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深夜,京城某處院落門前。
一輛馬車停在了門口,車夫跳下來走上台階敲了敲門,“吱呀”一聲院門打開了一道縫隙,一張七八童子的臉露了出來。
童子看到門外的人又看到旁邊的馬車,臉上露出了笑容,“你們可來了,爺都問了好幾遍了,你們再不來怕是又要派我去找人了。”
童子打開門蹦跳著來到馬車前,“姑娘,您動作快點吧,爺已經等得不耐煩了。”
一個戴著帷帽的窈窕人兒從車廂裏緩緩走了出來,她搭著童子伸出的手臂下了車,隨手從袖子裏取了一角銀子放到童子手裏,和藹地問道,“小童,這幾日有沒有人來這裏找過爺?”
“沒呢,”小童子眼珠轉了轉又說道,“倒是爺出了兩趟門,聽隨侍的哥哥們說,爺去了天業寺,”小童子用手敲了敲腦袋一副迷糊狀,“好奇怪啊,天業寺不是尼姑庵麽,尼姑庵不是應該隻準女子出入麽?”
女子撲哧笑了出來,伸手點了點童子的額頭,“你呀,誰說尼姑庵隻能女子出入了,你這話要是被爺聽到了肯定要賞你板子吃。”
小童嚇得雙手捂嘴,一邊搖頭一邊嗚嗚道,“不說不說,不能教爺知道,姑娘替我保密哦。”
“好,我替你保密,你也不要再跟別人說了,若不然真傳到爺耳朵裏,我可救不了你。”
女子一搖一擺進了院子,車夫把馬兒拴在院門旁的大樹下,也跟著女子進了院子。小童機靈地四下張望了一會然後旋身跳進門裏“啪”的一聲關上了門。
車夫跟在女子身後,兩人自行往裏麵走去。女子抬頭摘下帷帽丟給車夫,車夫認命地把帷帽拿在手裏,一邊走一邊把玩。看兩人的神態實在不像是主仆。(.)
若是梅香此刻在此定然會大吃一驚,這一男一女乃是十年的熟人,趙慶和杜秋嬋。為何這兩人竟會走到了一起?
杜秋嬋和趙慶越往裏麵走臉上神情越沉重,見院子裏沒有其他人,兩人便低聲交談了起來。
“。。。聽到剛才小童說的話了?你呆會去找那幾個跟他去天業寺的人,我要知道他去那裏見了什麽人,”杜秋嬋沉聲說道。
趙慶嗯了一聲,兩人腳步不停,很快便看到了主屋。趙慶猶豫了一下問道,“你昨天沒休息好,要不今天我陪你一起進去見他?”
杜秋嬋瞪了趙慶一眼,臉色不善地道,“你別搗亂。要對付李家少了他是不行的,他脾氣不好,你不要亂來觸他黴頭,若是辦砸了事,我絕不原諒你!”
