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香他們在下午就啟程了,那些所謂尋人的官兵收了錢就放行,令梅香十分氣悶,幸好她自個有計劃,若是真叫皇貴妃的人得手了,等這些官兵到水裏就他們,大家早就死光了。
梅香悶悶地坐在船頭上,周溫治下的大趙已經腐爛了,而皇子中並沒有真正有才能的繼承皇
位,包括三皇子在內,梅香是一個也看不上。
至於被李家扶上皇座的那位,和李家,說實話梅香也不知道該怎麽辦。李家篡永安帝的皇位,梅香一點意見也沒有,但是李家掌權,梅香有點不太待見。
梅香剛重生那會想過要不要把李家篡位的事情同別人講,不過這念頭一生出來就被她壓了下去,這種話說出口,她拿什麽證明自己說的是實話,難道告訴別人她活過一會死了又活回來?別傻了,她若真這麽說了,肯定早被人弄死了。
即便是現在,這種事情也不能說,李家如今聖寵正隆,三皇子被禁足後,李炎是一門心思在永安帝身上鑽營,早就成了“保皇黨”中堅分子,說他會謀朝篡位,誰信啊。。。
距離李家發動宮廷政變隻有幾年的時間了,梅香還沒想好到底該怎麽辦,當年血染皇宮的那一幕她並未親身經曆,但從齊王和姬睿後來的所作所為,梅香到現在還能想起當時那種恐懼的氣氛。
怎麽保護自己。保護身邊這些她在意的人,保護她當做親人一般的人。梅香心裏真是沒底。
皇後這次命梅香去陶城,她其實可以裝病混過去。但皇後肯定不會就這麽死心,梅香也不能一直裝病下去,而且她對爹娘留在陶城的東西也很感興趣,會不會是可以用來保命的東西?
此時的京城。
李炎剛從衛所下差,他騎著馬帶著侍從行了一段路突然停了下來,身後的侍從連忙上前詢問。
“你們幾個先回府。我一個人在城裏走走,”李炎說道。
侍從有些不放心地道,“爺,您一個人怕是不安全。還是讓小的跟著,他們幾個先回去好了。”
“不用了,”李炎從馬上縱身而下,“你把我的馬牽回去,這樣別人就看不出我的身份了,京城治下沒人敢亂來。”
侍從見李炎堅持,隻得將馬韁接過來。李炎又對後麵幾人交代了幾句,然後掏出一把折扇,一搖一擺地拐進了另一條街道。
李炎聽著身後的聲音消失,停下來四下望了望。確認周圍沒有人後,他縱身一躍進了一家宅院。
過了一會,李炎從裏麵出來,身上已經換了一身布衣,看上去像是哪家府邸裏粗壯的下人一般。
李炎在街巷間七拐八繞,行動敏捷,顯然對路線十分熟悉,他來到一戶院子的後門敲了敲,有人出來給他開門。李炎一個閃身便竄進了院子。
站在李炎麵前的是一位妙齡女子,女子對著拜了拜,“大公子,老爺等候您多時了。”
李炎雙眼微眯,目光在女子身上打了個轉,沉聲說道,“帶路。”
女子帶著李炎幾個轉彎來到一處院子,在院門上扣了幾下,裏麵傳出一個蒼老的聲音,“誰?”
“福伯,大公子到了,”女子隔著門答道。
院門吱呀一聲開了一條縫,裏麵的人先從門縫中看了看外麵,這才把門打開。
“大公子,”開門的老者對李炎行禮。
李炎見了老者,臉色緩和了許多,輕聲問道,“福伯,老爺可在裏麵?”
“大公子請進,老爺正在裏麵等您。”
李炎閃身進了院子,女子一直站在門口沒有動,直到福伯把門關上,她才轉身離去。
女子並未回後院而是去了前院,她抬頭望著前院樓上的牌匾,“醉春樓”三個字印入女子的眼底,女子原本麵無表情的臉上忽然綻出迷人的笑容,眼神也變得迷離,女子提著裙角如風拂柳便往樓裏走去。
醉春樓,京城四大青.樓之一。
福伯把李炎帶到屋門口,通報後李炎進屋,福伯則退了下去。
屋子中一名中年男子站在窗口,男子眼望窗外手中把玩了一塊黃玉。
“來了,”中年男子沉聲說道。
“父親,”李炎恭敬地對著男子行禮。
李炎起身看了一眼自個的父親,隨即便垂著頭盯著地麵,神情有些呆滯。
李炎的父親原是在李家被赦免地前兩個月病逝,李炎一直以為父親已經去世,但就在不久之前,李炎的父親突然出現在他麵前,來了一場感人的父子相認。
李炎到現在都有些不敢相信,本來以為已經去世的父親竟然一直活地好好得,不僅如此,他的父親這幾年就藏身在京城四大花樓之一的醉春樓,而且還是醉春樓的幕後老板。
乍一聽到父親仍在世的消息時,李炎在最初的喜悅過後心裏是五味雜陳。
在李炎的印象中,忠厚溫良的父親竟是如此精明能幹,李家被赦免等等一係列事情都是父親在幕後操作,如果不是父親會算計,他們李家此時隻怕還在西南不毛之地墾荒。
李父轉過身看著自己的大兒子,眼神幽暗深沉,“炎兒,你可是怪為父這幾年丟下你們,讓你一個人撐起李家一族?”
