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之後,許府就有管事媽媽過來問蘇錦他們幾時回許府過年。蘇錦便與許承周商量,許承周說,“咱們已經是分家出來單過了,過年前你給他們送些年禮,我們年後初三再一起回去看看我祖母和我繼母吧。”
許承周不願意叫許二太太做母親,每次提到她都是稱呼她為繼母。蘇錦一開始的時候也不知道應該怎麽稱呼自己相公的這個繼母,後來幹脆每次見麵都囫圇將就就過去了。比如說,如果見麵請安,本來應該說“給母親請安”,她幹脆就說,“給您請安了。”平時說話,盡量如果需要提及母親二字,都盡量避免,都是用您她或者二太太來表示。
許府派過來的管事媽媽聽了答複,有點為難的樣子。蘇錦便挑了挑眉,“怎麽了?是不是有什麽不妥的地方?”
對方訕訕笑著說,“夫人,老太太天天念著,想讓你們回家過年呢。”
蘇錦很不耐煩這些仆婦,一個個自以為是,眼睛都長到額頭上的,“你照實跟老太太回話吧,我過幾天會帶著少爺小姐去給老太太、太太們送年禮的,到時候,老太太有什麽話都可以直接跟我說了。”
對方見蘇錦麵露不耐之色,也不敢多說,本來她還受了許二太太身邊的媽媽的幾個錢,讓她想法勸說許承周、蘇錦回府過年的。她當時心中就嘀咕,平日裏互不來往的人,怎麽最近這麽主動示好呢。看來跟內院那兩個妖妖嬈嬈的女子有關,說是侄女,怎麽一點也沒有小姐閨秀的風度和做派呢?
其實錢家兩位小姐也是十分冤枉,錢家家境一般,家中庶女也多,這些庶女養來就是為了賣幾個錢的。為了能入殷實人家,個個都使盡渾身討好嫡母和父親,自小受到的教養都是打扮自己,討好別人,所以那兩個錢家小姐,如今雖然到了自己姑母身邊,吃穿都比以前好了很多,但是依舊改不了以前的習慣。看見許府的少爺、老爺,就會忍不住盡力展露自己的風情。
前段時間。二少爺就跟錢家六小姐好上了,錢家六小姐比錢家七小姐長得還好看,本來許二太太對她寄予厚望,哪裏知道又讓自己兒子被染指了。這件事把許二太太氣得半死,本來想直接將錢家六小姐直接退回錢家,那位錢家六小姐也是精乖,表麵上不敢反抗,背地裏讓身邊的丫鬟去請二少爺,後來二少爺親自討要。許二太太冷靜下來,也想著自己侄女,給了自己兒子也好,至少如果媳婦範氏不聽話,以後有的是機會拿捏她。於是就做主將其中一個錢家小姐給了二少爺做姨娘。如今在府中人人叫她錢姨娘。許二太太從自己娘家再挑了一個相貌出眾的庶女進府。家中的仆人都在暗暗猜測,下一個爬上少爺們的床的是哪一個錢家小姐。
許老太太本來十分不滿這件事。但是她也不想管,免得外麵傳出苛待她這個守寡的媳婦。
範氏則是已經對自己的夫君和婆婆,完全沒有期待,多一個妾室和少一個妾室都沒有關係了。她隻一心養育自己的兒子。不過範氏也不是好欺負的。不管二少爺有多少妾室,她依然能穩穩把持好院子中的規矩,那些姨娘也翻不了風浪。