趙慶目光一斂,臉上神情微黯,心知杜秋嬋一旦下了決定就不會再變,便沒有再開口,在守在屋門口的人過來迎接之前停下了腳步。目送杜秋嬋獨自進了屋子。
杜秋嬋進屋後,沒一會便聽到屋子裏傳出“乒乒乓乓”的聲音,隨後便是壓抑的呻.吟聲,在這靜夜之中,格外地刺耳。
守在屋門口的人不屑地撇了撇嘴,隨後便猥瑣地笑了笑。他戲謔地看向仍呆站在院子裏的趙慶,一搖一擺地走了過來。
守門人拍了拍趙慶的肩膀,揶揄道,“兄弟,你們家這位夫人真厲害啊,又丟下你一個人在這吹冷風了。”
趙慶收回了目光,他眼神閃了閃,臉上露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痞痞地道,“主子們快活了,兄弟,要不咱們也找個地方樂一樂,雖然沒有女人伺候,小酒小菜總不缺吧。”
“嗬嗬,還是兄弟識趣,知道你今晚要過來,哥們幾個一早就備下酒菜了,走,咱們也樂嗬樂嗬,可惜我今晚還要當差,隻能吃幾杯酒就得回來繼續守著。”
“用不著這麽麻煩,反正主子們辦事一時半會完不了,按以往時辰算怎麽也得折騰到半夜,教小童過來守著,要是有事再讓他去喊就是了。。。”
趙慶和守門人搭著肩膀晃走了,過了一會,果然小童嘟嘟囔囔地走了過來,他一屁股坐在正屋門口的地上,抄著手歪著腦袋打起了瞌睡,小嘴巴還不時咂麽兩下嘟囔幾句,模模糊糊隻能聽清“賞錢”兩個字。
。。。。。。
寶親王將手裏的信丟到桌子上,臉色深沉地背著手來回踱步,梅香好奇地拿起信,見寶親王並未阻止她,便打開了信看了起來。
信裏寫的是最近齊王在京城裏的動向,裏麵提到他與杜秋嬋見了麵,兩人似乎在策劃什麽陰謀。
梅香沒想到會看到杜秋嬋的名字,當年到達京城後便沒在與她有聯係,根據信上寫的消息,杜秋嬋是醉春樓賣藝不賣身的妓子,而醉春樓的幕後老板又是李家,沒多久杜秋嬋便與李炎相認了。
當初李炎為了娶衛家女為正妻而休棄杜秋嬋,向杜秋嬋母子下殺手的人正是李炎的那位新夫人,此事並不為李炎知曉。宮變之後,李家不在需要衛家的幫助,李炎跟那位新夫人感情也不好,杜秋嬋來京本就是為兒子和兄長報仇,自然將當年被追殺的事告訴了李炎,並極盡挑撥李炎與新夫人的關係。
因著衛家終究是小皇帝的外祖之家,李炎沒有休棄新夫人,但新夫人在李家卻是失了勢,杜秋嬋雖然仍住在醉春樓中卻成了李炎人盡皆知的外室,李炎甚至有時候參加宴會也會帶著杜秋嬋,杜秋嬋仗著李炎的寵愛在京城裏很是風光得勢。
據說前幾年衛家曾想除掉杜秋嬋,但不知為何下的毒卻被送到了李炎父親的飯桌上。
話說李炎的父親在官檔上記載著早已病逝,卻因李家漸漸勢大又冒了出來,尤其近些年很常在人前露麵,他的身份已是京裏公開的秘密,顯貴們明知李父有問題卻也隻能默認了,誰讓就連李炎在李父麵前都要矮三分。
李父也是居住在醉春樓中,但他多年小心每餐用飯都有專人試毒,是以衛家下的毒最終沒落入任何人的肚子裏,但是衛家和李家卻因此撕破了臉,矛盾基本上已經擺到了台麵上。
李家和衛家都不知道,這樁下毒案實際上是寶親王一派策劃的,就是當年經梅香提議後,由段玉紅在京城執行的。
總的來說那次事件效果不錯,表麵上看隻是加深了李衛兩家的矛盾,但同時也在李父心裏埋下了懷疑的種子,李父在李家的地位十分微妙,本來外人隻知道一個李炎,隨著李父的不甘寂寞,他從幕後漸漸走到了台前,這樣一來李父和李炎之間就有了矛盾。那次下毒最終證據指向了衛家,但是畢竟不是沒有其他可能的,以李父多疑的性子肯定對李炎有幾分懷疑了。
