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宜公主是武惠妃的女兒,是壽王李瑁是同胞姐姐。楊洄是楊慎交的兒子,傳自隋煬帝一脈,他的母親是曾經顯赫一時的韋皇後的女兒長寧公主,血統之尊貴自不待言。
不過,與皇家關係緊密的後果也很明顯,宮廷鬥爭的成與敗,往往意味著天與地的差別。韋皇後想學武則天做第二個女皇後,功敗垂成,成了韋庶人。楊洄本來很光明的前途頓時黯淡了許多。他當然不甘心,這也是他後來依附武惠妃,陷害太子李瑛三人的原因。
武惠妃的母親就出自楊家,如果李瑁能夠繼位,他的前途當然一片光明。可是天意弄人,他們費盡心機,除掉了太子李瑛,李瑁卻沒能成為太子,反倒被李亨占了一個大便宜。武惠妃不久身死,楊洄飛黃騰達的夢想也到此為止。
除了夢想破滅之外,楊洄還時刻處於恐懼之中。俗話說得好,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做了虧心事的楊洄怎麽可能沒有恐懼。武惠妃就沒能善終。在太子等人被害之後不久,她被三庶人的冤魂纏身,請了無數的高僧崇道做法事,也沒能救她,以至於病死。而天子後來也因為一念之差殺了三個兒子而後悔莫及,對始作俑者楊洄當然沒什麽好臉色。
楊洄始終生活在恐懼之中。現在李林甫派人告訴他,李瑛的女兒博平郡主和遊俠兒有來往,又同時出現在靖恭坊,而那個遊俠兒身份不明時,他本能的感到一陣寒意。
該來的,終於還是來了,在十三年的煎熬以後,終於逃不過上天的處罰。
此刻,楊洄說不上是一種什麽樣的感覺。恐懼自然是有的,但除了恐懼之外,他還有一絲釋然。
他知道李林甫不安好心,當年那件事,他楊洄是衝鋒陷陣的打手,而李林甫則是幕後主謀。如果李瑛的後人真要報仇,他李林甫肯定也是目標之一。也許前段時間他病了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現在來提醒他加強防範,也不完全是出於好意,更可能是將他作為誘餌,騙刺客上鉤。
盡管如此,楊洄還是不得不提高警惕。他怕死,他不想死。
“派人去菩提寺打探一下,這個叫李再興的遊俠兒究竟是怎麽回事。”
……
“把蟲娘送回宮裏的人,究竟是誰?”
李泌猶豫了好一會,見李再興不肯讓步,他才無可奈何的說道:“高力士。”
“高力士怎麽會幫我們的忙,而且這件事風險很大,但凡天子冷靜一點,就能發現其中的破綻。”
“高力士是天子最信任的人,而且……他也沒什麽風險,一旦遮掩不過去,他實話實說就是了。”李泌嘴角微挑,無聲的笑了起來,隻是笑容中多了幾分苦澀。“這是我當初的估量,隻是當預想成真的時候,我又覺得很悲哀。天子是最精明不過的人,現在居然這樣被瞞過,可見……”
“他老了。”李再興直截了當的說道:“任何一件事,不管多麽有趣,做了三十多年都會厭倦。更何況他的位置又那麽特殊,錯得再離譜,也不用他承擔後果。”
李再興想起不久之後的安史之亂,暗自苦笑,這算不算是對李隆基的懲罰?可是對他來說隻是顛沛流離,失去了皇位,成千上萬受到牽連,死於非命的百姓才是遭了無枉之災呢。
“你說得沒錯。”李泌覺得這個話題太沉重,也太容易遭惹是非,立刻回到了他們的主題上:“你準備怎麽做?”
“這個嘛,你就不要問了。”李再興站了起來:“用兵之妙,在乎一心,見機而作,待機而動,我現在也沒有成形的計劃,所以也沒法告訴你。不過,這段時間我不會再來找你了,省得給你和太子惹麻煩。”他頓了頓,又壞笑道:“為了你們的安全,我還要搞一下破壞。”
“什麽?”李泌一時不搞明白。
李再興大步出了門,揮手示意赫斯提婭跟上,主仆二人出了大門,李再興突然變了臉,飛起一腳,狠狠的踹在李家的大門立柱上。
在陸護驚訝的目光中,烏頭門的一根立柱轟然折斷,大門咯吱咯吱一陣亂響,傾了下來。
“你……”陸護又驚又怒,追上去就要揪住李再興。李再興哼了一聲,伸手撥開陸護,翻身上馬,揚長而去。陸護氣得破口大罵,李泌聞聲追了出來,看著搖搖晃晃的大門,明白了李再興的用意,卻也不由得爆了一句粗口:“混蛋,你故意的吧?”
