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建興四年初冬,江左揚州,天空彤雲密布,曠野之上東北風吹個不停。//更新最快78xs//[]
兩個農夫驅趕著一輛牛車緩緩的行駛在官路之上,車上坐著一老一少兩人。
一陣冷風吹過,牛車上的老者下意識的縮了縮脖頸,然後馬上緊緊衣衫,把雙手攏在了袖筒中。
“阿爹,今年的天氣怎麽這麽冷?”趕車的年輕人輕聲抱怨著。
老者點點頭道:“是啊,活了大半輩子,今年是我遇到最冷的一年了,回家定要你阿娘給我做件厚實點的棉服。
對了,阿大,回去後一定要把糧食藏好,聽說江北的人馬就要殺過來了,若被他們搶走口糧,咱們一家老小可就挺不過這個冬天了。”
年輕人不屑道:“阿爹,你休要聽裏長他們胡說,他們平日飛揚跋扈,還少欺負我們了?想那武功侯是天子派來的人,怎麽可能行強盜之事。你看他們來江左,就除掉了那些禍害百姓的海匪,還殺了那些欺壓百姓的大戶,這不是好人是什麽?”
老者聞言卻怒道:“胡說,周裏長是名士之後,豈會誆騙我們?再說那王烈怎麽說也是外來的人馬,肯定是要欺壓我們的?”
年輕開口就要辯解,卻聽得耳邊忽然傳來一陣轟隆之音。
“難道要下雷雨麽?”年輕人滿臉疑惑。
那老者也伸長脖子向遠處望去。
隻見官道的盡頭,一隊黑影正疾馳而來。
“是騎士?是江北的人馬?”老者早就聽裏長描述過江北幽州軍的形象。頓時嚇得叫了起來。
年輕人一聽,卻是滿臉興奮,索性直接停了牛車。
老者發現牛車停止了,氣得大罵道:“豎子。你怎麽把牛車停了,快逃啊!”
年輕人嘟囔著:“我們是牛車,人家是軍馬,怎麽可能跑的過……”
話雖這樣說,但還是將牛車驅趕到了路旁。[]
馬奔如飛,很快那一隊人馬就從數百步外奔到他們眼前。
隻見這些兵馬一身黑衣黑甲,手執長矛,腰挎環首刀。背後都背著勁弓,當先的旗手更是高舉一杆大旗,黑色大旗上寫著鮮紅的兩個大字――狂瀾!
為首的是一個看著二十歲左右的青年,那人也是一身黑色盔甲。騎在馬上一副神采飛揚的模樣。
這些人看見了路邊的牛車,卻忽然勒住了戰馬,停了下來。
牛車上的老者一看,魂魄頓時丟了三分,喃喃自語道:“禍事來了。禍事來了……”
此刻,那些黑衣騎士已經隱隱的包圍了四周,而那年輕的將領已經翻身下馬,來到牛車前。聽到老者低語,忍不住咧嘴笑道:“老丈。敢問有何禍事,我幫你解決。”
老者強忍懼意。哆嗦道:“無……無事,軍爺自便……”
那將領搖搖頭道:“既然老丈無事,我卻有事要和您打聽。”
老者剛要說不知道,身邊的年輕人忍不住道:“你們……你們是王烈手下人馬吧?”
一旁的老者連忙拉住他衣袖,示意他住嘴。
那些圍在一旁的黑衣騎士聽他這般說,頓時神色一凜,手中刀槍下意識舉起。
年輕將領忙一擺手,然後笑眯眯道:“正是,我們是王烈手下的兵馬……”
那年輕人點點頭,卻又道:“不對,你們既然是他的手下,怎麽還直呼其名?”
年輕將領聞言一愣,片刻大笑道:“不錯,你這少年人到還機靈,我們的確是狂瀾軍,你以為這旗號誰都能打麽?不過剛才你也是直呼其名啊?”
