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中,距離京城不遠的一處村莊裏,兩名布衣男子並肩而行,兩人一邊走一邊察看著周遭的情況。
“。。。真沒想到那人居然會落到這般田地,李家的人也太無情無義了,李家能有今日的威風,那人可是該居首功才對,他們卻將大功臣丟在這麽貧寒的地方,還由著他自生自滅,可真是恩將仇報到了極致,”纖瘦男子感歎道。
“正因為他是大功臣李家才非要除去他不可,當年先皇死得不明不白,那人身為先皇近侍的嫌疑最大,為了降低李家自個的嫌疑,也為了平息朝臣之怒,李家定然會拿他做替罪羊,再說本來也沒冤枉他,先皇之死他的罪責最大,若不是有他相助,李家哪會那麽容易控製先皇,”壯實男子語氣不善道。
纖瘦男子有些心虛地偷偷看了壯實男子一眼,心中暗忖,當年宮變那人可是當事者之一,不知他會不會對殺死先皇的人有所懷疑?
沒錯,這兩名“男子”便是梅香和周翼,他們現在要去見的人正是當年永安帝的近侍李公公。
宮變那日李公公離開時永安帝還活著,雖然梅香殺死了剩下的那名刺客,又是用刺客的匕首殺死了永安帝,表麵上看似乎不會讓人懷疑梅香,但是作為當事者之一的李公公恐怕不會信任梅香了,畢竟當時梅香可是裝作十分憎恨永安帝和寶親王的樣子,還寫了那份假詔書。(.)
梅香不希望有任何人和事影響她與寶親王,當年她選擇對寶親王隱瞞了真相。時至今日可不希望有人再來捅破真相。
梅香在衣袖中握了握拳,若是李公公亂說話,那就隻能除去他。。。
梅香和周翼來到一處殘破的房屋前,周翼上前輕輕敲了敲屋門。裏麵的人打開門把他們讓了進去。
屋子裏麵比外麵看上去還要寒酸,缺了櫃門的衣櫃歪在牆角,桌椅都是缺了腳的。用石塊墊著看在牆壁旁,牆壁的屋角結滿了蜘蛛網,牆麵上一道道斑痕看得人慎得慌。屋頂上缺了瓦,月光從縫隙中漏下,倒是讓屋子裏有了些光亮。屋子裏頭沒有床,隻有角落裏一張破草席,草席上現在正躺著一個人。
草席旁邊站著一個人。他是寶親王府的探子張淮,主要負責收集李家這些年來的罪證。李公公是李家謀害先皇永安帝的認證,一打聽到他的下落,張淮便通知了寶親王,梅香與寶親王此次來京主要目的之一便是李公公。[]
梅香站在草席邊打量著躺在上麵的人。灰白的發絲淩亂不堪,飽經風霜的麵容,深陷的五官,消瘦的麵頰,骨瘦如柴的手掌,實在無法將眼前的人跟十年前那個春風滿麵聖寵正隆的李公公聯係到一起。
“此人真是那個李。。。?”梅香禁不住問道。
寶親王就站在梅香身邊,他也在打量草席上的人,最終沉聲斷定道,“是他。不會有錯。”
寶親王以前進宮次數多,他跟李公公更熟識,梅香隻是見過李公公幾麵而已,既然寶親王認定就是李公公了,那便不會有錯了。
張淮上前一步憂心忡忡地道,“王爺。此人身子虧損嚴重,又舊疾纏身,恐怕壽命已無多日,他這段日子昏睡的時候比醒著還多,若非咱們的人找到了他並一直暗中照應著,他早就一命嗚呼了。此人這個樣子根本無法行走,更不要說讓他去京城官衙鬧事了,王爺吩咐的事情。。。”
寶親王搜集李家這些年做壞事的證據,自然是打算利用這些來對付李家,若是李公公無法出麵指證李家,那麽李公公就沒有利用價值了。
見寶親王沉思不言,梅香進言道,“我看不如先找郎中給他看病,若是能治好那是最好,若是不能就想辦法多拖幾天,想法子讓他清醒過來,把他跟李家當年做的事問清楚。”
寶親王頜首,“暫時也隻能這樣了,給他換個安全隱秘的地方,不要人救過來了反倒被那邊的人發現了。。。”
寶親王和梅香今夜過來本來想著詢問李公公幾件事情,如今人昏迷著無法叫醒,原來的目的是達不到了。
梅香和寶親王出了屋子準備返回驛站,梅香想了想跟寶親王說道,“對了,我記得當年宮變之前你就查過李家,這個李公公是不是李家的人?”
