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韋應物的催促中,在眾人或憐憫或戲謔的目光中,李再興清了清嗓子說道:“再興來自江南,途中聽人說起廬山,偶得四句。今天在座的都是才華橫溢的文曲星,我就吟出來請諸位指點。”
韋應物很辛苦的忍著笑:“我等洗耳恭聽。”
李再興羞澀的笑笑,吟起了蘇軾的《題西林寺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吟完後,他一臉慚愧的連連拱手:“見笑,見笑,諸位稍坐,再興去了。”說完,拉起杜甫就走。
韋應物本想等李再興吟完就嘲諷他幾句,此時吟哦了兩遍,卻覺得這幾句詩似乎沒什麽毛病,還像那麽一回事。見李再興要走,他連忙拽住他,正要說話,今天的主客――新科進士沈仲昌走了過來,一臉肅穆的衝著李再興拱了拱手:“李君留步。”
李再興看看他:“沈君有什麽指教?”
沈仲昌笑道:“指教不敢當,李君這首詩……當真是自己做的?”
“慚愧,我胡亂說的,沈君不要見笑。”
沈仲昌皺了皺眉,欲言又止。他覺得這首詩雖然沒用什麽典故,用字也很直白,倒符合李再興一個文盲的身份,可是這詩裏的意境卻一點也不差,特別是後麵兩句,越咀嚼越覺得有道理。“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意思和當局者迷差不多,可是和廬山聯係在一起,格調立刻大有不同。
他懷疑這不是李再興寫的,但是又找不到證據。至少在他印象中,沒有人寫過這樣的詩。他總不能憑自己的一點懷疑就武斷的說李再興是抄襲吧。
見沈仲昌遲疑,韋應物心裏更沒底了。沈仲昌都說好的詩,他能說不好嗎?沒等他反應過來,李再興已經一邊拱手致歉,一邊走了。一想到李再興這是去赴楊妙兒的約,韋應物不知道如何是好,呆呆的站在那裏。沈仲昌推了推他,輕聲叫道:“韋君,怎麽了?”
“哦,沒什麽,沈兄,這首詩……好麽?”
“好啊。”一提到詩,沈仲昌來了興趣,他拍了拍手掌,大聲說道:“諸位,剛才這位李君吟了一首詩,我想和上兩首,諸位如果有雅興,一起來湊個趣如何?”
眾人連聲叫好。他們聽了李再興吟的詩,也覺得非常不錯。既然一個不會做詩的粗人都能吟得出這樣的好詩,他們這些才華橫溢的讀書人當然不在話下,少不得要做出幾首比這首詩還要好的才能體現出他們的水平。
眾人有的開始打腹稿,有的直接開始吟誦,一時間熱鬧無比。
李再興根本不在乎這些,他已經走到了門口,會合了陸護和阿段,正準備出門離開,一個侍女氣喘籲籲的趕了過來,欠身施禮:“李郎,現在就去妙兒小娘子的香閨,是不是早了些?”
李再興哈哈一笑:“小娘子誤會了,我不是去妙兒小娘子的香閨,我是要走了。”
“李郎何處去?”
“哦,去鄭舉舉家。”李再興擺擺手,漫不經心的說道:“我隻是和妙兒小娘子開個玩笑,本沒有打算去她的香閨。”
李再興揚長而去,侍女卻愣了半晌,臉上的神色非常有趣。她自失的笑了笑,轉身來見楊萊兒,把李再興的話告訴了正陪在沈仲昌身邊的楊萊兒。楊萊兒聽了,黛眉一挑,有些慍怒,卻什麽也沒說。
出了門,杜甫這才輕鬆了些,他慚愧的點點頭:“賢弟所言甚是,我今天……有負賢弟重托,實在是慚愧。”。
李再興看看他,笑道:“杜兄,被新科進士的氣勢震住了吧?”