說完一指身後那麵飄揚的大旗,一幹黑衣騎士都下意識的挺直本就已經很挺拔的腰杆,皆是一臉驕傲之色。[]
年輕人見了,眼中閃過一絲羨慕,卻忙道:“我……我又不是他手下……”
年輕將領點點頭:“也對,那麽我有事想和小哥兒打聽一下。”
年輕人點點頭:“既然你們真的是狂瀾軍,那我就告訴你們……”
年輕將領點點頭,問道:“我看小哥似乎也是在附近居住,敢問這幾日建康城內可有人馬出入,或者說附近鄉鎮可有兵馬駐紮?”
年輕人想了想道:“城內的兵馬沒有出來的,不過附近郡縣的兵馬前幾日都入了建康,據說要什麽固守……對,是固守,周裏長就是這麽說的,他還讓我們都躲進山中,一粒糧食不留給你們……”
年輕將領聞言點點頭,拍了拍年輕人的肩膀道:“很好,謝謝你告訴我這些,這個是送你的。”
說完一招手,一名騎士送上一塊金錠。
年輕人連忙擺手:“這我不能要,不能要……”
年輕將領一看,猶豫了下,忽然看見牛車上的老者衣著似乎有些單薄,而且一直哆嗦不停,卻是直接脫下披在身上的羊毛披風,走過去罩在老者身上,叮囑道:“老丈,這件衣服送你保暖,今冬寒冷,山中恐不易過,告訴鄉親們都回家吧,我們狂瀾軍絕對不會去上門騷擾!”
說完,啪的敬了了軍禮,身後騎士也都在馬上行禮。
然後翻身上馬,準備離去。
老者已經呆了,眼神中有不相信,有感動,那年輕人猶豫了下,猛然喊道:“將軍,你是哪個?”
年輕將領笑道:“他們都叫我王烈!”
年輕人聞言,鼓足勇氣又喊道:“王……王將軍……我想入狂瀾軍……”
老者聞言,臉上浮現出焦急之色,一把拉住自己的兒子。
王烈看了,咧嘴笑道:“這個,不行!我看你老父還需要贍養,這樣,等戰事一了,你若還想參軍,你拿著這個去尋我,我收你做我的親兵!”
說完,掏出一個銅牌扔給了年輕人,接著又對老者一拱手,隨即帶領人馬打馬而去。
寒門呼嘯而過,馬蹄踏起的雪花四處飛舞,此刻空中的彤雲忽然被一道陽光撕破。
那陽光就好似利劍,瞬間斬開了陰霾。
望著這鬼斧神工的天象,望著那遠去的騎兵,年輕把銅牌緊緊捏在了手中。
老者看著這一切,摸了摸身上披著的暖融融的披風,無奈歎息道:“宣兒,你娘子如今懷胎八月有餘,再有一月多你孩兒將生,若是男兒給我劉家留後,你就即刻去從軍,我不攔你!”
少年聞言一愣,片刻道:“好,若我娘子產下麟兒,小名可為盤龍,大名就叫劉毅,望阿爹能撫養他成人,將來也馬上博取功名,為我劉家封個萬戶侯!”
