,又忍不住肆意輕薄了一番,直把謝甄兮nong得連連告饒,這才起身穿戴整齊,準備去軍營公幹。
沒想到剛出內院,就遇到了正在晨光中習武的程翯、冉閔以及荀灌三人。
程翯卻是沒有說什麽,隻是淡淡的問了一句早安,但心裏有鬼的王烈卻是臉紅心跳。
那荀灌可是個人精,看王烈如此模樣,狐疑道:“王將軍怎麽一副做了壞事的模樣,你臉紅什麽?”
王烈恨得牙根發癢,如被踩到了尾巴的貓,大聲辯解道:“我什麽時候臉紅了?我剛剛習武來著……”
冉閔chā話道:“主公真勤奮,荊奴卯時三刻就起來了,卻已經不見主公,主公一定是寅時起來的吧?”
冉閔這話卻是肺腑,沒有一點虛情假意,但聽在王烈耳中,卻是莫大的譏諷,心下更是慚愧,也不敢接話,哼哈幾句轉頭就除了院子。
那邊程翯眉眼裏卻浮現出一絲笑意。
程翯這樣的nv子自然不會如尋常nv子那般去吃飛醋,而且她早就接納了謝甄兮和阿秀,所以有些事情她是心知肚明,而且王烈這般表現正是在乎她想法的表示,否則以一般男子怎麽會怕被一個還沒過mén的妻子知道自己這些事情呢。
王烈自然不知道昨夜謝甄兮能去看自己,有自己這位阿瓔小娘子的首肯和鼓勵,心中還滿是背著阿瓔偷腥的愧疚,騎上黑龍,一路狂奔向軍營。
其時,正是北地春末夏初,暖風拂麵,陽光正好,道路兩邊鬱鬱蔥蔥,王烈卻是很快放開了心扉,甚至頗有些春風得意馬蹄急的感覺。
不過,這種好心情並沒有持續太久,當王烈抵達軍營,開始處理一天軍務的時候,親衛楊彥之忽然來報,說令狐艾偕同幾位剛從江左回來的兄弟,要求見王烈。
王烈笑道:“怎麽這令狐元止不在家裏好好陪著嬌妻幼子,這麽著急來見我做什麽?”
然後讓楊彥之將眾人讓進來。
令狐艾一進mén,就拜倒道:“主公,有一事請主公為我等報仇雪恨”
王烈一愣,心道這昨日還好好的,怎麽今日就來要我報仇,難道剛回平舒,就有人招惹令狐艾了,這也太不給他王烈的麵子了。
王烈忙上前扶起令狐艾,正色道:“先生有什麽事情慢慢說,烈一定為你們做主。”
隨後,令狐艾就將自己在江左遭遇的一切,尤其是那一夜在長江之上被敵人伏擊,荊展為保護自己這些人,率領手下斷後,至今生死未卜,怕是凶多吉少的消息告訴給了王烈。
王烈越聽臉色越難看,但卻並沒有說什麽。(.無彈窗廣告)
反到是一旁的白文怒道:“鼠輩焉敢害我手下性命”
昨日,令狐艾他們剛回來時,王烈並沒有注意荊展沒有跟隨回來的事情,而且就算荊展不返回北地也是正常,畢竟他是狂瀾禁衛暗組的成員,他的一切行動是白文親自安排的,王烈也不可能事事都麵麵俱到的去管理。
加上王烈統領全軍,荊展出去接應令狐艾又是白文的安排,因此王烈根本不知道荊展出了事,隻道荊展一直在別處,畢竟以前數個月見不到荊展也是正常。
可白文那邊卻是心細如發,先是接連數日沒有收到荊展親筆寫下的情報,此次又不見荊展跟隨眾人回來,心下頓時一沉。
結果一問和令狐艾一起回來的士卒,頓時勃然大怒,一張刀條臉頓時變得更加慘白,等他來找王烈,卻正遇到令狐艾對王烈哭訴這件事情。
在明白了前因後果後,王烈拍案而起,白文更是咬牙切齒,一副要吃人的模樣。
王烈此時雖然沒有表態,但心中卻早就怒火升騰,不說荊展是他的心腹愛將,在信都城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單說荊展代表的是他狂瀾軍,如今卻在江左不明不白的被人所害,隨同他斷後的十幾個將士,連屍體都尋不到,這口氣他怎麽能咽下?
