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十月,蘇府上上下下都變得異常忙碌,為了準備大少爺的婚事,蘇夫人甚至放出風聲,順利辦完婚事後,人人有賞。(.好看的小說)因此就算平時比較清閑的婆子們,也爭先要差事,力求得個好表現,拿多一點賞錢。
然而在這個時節,蘇夫人依然在半個月內去了三趟楚侯府,回來又跑去蘇老夫人那裏密談半天。玉姐兒現在越來越貞靜了,如無要事,基本不出屋,窩在房中做針線活,或者讀書畫畫。錦姐兒,雖然好奇,但是娘親的口風很密。錦姐兒忍不住猜測,會不會是為了大哥哥的婚事,外公家需要做點啥驚喜吧。但是在古代,這個驚喜的可能性真的很小呀。錦姐兒怎麽也猜不到自己的婚事已經被娘親和祖母惦記上了。
踏入十月前,蘇家二爺和姑奶奶們都有女眷或者管事到蘇府參加婚禮,並送上賀禮。蘇夫人把女眷們都安排住在內院中。蘇二夫人和蘇家兩位姑奶奶都來了。
蘇二夫人,錦姐兒見過,蘇二老爺三年回京述職一次,每次回京雖然不是住在蘇府,而是住在京城中自己購買的房子中,但是每次都會過府給兩位老人家請安。蘇二夫人帶著自己的一對嫡生兒女並一對庶出的兒女來京城,由於蘇二老爺的嫡長子來年就要到京城讀書了,而這次蘇二夫人是順便回來主持京城的房子整修工作的。很難得的,因此這次二房的人住進了蘇府。兩個女兒瑩姐兒和雲姐兒跟著蘇二夫人一起被安排在後花園的鳴翠苑住下。兩個兒子寶哥兒和軒哥兒被安排在外院的問棋院住下。
兩位姑奶奶也各自帶著兒女來京,估計除了參加婚禮外,主要還是為了認親。大姑奶奶帶著女兒們八娘子、九娘子住在後花園的碧頤水榭;二姑奶奶帶著女兒端姐兒住在錦姐兒院子旁邊的聽水閣住下。她們的兒子們明哥兒、新哥兒則一起住在了外院的賞鬆院。
一時間,蘇府突然變得到處都很熱鬧,每個院子都住滿了人,丫鬟婆子的數量激增,比過年還像過年。錦姐兒是第一次見兩位姑姑的女兒們。大家年齡相當,倒也玩得很開心。由於玉姐兒深居簡出,幾位小姐們倒大多數時候擠在玉姐兒的房中,吱吱喳喳,說著各自家裏的八卦。
不過蘇夫人想著要開始重點培養自己這個小女兒,就把錦姐兒拉到身邊,分派不少事務給她管理。因此錦姐兒忙得腳不沾地,反倒是玉姐兒很幸福地在表姐表妹堂姐堂妹的陪伴中今天討論繡花樣子,明天吟詩作對,後天喝茶賞花,偶爾再出門去寺廟玩玩,日子過得悠閑自在。
蘇夫人把廚房和內院的日常管理一股腦給了錦姐兒管理。錦姐兒拿了大大的宣紙,把所有工作都列出來,然後分門別類。廚房的工作分為食材采買、碗碟飯桌等管理、菜式與炒菜、分配及送飯菜的四類。上麵設了一個媽媽,總管四類工作,每類工作又有一個管事媽媽各自分管。內院的工作也有一個媽媽總管著所有工作,底下有四個媽媽分管這四類工作,每個院的人事管理、草木管理、各院家私財物管理、巡院安全管理。每個院子也分工分明,各自有丫鬟或者媽媽對四類工作的媽媽匯報。
錦姐兒把所有工作都梳理好,並且做了人事安排,然後拿著幾張紙去找蘇夫人。蘇夫人看了,覺得這種方法很好,又指點做了幾個人事的調動,然後就給了對牌,放手讓錦姐兒折騰去了。
錦姐兒便召集了所有廚房的丫鬟婆子媽媽一起,錦姐兒坐在廳堂裏,五個管事媽媽立在一旁,其他人站在院子中。錦姐兒給五個管事媽媽做了工作分配,然後讓五個媽媽,輪流挑選人手,食材采買的挑選了2個丫鬟1個婆子;餐具桌椅的挑選了4個丫鬟2個婆子;廚房裏麵工作的挑選了3個媽媽2個丫鬟2個婆子;分配及送飯的挑選了2個丫鬟2個婆子。整個廚房的人手是10個丫鬟、7個婆子、3個媽媽。還有統管內院事務的管事媽媽,內院的工作人手基本沒有變化,隻是每個人的職責更加分明了,隻要出了差錯,一查,就知道是誰的責任了。