杜甫苦笑一聲:“沒奈何,進士都是百裏挑一的人傑,我這等中年蹉跎的窮酸,怎麽能和這些春風得意的年輕俊傑爭鋒呢。[.超多好看小說]”
“杜兄,你太妄自菲薄了。”李再興安慰道:“他們隻是一時風流而已。要論詩才,他們連給杜兄提鞋都不配。”
“唉,我今天沒能幫上賢弟的忙,卻還要賢弟來安慰我,真是……”杜甫咂了咂嘴,說不下去了。
“不是杜兄的錯,是我臨時起意,亂了方略。”李再興微微一笑:“譬如行軍作戰,我是主帥,杜兄是衝鋒陷陣的大將,戰鬥不利,你固然有責任,但我這個主帥的責任更大。用人當用其長,這種場合不是杜兄的用武之地,我選錯了戰場,陷杜兄於被動,怎麽能怪杜兄呢。”
杜甫詫異的看著李再興,想了半天,搖著頭笑了。
在杜甫的帶領下,他們來到了相隔不遠的鄭舉舉家。鄭舉舉家沒有楊家那麽大的排場,門前雖然也停了不少車馬,比起楊家來,聲勢還是弱了不小。見李再興、杜甫衣著光鮮,又騎著駿馬,迎客的不敢怠慢,連忙把他們領了進去。一進門,鴇|母就迎了上來,打量了一下杜甫的臉,手絹在鼻子麵前輕扇一下,笑道:“杜君這是從哪裏趕過來的,好香的酒氣。”
杜甫哈哈一笑:“不瞞阿母,剛剛從楊家過來。”
鴇|母眼神頓時一亮:“怎麽,在楊家吃得不好麽,還要到我這裏來再吃第二席?”
杜甫搖頭晃腦的說道:“哈哈,我是帶我這位賢弟來開開眼界。楊家雖好,你鄭家也自有風味嘛。”
鴇|母聽了,心裏高興,立刻把他們引到一個房間裏坐下,安排人上酒上菜。不一會兒,兩個年輕姑娘走了過來,分別坐在李再興和杜甫的身邊,又有樂師坐在廊下,調好了琴,靜靜的等著。
“郎君想聽什麽曲子?”坐在李再興身邊的姑娘嬌笑道。
李再興說道:“我不想聽那些吱吱呀呀,軟綿綿的曲子。杜兄,你選幾個慷慨激昂些的,如何?”
杜甫笑著點點頭:“你們有人會唱青蓮居士的《俠客行》麽?”
“會的。”坐在他身邊的姑娘應了一聲,起身走到簾邊,衝著樂師使喚個眼色。樂師會意,拉起了琴,姑娘伴著琴聲,唱了起來。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遝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歌聲雖然不像李再興想象的那麽慷慨激昂,多少有了幾分雄豪之氣,李再興滿意的點了點頭,端起酒杯,和杜甫推杯換盞,喝了起來。過了片刻,《俠客行》唱完了,那姑娘曲身施禮,眉眼如波,嬌笑道:“兩位爺,奴家唱得還能入耳麽?”
“唱得還馬馬虎虎。”李再興淡淡一笑:“可惜你卻沒有一點俠客的樣子,實在掃興。”
姑娘臉色微變,又強笑道:“那爺的意思,是要奴家扮起來唱麽?”
“當然。”李再興理所當然的點點頭。
那姑娘和坐在李再興身邊的姑娘交換了一個眼神,起身退了出去。過了一會兒,她又回來了,身上換了一套貼身的武士服,將曼妙的身姿勾勒得恰到好處。手裏倒提著一口劍,嫋嫋行來,倒有幾分扮戲的樣子。
“這樣可使得?”