老者點點頭,一架老牛車就這樣慢慢駛向遠方。
“如今綜合所見,那王敦看來是誓要死守城池,同時清壁堅野,不想與我軍進行野戰。”
大帳之中,謝艾指點著沙盤道。
這沙盤也是王烈發明,上邊丘陵、河穀、盆地、隘口一應俱全,謝艾初見就驚為天工,連拜王烈。
帳內眾人聞言,皆陷入沉默。
這十幾日來,眾軍在外,各率一軍或數軍,在江左各州郡往來襲擾,早已經嚇破了江左軍的膽,如今已經是無人可劫,無仗可打。
若再想進攻,就隻能強行攻城了。
可王烈早就嚴令他們,一不許騷擾百姓,二不可攻打城池;隻可在外劫掠敵軍軍需,剿殺落單的敵軍。
可一來二去,江左軍也不是一群沒腦子的木偶,早就不敢輕易走出城池,就算出來,也都是聚齊至少數千人馬,而且離城不會超過二十裏。
如此一來,除了少數幾個棄城而逃,不占白不占的城鎮,其餘人馬都先後返回與王烈的中軍匯合。
但根據情報看,現在建康城內至少已經有五萬兵馬,而且從附近還有兵馬不斷馳援而來。
並且王烈已經得到線報,荊湘的陶侃兵馬也有了異動,這次真的不再是流言,而是陶侃知道消息後,意圖分一杯羹。
就算此刻江北有祖逖和曹嶷的人馬遙相呼應,但王烈知道,若耽擱太久,他們這支孤軍隻能選擇撤退。
而且從今日路上所遇的那老者的表情看,這江左百姓還是多少對狂瀾軍有抵觸之心,久攻不下,必生禍患。
所以,半個月,不――五日內必須想辦法在王敦和司馬睿所有援軍到來前攻破建康。
但絕對不是用手下這數萬精銳騎士去填滿建康的護城河。
“誰願為先鋒,奔襲攝山!”王烈忽然朗聲道。
攝山,後世稱為棲霞山,距離建康城五十餘裏,瀕臨長江,乃是建康城東北之屏障,山上築有一城,名曰迭浪城,乃是進出建康城的要路。
若繞路而行,山上兵馬衝下卻足可以一當十,輕易將大軍前後截斷,或者據險守之,日夜襲擾,狂瀾軍必將首尾難顧。
若能奪得攝山,王烈的狂瀾軍將進可攻、退可守,完全將京口和建康連成一線。
但那迭浪城雖不打,也僅僅駐紮了江左軍的三千軍卒,可地勢極其險要,上下隻有一條通道,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王烈此言一出,眾人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人接話。
並非王烈這些手下無膽,而是他們也都清楚,狂瀾軍勝在騎兵野戰,於攻城一路也更勝偷襲。
至於李善率水軍海匪偷襲的事情這些人並不得知,在他們看來若隻憑自己手下攻打如此堅城,就算勇猛如蘇良,也不敢輕喏。
見大家都不說話,王烈卻笑道:“既然諸君無策,那就我親自上陣吧!”(未完待續。。)
s
兩個農夫驅趕著一輛牛車緩緩的行駛在官路之上,車上坐著一老一少兩人。
一陣冷風吹過,牛車上的老者下意識的縮了縮脖頸,然後馬上緊緊衣衫,把雙手攏在了袖筒中。
“阿爹,今年的天氣怎麽這麽冷?”趕車的年輕人輕聲抱怨著。
老者點點頭道:“是啊,活了大半輩子,今年是我遇到最冷的一年了,回家定要你阿娘給我做件厚實點的棉服。
對了,阿大,回去後一定要把糧食藏好,聽說江北的人馬就要殺過來了,若被他們搶走口糧,咱們一家老小可就挺不過這個冬天了。”
年輕人不屑道:“阿爹,你休要聽裏長他們胡說,他們平日飛揚跋扈,還少欺負我們了?想那武功侯是天子派來的人,怎麽可能行強盜之事。你看他們來江左,就除掉了那些禍害百姓的海匪,還殺了那些欺壓百姓的大戶,這不是好人是什麽?”
老者聞言卻怒道:“胡說,周裏長是名士之後,豈會誆騙我們?再說那王烈怎麽說也是外來的人馬,肯定是要欺壓我們的?”
年輕開口就要辯解,卻聽得耳邊忽然傳來一陣轟隆之音。
“難道要下雷雨麽?”年輕人滿臉疑惑。
那老者也伸長脖子向遠處望去。
隻見官道的盡頭,一隊黑影正疾馳而來。
“是騎士?是江北的人馬?”老者早就聽裏長描述過江北幽州軍的形象。頓時嚇得叫了起來。
年輕人一聽,卻是滿臉興奮,索性直接停了牛車。
老者發現牛車停止了,氣得大罵道:“豎子。你怎麽把牛車停了,快逃啊!”