然後錦姐兒又開始準備婚宴的工作。婚宴那時候上菜的丫鬟,錦姐兒另外定了一個名單,從各院都抽調丫鬟,準備每桌配一個丫鬟或小廝全程現場跟,每桌送菜丫鬟或小廝配2個,婚宴分中午宴和下午宴,中午宴以蘇老爺同僚為主,下午宴以蘇家親戚摯友為主,到時候最多的時候,內院和外院同時各開10桌,這樣算下來就需要足足60個丫鬟或小廝。除了合適的小廝們,每個院子的三等丫鬟和部分二等丫鬟都得上陣了。錦姐兒不禁感慨,怪不得古代的宅院都養著這麽多丫鬟,看來就是養兵千日用軍一時呀。
錦姐兒這邊忙得如火如荼,蘇夫人那邊也不輕鬆,畢竟是自己的第一個兒子大婚。蘇夫人帶著自己的親信對每一件事,每一個細節都是確認了再確認,沒幾天,蘇夫人和錦姐兒就瘦了下來。最後還是錦姐兒和蘇夫人梳理一次後,發了命令,每天下午酉時後,是休息時間,各管事有事請示都需要酉時前來處理,而且規定今日事必須今日終。這樣,錦姐兒和蘇夫人就在酉時後盡量放鬆,並且爭取早睡早起。如此調整下來,雖然依然忙碌,但是兩人的精力越來越好了。蘇老夫人等人看見了,都稱讚了錦姐兒,“好會過日子的姐兒。”
---------------------
十月二十二,黃曆上說諸事皆宜,特別是婚姻嫁娶。因此這一天京城很多家都辦喜事,直接的後果就是,京城名門世家的男女主人這一天都要分開各自奔波在不同的喜事中。即便如此,家裏的親戚,祖父、祖母的好友,父親的同僚,母親的閨蜜,外公家的三姑六婆,哥哥們的朋友等等,蘇府門前車水馬龍,其中不乏送上禮物後,還需要趕場急忙離開的。
迎親的隊伍到來的時候,蘇錦正在後院調兵遣將。等到新郎新娘入洞房的時候,蘇錦才趕到新房,剛好看見自己大哥挑新娘子紅色蓋頭的過程。對於這個大嫂,蘇錦也是第一次相見。畢竟曹三娘生長在甘肅,第一次來京城就是出嫁。
從蘇錦的角度看過去,新娘子皮膚很白皙,長眉入鬢,眼珠子有點琥珀色,飛快地梭了一眼眼前的**,就垂下濃密的睫毛。蘇錦忍不住嘖嘖,自家便宜大哥真有豔福,這就是異國風情的甘肅美女呀。這兩個人生出的寶寶一定是最聰明漂亮的。而自己就是這個聰明漂亮的寶貝的姑姑,蘇錦越想越得意。
然而在這個時節,蘇夫人依然在半個月內去了三趟楚侯府,回來又跑去蘇老夫人那裏密談半天。玉姐兒現在越來越貞靜了,如無要事,基本不出屋,窩在房中做針線活,或者讀書畫畫。錦姐兒,雖然好奇,但是娘親的口風很密。錦姐兒忍不住猜測,會不會是為了大哥哥的婚事,外公家需要做點啥驚喜吧。但是在古代,這個驚喜的可能性真的很小呀。錦姐兒怎麽也猜不到自己的婚事已經被娘親和祖母惦記上了。
踏入十月前,蘇家二爺和姑奶奶們都有女眷或者管事到蘇府參加婚禮,並送上賀禮。蘇夫人把女眷們都安排住在內院中。蘇二夫人和蘇家兩位姑奶奶都來了。
蘇二夫人,錦姐兒見過,蘇二老爺三年回京述職一次,每次回京雖然不是住在蘇府,而是住在京城中自己購買的房子中,但是每次都會過府給兩位老人家請安。蘇二夫人帶著自己的一對嫡生兒女並一對庶出的兒女來京城,由於蘇二老爺的嫡長子來年就要到京城讀書了,而這次蘇二夫人是順便回來主持京城的房子整修工作的。很難得的,因此這次二房的人住進了蘇府。兩個女兒瑩姐兒和雲姐兒跟著蘇二夫人一起被安排在後花園的鳴翠苑住下。兩個兒子寶哥兒和軒哥兒被安排在外院的問棋院住下。
兩位姑奶奶也各自帶著兒女來京,估計除了參加婚禮外,主要還是為了認親。大姑奶奶帶著女兒們八娘子、九娘子住在後花園的碧頤水榭;二姑奶奶帶著女兒端姐兒住在錦姐兒院子旁邊的聽水閣住下。她們的兒子們明哥兒、新哥兒則一起住在了外院的賞鬆院。
一時間,蘇府突然變得到處都很熱鬧,每個院子都住滿了人,丫鬟婆子的數量激增,比過年還像過年。錦姐兒是第一次見兩位姑姑的女兒們。大家年齡相當,倒也玩得很開心。由於玉姐兒深居簡出,幾位小姐們倒大多數時候擠在玉姐兒的房中,吱吱喳喳,說著各自家裏的八卦。