李父和李炎的嫌隙暫且不談,且說杜秋嬋與李父都住在醉春樓中,幾年下來也不知道杜秋嬋用了什麽手段,竟是在李父跟前有了幾分顏麵,似乎成了李父和李炎之間的緩和劑,此一來她在李家的地位又上了一層,基本算是進入了李家的核心,據說近幾年李炎和李父甚至會同她商量重要的大事。
杜秋嬋似乎很會做人,在京裏貴婦圈子裏很有人緣,跟那些侯夫人國公夫人都有來往,皇親貴人們也很給她麵子。不少人要求李家辦事,都會選杜秋嬋這條路子,除了名分之外,杜秋嬋幾乎就是眾人心中的攝政王夫人了,還是位容易親近比攝政王脾氣好的夫人。
但是,根據寶親王這邊探子的回報,杜秋嬋私下裏跟齊王一直有往來,似乎在幾年前兩人就狼狽為奸了。看樣子,杜秋嬋並未放棄報仇,雖然那位衛姓夫人已被冷落,但她還是李炎的官方妻子,而且杜秋嬋恐怕對李家也是懷恨在心地,畢竟造成她悲劇的最終原因還是李炎負心。
梅香回想起當年杜秋嬋怨恨的樣子,心裏不禁泛起一陣寒氣,當初她也同情杜秋嬋的遭遇,但是卻不願跟她過多接觸,主要原因便是杜秋嬋的憎恨,她憎恨的不僅是迫害她的凶手,她連無辜被牽連的人也憎恨,這種恨太過超出範圍,會將她身邊的人一起斬殺,一旦杜秋嬋手中有了足夠的籌碼,她怕是會連整個天地也一起毀滅。
梅香又想起了趙慶,那個身世可憐的人,探子送來的信上也提到了他,據說杜秋嬋有個身手非常好的車夫,幾次在暗殺中救了她,外人都看不透那人的身份,倒是寶親王的探子發現那人竟是曾在寶親王府住過一段日子的趙慶。
十年前宮變之日,梅香從皇宮中逃出,廖管家從王府離開時隻帶了胡嬤嬤和明月寶珠,趙慶當時在不在王府中不曉得,但他當時肯定在京城裏,隻因他不屬於王府之人,廖管家自然沒有在意他的去向,沒想到他卻是到了杜秋嬋身邊。
梅香幾乎可以猜測道,定然是杜秋嬋以趙慶沒有救下她的兒子為借口,令趙慶動了惻隱之心,明明趙慶是杜秋嬋的恩人來著。梅香心裏不禁歎息了一聲,趙慶與杜秋嬋倒是有幾分同病相憐的緣分,隻可惜這緣分卻是孽緣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一輛馬車停在了門口,車夫跳下來走上台階敲了敲門,“吱呀”一聲院門打開了一道縫隙,一張七八童子的臉露了出來。
童子看到門外的人又看到旁邊的馬車,臉上露出了笑容,“你們可來了,爺都問了好幾遍了,你們再不來怕是又要派我去找人了。”
童子打開門蹦跳著來到馬車前,“姑娘,您動作快點吧,爺已經等得不耐煩了。”
一個戴著帷帽的窈窕人兒從車廂裏緩緩走了出來,她搭著童子伸出的手臂下了車,隨手從袖子裏取了一角銀子放到童子手裏,和藹地問道,“小童,這幾日有沒有人來這裏找過爺?”
“沒呢,”小童子眼珠轉了轉又說道,“倒是爺出了兩趟門,聽隨侍的哥哥們說,爺去了天業寺,”小童子用手敲了敲腦袋一副迷糊狀,“好奇怪啊,天業寺不是尼姑庵麽,尼姑庵不是應該隻準女子出入麽?”
女子撲哧笑了出來,伸手點了點童子的額頭,“你呀,誰說尼姑庵隻能女子出入了,你這話要是被爺聽到了肯定要賞你板子吃。”
小童嚇得雙手捂嘴,一邊搖頭一邊嗚嗚道,“不說不說,不能教爺知道,姑娘替我保密哦。”
“好,我替你保密,你也不要再跟別人說了,若不然真傳到爺耳朵裏,我可救不了你。”
女子一搖一擺進了院子,車夫把馬兒拴在院門旁的大樹下,也跟著女子進了院子。小童機靈地四下張望了一會然後旋身跳進門裏“啪”的一聲關上了門。
車夫跟在女子身後,兩人自行往裏麵走去。女子抬頭摘下帷帽丟給車夫,車夫認命地把帷帽拿在手裏,一邊走一邊把玩。看兩人的神態實在不像是主仆。(.)