“不,兒子不怪父親,若是沒有父親運籌帷幄,李氏一族不會有今日,兒子也不會有今日,”李炎有些惶恐,自從與李父相認後,每次與李父見麵他都有些害怕,在心底對李父多了一份畏懼。
“你能明白為父的難處甚好,為父當年也是逼不得已,李家列祖列宗追求的大業,子孫後代不能忘,炎兒,你也要記得,咱們李家謀求的永遠不止是京城一方之地。。。”
李炎忽然抬頭望著李父,眼中是不敢置信,李父這話怎麽聽都有些大逆不道的味道在裏頭,李炎不敢確信李父這話是不是他想的那個意思。
李父將李炎眼底的驚疑盡收眼底,他沒有直接回答李炎的疑問,而是起身從一個櫃子取出一個盒子,用隨身攜帶的鑰匙打開盒子取出一本冊子遞給了李炎。
李炎不解地接過冊子翻開看了一眼,隨即他臉上的表情便被震驚所占據。
這本冊子是李氏家譜,根據上麵的記載,他們李家可以追溯到前朝之前的王朝,那個王朝名為嘉,嘉王朝的皇室便是姓李,而李炎他們家便是李嘉王朝皇室後裔。
“父親,這。。。”
“炎兒,你是不是一直覺得前朝李家的罪名是被誣蔑的?”
李炎是在西南出生的,他並未經曆過當年李家被貶的過程,在他這一輩人心中一直覺得自家祖宗不會做出叛逆之事,是以他們這一代子孫大多都認為自家是被前朝奸臣陷害誣蔑。
然而,李父有此一問,難道當年李家的人真得想要造反?
“父親,當年祖父他們難道不是被人陷害?”
李父聞言冷笑了數聲,臉上表情旋即暗淡了下來,“你祖父天縱英才,十八歲就中了狀元入了仕途,李家因他在前朝如日中天,若不是半路突然殺出來個梅鬆柏,這天下早就姓李了!”
“父親,為何要如此,李家已是位高權重,為何非要謀逆,這可是誅連九族之罪!”李炎說道這裏,心裏又生出了疑問,“父親,你這意思是當年咱們李家確實是要篡位,可前朝皇帝為何隻判了李家流放,沒有將李家誅殺?”
李父不屑地撇了撇嘴角,“咱們李家沒被族誅還得多謝梅鬆柏呢,這個人聰明是聰明可太過婦人之仁,發現李家私下不軌的人是他,勸阻皇帝放過李家的人也是他。說起來,若我們李家沒在前朝被流放,如今你也不會被永安帝信任,我還真不知道是該恨梅鬆柏還是該謝謝他。。。”
提起梅鬆柏,李父便覺得牙癢,原本他也是天之驕子,少年時代京城裏誰不知道李家少年郎,結果也不知道從哪突然冒出來個梅鬆柏,成了百世一出的天才不說,還把他們李家從朝堂上拉下馬。李父覺得自己還是恨梅鬆柏多一些,若是沒他,李家當年幸許就篡位成功,那他可就是太子,現在皇位上坐的人就是他了。。。
李炎望著沉思的李父,心裏感覺有些不對勁,如今李家在京裏已是不容人小覷的家族,李父為何還要隱姓埋名藏在花樓裏?祖父當年是真謀逆,父親難道也想謀逆?
李炎聲音有些顫抖地問道,“父親,您是想。。。?”
“炎兒,族譜你已經看了,現在你應該知道我們李家人身上流的是李嘉王朝最尊貴的血脈,這天下應該是我們李家的才對,周家不過是兗州一地的小士紳,他們憑什麽占據我們李家的江山?!”