不過蘇夫人想著要開始重點培養自己這個小女兒,就把錦姐兒拉到身邊,分派不少事務給她管理。因此錦姐兒忙得腳不沾地,反倒是玉姐兒很幸福地在表姐表妹堂姐堂妹的陪伴中今天討論繡花樣子,明天吟詩作對,後天喝茶賞花,偶爾再出門去寺廟玩玩,日子過得悠閑自在。
蘇夫人把廚房和內院的日常管理一股腦給了錦姐兒管理。錦姐兒拿了大大的宣紙,把所有工作都列出來,然後分門別類。廚房的工作分為食材采買、碗碟飯桌等管理、菜式與炒菜、分配及送飯菜的四類。上麵設了一個媽媽,總管四類工作,每類工作又有一個管事媽媽各自分管。內院的工作也有一個媽媽總管著所有工作,底下有四個媽媽分管這四類工作,每個院的人事管理、草木管理、各院家私財物管理、巡院安全管理。每個院子也分工分明,各自有丫鬟或者媽媽對四類工作的媽媽匯報。
錦姐兒把所有工作都梳理好,並且做了人事安排,然後拿著幾張紙去找蘇夫人。蘇夫人看了,覺得這種方法很好,又指點做了幾個人事的調動,然後就給了對牌,放手讓錦姐兒折騰去了。
錦姐兒便召集了所有廚房的丫鬟婆子媽媽一起,錦姐兒坐在廳堂裏,五個管事媽媽立在一旁,其他人站在院子中。錦姐兒給五個管事媽媽做了工作分配,然後讓五個媽媽,輪流挑選人手,食材采買的挑選了2個丫鬟1個婆子;餐具桌椅的挑選了4個丫鬟2個婆子;廚房裏麵工作的挑選了3個媽媽2個丫鬟2個婆子;分配及送飯的挑選了2個丫鬟2個婆子。整個廚房的人手是10個丫鬟、7個婆子、3個媽媽。還有統管內院事務的管事媽媽,內院的工作人手基本沒有變化,隻是每個人的職責更加分明了,隻要出了差錯,一查,就知道是誰的責任了。
然後錦姐兒又開始準備婚宴的工作。婚宴那時候上菜的丫鬟,錦姐兒另外定了一個名單,從各院都抽調丫鬟,準備每桌配一個丫鬟或小廝全程現場跟,每桌送菜丫鬟或小廝配2個,婚宴分中午宴和下午宴,中午宴以蘇老爺同僚為主,下午宴以蘇家親戚摯友為主,到時候最多的時候,內院和外院同時各開10桌,這樣算下來就需要足足60個丫鬟或小廝。除了合適的小廝們,每個院子的三等丫鬟和部分二等丫鬟都得上陣了。錦姐兒不禁感慨,怪不得古代的宅院都養著這麽多丫鬟,看來就是養兵千日用軍一時呀。
錦姐兒這邊忙得如火如荼,蘇夫人那邊也不輕鬆,畢竟是自己的第一個兒子大婚。蘇夫人帶著自己的親信對每一件事,每一個細節都是確認了再確認,沒幾天,蘇夫人和錦姐兒就瘦了下來。最後還是錦姐兒和蘇夫人梳理一次後,發了命令,每天下午酉時後,是休息時間,各管事有事請示都需要酉時前來處理,而且規定今日事必須今日終。這樣,錦姐兒和蘇夫人就在酉時後盡量放鬆,並且爭取早睡早起。如此調整下來,雖然依然忙碌,但是兩人的精力越來越好了。蘇老夫人等人看見了,都稱讚了錦姐兒,“好會過日子的姐兒。”
---------------------
十月二十二,黃曆上說諸事皆宜,特別是婚姻嫁娶。因此這一天京城很多家都辦喜事,直接的後果就是,京城名門世家的男女主人這一天都要分開各自奔波在不同的喜事中。即便如此,家裏的親戚,祖父、祖母的好友,父親的同僚,母親的閨蜜,外公家的三姑六婆,哥哥們的朋友等等,蘇府門前車水馬龍,其中不乏送上禮物後,還需要趕場急忙離開的。
迎親的隊伍到來的時候,蘇錦正在後院調兵遣將。等到新郎新娘入洞房的時候,蘇錦才趕到新房,剛好看見自己大哥挑新娘子紅色蓋頭的過程。對於這個大嫂,蘇錦也是第一次相見。畢竟曹三娘生長在甘肅,第一次來京城就是出嫁。
從蘇錦的角度看過去,新娘子皮膚很白皙,長眉入鬢,眼珠子有點琥珀色,飛快地梭了一眼眼前的**,就垂下濃密的睫毛。蘇錦忍不住嘖嘖,自家便宜大哥真有豔福,這就是異國風情的甘肅美女呀。這兩個人生出的寶寶一定是最聰明漂亮的。而自己就是這個聰明漂亮的寶貝的姑姑,蘇錦越想越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