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朱由校登基以來,遼東便是他的一塊心病。當聽說錦衣衛的密報,要比兵部的八百裏加急還要快上半天到一天時,朱由校就囑托駱思恭,要求他一旦接到遼東情報,無論早晚,一定要立即進宮呈報。並給了駱思恭一道諭旨,方便他半夜裏叫開宮門。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見皇帝如此重視遼東,駱思恭便把自己的親生兒子派到遼東擔任千戶,主持對建虜的情報工作。當他聽到遼東就要開戰時,更是不顧老邁,住到了錦衣衛衙門,時時刻刻等待著遼東軍情。
蒼天不負有心人,這天晚上,駱思恭終於接到了兒子的密報。他也來不及拆開細看,隻問了送信校尉,得知是撫順關大勝、錦衣衛立功甚大後,便匆匆忙忙的穿衣進宮……
弘德殿內,朱由校早已休息,但聽得遼東密報來了,還是起身召見駱思恭……
剛一見到皇上,駱思恭便跪倒賀喜,“恭喜皇上,皇上大喜,遼東熊廷弼大勝建虜於撫順關。”
“是嗎?”朱由校喜道,連忙接過密報。低頭一看,密保卻是密封好的。便驚詫的問道:“怎麽?駱愛卿沒有打開?”
駱思恭老臉一紅,暗罵自己沉不住氣,太過毛躁。卻奉承道:“微臣聽送信的校尉說是好消息後,便一心想著,要讓陛下親自打開密報,也好高興高興。便一路狂奔而來,路上還被巡城的官兵好一陣盤查呢。”駱思恭似真似假的抱怨了兩句,試圖讓皇上明白自己的忠心。
“愛卿到時有心。”朱由校誇獎了一句,就想伸手撕開密報。可就在這時,朱由校的心卻不由自主的狂跳起來。後世看過的一個電視劇片段卻浮現在麵前……
大堂上,信使把前線戰敗的消息告訴了官員,官員卻罵道:“這是給皇上的奏章,是我能收的嗎?是你能在大街上嚷嚷的嗎?”打了信使一頓,又派人拿了奏章,一路敲鑼打鼓,說是前線大勝。就這樣,把這封戰敗的奏章當成了戰勝的捷報送了上去……
朱由校不敢多想,眼一閉、心一狠,‘撕拉’一聲就撕開了信封,用顫抖著的手取出密報細看。隻見抬頭上寫著,卑職遼東千戶駱呈報錦衣衛都督親啟,三月十一日,建虜酋老奴,親自帶兵攻撫順關,被我軍擊潰,斬獲無數……
朱由校這才鬆了口氣,卻現自己的手上早已是汗津津的了。不由得苦笑一聲,自我解嘲的嘟嚕道:“我還真是被曆史上的明軍戰績給嚇怕了……”
駱思恭站在下麵,隱約聽到皇上嘀咕了一句,卻沒有聽清楚,一顆心頓時就提了起來。幸虧,皇上麵色安寧、嘴角還掛著絲絲笑意,不像是怒,這才靜下心了,等待皇上話……
朱由校快的瀏覽完密報,卻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是真的。皇太極,這麽牛逼的人物都沒生擒了?這也太沒有天理了?如果他被抓了,那小玉兒怎麽辦?誰來安慰那如饑似渴的孝莊太後?多爾袞嗎?會不會太小了,還沒育成熟?……
朱由校浮想翩翩,心情頓時好了起來,不管這皇太極是真的假的,他都是滿洲人的重要人物。不過,量那熊廷弼也不敢如此冒功……