白文本來是喜怒不行於色的性格,此刻卻是語氣森冷,麵目都有些猙獰道:“大人,請準許我親自去江左一次,尋找荊校尉。”
王烈看了白文一眼,壓著心中的怒意,問道:“如果尋不到怎麽辦?”
白文冷聲道:“血洗江左,但絕不連累大人。”
一旁的孫安等人也道:“我等願加入禁衛暗組,隨白大人一起前往江左,為主公分憂”
白文既然說出這話,就絕對不是虛言,以他的能力,帶上一批訓練有素的狂瀾禁衛,絕對可以在千軍萬馬中把江左攪得激犬不寧,而且可以做到不留禍患,就算被抓到他也絕對能做出自盡盡忠、掩飾自己身份的事情來。
可是聞聽他這樣說,王烈不喜反怒,拍案而起,喝道:“放你母親的狗屁白文,孫安,你們當我王烈是什麽人?你是我狂瀾軍大將,你若出了事,怎麽能與我無關?你是覺得我王明揚會舍你求名,還是覺得我會不認你做兄弟,你若去江左就要正大光明的打著我的旗號去,我看哪一個敢再下黑手?”
白文一聽,神色一凜,眼中卻泛起一絲激動,沉聲:“主公厚愛,文自知無以為報;隻是荊展乃我部下,更如兄弟、弟子一般,我本是個孤家寡人,但自從與他相jiāo,就想讓他繼承我所學,所以賊子害他性命,如害我至親一般……而且這次又是我命他前去江左,我若不能為他報仇,愧對他對我的信任,將來又如何麵對這些將士的忠魂”
王烈卻又罵道:“你逞什麽英雄好漢,難道荊展是你的部下,就不是我的部下麽?仇,是一定要報的,無論是誰害了我將士性命,就算他是王爺、大將軍,三公九卿也是不行但,報仇卻不能這麽報,敵人既然敢下手,就一定有所準備,現在你貿然去一切也肯定在他們算計中,我們要做的就是幹淨利落的報仇,卻不再讓兄弟們有損傷。”
說完,又對白文道:“當然,這件事情肯定是先要你們禁衛暗組的人先行一步,白文,你立刻布置人馬聯係還在江左的費辰,我估計這事情應該和他們所追查的,在長沙府刺殺元止先生的那方神秘勢力有關,肯定是他們踩到了對方的尾巴。你告訴他們先不要輕舉妄動,千萬不可再暴露目標,等老子的手下每一個人的命都比敵人的金貴你可以協助費辰他們秘密查探,等我取得至尊旨意,我要親自提兵去江左,為我兄弟報仇”
眾人聞言,齊齊應諾。
王烈看著眾人滿臉的悲憤,心中暗暗發誓道:“血洗江左算什麽?連累無辜隻能讓暗中的敵人高興,恐怕這也是這些魂蛋希望我做的老子就偏不如你願,不抓住你的尾巴,把你拽出來暴打一頓,再梟首示眾,老子就妄稱這鬼神之名”
~~~~~~~
晉建興四年五月中,揚州建康城。
進入五月中旬,揚州刺史褚洽忽然被加封為京口令,代替日前辭官的崔奉管理京口。
當然,他本身揚州刺史的官職並不撤銷,隻是一身兼多職而已。
不過,讓一州刺史兼任縣令,似乎有些大材小用,但明眼人卻都知道京口乃是江左mén戶,掌控了京口等於掌控了建康的安危,其職責十分重要。
尤其是褚洽是王敦之人,那京口和對岸江都縣的駐軍將來都會手其管轄,這權勢不可謂不重。
正因為京口的位置如此重要,所以當日王敦無奈之下才選擇了在江左無依無靠的崔奉去擔任京口縣的縣令,否則司馬睿一定會從中作梗,不肯答應的。
但這次崔奉突然離職,司馬睿也不是沒有想過把自己的人手安chā到這樣一個重要的職位上去,可是還沒等他下手,那邊不少官員卻已經上書,請調褚洽任職,而且京口當地的大戶、世家也上了一份萬民書,要求褚洽赴任。
加之褚洽雖然與王敦走的很近,但畢竟在江左人脈極廣,就算司馬睿強行派其他官員去京口赴任恐怕也不會得到這些官吏的支持。
死來想起,司馬睿索性賣給諸氏一個好,答應了這個請求,而至始至終,王敦都並沒有出麵。
事後,王敦甚至還特意派人來感謝司馬睿,表示司馬睿處事公允,不以私人恩怨而廢公事。
司馬睿隻當王敦是故意示好,並沒有細想;王敦也隻是禮節性的讚譽,不可能再派人解釋什麽,這件事也就就此揭過。
不過這次任命,還是引起了江左官場的震動,人們紛紛猜測王敦是否要正式與司馬睿攤牌,所以才要把京口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也有人對司馬睿如此退讓表示出了懷疑,甚至說那次司馬睿接見了王烈的使者後,似乎就和鎮東大將軍的關係有所好轉,難道兩人已經和好?