年輕人嘟囔著:“我們是牛車,人家是軍馬,怎麽可能跑的過……”
話雖這樣說,但還是將牛車驅趕到了路旁。[]
馬奔如飛,很快那一隊人馬就從數百步外奔到他們眼前。
隻見這些兵馬一身黑衣黑甲,手執長矛,腰挎環首刀。背後都背著勁弓,當先的旗手更是高舉一杆大旗,黑色大旗上寫著鮮紅的兩個大字――狂瀾!
為首的是一個看著二十歲左右的青年,那人也是一身黑色盔甲。騎在馬上一副神采飛揚的模樣。
這些人看見了路邊的牛車,卻忽然勒住了戰馬,停了下來。
牛車上的老者一看,魂魄頓時丟了三分,喃喃自語道:“禍事來了。禍事來了……”
此刻,那些黑衣騎士已經隱隱的包圍了四周,而那年輕的將領已經翻身下馬,來到牛車前。聽到老者低語,忍不住咧嘴笑道:“老丈。敢問有何禍事,我幫你解決。”
老者強忍懼意。哆嗦道:“無……無事,軍爺自便……”
那將領搖搖頭道:“既然老丈無事,我卻有事要和您打聽。”
老者剛要說不知道,身邊的年輕人忍不住道:“你們……你們是王烈手下人馬吧?”
一旁的老者連忙拉住他衣袖,示意他住嘴。
那些圍在一旁的黑衣騎士聽他這般說,頓時神色一凜,手中刀槍下意識舉起。
年輕將領忙一擺手,然後笑眯眯道:“正是,我們是王烈手下的兵馬……”
那年輕人點點頭,卻又道:“不對,你們既然是他的手下,怎麽還直呼其名?”
年輕將領聞言一愣,片刻大笑道:“不錯,你這少年人到還機靈,我們的確是狂瀾軍,你以為這旗號誰都能打麽?不過剛才你也是直呼其名啊?”
說完一指身後那麵飄揚的大旗,一幹黑衣騎士都下意識的挺直本就已經很挺拔的腰杆,皆是一臉驕傲之色。[]
年輕人見了,眼中閃過一絲羨慕,卻忙道:“我……我又不是他手下……”
年輕將領點點頭:“也對,那麽我有事想和小哥兒打聽一下。”
年輕人點點頭:“既然你們真的是狂瀾軍,那我就告訴你們……”
年輕將領點點頭,問道:“我看小哥似乎也是在附近居住,敢問這幾日建康城內可有人馬出入,或者說附近鄉鎮可有兵馬駐紮?”
年輕人想了想道:“城內的兵馬沒有出來的,不過附近郡縣的兵馬前幾日都入了建康,據說要什麽固守……對,是固守,周裏長就是這麽說的,他還讓我們都躲進山中,一粒糧食不留給你們……”
年輕將領聞言點點頭,拍了拍年輕人的肩膀道:“很好,謝謝你告訴我這些,這個是送你的。”
說完一招手,一名騎士送上一塊金錠。
年輕人連忙擺手:“這我不能要,不能要……”
年輕將領一看,猶豫了下,忽然看見牛車上的老者衣著似乎有些單薄,而且一直哆嗦不停,卻是直接脫下披在身上的羊毛披風,走過去罩在老者身上,叮囑道:“老丈,這件衣服送你保暖,今冬寒冷,山中恐不易過,告訴鄉親們都回家吧,我們狂瀾軍絕對不會去上門騷擾!”
說完,啪的敬了了軍禮,身後騎士也都在馬上行禮。
然後翻身上馬,準備離去。
老者已經呆了,眼神中有不相信,有感動,那年輕人猶豫了下,猛然喊道:“將軍,你是哪個?”
年輕將領笑道:“他們都叫我王烈!”
年輕人聞言,鼓足勇氣又喊道:“王……王將軍……我想入狂瀾軍……”
老者聞言,臉上浮現出焦急之色,一把拉住自己的兒子。
王烈看了,咧嘴笑道:“這個,不行!我看你老父還需要贍養,這樣,等戰事一了,你若還想參軍,你拿著這個去尋我,我收你做我的親兵!”