“駱愛卿,這駱養性是你的兒子吧?”朱由校笑吟吟的問道:“朕記得,他去遼東前,曾召見過他。”
“正是犬子,”見皇上心情大好,又特意提起自己兒子。駱思恭又驚又喜,連忙奏道:“犬子忠君心切,強力要求去遼東。臣拗不過他,隻好派他前去,也不知他能否勝任……”
駱思恭以退為進,想幫自己的兒子表表功,卻被朱由校笑著打斷了。
“犬子?不,駱愛卿以後可不許如此自謙,這駱養性應當是虎子才對。”朱由校笑吟吟的講密報遞給駱思恭,“你也看看,這分明是虎父無犬子嘛。”
聽得皇上親口誇獎,駱思恭的老臉頓時綻開成了一朵菊花。忙不迭的接過密報細瞧,不料,卻也愣住了……
隻見密報上寫著,錦衣衛率先現撫順關守將孫成功私通建虜,就在孫成功派獨子前往建虜為人質時,將其子孫有光抓獲。
此後,駱養性和遼東經略熊廷弼商議,以孫有光為質,脅迫孫成功反水,先將建虜大將莽古爾泰、皇太極誘入城中抓獲,又在城門處設下埋伏,射死建虜大將舒爾哈齊。至於熊廷弼如何以自身為誘餌,引得莽古爾泰和皇太極立功心切,冒險入城,更是寫的十分詳細。
在密報的最後,還按照慣例,附上了厚厚的一份立功人員名單,好讓皇上和兵部報上了的對照……
見兒子立此大功,前途有望,駱思恭高興壞了。想起自己是在皇上麵前,連忙跪倒奏道:“小兒邀天之幸,能立此大功,全是陛下恩典。臣代小兒謝過陛下。”虧得他還記得,皇上親口諭旨,不許他再說‘犬子’二字,用了比較好聽些的‘小兒’代替。
“愛卿過謙了。還是起來說話吧。”打了勝仗,朱由校也很高興。見駱思恭還在貶低自己的兒子,便搖搖頭,道:“大臣立了功,是自己用心辦差,是自己的功勞。怎能說是朕的恩典呢?不要再幫朕貼金了。”又隨口教訓道:“愛卿在衙門裏辦差,也要牢記,下屬立下大功,也是你做上司的領導有方,可不許嫉賢妒能,壞了朕的大事。”
駱思恭心中一凜,忙低頭應道:“陛下教訓的是,臣不敢以私廢公。”
敲打了駱思恭兩句,朱由校也不為己甚,安慰道:“愛卿放心,駱養性能力如此出眾,朕日後必要大用。”
駱思恭心中大定,連忙謝了恩。卻又說道:“臣剛才所說,小兒立功是陛下恩典,並無虛言。”說罷,就給皇上解釋道:“小兒趕赴遼東前,幸得陛下召見,陛下曾降下聖諭,要擒殺叛將李永芳……”說著,駱思恭便停了一下,偷看皇上臉色。
“李永芳?”朱由校一愣,想起密報上所說,正是這李永芳陪同莽古爾泰和皇太極進撫順關的,也被一同拿下。便笑道:“這次李永芳自投羅網,令郎也算是完成任務了。等到了明日,朕就下旨嘉獎。”自以為駱思恭是在表功,朱由校便笑道:“愛卿可不要太心急啊。”
“陛下,臣該死。”見皇上並沒有意識到其中漏洞,駱思恭一咬牙,卻跪了下來,奏道:“陛下親口諭旨,說是對李永芳格殺勿論。臣卻從中做了手腳,吩咐小兒,對李永芳進行監視。”說罷,叩頭道:“臣擅改聖旨,實在該死,請陛下降罪。”
“哦~~”朱由校拉長聲音哦了一聲,臉頓時便拉了下來。他自己得位不正,一直都是做賊心虛,再加上前世身世,最恨別人對自己不敬。也虧得朱由校還記得駱養性的功勞,才沒有當即作。