而且範氏畢竟是知府嫡女,二少爺和許二太太也不敢過於欺負她,因此許家二房的內院,許二太太雖然可以塞人進兒子房中,但是手卻伸不進去把持一切,家中忠於範氏的仆人也不少,畢竟許二太太為人小氣,哪裏肯為了仆人花錢?範氏則不同,她嫁妝豐厚,而且打理經營有道,平時對仆人也較為大方。
且說那個管事媽媽回許府稟事後,許老太太隻是歎息一聲,並沒有太過介懷,畢竟這個孫子已經分家出去了,除夕不回去過年也是可以理解的。
許二太太則心急如焚,她已經打聽明白,這過年的前後,許承周留在家裏的時間最多,等過了年,他就要去巡防,到時候想再找機會讓自己侄女在他麵前晃,就難了。她已經有點偏執了,一心想將自己侄女塞進許承周後院,然後將許承周後院鬧得翻天覆地。
其實許二太太身邊的媽媽也勸過她,“大少爺從小在京城長大,他夫人又是京城難得的美人,他們成親這麽多年來,都沒有納妾,他們夫妻感情好著呢,何苦做破壞人家夫妻感情的事呢。”
許二太太不愛聽這話,什麽叫破壞人家夫妻感情,難道是在影射自己當年的事情嗎?她這麽多年來,她已經變得想控製別人。而且她自信自己挑出來的這兩個侄女長得比蘇錦還要美幾分,男人都是喜歡偷腥的,她就不相信許承周是個聖人。
過年前,雖然許承周已經不用天天上衙,但是他的幕僚還是會時不時過來跟他一談就是一整天,想來他公事還是挺繁忙的。年禮上麵,蘇錦也隻是給了清單許承周看看,自己一手操辦了。
十月的時候,蘇錦已經準備了更加豐厚的年禮,派了兩個管事和管事媽媽一路坐船北上,分別送給京城蘇府和秦國公府,還有其他一些親朋戚友。十二月二十日的時候,蘇錦帶著浩哥兒朵姐兒,還有三大車的年禮,去許府。
進了許府,蘇錦留了樹兒和一個粗使婆子一起分配那三車年禮,各房的點算清楚,再送到各房的丫鬟,還讓她們也當麵清點清楚,畫押簽收。
蘇錦則帶著準備送給許老太太的年禮,和兩個孩子徑直去了許老太太的院子,許老太太體弱,蘇錦特意讓人從遼東買了十根上等人參,送了兩根給秦國公府,送了兩根給自己的娘親,再送兩根給許老太太,其他四根暫時留在家中,等待有需要的時候再用。
讓蘇錦吃驚的是,之前她去許府,許二太太絕對不會在許老太太房中等待她們。這次居然早已坐在許老太太房中,一臉羨慕地看著蘇錦孝敬給許老太太的東西。蘇錦心中暗笑,她送給許二太太的東西,除了這兩根人參外,其他東西價值與送給許老太太的相當,蘇錦做事是,半點話柄也不會留給旁人的。
但是像這樣的人參在江南是十分難得,雖然說不上價值千金。但是如果想買,都是沒有地方賣的。許二太太看著眼熱也是正常。
站在許二太太身後的還有兩個美嬌娘。蘇錦看了一眼,其中一個上回已經見過了,是錢家七小姐,看來錢家六小姐,就是那個捷足先登的人。隻是不知道另外一個看著更加年輕的排行第幾。
許二太太留意到蘇錦那一眼,趕緊跟她介紹,“這兩位是我娘家哥哥的女兒,七小姐你已經見過了,這一位在家裏排行第十。叫她十娘就可以了。”
錢家的老爺女兒多,名字也懶得想,直接用數字來命名了。蘇錦對著兩位錢家小姐微笑,然後故意問,“上回見的那位六小姐。可是回家了?”