寶親王詫異地看了梅香一眼,“你也覺得李公公跟李家有關係?”
梅香沉吟了一下說道,“就是一種感覺吧,總覺得當年李公公認李家的孩子做幹兒子有點蹊蹺,好像有點欲蓋泥章的意思在裏頭,對了,他那個幹兒子如今怎樣了?”
“那孩子的親生爹娘早就為他說了親事,前年已然成親了,對方是大戶人家,家裏隻有獨女一枝,那孩子直接入贅到了嶽家,李公公跟那孩子根本沒有一起生活過,對方恐怕早就把他忘記了。當年我查到一點線索,李公公跟李家的一門遠親有些關係,但那線索來曆不可靠,不能僅憑那個就斷定他是李家的子孫。”
“我覺得不如趁這個機會搞清楚李公公跟李家的關係,當年先皇如此寵信與他,他卻為了李家背叛先皇,總覺得其中的因由不簡單,若是能證明他是李家的子孫,那麽即便他不出麵,同樣可以用此事威脅李家。”
寶親王沉默了一會說道,“你想的也有道理,李公公既然無法出麵,那就從側麵來打擊李家,隻要找到點蛛絲馬跡就可以放出風聲,咱們就在背後引導輿論,一樣能讓李家頭疼很久。”
“對了,齊王什麽時候會到京城?”梅香突然問道。
“大概就在這幾日了。”
“他膽子真是夠大地,上回來咱們錦州府吃了虧還不接受教訓,如今又跑到京城來了,他就不怕被李家抓到。”
“別說他大膽,你我還不是一樣也來京城了。”
“那倒也是,若是被李家知曉你和齊王都在京裏,不知道他們是會害怕還是偷笑,對了,可有打聽到齊王這次來京有什麽目的?”(未完待續)
“。。。真沒想到那人居然會落到這般田地,李家的人也太無情無義了,李家能有今日的威風,那人可是該居首功才對,他們卻將大功臣丟在這麽貧寒的地方,還由著他自生自滅,可真是恩將仇報到了極致,”纖瘦男子感歎道。
“正因為他是大功臣李家才非要除去他不可,當年先皇死得不明不白,那人身為先皇近侍的嫌疑最大,為了降低李家自個的嫌疑,也為了平息朝臣之怒,李家定然會拿他做替罪羊,再說本來也沒冤枉他,先皇之死他的罪責最大,若不是有他相助,李家哪會那麽容易控製先皇,”壯實男子語氣不善道。
纖瘦男子有些心虛地偷偷看了壯實男子一眼,心中暗忖,當年宮變那人可是當事者之一,不知他會不會對殺死先皇的人有所懷疑?
沒錯,這兩名“男子”便是梅香和周翼,他們現在要去見的人正是當年永安帝的近侍李公公。
宮變那日李公公離開時永安帝還活著,雖然梅香殺死了剩下的那名刺客,又是用刺客的匕首殺死了永安帝,表麵上看似乎不會讓人懷疑梅香,但是作為當事者之一的李公公恐怕不會信任梅香了,畢竟當時梅香可是裝作十分憎恨永安帝和寶親王的樣子,還寫了那份假詔書。(.)
