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掃落葉,京城的天氣終於像是深秋了,北方災區應該比京城更加冷吧。[.超多好看小說]梅香望著隻剩了幾片孤零零葉子的草木,歎息了一聲。


    距離二皇子府的“賞花義賣會”已經過去十日了,當日義賣會盛況空前,三皇子、八皇子都來幫忙,最終籌得善款上千兩。


    京城這把勳貴們真是有錢,最低價的一盆花都拍到了上萬兩,梅香拍下了一盆普通的芍藥,也花去了八萬兩銀子。


    二皇子府的服務也很周到,當日參加宴會的貴客不可能隨身攜帶這麽多錢,便當場隻做登記,第三日再由二皇子府派人將花送到各個府上,一手交花一手交錢。留了兩日的時間給各府籌錢,畢竟幾萬十幾萬兩銀子並不是小數目。


    因是集中在一天送花,宴會過後第三天京城的大街上可是熱鬧了。


    為了造勢,二皇子命人將一盆盆花擺在無篷車上,供路人欣賞,當然馬車周圍有侍衛守著,防著萬一人太多了別讓人碰到了花。


    不得不說二皇子府的高調做地很有必要,因為是在大庭廣眾之下把花送到各個府上,那些府裏的主人們不得不在門口迎接,又因是一手交花一手交錢,眾目睽睽之下那些本想賴賬拖帳的人便不好意思了。沒看到門口那麽多人都在看著,若是拿不出錢來那多丟人啊。


    而且不拿錢出來那不是明擺著欺騙皇子麽,當日那麽多皇子在場可是都聽到他們喊價了,若是沒錢為何拍賣的時候還喊這個價。


    當然也有當日為了充麵子故意叫高價的,實際上手裏並沒有這麽多現錢,又瞧著二皇子府一派不給錢不給花也不走人的態度,他們隻好提出以物抵押,再寬限幾日讓他們籌錢。


    二皇子欣然同意了。(.好看的小說)這些可能遇到的局麵,應三公子之前都想到了,也都跟二皇子商量好了該怎麽處理,所以那一天是皆大歡喜。


    上千兩銀子啊,不知道永安帝的國庫有沒有這麽多。。。


    梅香搖頭歎息,新朝建立不過七年,勳貴便奢侈成風,他們手裏的錢哪裏來的。還不是搜刮的民脂民膏。


    曆史上,一般新朝建立都會與民休養生息。為了消去戰亂的影響,新朝都會頒布一些惠民的政策。


    然而,永安帝沒有這麽做,他不但沒有給出惠民政策,還放任勳貴,若不是有他的縱容,為何才區區七年,京城勳貴手裏就有了這麽多銀子。那些前朝的世家大族,因為有功與永安帝登基。他們也依然坐大沒有受到動搖。


    這個新朝跟舊朝相比,不過是換了個人做皇帝,皇家的姓氏變了,至於其他跟舊朝基本沒有不同,對於百姓而言。不過是欺壓他們的人換了,他們依舊要交重稅行重賦。生活並未得到改善。


    記得前世永安帝曾經同人吹噓自個多麽有才,大趙建立不過數年便呈現一片繁榮昌盛之景,縱觀曆史哪朝初建能有這麽大的成就,這都是他的功勞啊。。。


    如今想來。真是諷刺。


    二皇子的義舉得到了永安帝的讚同,二皇子受到了褒獎,永安帝賜下不少好東西,美其名曰不能叫兒子掏腰包,父皇要貼補皇兒。


    有了錢,應三公子遞折子自請去北方賑災,永安帝本來還頭疼應該派誰去,這一下終於可以鬆口氣了。


    眼看天就要入冬了,賑災的事情刻不容緩也不容有失,若是處理不好,死個把災民是小,就怕逼得民反。大趙太平了七年,永安帝自覺是個人見人愛的仁義皇帝,自然不希望在他做皇帝期間有人造反。(.無彈窗廣告)


    這一次應三公子自薦,受到了廣大朝臣的歡迎和好評,不再是前世的冷嘲熱諷和趕鴨子上架,又有籌措到的千萬兩災銀,這一次的差事他肯定比前世辦得更漂亮。


    這次的善款全是二皇子妃種的花換來的,二皇子府不但沒有遭到彈劾而是受了褒獎,朝堂上的人稱讚二皇子心懷家國不圖私利,太後皇後召見二皇子妃,誇她為二皇子分憂為皇上分憂,賢惠孝順。原本還頗有些心疼的二皇子妃,這一下心裏舒坦了。