許二太太臉色微頓,那是錢家最美的女兒。本來她是想著為許承周準備的,結果被自己兒子勾去了,她心中也有怨,奈何拗不過自己的兒子。本來範氏就是從許承周手中搶過來的。現在又讓兒子勾去了六娘,家中的仆人雖然並沒有明麵上說什麽,但是私底下都在議論這兩件事,都在說這二少爺就是跟大少爺相克,專門搶人家女人。
幸好蘇錦沒有聽到這些流言,不然就會生氣了,人家的女人是我,不是範氏,不是錢六小姐。
許二太太則是聽說了這些流言的,她心中也是十分尷尬,這次回娘家挑選人的時候,她特意挑中了十娘,一來是因為十娘雖然年紀小,但是一看就是個美人胚子,還因為十娘看上去比前麵幾個姐姐都要老實,而且她有一個同胞弟弟,這樣的人更加好拿捏。
許二太太已經跟兩位侄女說得十分明白,接她們來家裏,就是想給她們機會自己努力去爭取進了總兵府,榮華富貴是不用擔心的了,如果動了別的心思,立馬送回錢家,一個庶女,被送回家中,嫡母和父親會怎麽對待,相信她們會想得很明白的。
許老太太似乎對許二太太這種把戲十分不耐煩,也不想再聽她說錢家的侄女,便插口說,“留在這吃晚飯吧,晚上讓周哥兒來接你們回家就是了。”
蘇錦笑著說,“老太太不知道,夫君他有公務這幾天不在家呢。”
本來許二太太和兩位錢小姐聽了許老太太的話,都有點躍躍欲試,但是再一聽蘇錦說的,立刻黯淡下去。蘇錦看了心中直發笑。
浩哥兒和朵姐兒也不管那麽多,坐在許老太太身邊,老老實實地吃著許老太太讓人端上來的茶水點心,十分乖巧。
許老太太也不再問許承周的事情,男人公務纏身是正事,女人實在不能說什麽的。她就細細問浩哥兒平時都學了什麽。
許大太太在一旁聽了,大讚浩哥兒厲害,“秦先生在我們江南名聲大著呢,他雖然是個愛才的人,但是很少親自收徒,特別是收了像浩哥兒這麽小的孩子為徒弟,更是第一次聽說。”
範氏也是做母親的人,也在為自己兒子將來讀書的事情早早做了打算,因此也是十分羨慕,“浩哥兒真是個有福氣的人,我們家哥兒以後要是能夠進了書院,我就心滿意足了。”
朵姐兒聽了,就說,“我跟哥哥一樣。”
蘇錦明白自己女兒吃醋了,大家都讚哥哥,不理她,讓她心中失落了。蘇錦親了一口朵姐兒,“朵姐兒是最好的。”
浩哥兒跟妹妹相處久了,也知道朵姐兒的脾氣,趕緊說,“妹妹是最好的。”
朵姐兒就揚著臉對著蘇錦笑,蘇錦摸了摸她的頭,就逗她說,“你不是說為曾祖母準備了禮物嗎?禮物在哪裏呀,拿出來給曾祖母吧。”
朵姐兒就對著曾媽媽說,“我給曾祖母準備的禮物呢?”
曾媽媽拿出一個小匣子,“小姐,在這裏呢。”
朵姐兒接過去,打開,小匣子中裝了七八朵簪花,她挑了最大的一朵遞給許老太太,“曾祖母,這是朵姐兒自己做的花,漂亮吧?”
這小妮子,這個時候還不忘要讓別人誇她,蘇錦心中微歎,這個脾氣也不知道像誰,自己小時候哪裏這麽愛麵子呀。
許老太太臉笑得像朵花,“哎喲,我們家朵姐兒自己會做花了,她拿著就讓身邊的丫鬟幫著往頭上插,插好了問朵姐兒,“好看嗎?”朵姐兒一本正經地點頭,“很好看。”把周圍的人都逗得笑開來。
許大太太故意問,“朵姐兒,那我呢?有給我的禮物嗎?”
朵姐兒歪著頭看了看許大太太,從小匣子中挑出一朵花遞給她,“這是給伯祖母的。”
就一會兒時間,朵姐兒準備的花都被送完了。朵姐兒鬆了一口氣,把小匣子遞給旁邊的曾媽媽,然後得意地看著蘇錦說,“娘親娘親,我的花都送出去了。”
浩哥兒也給大家準備了禮物,是他自己親自畫的畫,蘇錦鼓勵他們兩個自己動手製作禮物,禮輕情意重,許老太太十分喜歡這兩個曾孫送的禮物,連聲吩咐身邊的管事媽媽,中午加菜,還問浩哥兒和朵姐兒想吃什麽,讓廚房做。
這次錢七小姐和錢十小姐都送了禮物給浩哥兒和朵姐兒,七小姐送的是自己的針線活,送了兩個十分精致的荷包,可見是用了十分心思。
十小姐送的東西更特別,送給朵姐兒的是一個小花環,大冬天能找到這些話來編花環,也不容易呀;送給浩哥兒的是一個草編蚱蜢。
這兩個禮物的確特別,讓浩哥兒和朵姐兒都眼前一亮,可見她心靈手巧,也知道不管送什麽都難以入孩子們眼中,不如另辟蹊徑。(未完待續)
許承周不願意叫許二太太做母親,每次提到她都是稱呼她為繼母。蘇錦一開始的時候也不知道應該怎麽稱呼自己相公的這個繼母,後來幹脆每次見麵都囫圇將就就過去了。比如說,如果見麵請安,本來應該說“給母親請安”,她幹脆就說,“給您請安了。”平時說話,盡量如果需要提及母親二字,都盡量避免,都是用您她或者二太太來表示。
許府派過來的管事媽媽聽了答複,有點為難的樣子。蘇錦便挑了挑眉,“怎麽了?是不是有什麽不妥的地方?”