見皇上語氣不善,駱思恭更是頭都不敢抬,繼續叩道:“小兒趕赴遼東就職後,就分派人手,意圖誅殺李永芳。不料卻現李永芳已成了建虜諜報頭目,專職收買我方將領。臣為了能從中打探些消息,便吩咐小兒,讓他對李永芳以監視、滲透為主。如今,李永芳在撫順關被捉,小兒也不敢自專,特意在密報上寫明,請罪臣拿主意。”
駱思恭連連叩頭,額頭上已滲出點點血跡,卻還是不敢停下來。見此情狀,朱由校卻置若罔聞,隻是取了密報細看,好不容易才從中現了駱養性問如何處置李永芳和孫成功的一段話……
“夠了,不要再磕了。”朱由校冷冷的斥道。
駱思恭鬆了口氣,這才停了下來,卻覺得頭暈眼花、耳朵嗡嗡作響,知道剛才磕頭磕的太猛了,忙用力的咬了下舌尖,讓腦子清醒了一下……
駱思恭本想借著皇上高興,以駱養性立功都是皇上指點的名義,把自己父子兩人抗旨不尊的罪名輕輕化去。卻不想皇上反應如此之大,心中不由的生出一股悔意,卻不敢再有何舉措,隻得老老實實的跪在那裏,等候皇上落……
朱由校心中明白,駱思恭這樣做是對的。畢竟自己,下令誅殺李永芳也隻是想借機震懾後人,不讓這臨陣投敵之事再次生;而駱思恭的做法則是出於一個情報頭目的本能,兩者並無錯對優劣之分。可是,不管是出於敲打駱思恭的目的也好,還是因為自己的心結難解也好,朱由校都想讓駱思恭明白,錦衣衛隻是皇帝的一條狗,是自己養的一條狗……
“駱思恭,你可知道你錯在何處?”朱由校冷冷的問道。
“罪臣不該私改聖諭。”駱思恭耷拉著頭回道。
“不,是你忘了自己的本分。”朱由校一字一頓的說道,雙眼更是死死地盯住駱思恭不放。
“罪臣,罪臣冤枉啊。”駱思恭大驚失色,連忙叩頭道:“罪臣不敢有非分之想,罪臣對皇上可是一片忠心啊。陛下……”
“你還狡辯,”朱由校冷冷的打斷了駱思恭,斥責道:“臨機決斷,那是外臣的本分,可不是錦衣衛的本分……”
駱思恭一下便僵在了那裏,耳邊不停的傳來皇上的斥責,“……錦衣衛是什麽,是朕的一把刀,一切都要依照朕的旨意行事。如是事態緊急,需要你駱思恭臨機決斷,朕也不是不明是非之人。可你卻時常能進宮見朕,卻一直守口如瓶、把朕蒙在鼓裏,朕又豈能饒你。”
“來人,把駱思恭拖下去,重責二十,讓他長點記性。”
隨著皇上的處罰出口,駱思恭終於鬆了口氣,掙紮著謝了恩,便被小黃門給拖了出去……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見皇帝如此重視遼東,駱思恭便把自己的親生兒子派到遼東擔任千戶,主持對建虜的情報工作。當他聽到遼東就要開戰時,更是不顧老邁,住到了錦衣衛衙門,時時刻刻等待著遼東軍情。
蒼天不負有心人,這天晚上,駱思恭終於接到了兒子的密報。他也來不及拆開細看,隻問了送信校尉,得知是撫順關大勝、錦衣衛立功甚大後,便匆匆忙忙的穿衣進宮……
弘德殿內,朱由校早已休息,但聽得遼東密報來了,還是起身召見駱思恭……
剛一見到皇上,駱思恭便跪倒賀喜,“恭喜皇上,皇上大喜,遼東熊廷弼大勝建虜於撫順關。”
“是嗎?”朱由校喜道,連忙接過密報。低頭一看,密保卻是密封好的。便驚詫的問道:“怎麽?駱愛卿沒有打開?”