李父神情變得很激動,他忽然抓住李炎的肩膀,強迫他與他對視,“這天下是我們李家的!坐在皇位上的人應該是我們李家人!身為李家兒郎,不但要把匡複祖宗大業記在心裏,還要為大業作出犧牲!李炎,你身為我李家現在的族長,必須承擔起這個責任!”(未完待續)
梅香悶悶地坐在船頭上,周溫治下的大趙已經腐爛了,而皇子中並沒有真正有才能的繼承皇
位,包括三皇子在內,梅香是一個也看不上。
至於被李家扶上皇座的那位,和李家,說實話梅香也不知道該怎麽辦。李家篡永安帝的皇位,梅香一點意見也沒有,但是李家掌權,梅香有點不太待見。
梅香剛重生那會想過要不要把李家篡位的事情同別人講,不過這念頭一生出來就被她壓了下去,這種話說出口,她拿什麽證明自己說的是實話,難道告訴別人她活過一會死了又活回來?別傻了,她若真這麽說了,肯定早被人弄死了。
即便是現在,這種事情也不能說,李家如今聖寵正隆,三皇子被禁足後,李炎是一門心思在永安帝身上鑽營,早就成了“保皇黨”中堅分子,說他會謀朝篡位,誰信啊。。。
距離李家發動宮廷政變隻有幾年的時間了,梅香還沒想好到底該怎麽辦,當年血染皇宮的那一幕她並未親身經曆,但從齊王和姬睿後來的所作所為,梅香到現在還能想起當時那種恐懼的氣氛。
怎麽保護自己。保護身邊這些她在意的人,保護她當做親人一般的人。梅香心裏真是沒底。
皇後這次命梅香去陶城,她其實可以裝病混過去。但皇後肯定不會就這麽死心,梅香也不能一直裝病下去,而且她對爹娘留在陶城的東西也很感興趣,會不會是可以用來保命的東西?
此時的京城。
李炎剛從衛所下差,他騎著馬帶著侍從行了一段路突然停了下來,身後的侍從連忙上前詢問。
“你們幾個先回府。我一個人在城裏走走,”李炎說道。
侍從有些不放心地道,“爺,您一個人怕是不安全。還是讓小的跟著,他們幾個先回去好了。”
“不用了,”李炎從馬上縱身而下,“你把我的馬牽回去,這樣別人就看不出我的身份了,京城治下沒人敢亂來。”
侍從見李炎堅持,隻得將馬韁接過來。李炎又對後麵幾人交代了幾句,然後掏出一把折扇,一搖一擺地拐進了另一條街道。
李炎聽著身後的聲音消失,停下來四下望了望。確認周圍沒有人後,他縱身一躍進了一家宅院。
過了一會,李炎從裏麵出來,身上已經換了一身布衣,看上去像是哪家府邸裏粗壯的下人一般。
李炎在街巷間七拐八繞,行動敏捷,顯然對路線十分熟悉,他來到一戶院子的後門敲了敲,有人出來給他開門。李炎一個閃身便竄進了院子。
站在李炎麵前的是一位妙齡女子,女子對著拜了拜,“大公子,老爺等候您多時了。”
李炎雙眼微眯,目光在女子身上打了個轉,沉聲說道,“帶路。”
女子帶著李炎幾個轉彎來到一處院子,在院門上扣了幾下,裏麵傳出一個蒼老的聲音,“誰?”
“福伯,大公子到了,”女子隔著門答道。
院門吱呀一聲開了一條縫,裏麵的人先從門縫中看了看外麵,這才把門打開。
“大公子,”開門的老者對李炎行禮。
李炎見了老者,臉色緩和了許多,輕聲問道,“福伯,老爺可在裏麵?”
“大公子請進,老爺正在裏麵等您。”
李炎閃身進了院子,女子一直站在門口沒有動,直到福伯把門關上,她才轉身離去。
女子並未回後院而是去了前院,她抬頭望著前院樓上的牌匾,“醉春樓”三個字印入女子的眼底,女子原本麵無表情的臉上忽然綻出迷人的笑容,眼神也變得迷離,女子提著裙角如風拂柳便往樓裏走去。
醉春樓,京城四大青.樓之一。
福伯把李炎帶到屋門口,通報後李炎進屋,福伯則退了下去。
屋子中一名中年男子站在窗口,男子眼望窗外手中把玩了一塊黃玉。
“來了,”中年男子沉聲說道。
“父親,”李炎恭敬地對著男子行禮。
李炎起身看了一眼自個的父親,隨即便垂著頭盯著地麵,神情有些呆滯。
李炎的父親原是在李家被赦免地前兩個月病逝,李炎一直以為父親已經去世,但就在不久之前,李炎的父親突然出現在他麵前,來了一場感人的父子相認。
李炎到現在都有些不敢相信,本來以為已經去世的父親竟然一直活地好好得,不僅如此,他的父親這幾年就藏身在京城四大花樓之一的醉春樓,而且還是醉春樓的幕後老板。
乍一聽到父親仍在世的消息時,李炎在最初的喜悅過後心裏是五味雜陳。
在李炎的印象中,忠厚溫良的父親竟是如此精明能幹,李家被赦免等等一係列事情都是父親在幕後操作,如果不是父親會算計,他們李家此時隻怕還在西南不毛之地墾荒。
李父轉過身看著自己的大兒子,眼神幽暗深沉,“炎兒,你可是怪為父這幾年丟下你們,讓你一個人撐起李家一族?”