李再興瞟了一眼,起身走到她的身邊,從她手中接過劍,曲指一彈,眉頭一皺:“用這等沒開鋒的劍,豈能唱出俠客的豪氣?換真劍來。”
“換真劍,怕會傷了你。”一個聲音在簾外響起,門簾一掀,一個精赤上身的大漢走了進來,往李再興麵前一站。他身高六尺出頭,膀大腰圓,仿佛一座肉山。二月初的夜間頗有幾分寒意,他卻光著膀子,一副不怕冷的模樣,故意露出結實的胸肌。胸口刺著一隻吊睛白虎,張口咆哮,似欲擇人而噬。
更吸引人眼球的是他兩條手臂上的刺青,左臂刺著六個大字:生不怕京兆尹,右臂同樣刺著六個大字:死不怕閻羅王。
吊睛白虎,再配上這十二個字,房間裏的溫度頓時降了幾分。也不用那姑娘唱《俠客行》了,這就是活生生的俠客行。壯漢橫眉冷目,不屑的盯著李再興,大有一言不合就飽以老拳的架勢。
李再興笑了,將長劍還給那姑娘,嘴角一咧:“平康坊的力士,張萬?”
張萬眼神一緊:“你認識我?”
“我不認識你,不過,我今天到這兒來,就是為了找你。”李再興轉身端起一杯酒,遞給張萬,自己也端起一杯:“我來和你交個朋友,商量個事。”
張萬接過酒杯,卻沒有喝:“你說。”
李再興笑容滿麵:“從今天開始,你聽我的指揮。”
張萬眉頭一挑,不怒反笑:“如果我不肯呢?”
李再興笑容一收,臉色一寒,握起拳頭在張萬麵前晃了晃:“那就打到你肯。”
張萬看看李再興,又看看杜甫,聳了聳肩,哈哈大笑起來。隨著他的笑聲,他胸口的肌肉開始跳躍。他的笑聲很粗豪,中氣很足,聲音如破鑼一般刺耳,旁邊的姑娘們早有準備,已經捂住了耳朵,杜甫也皺起了眉頭,苦起了臉。
隨著笑聲,整個院子裏都安靜下來,沒有人奏樂,沒有人唱曲,甚至沒有人再說話,隻剩下張萬的笑聲在回蕩。有客人見形勢不妙,扔下一把錢在案上,連找零都顧不上,匆匆起身,落荒而去。
。
韋應物很辛苦的忍著笑:“我等洗耳恭聽。”
李再興羞澀的笑笑,吟起了蘇軾的《題西林寺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吟完後,他一臉慚愧的連連拱手:“見笑,見笑,諸位稍坐,再興去了。”說完,拉起杜甫就走。
韋應物本想等李再興吟完就嘲諷他幾句,此時吟哦了兩遍,卻覺得這幾句詩似乎沒什麽毛病,還像那麽一回事。見李再興要走,他連忙拽住他,正要說話,今天的主客――新科進士沈仲昌走了過來,一臉肅穆的衝著李再興拱了拱手:“李君留步。”
李再興看看他:“沈君有什麽指教?”
沈仲昌笑道:“指教不敢當,李君這首詩……當真是自己做的?”
“慚愧,我胡亂說的,沈君不要見笑。”
沈仲昌皺了皺眉,欲言又止。他覺得這首詩雖然沒用什麽典故,用字也很直白,倒符合李再興一個文盲的身份,可是這詩裏的意境卻一點也不差,特別是後麵兩句,越咀嚼越覺得有道理。“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意思和當局者迷差不多,可是和廬山聯係在一起,格調立刻大有不同。
他懷疑這不是李再興寫的,但是又找不到證據。至少在他印象中,沒有人寫過這樣的詩。他總不能憑自己的一點懷疑就武斷的說李再興是抄襲吧。
見沈仲昌遲疑,韋應物心裏更沒底了。沈仲昌都說好的詩,他能說不好嗎?沒等他反應過來,李再興已經一邊拱手致歉,一邊走了。一想到李再興這是去赴楊妙兒的約,韋應物不知道如何是好,呆呆的站在那裏。沈仲昌推了推他,輕聲叫道:“韋君,怎麽了?”
“哦,沒什麽,沈兄,這首詩……好麽?”