若是梅香此刻在此定然會大吃一驚,這一男一女乃是十年的熟人,趙慶和杜秋嬋。為何這兩人竟會走到了一起?
杜秋嬋和趙慶越往裏麵走臉上神情越沉重,見院子裏沒有其他人,兩人便低聲交談了起來。
“。。。聽到剛才小童說的話了?你呆會去找那幾個跟他去天業寺的人,我要知道他去那裏見了什麽人,”杜秋嬋沉聲說道。
趙慶嗯了一聲,兩人腳步不停,很快便看到了主屋。趙慶猶豫了一下問道,“你昨天沒休息好,要不今天我陪你一起進去見他?”
杜秋嬋瞪了趙慶一眼,臉色不善地道,“你別搗亂。要對付李家少了他是不行的,他脾氣不好,你不要亂來觸他黴頭,若是辦砸了事,我絕不原諒你!”
趙慶目光一斂,臉上神情微黯,心知杜秋嬋一旦下了決定就不會再變,便沒有再開口,在守在屋門口的人過來迎接之前停下了腳步。目送杜秋嬋獨自進了屋子。
杜秋嬋進屋後,沒一會便聽到屋子裏傳出“乒乒乓乓”的聲音,隨後便是壓抑的呻.吟聲,在這靜夜之中,格外地刺耳。
守在屋門口的人不屑地撇了撇嘴,隨後便猥瑣地笑了笑。他戲謔地看向仍呆站在院子裏的趙慶,一搖一擺地走了過來。
守門人拍了拍趙慶的肩膀,揶揄道,“兄弟,你們家這位夫人真厲害啊,又丟下你一個人在這吹冷風了。”
趙慶收回了目光,他眼神閃了閃,臉上露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痞痞地道,“主子們快活了,兄弟,要不咱們也找個地方樂一樂,雖然沒有女人伺候,小酒小菜總不缺吧。”
“嗬嗬,還是兄弟識趣,知道你今晚要過來,哥們幾個一早就備下酒菜了,走,咱們也樂嗬樂嗬,可惜我今晚還要當差,隻能吃幾杯酒就得回來繼續守著。”
“用不著這麽麻煩,反正主子們辦事一時半會完不了,按以往時辰算怎麽也得折騰到半夜,教小童過來守著,要是有事再讓他去喊就是了。。。”
趙慶和守門人搭著肩膀晃走了,過了一會,果然小童嘟嘟囔囔地走了過來,他一屁股坐在正屋門口的地上,抄著手歪著腦袋打起了瞌睡,小嘴巴還不時咂麽兩下嘟囔幾句,模模糊糊隻能聽清“賞錢”兩個字。
。。。。。。
寶親王將手裏的信丟到桌子上,臉色深沉地背著手來回踱步,梅香好奇地拿起信,見寶親王並未阻止她,便打開了信看了起來。
信裏寫的是最近齊王在京城裏的動向,裏麵提到他與杜秋嬋見了麵,兩人似乎在策劃什麽陰謀。
梅香沒想到會看到杜秋嬋的名字,當年到達京城後便沒在與她有聯係,根據信上寫的消息,杜秋嬋是醉春樓賣藝不賣身的妓子,而醉春樓的幕後老板又是李家,沒多久杜秋嬋便與李炎相認了。
當初李炎為了娶衛家女為正妻而休棄杜秋嬋,向杜秋嬋母子下殺手的人正是李炎的那位新夫人,此事並不為李炎知曉。宮變之後,李家不在需要衛家的幫助,李炎跟那位新夫人感情也不好,杜秋嬋來京本就是為兒子和兄長報仇,自然將當年被追殺的事告訴了李炎,並極盡挑撥李炎與新夫人的關係。
因著衛家終究是小皇帝的外祖之家,李炎沒有休棄新夫人,但新夫人在李家卻是失了勢,杜秋嬋雖然仍住在醉春樓中卻成了李炎人盡皆知的外室,李炎甚至有時候參加宴會也會帶著杜秋嬋,杜秋嬋仗著李炎的寵愛在京城裏很是風光得勢。
