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有老人和小孩,她們一路上走得很慢,到秋水山莊的時候天已經黑透。(.無彈窗廣告)當她們到達秋水別院門口時,在眾多燈籠映照下,隻見許承周領著別院的仆人正等著她們。浩哥兒下車的時候,看見父親,歡呼一聲,張開楊媽媽的手,撒開小胖腿,跑過去,抱住許承周的大腿。許承周大笑著把他抱起來。


    蘇錦遠遠看見,驚喜道,“不是跟你說,你不需要請假嗎?你這樣,上峰會不會覺得不高興呀。”


    許承周不在意,“我跟他說我妻子、孩子、嶽母今天要來別院,他主動讓我早點回來看看你們。”


    雖然一路上很辛苦,但是到了一個嶄新的環境,孩子們都很興奮,蘇夫人也一掃困頓,興致勃勃地看著別院。許承周負責帶著四個孩子,蘇錦則張羅著讓仆人服侍蘇夫人沐浴更衣,等她和蘇夫人梳洗完畢回到正廳,四個孩子都已經洗好澡,並且換上幹淨的衣服,正在等著她們一起用餐。


    蘇錦笑道,“今天居然這麽乖巧呀,比我們還快。”


    浩哥兒嘟著嘴說,“肚子餓了,娘親。”還一邊說一邊拍著自己的小肚皮。


    中午那餐是在半路中吃的,因為在路上不方便,所以隻是吃了點幹糧,喝點早上備好的米湯。蘇錦很是心疼,親了他一口,“馬上就好。”


    秦嬤嬤她們一路上也辛苦了,蘇錦放她們各自歇息去,甘頂家的帶著其他仆婦在一旁服侍。看見蘇錦和蘇夫人到來後,立刻機靈地傳上飯菜。


    本來以為漫長的馬車旅程會破壞大家的胃口。沒有想到,飯菜一上桌,包括蘇錦和蘇夫人在內,個個都吃得津津有味。浩哥兒和端哥兒更是比賽著吃飯,要不是蘇錦估摸著他們倆都已經吃飽了,加以阻止,隻怕二人會繼續往肚子裏麵灌東西。


    最後端哥兒和浩哥兒留在正院廂房,睡在一起,端姐兒、華哥兒被安排與蘇夫人一起住在離正院最近的荷風院中。[]


    蘇錦掖了掖浩哥兒和端哥兒的被子。親了親這兩人,再與許承周一起回房。“端哥兒大浩哥兒這麽多歲,原來我想著他們倆玩不到一起去,結果又是吵架,又是和好,現在又要睡在一起,這兩孩子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許承周笑道,“跟我一樣的脾氣,我小時候也喜歡跟表哥們玩。不過我那時候也是沒有表弟可以帶著玩。我們生多一個弟弟或者妹妹,讓浩哥兒帶著玩吧。”


    蘇錦掐了許承周一把,許承周故意驚呼一聲。蘇錦嚇了一跳。看了看身邊的仆人,幸好她們都隻是遠遠跟著,並沒有在跟前。蘇錦橫了許承周一眼,然後進了房間。


    秋水別院和秋水山莊已經徹底煥然一新,第二天,蘇錦帶著蘇夫人他們逛了別院一圈,蘇夫人很喜歡山泉居,還說當初她們就是在這裏起了詩社。華哥兒、端哥兒、丹姐兒、浩哥兒都喜歡那汪泉水,要不是蘇錦說天氣還涼著,不許他們下水,估計他們已經在潭中泡個痛快了。


    華哥兒需要去謹習書院,所以第三天,許承周就騎馬送他去了書院。華哥兒臨走的時候還一臉羨慕地說,“姑姑,我到時候有假期,就來這裏玩。”蘇錦抱著浩哥兒送他,笑著答應,“好的,到時候姑姑再帶你到處玩玩。山莊裏麵還有很多好玩的呢。”


    華哥兒去書院後,蘇錦就帶著蘇夫人他們一點一點講秋水山莊玩個遍,一直玩了足足五天,才徹底將山莊草草逛了個遍。之後,蘇夫人足足歇了三天,才重新恢複了力氣,準備去蓮溪寺看看當年出家的閨蜜是否在那裏。


    蓮溪寺位於秋水山莊所在山脈的另外一邊,直線距離瞧著不遠,但是因為需要繞到山的另外一邊,坐馬車也需要兩個時辰。(.無彈窗廣告)蓮溪寺建在山腳下,因為寺前的蓮溪而得名,香火甚旺。不少人家的女眷都喜歡去那裏聽大師講經,一來因為那裏的大師在京城十分有名氣,二來因為那裏本來就是女尼庵堂,不需要擔心在寺中遇見外男。


    由於打算去佛門,蘇夫人打扮得很是素淨,穿著深藍色滾天藍色花邊的褙子,頭上隻插了一支素色的簪子。蘇錦隨了蘇夫人的打扮,頭上插著珠釵,穿著湖藍色褙子,與蘇夫人一起走出來,標準的母女裝打扮。惹得三個孩子看了又看,差點要去換上藍色的衣服。


    由於她們很早就出發,到了蓮溪寺的時候,還比較早,寺中人還不算多。蘇夫人拜了正殿大佛,捐了香油錢後,像寺中的比丘尼打聽法號叫定因的尼姑。比丘尼合十答道,“定因師伯除外雲遊未歸,不過按照日程,這段時間也該回來了。不如施主留下一封信,我到時候轉交給她,如果有緣定能相見。”