或者司馬睿甘為王敦之下的傀儡?
這種消息越傳越廣,司馬睿知道後是什麽心情眾人自然不知道,可這個消息沒有流傳幾日,就被一條不知從何傳來的王烈即將帶兵入駐江左的消息而取代。
相比於第一條消息隻在官場內有謠言流出,這條消息簡直是震動了整個江左。
王烈,天子的結拜兄弟,號稱“鬼神”的男子,這樣一個人竟然要入駐江左。
如果說王烈和陶侃、琅琊王等人先後結盟,對江左人的影響並不大的話,那麽他要帶兵入駐江左,卻激起了大多數江左人的不滿。
消息傳出,百姓中還隻是議論紛紛,雖然很多人覺得會有戰luàn降臨江左,但總體上還是平穩無比,可士林中卻是不斷有人上書口誅筆伐,義憤填膺的指責王烈包藏禍心,意圖禍luàn江左。
而這期間鎮東大將軍王敦和左丞相司馬睿都沒有出麵做出什麽表示,但就在五月末的一天,本來就人心不穩的建康城再次出了大事。
~~~~~~~
這一日,晨霧籠罩在建康城上空,早起的百姓急匆匆的穿過街道,與往日昂首行走在街麵上不同,大多數百姓都選擇了在臨街的屋簷下急速走過,甚至不願意抬頭細看那街道裏不斷奔馳而過的一隊隊金戈鐵馬的中軍士兵和建康縣衙的衙役。
一時間,本來還算安靜祥和的建康城變得風聲鶴唳起來,很多百姓並不清楚昨夜到底發生了什麽,但有些人卻在家中或者巷子裏傳言:“昨夜,有刺客潛入了丞相府,差一點就刺殺了正在後huā園與幕僚吃茶的大晉琅琊王、左丞相司馬睿,司馬睿雖然僥幸逃過一劫,可是胳膊卻已經中箭,正在接受治療。”
事情一出,不但司馬睿震怒,就連鎮東大將軍王敦也是惱怒非常,因為如果司馬睿真被刺殺至死,第一個被懷疑的肯定是他,所以派出被他掌控的建康中軍全城搜捕刺客。
一時間,滿城盡兵卒,激飛狗跳,不知道多少人被直接抓緊大牢,人人自危。
本來搜捕隻是集中在秦淮河北的平民區,到了午後卻開始向河對岸南麵的區域蔓延。
尤其是一些官吏、世家的府邸,也被列入了重點搜查的範圍。
這些官吏、世家中有些人開始自是不肯讓人馬進府搜查,甚至出言不遜,表示不服抗議,甚至帶領家奴擋在mén口,阻止中軍進入府邸。
但當那帶隊的王敦的親信沈充一刀劈死一個攔路的家奴,又撂下了一句“左丞相和鎮東大將軍聯合頒令,有拒絕搜捕者視為刺客同黨,格殺勿論”的話後,頓時讓這些人閉了嘴,再也不敢再阻攔中軍搜查。
王敦可不是什麽善男信nv,沈充也早就惡名在外,又有血濺當場的前車之鑒,哪個還敢阻攔。
尤其這件事情上琅琊王和他同心,投靠雙方或者中立的官吏沒有一人敢違逆。
搜捕一天,刺客並無蹤跡,但午後卻在新任的京口縣令褚洽在建康的府邸內的後院倉庫內搜出了大量刀槍。
本來有這些東西也沒什麽,現在大晉哪個官吏不蓄養有私兵,有點刀槍,甚至違禁的弓弩都算正常,也沒人會為這個與同僚撕破臉皮。
可是同時被發現的還有一批帶血的夜行衣,而且那弓弩之中有幾件與刺客遺留在刺殺現場的弓弩一模一樣。
而根據一起參與搜捕的丞相府的人說,這夜行衣也正是刺殺司馬睿的刺客所穿著。
如此,褚氏府邸立刻被重兵圍住,並禁止人員出入,王敦知道消息後先是驚訝,而後大怒,下令沈充徹查此事,絕對不可徇私。