梅香不希望有任何人和事影響她與寶親王,當年她選擇對寶親王隱瞞了真相。時至今日可不希望有人再來捅破真相。
梅香在衣袖中握了握拳,若是李公公亂說話,那就隻能除去他。。。
梅香和周翼來到一處殘破的房屋前,周翼上前輕輕敲了敲屋門。裏麵的人打開門把他們讓了進去。
屋子裏麵比外麵看上去還要寒酸,缺了櫃門的衣櫃歪在牆角,桌椅都是缺了腳的。用石塊墊著看在牆壁旁,牆壁的屋角結滿了蜘蛛網,牆麵上一道道斑痕看得人慎得慌。屋頂上缺了瓦,月光從縫隙中漏下,倒是讓屋子裏有了些光亮。屋子裏頭沒有床,隻有角落裏一張破草席,草席上現在正躺著一個人。
草席旁邊站著一個人。他是寶親王府的探子張淮,主要負責收集李家這些年來的罪證。李公公是李家謀害先皇永安帝的認證,一打聽到他的下落,張淮便通知了寶親王,梅香與寶親王此次來京主要目的之一便是李公公。[]
梅香站在草席邊打量著躺在上麵的人。灰白的發絲淩亂不堪,飽經風霜的麵容,深陷的五官,消瘦的麵頰,骨瘦如柴的手掌,實在無法將眼前的人跟十年前那個春風滿麵聖寵正隆的李公公聯係到一起。
“此人真是那個李。。。?”梅香禁不住問道。
寶親王就站在梅香身邊,他也在打量草席上的人,最終沉聲斷定道,“是他。不會有錯。”
寶親王以前進宮次數多,他跟李公公更熟識,梅香隻是見過李公公幾麵而已,既然寶親王認定就是李公公了,那便不會有錯了。
張淮上前一步憂心忡忡地道,“王爺。此人身子虧損嚴重,又舊疾纏身,恐怕壽命已無多日,他這段日子昏睡的時候比醒著還多,若非咱們的人找到了他並一直暗中照應著,他早就一命嗚呼了。此人這個樣子根本無法行走,更不要說讓他去京城官衙鬧事了,王爺吩咐的事情。。。”
寶親王搜集李家這些年做壞事的證據,自然是打算利用這些來對付李家,若是李公公無法出麵指證李家,那麽李公公就沒有利用價值了。
見寶親王沉思不言,梅香進言道,“我看不如先找郎中給他看病,若是能治好那是最好,若是不能就想辦法多拖幾天,想法子讓他清醒過來,把他跟李家當年做的事問清楚。”
寶親王頜首,“暫時也隻能這樣了,給他換個安全隱秘的地方,不要人救過來了反倒被那邊的人發現了。。。”
寶親王和梅香今夜過來本來想著詢問李公公幾件事情,如今人昏迷著無法叫醒,原來的目的是達不到了。
梅香和寶親王出了屋子準備返回驛站,梅香想了想跟寶親王說道,“對了,我記得當年宮變之前你就查過李家,這個李公公是不是李家的人?”
寶親王詫異地看了梅香一眼,“你也覺得李公公跟李家有關係?”
梅香沉吟了一下說道,“就是一種感覺吧,總覺得當年李公公認李家的孩子做幹兒子有點蹊蹺,好像有點欲蓋泥章的意思在裏頭,對了,他那個幹兒子如今怎樣了?”
“那孩子的親生爹娘早就為他說了親事,前年已然成親了,對方是大戶人家,家裏隻有獨女一枝,那孩子直接入贅到了嶽家,李公公跟那孩子根本沒有一起生活過,對方恐怕早就把他忘記了。當年我查到一點線索,李公公跟李家的一門遠親有些關係,但那線索來曆不可靠,不能僅憑那個就斷定他是李家的子孫。”
“我覺得不如趁這個機會搞清楚李公公跟李家的關係,當年先皇如此寵信與他,他卻為了李家背叛先皇,總覺得其中的因由不簡單,若是能證明他是李家的子孫,那麽即便他不出麵,同樣可以用此事威脅李家。”
寶親王沉默了一會說道,“你想的也有道理,李公公既然無法出麵,那就從側麵來打擊李家,隻要找到點蛛絲馬跡就可以放出風聲,咱們就在背後引導輿論,一樣能讓李家頭疼很久。”
“對了,齊王什麽時候會到京城?”梅香突然問道。
“大概就在這幾日了。”
“他膽子真是夠大地,上回來咱們錦州府吃了虧還不接受教訓,如今又跑到京城來了,他就不怕被李家抓到。”
“別說他大膽,你我還不是一樣也來京城了。”
“那倒也是,若是被李家知曉你和齊王都在京裏,不知道他們是會害怕還是偷笑,對了,可有打聽到齊王這次來京有什麽目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