駱思恭老臉一紅,暗罵自己沉不住氣,太過毛躁。卻奉承道:“微臣聽送信的校尉說是好消息後,便一心想著,要讓陛下親自打開密報,也好高興高興。便一路狂奔而來,路上還被巡城的官兵好一陣盤查呢。”駱思恭似真似假的抱怨了兩句,試圖讓皇上明白自己的忠心。
“愛卿到時有心。”朱由校誇獎了一句,就想伸手撕開密報。可就在這時,朱由校的心卻不由自主的狂跳起來。後世看過的一個電視劇片段卻浮現在麵前……
大堂上,信使把前線戰敗的消息告訴了官員,官員卻罵道:“這是給皇上的奏章,是我能收的嗎?是你能在大街上嚷嚷的嗎?”打了信使一頓,又派人拿了奏章,一路敲鑼打鼓,說是前線大勝。就這樣,把這封戰敗的奏章當成了戰勝的捷報送了上去……
朱由校不敢多想,眼一閉、心一狠,‘撕拉’一聲就撕開了信封,用顫抖著的手取出密報細看。隻見抬頭上寫著,卑職遼東千戶駱呈報錦衣衛都督親啟,三月十一日,建虜酋老奴,親自帶兵攻撫順關,被我軍擊潰,斬獲無數……
朱由校這才鬆了口氣,卻現自己的手上早已是汗津津的了。不由得苦笑一聲,自我解嘲的嘟嚕道:“我還真是被曆史上的明軍戰績給嚇怕了……”
駱思恭站在下麵,隱約聽到皇上嘀咕了一句,卻沒有聽清楚,一顆心頓時就提了起來。幸虧,皇上麵色安寧、嘴角還掛著絲絲笑意,不像是怒,這才靜下心了,等待皇上話……
朱由校快的瀏覽完密報,卻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是真的。皇太極,這麽牛逼的人物都沒生擒了?這也太沒有天理了?如果他被抓了,那小玉兒怎麽辦?誰來安慰那如饑似渴的孝莊太後?多爾袞嗎?會不會太小了,還沒育成熟?……
朱由校浮想翩翩,心情頓時好了起來,不管這皇太極是真的假的,他都是滿洲人的重要人物。不過,量那熊廷弼也不敢如此冒功……
“駱愛卿,這駱養性是你的兒子吧?”朱由校笑吟吟的問道:“朕記得,他去遼東前,曾召見過他。”
“正是犬子,”見皇上心情大好,又特意提起自己兒子。駱思恭又驚又喜,連忙奏道:“犬子忠君心切,強力要求去遼東。臣拗不過他,隻好派他前去,也不知他能否勝任……”
駱思恭以退為進,想幫自己的兒子表表功,卻被朱由校笑著打斷了。
“犬子?不,駱愛卿以後可不許如此自謙,這駱養性應當是虎子才對。”朱由校笑吟吟的講密報遞給駱思恭,“你也看看,這分明是虎父無犬子嘛。”
聽得皇上親口誇獎,駱思恭的老臉頓時綻開成了一朵菊花。忙不迭的接過密報細瞧,不料,卻也愣住了……
隻見密報上寫著,錦衣衛率先現撫順關守將孫成功私通建虜,就在孫成功派獨子前往建虜為人質時,將其子孫有光抓獲。
此後,駱養性和遼東經略熊廷弼商議,以孫有光為質,脅迫孫成功反水,先將建虜大將莽古爾泰、皇太極誘入城中抓獲,又在城門處設下埋伏,射死建虜大將舒爾哈齊。至於熊廷弼如何以自身為誘餌,引得莽古爾泰和皇太極立功心切,冒險入城,更是寫的十分詳細。
在密報的最後,還按照慣例,附上了厚厚的一份立功人員名單,好讓皇上和兵部報上了的對照……
見兒子立此大功,前途有望,駱思恭高興壞了。想起自己是在皇上麵前,連忙跪倒奏道:“小兒邀天之幸,能立此大功,全是陛下恩典。臣代小兒謝過陛下。”虧得他還記得,皇上親口諭旨,不許他再說‘犬子’二字,用了比較好聽些的‘小兒’代替。
“愛卿過謙了。還是起來說話吧。”打了勝仗,朱由校也很高興。見駱思恭還在貶低自己的兒子,便搖搖頭,道:“大臣立了功,是自己用心辦差,是自己的功勞。怎能說是朕的恩典呢?不要再幫朕貼金了。”又隨口教訓道:“愛卿在衙門裏辦差,也要牢記,下屬立下大功,也是你做上司的領導有方,可不許嫉賢妒能,壞了朕的大事。”