沈充不敢怠慢,一麵叫人將褚氏的府邸圍了個水泄不通,一麵派兵馬卻京口傳召褚洽。
褚洽知道消息後,連夜從京口縣返回了建康,連夜登mén拜見王敦,哭訴自己是被人陷害。
王敦自然是對褚洽嚴加斥責,表示就算是他被人陷害,也有看管自家不利,造成奸人入內,還讓他跟著受到牽連。
褚洽嚇得汗如雨下,連聲稱不敢,請求自責。
王敦命令褚洽返回府中反省,沒他的允許不得出入,甚至將褚洽的兒子褚裒叫進王府,充作人質。
接著,一場禍及全城的更大的搜捕開始了,這一次,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王敦甚至主動提出也可以搜查自己的大將軍府。
當然,在他的府邸內卻是什麽都沒有搜到,司馬睿也表示相信大將軍的忠誠。
一時間兩人相互之間恭敬有禮,似乎憑借這次搜捕反而增進了之間的關係。
但這次搜捕卻實實在在讓某些人的利益受到了損失,更讓某些人心生警惕,不敢太過明目張膽的行事。
隨後,因為證據不足,加上一些官員的說和,褚洽的罪名被洗脫,京口縣縣令和揚州刺史的位置都得以保存,但卻被王敦再次訓斥一番,告訴他要嚴加看管家人。
而褚裒在王氏府邸又驚又嚇的呆了數日,等到返回自己家中,卻是立刻病倒。
他本就是個文弱書生的身子,這一病竟然連續數月,差點死在家中,幸好褚洽求得良醫這才治療過來。
而褚裒也自然就沒有了時間再去造謠中傷陳郡謝氏,至此以後褚裒性格大變,甚至有些懦弱起來,而因為他身子骨愈發的虛弱,很多本來看好他的士族,也都不再拉攏他,更不肯將自家nv子許配給他,生怕嫁給他就做了寡fu,這卻是後話。
而暗中策劃了這一切的費辰,卻忽然接到了來自京口縣的消息。
他前一段時間派駐在京口縣碼頭的狂瀾禁衛暗組的密探,已經成功的打進了東海海匪幫派的內部,並傳來了關於海龍幫在東海召開英雄大會,卻被猛虎幫和青鸞幫破壞的消息。
而由於荊展當日是喬裝打扮,加上那幾個密探還沒有資格進入猛虎幫的中心,所以並沒有看到荊展。
費辰雖然不知道荊展死而複生的消息,但自己派出的人手能打入海匪內部,已經是讓他喜出望外。
畢竟東海海匪的存在,尤其是可能被敵人掌控的海匪的存在,對王烈入駐江左會是很大的隱患,所以他必須為王烈打好前哨,提前將危險消滅在萌芽之中。
*宵值千金,佳人恐睡遲。
雖然謝甄兮是第一夜,但這個小娘骨子裏就有一股大膽的味道,心中又對王烈有愧,卻是極盡逢迎,半夜的溫香軟語,嬌啼不斷,讓王烈享受了齊人之福。
一直到深夜,才懷抱著一臉滿足和疲倦的謝家小娘子睡去。
起來後,看著海棠春睡,香肩半露的謝甄兮,又忍不住肆意輕薄了一番,直把謝甄兮nong得連連告饒,這才起身穿戴整齊,準備去軍營公幹。
沒想到剛出內院,就遇到了正在晨光中習武的程翯、冉閔以及荀灌三人。
程翯卻是沒有說什麽,隻是淡淡的問了一句早安,但心裏有鬼的王烈卻是臉紅心跳。
那荀灌可是個人精,看王烈如此模樣,狐疑道:“王將軍怎麽一副做了壞事的模樣,你臉紅什麽?”