對方訕訕笑著說,“夫人,老太太天天念著,想讓你們回家過年呢。”
蘇錦很不耐煩這些仆婦,一個個自以為是,眼睛都長到額頭上的,“你照實跟老太太回話吧,我過幾天會帶著少爺小姐去給老太太、太太們送年禮的,到時候,老太太有什麽話都可以直接跟我說了。”
對方見蘇錦麵露不耐之色,也不敢多說,本來她還受了許二太太身邊的媽媽的幾個錢,讓她想法勸說許承周、蘇錦回府過年的。她當時心中就嘀咕,平日裏互不來往的人,怎麽最近這麽主動示好呢。看來跟內院那兩個妖妖嬈嬈的女子有關,說是侄女,怎麽一點也沒有小姐閨秀的風度和做派呢?
其實錢家兩位小姐也是十分冤枉,錢家家境一般,家中庶女也多,這些庶女養來就是為了賣幾個錢的。為了能入殷實人家,個個都使盡渾身討好嫡母和父親,自小受到的教養都是打扮自己,討好別人,所以那兩個錢家小姐,如今雖然到了自己姑母身邊,吃穿都比以前好了很多,但是依舊改不了以前的習慣。看見許府的少爺、老爺,就會忍不住盡力展露自己的風情。
前段時間。二少爺就跟錢家六小姐好上了,錢家六小姐比錢家七小姐長得還好看,本來許二太太對她寄予厚望,哪裏知道又讓自己兒子被染指了。這件事把許二太太氣得半死,本來想直接將錢家六小姐直接退回錢家,那位錢家六小姐也是精乖,表麵上不敢反抗,背地裏讓身邊的丫鬟去請二少爺,後來二少爺親自討要。許二太太冷靜下來,也想著自己侄女,給了自己兒子也好,至少如果媳婦範氏不聽話,以後有的是機會拿捏她。於是就做主將其中一個錢家小姐給了二少爺做姨娘。如今在府中人人叫她錢姨娘。許二太太從自己娘家再挑了一個相貌出眾的庶女進府。家中的仆人都在暗暗猜測,下一個爬上少爺們的床的是哪一個錢家小姐。
許老太太本來十分不滿這件事。但是她也不想管,免得外麵傳出苛待她這個守寡的媳婦。
範氏則是已經對自己的夫君和婆婆,完全沒有期待,多一個妾室和少一個妾室都沒有關係了。她隻一心養育自己的兒子。不過範氏也不是好欺負的。不管二少爺有多少妾室,她依然能穩穩把持好院子中的規矩,那些姨娘也翻不了風浪。
而且範氏畢竟是知府嫡女,二少爺和許二太太也不敢過於欺負她,因此許家二房的內院,許二太太雖然可以塞人進兒子房中,但是手卻伸不進去把持一切,家中忠於範氏的仆人也不少,畢竟許二太太為人小氣,哪裏肯為了仆人花錢?範氏則不同,她嫁妝豐厚,而且打理經營有道,平時對仆人也較為大方。
且說那個管事媽媽回許府稟事後,許老太太隻是歎息一聲,並沒有太過介懷,畢竟這個孫子已經分家出去了,除夕不回去過年也是可以理解的。