駱思恭心中一凜,忙低頭應道:“陛下教訓的是,臣不敢以私廢公。”
敲打了駱思恭兩句,朱由校也不為己甚,安慰道:“愛卿放心,駱養性能力如此出眾,朕日後必要大用。”
駱思恭心中大定,連忙謝了恩。卻又說道:“臣剛才所說,小兒立功是陛下恩典,並無虛言。”說罷,就給皇上解釋道:“小兒趕赴遼東前,幸得陛下召見,陛下曾降下聖諭,要擒殺叛將李永芳……”說著,駱思恭便停了一下,偷看皇上臉色。
“李永芳?”朱由校一愣,想起密報上所說,正是這李永芳陪同莽古爾泰和皇太極進撫順關的,也被一同拿下。便笑道:“這次李永芳自投羅網,令郎也算是完成任務了。等到了明日,朕就下旨嘉獎。”自以為駱思恭是在表功,朱由校便笑道:“愛卿可不要太心急啊。”
“陛下,臣該死。”見皇上並沒有意識到其中漏洞,駱思恭一咬牙,卻跪了下來,奏道:“陛下親口諭旨,說是對李永芳格殺勿論。臣卻從中做了手腳,吩咐小兒,對李永芳進行監視。”說罷,叩頭道:“臣擅改聖旨,實在該死,請陛下降罪。”
“哦~~”朱由校拉長聲音哦了一聲,臉頓時便拉了下來。他自己得位不正,一直都是做賊心虛,再加上前世身世,最恨別人對自己不敬。也虧得朱由校還記得駱養性的功勞,才沒有當即作。
見皇上語氣不善,駱思恭更是頭都不敢抬,繼續叩道:“小兒趕赴遼東就職後,就分派人手,意圖誅殺李永芳。不料卻現李永芳已成了建虜諜報頭目,專職收買我方將領。臣為了能從中打探些消息,便吩咐小兒,讓他對李永芳以監視、滲透為主。如今,李永芳在撫順關被捉,小兒也不敢自專,特意在密報上寫明,請罪臣拿主意。”
駱思恭連連叩頭,額頭上已滲出點點血跡,卻還是不敢停下來。見此情狀,朱由校卻置若罔聞,隻是取了密報細看,好不容易才從中現了駱養性問如何處置李永芳和孫成功的一段話……
“夠了,不要再磕了。”朱由校冷冷的斥道。
駱思恭鬆了口氣,這才停了下來,卻覺得頭暈眼花、耳朵嗡嗡作響,知道剛才磕頭磕的太猛了,忙用力的咬了下舌尖,讓腦子清醒了一下……
駱思恭本想借著皇上高興,以駱養性立功都是皇上指點的名義,把自己父子兩人抗旨不尊的罪名輕輕化去。卻不想皇上反應如此之大,心中不由的生出一股悔意,卻不敢再有何舉措,隻得老老實實的跪在那裏,等候皇上落……
朱由校心中明白,駱思恭這樣做是對的。畢竟自己,下令誅殺李永芳也隻是想借機震懾後人,不讓這臨陣投敵之事再次生;而駱思恭的做法則是出於一個情報頭目的本能,兩者並無錯對優劣之分。可是,不管是出於敲打駱思恭的目的也好,還是因為自己的心結難解也好,朱由校都想讓駱思恭明白,錦衣衛隻是皇帝的一條狗,是自己養的一條狗……
“駱思恭,你可知道你錯在何處?”朱由校冷冷的問道。
“罪臣不該私改聖諭。”駱思恭耷拉著頭回道。
“不,是你忘了自己的本分。”朱由校一字一頓的說道,雙眼更是死死地盯住駱思恭不放。
“罪臣,罪臣冤枉啊。”駱思恭大驚失色,連忙叩頭道:“罪臣不敢有非分之想,罪臣對皇上可是一片忠心啊。陛下……”
“你還狡辯,”朱由校冷冷的打斷了駱思恭,斥責道:“臨機決斷,那是外臣的本分,可不是錦衣衛的本分……”
駱思恭一下便僵在了那裏,耳邊不停的傳來皇上的斥責,“……錦衣衛是什麽,是朕的一把刀,一切都要依照朕的旨意行事。如是事態緊急,需要你駱思恭臨機決斷,朕也不是不明是非之人。可你卻時常能進宮見朕,卻一直守口如瓶、把朕蒙在鼓裏,朕又豈能饒你。”
“來人,把駱思恭拖下去,重責二十,讓他長點記性。”
隨著皇上的處罰出口,駱思恭終於鬆了口氣,掙紮著謝了恩,便被小黃門給拖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