王烈恨得牙根發癢,如被踩到了尾巴的貓,大聲辯解道:“我什麽時候臉紅了?我剛剛習武來著……”
冉閔chā話道:“主公真勤奮,荊奴卯時三刻就起來了,卻已經不見主公,主公一定是寅時起來的吧?”
冉閔這話卻是肺腑,沒有一點虛情假意,但聽在王烈耳中,卻是莫大的譏諷,心下更是慚愧,也不敢接話,哼哈幾句轉頭就除了院子。
那邊程翯眉眼裏卻浮現出一絲笑意。
程翯這樣的nv子自然不會如尋常nv子那般去吃飛醋,而且她早就接納了謝甄兮和阿秀,所以有些事情她是心知肚明,而且王烈這般表現正是在乎她想法的表示,否則以一般男子怎麽會怕被一個還沒過mén的妻子知道自己這些事情呢。
王烈自然不知道昨夜謝甄兮能去看自己,有自己這位阿瓔小娘子的首肯和鼓勵,心中還滿是背著阿瓔偷腥的愧疚,騎上黑龍,一路狂奔向軍營。
其時,正是北地春末夏初,暖風拂麵,陽光正好,道路兩邊鬱鬱蔥蔥,王烈卻是很快放開了心扉,甚至頗有些春風得意馬蹄急的感覺。
不過,這種好心情並沒有持續太久,當王烈抵達軍營,開始處理一天軍務的時候,親衛楊彥之忽然來報,說令狐艾偕同幾位剛從江左回來的兄弟,要求見王烈。
王烈笑道:“怎麽這令狐元止不在家裏好好陪著嬌妻幼子,這麽著急來見我做什麽?”
然後讓楊彥之將眾人讓進來。
令狐艾一進mén,就拜倒道:“主公,有一事請主公為我等報仇雪恨”
王烈一愣,心道這昨日還好好的,怎麽今日就來要我報仇,難道剛回平舒,就有人招惹令狐艾了,這也太不給他王烈的麵子了。
王烈忙上前扶起令狐艾,正色道:“先生有什麽事情慢慢說,烈一定為你們做主。”
隨後,令狐艾就將自己在江左遭遇的一切,尤其是那一夜在長江之上被敵人伏擊,荊展為保護自己這些人,率領手下斷後,至今生死未卜,怕是凶多吉少的消息告訴給了王烈。
王烈越聽臉色越難看,但卻並沒有說什麽。(.無彈窗廣告)
反到是一旁的白文怒道:“鼠輩焉敢害我手下性命”
昨日,令狐艾他們剛回來時,王烈並沒有注意荊展沒有跟隨回來的事情,而且就算荊展不返回北地也是正常,畢竟他是狂瀾禁衛暗組的成員,他的一切行動是白文親自安排的,王烈也不可能事事都麵麵俱到的去管理。
加上王烈統領全軍,荊展出去接應令狐艾又是白文的安排,因此王烈根本不知道荊展出了事,隻道荊展一直在別處,畢竟以前數個月見不到荊展也是正常。
可白文那邊卻是心細如發,先是接連數日沒有收到荊展親筆寫下的情報,此次又不見荊展跟隨眾人回來,心下頓時一沉。
結果一問和令狐艾一起回來的士卒,頓時勃然大怒,一張刀條臉頓時變得更加慘白,等他來找王烈,卻正遇到令狐艾對王烈哭訴這件事情。
在明白了前因後果後,王烈拍案而起,白文更是咬牙切齒,一副要吃人的模樣。
王烈此時雖然沒有表態,但心中卻早就怒火升騰,不說荊展是他的心腹愛將,在信都城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單說荊展代表的是他狂瀾軍,如今卻在江左不明不白的被人所害,隨同他斷後的十幾個將士,連屍體都尋不到,這口氣他怎麽能咽下?