……
回到菩提寺,李再興一個人登上了鍾樓,伏在欄杆上,看著李林甫的宅第出神。他向李泌詳細打聽了相關人等的情況,現在要從中找出一條線索,能讓他殺死楊洄而又不至於把自己牽連進去。隻有如此,他才有機會搞清楚自己的身世。
否則,他就像一葉浮萍,茫然無助的漂浮在這即將到來的亂世之中。
他不讓李泌給他出謀劃策,是因為他知道李泌不可能全心全意的為他謀劃。上一次是李泌沒有料到他會反撲,才讓他掌握了主動。這一次,李泌不會再給他機會。既然如此,他就不能把命給李泌。
命,隻能交到絕對放心的人手上,像這種三思二意的讀書人,他不能信任,也無法信任。
然而自己謀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他來說,最簡單的方法當然是提著大杆子,徑直闖到楊洄家去,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可是這樣一來,他除了逃出長安,從此隱姓埋名,浪跡江湖之外,沒有第二條出路。再想殺李林甫,怕是沒那麽容易了。
動腦筋,也是一門技術活啊,和練武一樣,這需要天賦。
雖然知道很難,李再興還是決定由自己操作。他不能一直依賴別人。
李再興在鍾樓上坐了很久,一直到夜幕降臨,華燈初上。
……
月堂之上,李林甫一人獨坐,對麵的廊下站著七個身著青衣的漢子,一個個負手而立,目不斜視。為首的正是曾去楊洄府通報的中年漢子。
李林甫剛剛得知,李再興去了蘭陵坊的韋府,又去了李泌家,離開李泌家的時候,他一腳踢壞了李泌家的大門。
聽到這個消息,李林甫情緒很平靜,一點反應也沒有。如今,他坐在這月堂之上,就像蜘蛛織好了天羅地網,攤開八足,坐在網中央,靜候獵物上鉤。當然,他也沒有閑著,他要把網織得更密,更結實,這樣才能抓住更大的獵物。李再興不過是一隻小飛蛾,看起來凶猛,其實不足為慮。真正讓他費心的是李泌,還有那個一直隱忍的太子。如果僅僅是為了李再興,他根本不需要費這麽大的力氣。
隻是不知為何,他心裏總有一些不安,不像以前那樣自信。他從來沒有在月堂沉思過這麽長的時候,現在已經坐了半天時間,卻依然無法抹去那一絲淡淡的惶恐,總覺得自己似乎漏掉了什麽。
是因為李泌這個神童,還是李再興那個神秘莫測的神僧師傅?
李騰空的身影出現在了月門外,李林甫忽然心情一振,招手示意李騰空進來,溫和的說道:“有事?”
“阿爹,沒幾天就是上巳節了,你的身子還不見好,是不是請菩提寺的高僧來做個法事?”
李林甫略作思索,微微頜首:“我也正有此意。騰空兒,這件事,就由你來操辦吧?”
……
伏在欄杆上的李再興忽然仰起頭,看著鍾樓的頂上,咳嗽了一聲:“上麵風大,你不怕凍著?再不下來,我可把酒喝完了。”
頭頂寂靜無聲,隻有李再興自己的聲音在回響。
李再興搖了搖頭,將杯中酒一飲而盡,轉身搖搖擺擺的走了。不知是不是他忘了,玻璃酒瓶卻還在原處。過了好一會兒,黑暗中傳來兩個細不可聞的聲音。
“喝一杯?”
“算了吧,我們還不宜暴露行蹤。”
“可是,他已經知道了。”
“未必吧,也許是……詐我們。”
“這倒也有可能。”聲音頓了片刻,再次響起:“這個臭小子,什麽時候這麽有心機了。”
“有心機有什麽不好,都像你似的一根筋,能做什麽事。”
“我怎麽了,你那麽聰明,也沒見你幹成什麽大事。現在不是還指著我的弟子行事?”