“不,兒子不怪父親,若是沒有父親運籌帷幄,李氏一族不會有今日,兒子也不會有今日,”李炎有些惶恐,自從與李父相認後,每次與李父見麵他都有些害怕,在心底對李父多了一份畏懼。
“你能明白為父的難處甚好,為父當年也是逼不得已,李家列祖列宗追求的大業,子孫後代不能忘,炎兒,你也要記得,咱們李家謀求的永遠不止是京城一方之地。。。”
李炎忽然抬頭望著李父,眼中是不敢置信,李父這話怎麽聽都有些大逆不道的味道在裏頭,李炎不敢確信李父這話是不是他想的那個意思。
李父將李炎眼底的驚疑盡收眼底,他沒有直接回答李炎的疑問,而是起身從一個櫃子取出一個盒子,用隨身攜帶的鑰匙打開盒子取出一本冊子遞給了李炎。
李炎不解地接過冊子翻開看了一眼,隨即他臉上的表情便被震驚所占據。
這本冊子是李氏家譜,根據上麵的記載,他們李家可以追溯到前朝之前的王朝,那個王朝名為嘉,嘉王朝的皇室便是姓李,而李炎他們家便是李嘉王朝皇室後裔。
“父親,這。。。”
“炎兒,你是不是一直覺得前朝李家的罪名是被誣蔑的?”
李炎是在西南出生的,他並未經曆過當年李家被貶的過程,在他這一輩人心中一直覺得自家祖宗不會做出叛逆之事,是以他們這一代子孫大多都認為自家是被前朝奸臣陷害誣蔑。
然而,李父有此一問,難道當年李家的人真得想要造反?
“父親,當年祖父他們難道不是被人陷害?”
李父聞言冷笑了數聲,臉上表情旋即暗淡了下來,“你祖父天縱英才,十八歲就中了狀元入了仕途,李家因他在前朝如日中天,若不是半路突然殺出來個梅鬆柏,這天下早就姓李了!”
“父親,為何要如此,李家已是位高權重,為何非要謀逆,這可是誅連九族之罪!”李炎說道這裏,心裏又生出了疑問,“父親,你這意思是當年咱們李家確實是要篡位,可前朝皇帝為何隻判了李家流放,沒有將李家誅殺?”
李父不屑地撇了撇嘴角,“咱們李家沒被族誅還得多謝梅鬆柏呢,這個人聰明是聰明可太過婦人之仁,發現李家私下不軌的人是他,勸阻皇帝放過李家的人也是他。說起來,若我們李家沒在前朝被流放,如今你也不會被永安帝信任,我還真不知道是該恨梅鬆柏還是該謝謝他。。。”
提起梅鬆柏,李父便覺得牙癢,原本他也是天之驕子,少年時代京城裏誰不知道李家少年郎,結果也不知道從哪突然冒出來個梅鬆柏,成了百世一出的天才不說,還把他們李家從朝堂上拉下馬。李父覺得自己還是恨梅鬆柏多一些,若是沒他,李家當年幸許就篡位成功,那他可就是太子,現在皇位上坐的人就是他了。。。
李炎望著沉思的李父,心裏感覺有些不對勁,如今李家在京裏已是不容人小覷的家族,李父為何還要隱姓埋名藏在花樓裏?祖父當年是真謀逆,父親難道也想謀逆?
李炎聲音有些顫抖地問道,“父親,您是想。。。?”
“炎兒,族譜你已經看了,現在你應該知道我們李家人身上流的是李嘉王朝最尊貴的血脈,這天下應該是我們李家的才對,周家不過是兗州一地的小士紳,他們憑什麽占據我們李家的江山?!”
李父神情變得很激動,他忽然抓住李炎的肩膀,強迫他與他對視,“這天下是我們李家的!坐在皇位上的人應該是我們李家人!身為李家兒郎,不但要把匡複祖宗大業記在心裏,還要為大業作出犧牲!李炎,你身為我李家現在的族長,必須承擔起這個責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