據說前幾年衛家曾想除掉杜秋嬋,但不知為何下的毒卻被送到了李炎父親的飯桌上。
話說李炎的父親在官檔上記載著早已病逝,卻因李家漸漸勢大又冒了出來,尤其近些年很常在人前露麵,他的身份已是京裏公開的秘密,顯貴們明知李父有問題卻也隻能默認了,誰讓就連李炎在李父麵前都要矮三分。
李父也是居住在醉春樓中,但他多年小心每餐用飯都有專人試毒,是以衛家下的毒最終沒落入任何人的肚子裏,但是衛家和李家卻因此撕破了臉,矛盾基本上已經擺到了台麵上。
李家和衛家都不知道,這樁下毒案實際上是寶親王一派策劃的,就是當年經梅香提議後,由段玉紅在京城執行的。
總的來說那次事件效果不錯,表麵上看隻是加深了李衛兩家的矛盾,但同時也在李父心裏埋下了懷疑的種子,李父在李家的地位十分微妙,本來外人隻知道一個李炎,隨著李父的不甘寂寞,他從幕後漸漸走到了台前,這樣一來李父和李炎之間就有了矛盾。那次下毒最終證據指向了衛家,但是畢竟不是沒有其他可能的,以李父多疑的性子肯定對李炎有幾分懷疑了。
李父和李炎的嫌隙暫且不談,且說杜秋嬋與李父都住在醉春樓中,幾年下來也不知道杜秋嬋用了什麽手段,竟是在李父跟前有了幾分顏麵,似乎成了李父和李炎之間的緩和劑,此一來她在李家的地位又上了一層,基本算是進入了李家的核心,據說近幾年李炎和李父甚至會同她商量重要的大事。
杜秋嬋似乎很會做人,在京裏貴婦圈子裏很有人緣,跟那些侯夫人國公夫人都有來往,皇親貴人們也很給她麵子。不少人要求李家辦事,都會選杜秋嬋這條路子,除了名分之外,杜秋嬋幾乎就是眾人心中的攝政王夫人了,還是位容易親近比攝政王脾氣好的夫人。
但是,根據寶親王這邊探子的回報,杜秋嬋私下裏跟齊王一直有往來,似乎在幾年前兩人就狼狽為奸了。看樣子,杜秋嬋並未放棄報仇,雖然那位衛姓夫人已被冷落,但她還是李炎的官方妻子,而且杜秋嬋恐怕對李家也是懷恨在心地,畢竟造成她悲劇的最終原因還是李炎負心。
梅香回想起當年杜秋嬋怨恨的樣子,心裏不禁泛起一陣寒氣,當初她也同情杜秋嬋的遭遇,但是卻不願跟她過多接觸,主要原因便是杜秋嬋的憎恨,她憎恨的不僅是迫害她的凶手,她連無辜被牽連的人也憎恨,這種恨太過超出範圍,會將她身邊的人一起斬殺,一旦杜秋嬋手中有了足夠的籌碼,她怕是會連整個天地也一起毀滅。
梅香又想起了趙慶,那個身世可憐的人,探子送來的信上也提到了他,據說杜秋嬋有個身手非常好的車夫,幾次在暗殺中救了她,外人都看不透那人的身份,倒是寶親王的探子發現那人竟是曾在寶親王府住過一段日子的趙慶。
十年前宮變之日,梅香從皇宮中逃出,廖管家從王府離開時隻帶了胡嬤嬤和明月寶珠,趙慶當時在不在王府中不曉得,但他當時肯定在京城裏,隻因他不屬於王府之人,廖管家自然沒有在意他的去向,沒想到他卻是到了杜秋嬋身邊。
梅香幾乎可以猜測道,定然是杜秋嬋以趙慶沒有救下她的兒子為借口,令趙慶動了惻隱之心,明明趙慶是杜秋嬋的恩人來著。梅香心裏不禁歎息了一聲,趙慶與杜秋嬋倒是有幾分同病相憐的緣分,隻可惜這緣分卻是孽緣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