    不管吳皇貴妃一派是否之前密謀要在賞花宴後彈劾二皇子,他們都不做成了,這一次募集善款三皇子一派贏得出人意料贏得漂亮。


    賑災並不是揣著銀票過去就行,得把銀票換成衣物糧食,運送到災區,這些事情不是應三公子一個人能完成的,必須有人在京城配合,各個環節才能到位。


    之前三皇子他們做得好,受了誇讚,後麵他們自然還要用心,務必將這事圓滿完成,不僅能在皇上跟前露臉,還能打壓大皇子他們的氣焰,效果可比辦一場盛大的賞花宴效果更好。


    所以,三皇子最近很忙,自然就把薛碧兒這茬忘到了腦後。


    梅香抬頭望了望天空,有些陰沉,似乎會下雨。


    梅香緊了緊身上的鬥篷,還沒入冬,胡嬤嬤就把鬥篷翻了出來,讓她出門子穿。梅香一向怕冷,冬天最是難熬,再加上她知道自己體弱,便不逞強,早早就把鬥篷穿上了。


    胡嬤嬤從外麵行來,見梅香站在院子裏便嘮叨了幾句。


    梅香笑道,“我這次可聽了嬤嬤的話把鬥篷穿上了,嬤嬤放心吧,我不會冷著自個。”


    胡嬤嬤歎息了一聲,說道,“公主,馬車已經安排好了。”


    梅香點了點頭帶著明月和寶珠兩人出府了,她跟夫人說今日去四季閣查賬。


    梅香坐著長樂侯府的馬車來到四季閣,不一會她便從四季閣的後門出來,上了另一輛普通的馬車。


    梅香坐著馬車來到回春堂的後門,早有人在那裏候著把她迎了進去。寶親王安排的郎中已經等在裏麵,待給梅香把過脈後,稍微修改了一下梅香平時吃的補身方子。


    因著天氣變涼,寶親王不放心梅香的身子,前幾日派人給青木送了話,讓梅香到回春堂一趟,梅香便過來了。


    不過梅香今日過來,並不全是為了診脈,她還要見一個人。


    常嬤嬤昨晚就出了府,在自己家住了一晚,今天早上一大早出門買菜做飯,本來打算洗衣曬被子,但看著天色不好就作罷了,在家閑著無事想著侄子的藥沒剩幾服了,便揣上方子往回春堂來抓藥。


    回春堂的小夥計一看到常嬤嬤便打招呼,“常嬤嬤來了。”


    常嬤嬤哎了一聲,掏出懷裏的藥方遞過去,“小哥,還是上次的方子,抓半個月的量。”


    小夥計接過方子,大略看了一眼點了點頭,拿著方子進了後麵,過了一會,他出來同常嬤嬤說,“今天要勞嬤嬤等一會了,這裏麵有一味藥櫃麵上沒了,我們掌櫃開庫門去取了,勞煩嬤嬤到裏麵屋子裏歇一會,等這味藥全了,我再給您包起來。”


    常嬤嬤不疑有他,看了看人來人往的大堂,也覺得在這幹等著礙事,便跟著小夥計進了後麵的一間屋子。


    常嬤嬤一進屋子,便察覺到身後的門被關上了。她忽然覺得有些不對頭,前麵屏風後有人影晃動,常嬤嬤人老成精,心知自己被算計了,忙轉身要往外闖,卻聽裏麵的人開口說話了,聲音並不陌生。


    “常嬤嬤,既然來了就先別急著走。”


    常嬤嬤眼中精光一閃,欲要拉門的手頓住了,人沒動也沒答話。


    “明月,請常嬤嬤過來,再去重新沏一壺熱茶來。”


    明月從屏風後緩緩走了出來,看著常嬤嬤伸手做了一個請的姿勢。


    常嬤嬤眼睛盯著明月眯了眯,見明月不為所動,心知自己逃不了,便甩了甩衣袖,態度從容下來。


    常嬤嬤轉過屏風,看著屏風後坐著的人,暗道,果然是孝義公主梅香。


    梅香指著旁邊的椅子,“嬤嬤請坐。”


    “不敢,公主麵前,老奴不敢逾矩,”常嬤嬤不肯坐。


    梅香見她拒絕,臉上和煦的表情一收,“本公主沒有資格賜坐嬤嬤麽?”


    常嬤嬤頭低得更低了,“是老奴不敢。”


    “那你就站著吧,”梅香也不客氣了。


    明月取了茶壺下去沏茶,屋內一時靜了下來。


    常嬤嬤見梅香久不開口,便先問道,“不知公主召見老奴有何吩咐?”


    梅香冷哼了一聲,“嬤嬤真不愧是宮裏出來的人,連我這個公主也不放在眼裏,賜座給你不坐,主子還沒說話你倒敢開口先問,你是仗著自個是皇後娘娘身邊的人,便自覺我不敢把你怎麽樣吧?!”


    常嬤嬤身子往下彎了彎,“老奴惶恐,不知公主何出此言?”身子不抖,聲音不顫,哪裏有一點惶恐的樣子,分明是一點都不怕。


    梅香嗬嗬笑了兩聲,“嬤嬤不愧是皇後娘娘身邊出來的人,有膽色,但不知嬤嬤可曉得前幾日罰出府的彩雲現在何處?”


    “回公主,彩雲因處事不當,連累杜小姐在二皇子府弄髒了衣裙,後不知改正,摔碎了一對小姐的鐲子,杜小姐仁慈不罰她,隻把她攆出府以儆效尤,”常嬤嬤回答地不緊不慢,顯然這一番說辭在就裝在她心裏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梅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尤加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尤加利並收藏重生梅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