許二太太則心急如焚,她已經打聽明白,這過年的前後,許承周留在家裏的時間最多,等過了年,他就要去巡防,到時候想再找機會讓自己侄女在他麵前晃,就難了。她已經有點偏執了,一心想將自己侄女塞進許承周後院,然後將許承周後院鬧得翻天覆地。
其實許二太太身邊的媽媽也勸過她,“大少爺從小在京城長大,他夫人又是京城難得的美人,他們成親這麽多年來,都沒有納妾,他們夫妻感情好著呢,何苦做破壞人家夫妻感情的事呢。”
許二太太不愛聽這話,什麽叫破壞人家夫妻感情,難道是在影射自己當年的事情嗎?她這麽多年來,她已經變得想控製別人。而且她自信自己挑出來的這兩個侄女長得比蘇錦還要美幾分,男人都是喜歡偷腥的,她就不相信許承周是個聖人。
過年前,雖然許承周已經不用天天上衙,但是他的幕僚還是會時不時過來跟他一談就是一整天,想來他公事還是挺繁忙的。年禮上麵,蘇錦也隻是給了清單許承周看看,自己一手操辦了。
十月的時候,蘇錦已經準備了更加豐厚的年禮,派了兩個管事和管事媽媽一路坐船北上,分別送給京城蘇府和秦國公府,還有其他一些親朋戚友。十二月二十日的時候,蘇錦帶著浩哥兒朵姐兒,還有三大車的年禮,去許府。
進了許府,蘇錦留了樹兒和一個粗使婆子一起分配那三車年禮,各房的點算清楚,再送到各房的丫鬟,還讓她們也當麵清點清楚,畫押簽收。
蘇錦則帶著準備送給許老太太的年禮,和兩個孩子徑直去了許老太太的院子,許老太太體弱,蘇錦特意讓人從遼東買了十根上等人參,送了兩根給秦國公府,送了兩根給自己的娘親,再送兩根給許老太太,其他四根暫時留在家中,等待有需要的時候再用。
讓蘇錦吃驚的是,之前她去許府,許二太太絕對不會在許老太太房中等待她們。這次居然早已坐在許老太太房中,一臉羨慕地看著蘇錦孝敬給許老太太的東西。蘇錦心中暗笑,她送給許二太太的東西,除了這兩根人參外,其他東西價值與送給許老太太的相當,蘇錦做事是,半點話柄也不會留給旁人的。
但是像這樣的人參在江南是十分難得,雖然說不上價值千金。但是如果想買,都是沒有地方賣的。許二太太看著眼熱也是正常。
站在許二太太身後的還有兩個美嬌娘。蘇錦看了一眼,其中一個上回已經見過了,是錢家七小姐,看來錢家六小姐,就是那個捷足先登的人。隻是不知道另外一個看著更加年輕的排行第幾。
許二太太留意到蘇錦那一眼,趕緊跟她介紹,“這兩位是我娘家哥哥的女兒,七小姐你已經見過了,這一位在家裏排行第十。叫她十娘就可以了。”
錢家的老爺女兒多,名字也懶得想,直接用數字來命名了。蘇錦對著兩位錢家小姐微笑,然後故意問,“上回見的那位六小姐。可是回家了?”