“好啊。”一提到詩,沈仲昌來了興趣,他拍了拍手掌,大聲說道:“諸位,剛才這位李君吟了一首詩,我想和上兩首,諸位如果有雅興,一起來湊個趣如何?”
眾人連聲叫好。他們聽了李再興吟的詩,也覺得非常不錯。既然一個不會做詩的粗人都能吟得出這樣的好詩,他們這些才華橫溢的讀書人當然不在話下,少不得要做出幾首比這首詩還要好的才能體現出他們的水平。
眾人有的開始打腹稿,有的直接開始吟誦,一時間熱鬧無比。
李再興根本不在乎這些,他已經走到了門口,會合了陸護和阿段,正準備出門離開,一個侍女氣喘籲籲的趕了過來,欠身施禮:“李郎,現在就去妙兒小娘子的香閨,是不是早了些?”
李再興哈哈一笑:“小娘子誤會了,我不是去妙兒小娘子的香閨,我是要走了。”
“李郎何處去?”
“哦,去鄭舉舉家。”李再興擺擺手,漫不經心的說道:“我隻是和妙兒小娘子開個玩笑,本沒有打算去她的香閨。”
李再興揚長而去,侍女卻愣了半晌,臉上的神色非常有趣。她自失的笑了笑,轉身來見楊萊兒,把李再興的話告訴了正陪在沈仲昌身邊的楊萊兒。楊萊兒聽了,黛眉一挑,有些慍怒,卻什麽也沒說。
出了門,杜甫這才輕鬆了些,他慚愧的點點頭:“賢弟所言甚是,我今天……有負賢弟重托,實在是慚愧。”。
李再興看看他,笑道:“杜兄,被新科進士的氣勢震住了吧?”
杜甫苦笑一聲:“沒奈何,進士都是百裏挑一的人傑,我這等中年蹉跎的窮酸,怎麽能和這些春風得意的年輕俊傑爭鋒呢。[.超多好看小說]”
“杜兄,你太妄自菲薄了。”李再興安慰道:“他們隻是一時風流而已。要論詩才,他們連給杜兄提鞋都不配。”
“唉,我今天沒能幫上賢弟的忙,卻還要賢弟來安慰我,真是……”杜甫咂了咂嘴,說不下去了。
“不是杜兄的錯,是我臨時起意,亂了方略。”李再興微微一笑:“譬如行軍作戰,我是主帥,杜兄是衝鋒陷陣的大將,戰鬥不利,你固然有責任,但我這個主帥的責任更大。用人當用其長,這種場合不是杜兄的用武之地,我選錯了戰場,陷杜兄於被動,怎麽能怪杜兄呢。”
杜甫詫異的看著李再興,想了半天,搖著頭笑了。
在杜甫的帶領下,他們來到了相隔不遠的鄭舉舉家。鄭舉舉家沒有楊家那麽大的排場,門前雖然也停了不少車馬,比起楊家來,聲勢還是弱了不小。見李再興、杜甫衣著光鮮,又騎著駿馬,迎客的不敢怠慢,連忙把他們領了進去。一進門,鴇|母就迎了上來,打量了一下杜甫的臉,手絹在鼻子麵前輕扇一下,笑道:“杜君這是從哪裏趕過來的,好香的酒氣。”
杜甫哈哈一笑:“不瞞阿母,剛剛從楊家過來。”
鴇|母眼神頓時一亮:“怎麽,在楊家吃得不好麽,還要到我這裏來再吃第二席?”
杜甫搖頭晃腦的說道:“哈哈,我是帶我這位賢弟來開開眼界。楊家雖好,你鄭家也自有風味嘛。”
鴇|母聽了,心裏高興,立刻把他們引到一個房間裏坐下,安排人上酒上菜。不一會兒,兩個年輕姑娘走了過來,分別坐在李再興和杜甫的身邊,又有樂師坐在廊下,調好了琴,靜靜的等著。
“郎君想聽什麽曲子?”坐在李再興身邊的姑娘嬌笑道。
李再興說道:“我不想聽那些吱吱呀呀,軟綿綿的曲子。杜兄,你選幾個慷慨激昂些的,如何?”