    蘇夫人大喜,如能見到舊日故友,就算再多等一段時間也無妨。她借了筆墨紙硯,寫了一封信,交給這個比丘尼。


    雖然沒有見到想見的人,但是得到對方的消息,蘇夫人心情大好,與蘇錦她們一起逛了逛蓮溪寺,然後在寺中吃了齋飯,再打道回府。


    蘇夫人打算在秋水別院住上一個月,之後不管定因是否回到蓮溪寺,她都必須帶著兩個小的回京城了。端哥兒年紀也不小了,蘇老爺臨行前特別囑咐要將他送到謹習書院耳濡目染一段時間,回京城後更好地跟先生學習。因此許承周下一次沐休的時候,帶著他和浩哥兒一起去了謹習書院,一來看看華哥兒,二來將端哥兒留在那裏跟著學習十天。


    浩哥兒從書院回來,很是興奮,因為語言還不足夠表達他的思想,用上手腳比劃著他見到的聽到的東西,把蘇夫人逗樂得笑得前俯後仰。蘇錦不僅撫額歎道。“這孩子,怎麽有說書的潛質呢?繪聲繪色的。”


    而且浩哥兒雖然是個小不點。才兩歲多一點,但是已經很會交朋友,隻是去了一趟書院,就已經這個哥哥,那個哥哥十分熟悉了。許承周很自豪自己的兒子,在一旁時不時給浩哥兒添油加醋,讓浩哥兒說得更加眉飛色舞。


    一個月時間很快就過去了,端哥兒已經從謹習書院回來,書院的確是一個培養人才的地方。端哥兒隻不過去了短短十天時間,回來後已經變得更加似個小大人模樣。


    蘇錦已經梳理好山莊的每個院子和每一處景色。她與葉管事多次商討後,終於定下一個章程,計劃五月份正式將秋水山莊對外開放,為了開放打響頭炮,擴大名聲,吸引更多人來山莊花錢,蘇錦和葉管事正在計劃著找一個重量級人物來秋水山莊修葺後的舉辦第一場對外賞花宴會。本來菁華公主早已預訂了第一場,但是由於她今年有了身孕。需要在京城靜養待產。所以必須另外找一個同等級別的人物了。


    蘇夫人則有點低落,蘇錦知道她因為沒有等到定因的出現的緣故,隻好安排她到山莊附近遊玩。借此來讓她散心。


    這天,她們正打算去試試山莊最新置買的畫船,在山莊外的卞江遊玩,甘管家親自求見,說是門外來了一個尼姑,自稱定因,求見蘇夫人。


    蘇夫人喜出外望,衣服也不顧得換,一邊吩咐人將她帶進來,一邊親自向外走去。蘇錦忙跟上去,浩哥兒他們好奇地跟著。


    走到前院,隻見一個尼姑正在甘管事帶領下走了進來,蘇夫人停了腳步,辨認了一會,顫抖著聲音問,“翹嫆?”那個尼姑停住腳步,合十念了阿彌陀佛後,回答說,“貧尼定因,蘇夫人好。”


    蘇錦牽著浩哥兒和丹姐兒,端哥兒牽著浩哥兒的另外一隻手。隻見定因尼姑,雖然穿著灰白色素衣,而且年紀看上去與蘇夫人相仿,但是素淨的容顏卻有著逼人的美,如果是青春年少的時候,相信這種美是讓人窒息的豔光四射,但是經過歲月的沉澱以及多年禮佛、雲遊的影響,這種豔色已經變得沉默,如同山溪般清澈寧靜。蘇錦不禁在心中暗讚一句,好一個美人,可惜自己無緣看見她當年的風采,就如同腳下的秋水山莊一般,當年的盛況已經無法重現。


    蘇夫人拉著定因到廳堂坐下,定因環顧了四下,微笑道,“你我真是有緣分,前一次見麵就是在這裏,想不到多年後的見麵還是在這裏。”


    蘇錦帶著孩子們上前見禮,定因很是喜歡浩哥兒,摸了摸浩哥兒的頭,“我看著孩子挺像你四哥的。”蘇錦聞言不覺打量浩哥兒,像四舅舅,不會吧?蘇夫人笑著說,“她們這些小輩都沒有見過我四哥小時候的樣子,所以看不出來,我之前也覺得浩哥兒長得有點像我,你這麽說,才發覺原來更像我四哥。”


    蘇錦想著這兩人需要點空間談心,便領著孩子們退出,浩哥兒抱著蘇錦的大腿,撒嬌不肯走,蘇錦隻好彎腰跟他承諾帶著他們去江邊的畫船上釣魚,浩哥兒才撒著短腿,跑在前頭,蘇錦回頭跟蘇夫人說,“娘親,你們先談話,帶著定因到處逛逛,午飯在畫船吃,到時候你們再過來吧。”


    待蘇錦帶著孩子出去後,定因才笑著說,“當年的姐妹中,還是你最有智慧和福分,一心選擇了蘇修,如今看來你的選擇是對的。我雖然沒有再見過你,但是也聽說過你家的事情。”


    蘇夫人含淚說,“當年你怎麽不聽我的話?要是你願意,我們可以安排你去西北重新開始,在那邊誰認識你呢?你也可以結婚生子的。偏偏你一心相信令狐家那個人。”


    定因眼中波瀾不驚,“往事已經如前世,我已經放下了。這麽多年來,我跟著師傅到處看下來,發現這個決定是最正確的,天地之大,超乎我們想象,我這樣也挺好的。其實令狐家對我已經很不錯,將我救出後,還肯放我入蓮溪寺,這麽多年來,我一直很感激他們。”(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重生的日子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茱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茱竺並收藏在重生的日子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