說完,掏出一個銅牌扔給了年輕人,接著又對老者一拱手,隨即帶領人馬打馬而去。
寒門呼嘯而過,馬蹄踏起的雪花四處飛舞,此刻空中的彤雲忽然被一道陽光撕破。
那陽光就好似利劍,瞬間斬開了陰霾。
望著這鬼斧神工的天象,望著那遠去的騎兵,年輕把銅牌緊緊捏在了手中。
老者看著這一切,摸了摸身上披著的暖融融的披風,無奈歎息道:“宣兒,你娘子如今懷胎八月有餘,再有一月多你孩兒將生,若是男兒給我劉家留後,你就即刻去從軍,我不攔你!”
少年聞言一愣,片刻道:“好,若我娘子產下麟兒,小名可為盤龍,大名就叫劉毅,望阿爹能撫養他成人,將來也馬上博取功名,為我劉家封個萬戶侯!”
老者點點頭,一架老牛車就這樣慢慢駛向遠方。
“如今綜合所見,那王敦看來是誓要死守城池,同時清壁堅野,不想與我軍進行野戰。”
大帳之中,謝艾指點著沙盤道。
這沙盤也是王烈發明,上邊丘陵、河穀、盆地、隘口一應俱全,謝艾初見就驚為天工,連拜王烈。
帳內眾人聞言,皆陷入沉默。
這十幾日來,眾軍在外,各率一軍或數軍,在江左各州郡往來襲擾,早已經嚇破了江左軍的膽,如今已經是無人可劫,無仗可打。
若再想進攻,就隻能強行攻城了。
可王烈早就嚴令他們,一不許騷擾百姓,二不可攻打城池;隻可在外劫掠敵軍軍需,剿殺落單的敵軍。
可一來二去,江左軍也不是一群沒腦子的木偶,早就不敢輕易走出城池,就算出來,也都是聚齊至少數千人馬,而且離城不會超過二十裏。
如此一來,除了少數幾個棄城而逃,不占白不占的城鎮,其餘人馬都先後返回與王烈的中軍匯合。
但根據情報看,現在建康城內至少已經有五萬兵馬,而且從附近還有兵馬不斷馳援而來。
並且王烈已經得到線報,荊湘的陶侃兵馬也有了異動,這次真的不再是流言,而是陶侃知道消息後,意圖分一杯羹。
就算此刻江北有祖逖和曹嶷的人馬遙相呼應,但王烈知道,若耽擱太久,他們這支孤軍隻能選擇撤退。
而且從今日路上所遇的那老者的表情看,這江左百姓還是多少對狂瀾軍有抵觸之心,久攻不下,必生禍患。
所以,半個月,不――五日內必須想辦法在王敦和司馬睿所有援軍到來前攻破建康。
但絕對不是用手下這數萬精銳騎士去填滿建康的護城河。
“誰願為先鋒,奔襲攝山!”王烈忽然朗聲道。
攝山,後世稱為棲霞山,距離建康城五十餘裏,瀕臨長江,乃是建康城東北之屏障,山上築有一城,名曰迭浪城,乃是進出建康城的要路。
若繞路而行,山上兵馬衝下卻足可以一當十,輕易將大軍前後截斷,或者據險守之,日夜襲擾,狂瀾軍必將首尾難顧。
若能奪得攝山,王烈的狂瀾軍將進可攻、退可守,完全將京口和建康連成一線。
但那迭浪城雖不打,也僅僅駐紮了江左軍的三千軍卒,可地勢極其險要,上下隻有一條通道,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王烈此言一出,眾人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人接話。
並非王烈這些手下無膽,而是他們也都清楚,狂瀾軍勝在騎兵野戰,於攻城一路也更勝偷襲。
至於李善率水軍海匪偷襲的事情這些人並不得知,在他們看來若隻憑自己手下攻打如此堅城,就算勇猛如蘇良,也不敢輕喏。
見大家都不說話,王烈卻笑道:“既然諸君無策,那就我親自上陣吧!”(未完待續。。)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