白文本來是喜怒不行於色的性格,此刻卻是語氣森冷,麵目都有些猙獰道:“大人,請準許我親自去江左一次,尋找荊校尉。”
王烈看了白文一眼,壓著心中的怒意,問道:“如果尋不到怎麽辦?”
白文冷聲道:“血洗江左,但絕不連累大人。”
一旁的孫安等人也道:“我等願加入禁衛暗組,隨白大人一起前往江左,為主公分憂”
白文既然說出這話,就絕對不是虛言,以他的能力,帶上一批訓練有素的狂瀾禁衛,絕對可以在千軍萬馬中把江左攪得激犬不寧,而且可以做到不留禍患,就算被抓到他也絕對能做出自盡盡忠、掩飾自己身份的事情來。
可是聞聽他這樣說,王烈不喜反怒,拍案而起,喝道:“放你母親的狗屁白文,孫安,你們當我王烈是什麽人?你是我狂瀾軍大將,你若出了事,怎麽能與我無關?你是覺得我王明揚會舍你求名,還是覺得我會不認你做兄弟,你若去江左就要正大光明的打著我的旗號去,我看哪一個敢再下黑手?”
白文一聽,神色一凜,眼中卻泛起一絲激動,沉聲:“主公厚愛,文自知無以為報;隻是荊展乃我部下,更如兄弟、弟子一般,我本是個孤家寡人,但自從與他相jiāo,就想讓他繼承我所學,所以賊子害他性命,如害我至親一般……而且這次又是我命他前去江左,我若不能為他報仇,愧對他對我的信任,將來又如何麵對這些將士的忠魂”
王烈卻又罵道:“你逞什麽英雄好漢,難道荊展是你的部下,就不是我的部下麽?仇,是一定要報的,無論是誰害了我將士性命,就算他是王爺、大將軍,三公九卿也是不行但,報仇卻不能這麽報,敵人既然敢下手,就一定有所準備,現在你貿然去一切也肯定在他們算計中,我們要做的就是幹淨利落的報仇,卻不再讓兄弟們有損傷。”
說完,又對白文道:“當然,這件事情肯定是先要你們禁衛暗組的人先行一步,白文,你立刻布置人馬聯係還在江左的費辰,我估計這事情應該和他們所追查的,在長沙府刺殺元止先生的那方神秘勢力有關,肯定是他們踩到了對方的尾巴。你告訴他們先不要輕舉妄動,千萬不可再暴露目標,等老子的手下每一個人的命都比敵人的金貴你可以協助費辰他們秘密查探,等我取得至尊旨意,我要親自提兵去江左,為我兄弟報仇”
眾人聞言,齊齊應諾。
王烈看著眾人滿臉的悲憤,心中暗暗發誓道:“血洗江左算什麽?連累無辜隻能讓暗中的敵人高興,恐怕這也是這些魂蛋希望我做的老子就偏不如你願,不抓住你的尾巴,把你拽出來暴打一頓,再梟首示眾,老子就妄稱這鬼神之名”
~~~~~~~
晉建興四年五月中,揚州建康城。
進入五月中旬,揚州刺史褚洽忽然被加封為京口令,代替日前辭官的崔奉管理京口。
當然,他本身揚州刺史的官職並不撤銷,隻是一身兼多職而已。
不過,讓一州刺史兼任縣令,似乎有些大材小用,但明眼人卻都知道京口乃是江左mén戶,掌控了京口等於掌控了建康的安危,其職責十分重要。
尤其是褚洽是王敦之人,那京口和對岸江都縣的駐軍將來都會手其管轄,這權勢不可謂不重。
正因為京口的位置如此重要,所以當日王敦無奈之下才選擇了在江左無依無靠的崔奉去擔任京口縣的縣令,否則司馬睿一定會從中作梗,不肯答應的。
但這次崔奉突然離職,司馬睿也不是沒有想過把自己的人手安chā到這樣一個重要的職位上去,可是還沒等他下手,那邊不少官員卻已經上書,請調褚洽任職,而且京口當地的大戶、世家也上了一份萬民書,要求褚洽赴任。