“好啦,這個你也爭,不知道你這佛是怎麽修的,越修倒是火氣越大了。”
“我隻說是實話而已。”
李再興站在鍾樓下,倚著門柱,聽著上麵兩人的爭論,無聲的笑了。他曲起手指,敲了敲柱子,輕咳了一聲:“半個時辰啊,半個時候後,我來收拾。你們二位有什麽事要辦的話,也抓緊時間。”
說完,他背著手,晃晃悠悠的走了。
樓上沉默了良久,過了片刻,一個惱怒的聲音再次響起:“我們能有什麽事情要辦?這臭小子胡說八道什麽,一點也不知道尊師重道。這就是你教出來的好弟子?虧你還好意思誇得像朵花似的。”
“嗯,這小子什麽都好,就是這點不好。要不然我也不會說他塵緣未盡,讓他到塵世裏走一遭。”
。
不過,與皇家關係緊密的後果也很明顯,宮廷鬥爭的成與敗,往往意味著天與地的差別。韋皇後想學武則天做第二個女皇後,功敗垂成,成了韋庶人。楊洄本來很光明的前途頓時黯淡了許多。他當然不甘心,這也是他後來依附武惠妃,陷害太子李瑛三人的原因。
武惠妃的母親就出自楊家,如果李瑁能夠繼位,他的前途當然一片光明。可是天意弄人,他們費盡心機,除掉了太子李瑛,李瑁卻沒能成為太子,反倒被李亨占了一個大便宜。武惠妃不久身死,楊洄飛黃騰達的夢想也到此為止。
除了夢想破滅之外,楊洄還時刻處於恐懼之中。俗話說得好,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做了虧心事的楊洄怎麽可能沒有恐懼。武惠妃就沒能善終。在太子等人被害之後不久,她被三庶人的冤魂纏身,請了無數的高僧崇道做法事,也沒能救她,以至於病死。而天子後來也因為一念之差殺了三個兒子而後悔莫及,對始作俑者楊洄當然沒什麽好臉色。
楊洄始終生活在恐懼之中。現在李林甫派人告訴他,李瑛的女兒博平郡主和遊俠兒有來往,又同時出現在靖恭坊,而那個遊俠兒身份不明時,他本能的感到一陣寒意。
該來的,終於還是來了,在十三年的煎熬以後,終於逃不過上天的處罰。
此刻,楊洄說不上是一種什麽樣的感覺。恐懼自然是有的,但除了恐懼之外,他還有一絲釋然。
他知道李林甫不安好心,當年那件事,他楊洄是衝鋒陷陣的打手,而李林甫則是幕後主謀。如果李瑛的後人真要報仇,他李林甫肯定也是目標之一。也許前段時間他病了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現在來提醒他加強防範,也不完全是出於好意,更可能是將他作為誘餌,騙刺客上鉤。
盡管如此,楊洄還是不得不提高警惕。他怕死,他不想死。
“派人去菩提寺打探一下,這個叫李再興的遊俠兒究竟是怎麽回事。”
……
“把蟲娘送回宮裏的人,究竟是誰?”
李泌猶豫了好一會,見李再興不肯讓步,他才無可奈何的說道:“高力士。”
“高力士怎麽會幫我們的忙,而且這件事風險很大,但凡天子冷靜一點,就能發現其中的破綻。”
“高力士是天子最信任的人,而且……他也沒什麽風險,一旦遮掩不過去,他實話實說就是了。”李泌嘴角微挑,無聲的笑了起來,隻是笑容中多了幾分苦澀。“這是我當初的估量,隻是當預想成真的時候,我又覺得很悲哀。天子是最精明不過的人,現在居然這樣被瞞過,可見……”
“他老了。”李再興直截了當的說道:“任何一件事,不管多麽有趣,做了三十多年都會厭倦。更何況他的位置又那麽特殊,錯得再離譜,也不用他承擔後果。”
李再興想起不久之後的安史之亂,暗自苦笑,這算不算是對李隆基的懲罰?可是對他來說隻是顛沛流離,失去了皇位,成千上萬受到牽連,死於非命的百姓才是遭了無枉之災呢。
“你說得沒錯。”李泌覺得這個話題太沉重,也太容易遭惹是非,立刻回到了他們的主題上:“你準備怎麽做?”
“這個嘛,你就不要問了。”李再興站了起來:“用兵之妙,在乎一心,見機而作,待機而動,我現在也沒有成形的計劃,所以也沒法告訴你。不過,這段時間我不會再來找你了,省得給你和太子惹麻煩。”他頓了頓,又壞笑道:“為了你們的安全,我還要搞一下破壞。”
“什麽?”李泌一時不搞明白。
李再興大步出了門,揮手示意赫斯提婭跟上,主仆二人出了大門,李再興突然變了臉,飛起一腳,狠狠的踹在李家的大門立柱上。
在陸護驚訝的目光中,烏頭門的一根立柱轟然折斷,大門咯吱咯吱一陣亂響,傾了下來。
“你……”陸護又驚又怒,追上去就要揪住李再興。李再興哼了一聲,伸手撥開陸護,翻身上馬,揚長而去。陸護氣得破口大罵,李泌聞聲追了出來,看著搖搖晃晃的大門,明白了李再興的用意,卻也不由得爆了一句粗口:“混蛋,你故意的吧?”