杜甫笑著點點頭:“你們有人會唱青蓮居士的《俠客行》麽?”
“會的。”坐在他身邊的姑娘應了一聲,起身走到簾邊,衝著樂師使喚個眼色。樂師會意,拉起了琴,姑娘伴著琴聲,唱了起來。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遝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歌聲雖然不像李再興想象的那麽慷慨激昂,多少有了幾分雄豪之氣,李再興滿意的點了點頭,端起酒杯,和杜甫推杯換盞,喝了起來。過了片刻,《俠客行》唱完了,那姑娘曲身施禮,眉眼如波,嬌笑道:“兩位爺,奴家唱得還能入耳麽?”
“唱得還馬馬虎虎。”李再興淡淡一笑:“可惜你卻沒有一點俠客的樣子,實在掃興。”
姑娘臉色微變,又強笑道:“那爺的意思,是要奴家扮起來唱麽?”
“當然。”李再興理所當然的點點頭。
那姑娘和坐在李再興身邊的姑娘交換了一個眼神,起身退了出去。過了一會兒,她又回來了,身上換了一套貼身的武士服,將曼妙的身姿勾勒得恰到好處。手裏倒提著一口劍,嫋嫋行來,倒有幾分扮戲的樣子。
“這樣可使得?”
李再興瞟了一眼,起身走到她的身邊,從她手中接過劍,曲指一彈,眉頭一皺:“用這等沒開鋒的劍,豈能唱出俠客的豪氣?換真劍來。”
“換真劍,怕會傷了你。”一個聲音在簾外響起,門簾一掀,一個精赤上身的大漢走了進來,往李再興麵前一站。他身高六尺出頭,膀大腰圓,仿佛一座肉山。二月初的夜間頗有幾分寒意,他卻光著膀子,一副不怕冷的模樣,故意露出結實的胸肌。胸口刺著一隻吊睛白虎,張口咆哮,似欲擇人而噬。
更吸引人眼球的是他兩條手臂上的刺青,左臂刺著六個大字:生不怕京兆尹,右臂同樣刺著六個大字:死不怕閻羅王。
吊睛白虎,再配上這十二個字,房間裏的溫度頓時降了幾分。也不用那姑娘唱《俠客行》了,這就是活生生的俠客行。壯漢橫眉冷目,不屑的盯著李再興,大有一言不合就飽以老拳的架勢。
李再興笑了,將長劍還給那姑娘,嘴角一咧:“平康坊的力士,張萬?”
張萬眼神一緊:“你認識我?”
“我不認識你,不過,我今天到這兒來,就是為了找你。”李再興轉身端起一杯酒,遞給張萬,自己也端起一杯:“我來和你交個朋友,商量個事。”
張萬接過酒杯,卻沒有喝:“你說。”
李再興笑容滿麵:“從今天開始,你聽我的指揮。”
張萬眉頭一挑,不怒反笑:“如果我不肯呢?”
李再興笑容一收,臉色一寒,握起拳頭在張萬麵前晃了晃:“那就打到你肯。”
張萬看看李再興,又看看杜甫,聳了聳肩,哈哈大笑起來。隨著他的笑聲,他胸口的肌肉開始跳躍。他的笑聲很粗豪,中氣很足,聲音如破鑼一般刺耳,旁邊的姑娘們早有準備,已經捂住了耳朵,杜甫也皺起了眉頭,苦起了臉。
隨著笑聲,整個院子裏都安靜下來,沒有人奏樂,沒有人唱曲,甚至沒有人再說話,隻剩下張萬的笑聲在回蕩。有客人見形勢不妙,扔下一把錢在案上,連找零都顧不上,匆匆起身,落荒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