加之褚洽雖然與王敦走的很近,但畢竟在江左人脈極廣,就算司馬睿強行派其他官員去京口赴任恐怕也不會得到這些官吏的支持。
死來想起,司馬睿索性賣給諸氏一個好,答應了這個請求,而至始至終,王敦都並沒有出麵。
事後,王敦甚至還特意派人來感謝司馬睿,表示司馬睿處事公允,不以私人恩怨而廢公事。
司馬睿隻當王敦是故意示好,並沒有細想;王敦也隻是禮節性的讚譽,不可能再派人解釋什麽,這件事也就就此揭過。
不過這次任命,還是引起了江左官場的震動,人們紛紛猜測王敦是否要正式與司馬睿攤牌,所以才要把京口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也有人對司馬睿如此退讓表示出了懷疑,甚至說那次司馬睿接見了王烈的使者後,似乎就和鎮東大將軍的關係有所好轉,難道兩人已經和好?
或者司馬睿甘為王敦之下的傀儡?
這種消息越傳越廣,司馬睿知道後是什麽心情眾人自然不知道,可這個消息沒有流傳幾日,就被一條不知從何傳來的王烈即將帶兵入駐江左的消息而取代。
相比於第一條消息隻在官場內有謠言流出,這條消息簡直是震動了整個江左。
王烈,天子的結拜兄弟,號稱“鬼神”的男子,這樣一個人竟然要入駐江左。
如果說王烈和陶侃、琅琊王等人先後結盟,對江左人的影響並不大的話,那麽他要帶兵入駐江左,卻激起了大多數江左人的不滿。
消息傳出,百姓中還隻是議論紛紛,雖然很多人覺得會有戰luàn降臨江左,但總體上還是平穩無比,可士林中卻是不斷有人上書口誅筆伐,義憤填膺的指責王烈包藏禍心,意圖禍luàn江左。
而這期間鎮東大將軍王敦和左丞相司馬睿都沒有出麵做出什麽表示,但就在五月末的一天,本來就人心不穩的建康城再次出了大事。
~~~~~~~
這一日,晨霧籠罩在建康城上空,早起的百姓急匆匆的穿過街道,與往日昂首行走在街麵上不同,大多數百姓都選擇了在臨街的屋簷下急速走過,甚至不願意抬頭細看那街道裏不斷奔馳而過的一隊隊金戈鐵馬的中軍士兵和建康縣衙的衙役。
一時間,本來還算安靜祥和的建康城變得風聲鶴唳起來,很多百姓並不清楚昨夜到底發生了什麽,但有些人卻在家中或者巷子裏傳言:“昨夜,有刺客潛入了丞相府,差一點就刺殺了正在後huā園與幕僚吃茶的大晉琅琊王、左丞相司馬睿,司馬睿雖然僥幸逃過一劫,可是胳膊卻已經中箭,正在接受治療。”
事情一出,不但司馬睿震怒,就連鎮東大將軍王敦也是惱怒非常,因為如果司馬睿真被刺殺至死,第一個被懷疑的肯定是他,所以派出被他掌控的建康中軍全城搜捕刺客。
一時間,滿城盡兵卒,激飛狗跳,不知道多少人被直接抓緊大牢,人人自危。
本來搜捕隻是集中在秦淮河北的平民區,到了午後卻開始向河對岸南麵的區域蔓延。
尤其是一些官吏、世家的府邸,也被列入了重點搜查的範圍。
這些官吏、世家中有些人開始自是不肯讓人馬進府搜查,甚至出言不遜,表示不服抗議,甚至帶領家奴擋在mén口,阻止中軍進入府邸。
但當那帶隊的王敦的親信沈充一刀劈死一個攔路的家奴,又撂下了一句“左丞相和鎮東大將軍聯合頒令,有拒絕搜捕者視為刺客同黨,格殺勿論”的話後,頓時讓這些人閉了嘴,再也不敢再阻攔中軍搜查。