……
回到菩提寺,李再興一個人登上了鍾樓,伏在欄杆上,看著李林甫的宅第出神。他向李泌詳細打聽了相關人等的情況,現在要從中找出一條線索,能讓他殺死楊洄而又不至於把自己牽連進去。隻有如此,他才有機會搞清楚自己的身世。
否則,他就像一葉浮萍,茫然無助的漂浮在這即將到來的亂世之中。
他不讓李泌給他出謀劃策,是因為他知道李泌不可能全心全意的為他謀劃。上一次是李泌沒有料到他會反撲,才讓他掌握了主動。這一次,李泌不會再給他機會。既然如此,他就不能把命給李泌。
命,隻能交到絕對放心的人手上,像這種三思二意的讀書人,他不能信任,也無法信任。
然而自己謀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他來說,最簡單的方法當然是提著大杆子,徑直闖到楊洄家去,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可是這樣一來,他除了逃出長安,從此隱姓埋名,浪跡江湖之外,沒有第二條出路。再想殺李林甫,怕是沒那麽容易了。
動腦筋,也是一門技術活啊,和練武一樣,這需要天賦。
雖然知道很難,李再興還是決定由自己操作。他不能一直依賴別人。
李再興在鍾樓上坐了很久,一直到夜幕降臨,華燈初上。
……
月堂之上,李林甫一人獨坐,對麵的廊下站著七個身著青衣的漢子,一個個負手而立,目不斜視。為首的正是曾去楊洄府通報的中年漢子。
李林甫剛剛得知,李再興去了蘭陵坊的韋府,又去了李泌家,離開李泌家的時候,他一腳踢壞了李泌家的大門。
聽到這個消息,李林甫情緒很平靜,一點反應也沒有。如今,他坐在這月堂之上,就像蜘蛛織好了天羅地網,攤開八足,坐在網中央,靜候獵物上鉤。當然,他也沒有閑著,他要把網織得更密,更結實,這樣才能抓住更大的獵物。李再興不過是一隻小飛蛾,看起來凶猛,其實不足為慮。真正讓他費心的是李泌,還有那個一直隱忍的太子。如果僅僅是為了李再興,他根本不需要費這麽大的力氣。
隻是不知為何,他心裏總有一些不安,不像以前那樣自信。他從來沒有在月堂沉思過這麽長的時候,現在已經坐了半天時間,卻依然無法抹去那一絲淡淡的惶恐,總覺得自己似乎漏掉了什麽。
是因為李泌這個神童,還是李再興那個神秘莫測的神僧師傅?
李騰空的身影出現在了月門外,李林甫忽然心情一振,招手示意李騰空進來,溫和的說道:“有事?”
“阿爹,沒幾天就是上巳節了,你的身子還不見好,是不是請菩提寺的高僧來做個法事?”
李林甫略作思索,微微頜首:“我也正有此意。騰空兒,這件事,就由你來操辦吧?”
……
伏在欄杆上的李再興忽然仰起頭,看著鍾樓的頂上,咳嗽了一聲:“上麵風大,你不怕凍著?再不下來,我可把酒喝完了。”
頭頂寂靜無聲,隻有李再興自己的聲音在回響。
李再興搖了搖頭,將杯中酒一飲而盡,轉身搖搖擺擺的走了。不知是不是他忘了,玻璃酒瓶卻還在原處。過了好一會兒,黑暗中傳來兩個細不可聞的聲音。
“喝一杯?”
“算了吧,我們還不宜暴露行蹤。”
“可是,他已經知道了。”
“未必吧,也許是……詐我們。”
“這倒也有可能。”聲音頓了片刻,再次響起:“這個臭小子,什麽時候這麽有心機了。”
“有心機有什麽不好,都像你似的一根筋,能做什麽事。”
“我怎麽了,你那麽聰明,也沒見你幹成什麽大事。現在不是還指著我的弟子行事?”
“好啦,這個你也爭,不知道你這佛是怎麽修的,越修倒是火氣越大了。”
“我隻說是實話而已。”
李再興站在鍾樓下,倚著門柱,聽著上麵兩人的爭論,無聲的笑了。他曲起手指,敲了敲柱子,輕咳了一聲:“半個時辰啊,半個時候後,我來收拾。你們二位有什麽事要辦的話,也抓緊時間。”
說完,他背著手,晃晃悠悠的走了。
樓上沉默了良久,過了片刻,一個惱怒的聲音再次響起:“我們能有什麽事情要辦?這臭小子胡說八道什麽,一點也不知道尊師重道。這就是你教出來的好弟子?虧你還好意思誇得像朵花似的。”
“嗯,這小子什麽都好,就是這點不好。要不然我也不會說他塵緣未盡,讓他到塵世裏走一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