許二太太臉色微頓,那是錢家最美的女兒。本來她是想著為許承周準備的,結果被自己兒子勾去了,她心中也有怨,奈何拗不過自己的兒子。本來範氏就是從許承周手中搶過來的。現在又讓兒子勾去了六娘,家中的仆人雖然並沒有明麵上說什麽,但是私底下都在議論這兩件事,都在說這二少爺就是跟大少爺相克,專門搶人家女人。
幸好蘇錦沒有聽到這些流言,不然就會生氣了,人家的女人是我,不是範氏,不是錢六小姐。
許二太太則是聽說了這些流言的,她心中也是十分尷尬,這次回娘家挑選人的時候,她特意挑中了十娘,一來是因為十娘雖然年紀小,但是一看就是個美人胚子,還因為十娘看上去比前麵幾個姐姐都要老實,而且她有一個同胞弟弟,這樣的人更加好拿捏。
許二太太已經跟兩位侄女說得十分明白,接她們來家裏,就是想給她們機會自己努力去爭取進了總兵府,榮華富貴是不用擔心的了,如果動了別的心思,立馬送回錢家,一個庶女,被送回家中,嫡母和父親會怎麽對待,相信她們會想得很明白的。
許老太太似乎對許二太太這種把戲十分不耐煩,也不想再聽她說錢家的侄女,便插口說,“留在這吃晚飯吧,晚上讓周哥兒來接你們回家就是了。”
蘇錦笑著說,“老太太不知道,夫君他有公務這幾天不在家呢。”
本來許二太太和兩位錢小姐聽了許老太太的話,都有點躍躍欲試,但是再一聽蘇錦說的,立刻黯淡下去。蘇錦看了心中直發笑。
浩哥兒和朵姐兒也不管那麽多,坐在許老太太身邊,老老實實地吃著許老太太讓人端上來的茶水點心,十分乖巧。
許老太太也不再問許承周的事情,男人公務纏身是正事,女人實在不能說什麽的。她就細細問浩哥兒平時都學了什麽。
許大太太在一旁聽了,大讚浩哥兒厲害,“秦先生在我們江南名聲大著呢,他雖然是個愛才的人,但是很少親自收徒,特別是收了像浩哥兒這麽小的孩子為徒弟,更是第一次聽說。”
範氏也是做母親的人,也在為自己兒子將來讀書的事情早早做了打算,因此也是十分羨慕,“浩哥兒真是個有福氣的人,我們家哥兒以後要是能夠進了書院,我就心滿意足了。”
朵姐兒聽了,就說,“我跟哥哥一樣。”
蘇錦明白自己女兒吃醋了,大家都讚哥哥,不理她,讓她心中失落了。蘇錦親了一口朵姐兒,“朵姐兒是最好的。”
浩哥兒跟妹妹相處久了,也知道朵姐兒的脾氣,趕緊說,“妹妹是最好的。”
朵姐兒就揚著臉對著蘇錦笑,蘇錦摸了摸她的頭,就逗她說,“你不是說為曾祖母準備了禮物嗎?禮物在哪裏呀,拿出來給曾祖母吧。”
朵姐兒就對著曾媽媽說,“我給曾祖母準備的禮物呢?”
曾媽媽拿出一個小匣子,“小姐,在這裏呢。”
朵姐兒接過去,打開,小匣子中裝了七八朵簪花,她挑了最大的一朵遞給許老太太,“曾祖母,這是朵姐兒自己做的花,漂亮吧?”
這小妮子,這個時候還不忘要讓別人誇她,蘇錦心中微歎,這個脾氣也不知道像誰,自己小時候哪裏這麽愛麵子呀。
許老太太臉笑得像朵花,“哎喲,我們家朵姐兒自己會做花了,她拿著就讓身邊的丫鬟幫著往頭上插,插好了問朵姐兒,“好看嗎?”朵姐兒一本正經地點頭,“很好看。”把周圍的人都逗得笑開來。
許大太太故意問,“朵姐兒,那我呢?有給我的禮物嗎?”
朵姐兒歪著頭看了看許大太太,從小匣子中挑出一朵花遞給她,“這是給伯祖母的。”
就一會兒時間,朵姐兒準備的花都被送完了。朵姐兒鬆了一口氣,把小匣子遞給旁邊的曾媽媽,然後得意地看著蘇錦說,“娘親娘親,我的花都送出去了。”
浩哥兒也給大家準備了禮物,是他自己親自畫的畫,蘇錦鼓勵他們兩個自己動手製作禮物,禮輕情意重,許老太太十分喜歡這兩個曾孫送的禮物,連聲吩咐身邊的管事媽媽,中午加菜,還問浩哥兒和朵姐兒想吃什麽,讓廚房做。
這次錢七小姐和錢十小姐都送了禮物給浩哥兒和朵姐兒,七小姐送的是自己的針線活,送了兩個十分精致的荷包,可見是用了十分心思。
十小姐送的東西更特別,送給朵姐兒的是一個小花環,大冬天能找到這些話來編花環,也不容易呀;送給浩哥兒的是一個草編蚱蜢。
這兩個禮物的確特別,讓浩哥兒和朵姐兒都眼前一亮,可見她心靈手巧,也知道不管送什麽都難以入孩子們眼中,不如另辟蹊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