王敦可不是什麽善男信nv,沈充也早就惡名在外,又有血濺當場的前車之鑒,哪個還敢阻攔。
尤其這件事情上琅琊王和他同心,投靠雙方或者中立的官吏沒有一人敢違逆。
搜捕一天,刺客並無蹤跡,但午後卻在新任的京口縣令褚洽在建康的府邸內的後院倉庫內搜出了大量刀槍。
本來有這些東西也沒什麽,現在大晉哪個官吏不蓄養有私兵,有點刀槍,甚至違禁的弓弩都算正常,也沒人會為這個與同僚撕破臉皮。
可是同時被發現的還有一批帶血的夜行衣,而且那弓弩之中有幾件與刺客遺留在刺殺現場的弓弩一模一樣。
而根據一起參與搜捕的丞相府的人說,這夜行衣也正是刺殺司馬睿的刺客所穿著。
如此,褚氏府邸立刻被重兵圍住,並禁止人員出入,王敦知道消息後先是驚訝,而後大怒,下令沈充徹查此事,絕對不可徇私。
沈充不敢怠慢,一麵叫人將褚氏的府邸圍了個水泄不通,一麵派兵馬卻京口傳召褚洽。
褚洽知道消息後,連夜從京口縣返回了建康,連夜登mén拜見王敦,哭訴自己是被人陷害。
王敦自然是對褚洽嚴加斥責,表示就算是他被人陷害,也有看管自家不利,造成奸人入內,還讓他跟著受到牽連。
褚洽嚇得汗如雨下,連聲稱不敢,請求自責。
王敦命令褚洽返回府中反省,沒他的允許不得出入,甚至將褚洽的兒子褚裒叫進王府,充作人質。
接著,一場禍及全城的更大的搜捕開始了,這一次,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王敦甚至主動提出也可以搜查自己的大將軍府。
當然,在他的府邸內卻是什麽都沒有搜到,司馬睿也表示相信大將軍的忠誠。
一時間兩人相互之間恭敬有禮,似乎憑借這次搜捕反而增進了之間的關係。
但這次搜捕卻實實在在讓某些人的利益受到了損失,更讓某些人心生警惕,不敢太過明目張膽的行事。
隨後,因為證據不足,加上一些官員的說和,褚洽的罪名被洗脫,京口縣縣令和揚州刺史的位置都得以保存,但卻被王敦再次訓斥一番,告訴他要嚴加看管家人。
而褚裒在王氏府邸又驚又嚇的呆了數日,等到返回自己家中,卻是立刻病倒。
他本就是個文弱書生的身子,這一病竟然連續數月,差點死在家中,幸好褚洽求得良醫這才治療過來。
而褚裒也自然就沒有了時間再去造謠中傷陳郡謝氏,至此以後褚裒性格大變,甚至有些懦弱起來,而因為他身子骨愈發的虛弱,很多本來看好他的士族,也都不再拉攏他,更不肯將自家nv子許配給他,生怕嫁給他就做了寡fu,這卻是後話。
而暗中策劃了這一切的費辰,卻忽然接到了來自京口縣的消息。
他前一段時間派駐在京口縣碼頭的狂瀾禁衛暗組的密探,已經成功的打進了東海海匪幫派的內部,並傳來了關於海龍幫在東海召開英雄大會,卻被猛虎幫和青鸞幫破壞的消息。
而由於荊展當日是喬裝打扮,加上那幾個密探還沒有資格進入猛虎幫的中心,所以並沒有看到荊展。
費辰雖然不知道荊展死而複生的消息,但自己派出的人手能打入海匪內部,已經是讓他喜出望外。
畢竟東海海匪的存在,尤其是可能被敵人掌控的海匪的存在,對王烈入駐江左會是很大的隱患,所以他必須為王烈打好前哨,提前將危險消滅在萌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