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努爾哈赤三
阿敏頓時便沉默下來。
這一年來,大明的新軍可謂是遼東戰場上最耀眼的軍隊了。自新軍成軍起,便以大小不等的小股軍隊連續出擊。除了襲擾哨所、糧隊外,還不停的攻擊村莊,焚燒糧田,令金國上下苦不堪言。
努爾哈赤雖然組織了幾次圍剿,也剿滅了幾支小分隊,可並沒有讓新軍退縮。相反,新軍在遼東經略府的指揮下,又做出了一係列報複。活動頻率,更是與日俱增。
“媽的,”阿敏狠狠地唾了一口,“那個新軍,簡直都不像漢人的軍隊。就是我大金的勇士,也未必有他們會藏……”
阿敏帶兵追繳過幾次,對新軍的最大印象就是會藏。也難怪,明時的東北到處都是冰山雪地,到處都是老林子,隨處可藏。而那些新軍士卒,走的又是精兵路線,自然訓練過如何在野外生存。
不過,新軍士卒能在野外戰而不亂,卻還是政治思想教育和那些文書的功勞。
見屋子裏的氣氛凝重起來,代善急忙向何和理問道:“……那第三勝又是什麽呢?”
何和理尷尬一笑,接著說道:“其三,蒙古人戰力不強,隻和明人相當,遠不我大金精銳。
自明蒙停戰,雙方軍隊便迅速衰敗下去。明人是文人掌權,不想讓武人做大。而蒙古人則是貴族腐化,對牧民盤剝甚重,卻不願整理軍備。
前些年,明人的戰力我們已經見識過了。而明人和蒙古人對峙二百多年,卻一直不分上下。由此可見,蒙古人的戰力是如何底下……”
努爾哈赤微微頷首,“不錯,蒙古人能縱橫草原,壓製我女真,隻是憑著人多而已。前些年,我們容他、忍他,也隻是因為他們人多而已。至於蒙古人的戰力,我們在場的都見識過了……”
眾人一愣,卻哈哈大笑。在場的幾位,無不是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和蒙古人的交戰,也都經曆過幾回。對蒙古人的戰力,還真看不上眼……
“也真是的,”扈爾漢手撫胡須,哈哈笑道:“蒙古人和明人作戰,靠的是騎兵來去如風。和我們作戰,卻靠的是人多。這成吉思汗的子孫,怎麽淪落到如此地步?”
此言一出,眾人又哄堂大笑起來。
過了半晌,何和理才忍住笑,繼續說道:“正是有了這三點,我大金必能取勝。即便是林丹汗再有能耐,也不過一個不敗不勝之局。而林丹汗一旦無功而返,其威信必定大損,草原上也會亂上一陣子。
到那時,我大金正可上下其手,趁機經略草原。”
扈爾漢微微沉吟了一下,“如果林丹汗驅逐兵將,強行進攻的話……”
何和理卻笑了,“林丹汗到是能這樣想,可他手下的台吉又有哪個願意兵力受損?至於內喀爾喀人和科爾沁人,更是不願部族受損。[.超多好看小說]說不定,林丹汗命令一下,蒙古大軍便崩潰了……”
扈爾漢一怔,卻醒悟過來。如今的蒙古人,已經和二百年前大元不同,他們更像是一支部落聯軍。而林丹汗,卻隻是實力最強的一個盟主而已。
說服了扈爾漢,何和理卻有點遲疑,“如今的關鍵,倒是明人了。卻不知,明人是否能夠上當,給後金抽調兵馬的機會……”
“等一會兒,我就立即出發,向熊廷弼輸誠。”代善當機立斷。
“到時,大貝勒不妨把態度放軟些;銀子多撒些,蒙古人的兵力再誇大些……”何和理支招道,“而最重要的,就是讓明人相信,蒙古人來勢洶洶,我大金難以支撐。隻有這樣,才能讓明人放鬆警惕,抱有坐山觀虎鬥的心態,坐看我們抽調兵力。”
代善忙抱拳道:“……謹受教。”
努爾哈赤微微頷首,卻又道:“何和理所言,可謂真知灼見。隻不過,卻遺漏了一點。此點關係甚大,可謂我大金和察哈爾一戰的勝負手。”
何和理一怔,連忙應道:“大汗請講。”
“紅黃教之爭,”努爾哈赤淡淡一笑,“自林丹汗改信紅教,蒙古各部便上下離心。而紅教和黃教的爭端,也日益加劇。”
何和理眼前一亮,“大汗的意思是說,利用紅教和黃教的爭端,擊垮林丹汗?”
努爾哈赤重重的點了點頭,“對,”見其他人尚不明白,努爾哈赤便解釋道:“如今,我大金信奉的也是黃教,內喀爾喀人和科爾沁人信奉的也是黃教。實際上,蒙古的大部分部落信奉的都是黃教。隻有察哈爾和幾個小部落信奉的是紅教。
即便是察哈爾,他們的部眾也都是剛剛改信,而且是在林丹汗的逼迫下強行改信。”
阿敏還是有點不明白,“這信教,和打仗有什麽關係?”
“當然有關係,”努爾哈赤哈哈大笑,“甚至上,關係大著呢。”
何和理連忙幫著解釋,“此次林丹汗攻打我們,說的理由是草原大旱,為全體蒙古人找活路。這樣一來,就讓蒙古各部同仇敵愾,視我大金為敵。即便是那些和我們較好的台吉,也無法和我們聯合。否則,他們就會被蒙古人罵做是叛徒。
可大汗的意思,則是打出黃教旗號,混淆視聽,從而瓦解蒙古聯軍。”
努爾哈赤得意的一笑,接口道:“林丹汗無道,擅自改信異教,致使長生天大怒,降下災害。可林丹汗卻不幡然悔悟,又驅逐黃教信徒,使他們相互攻伐,可謂罪大惡極。我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篤信佛主,願為黃教護法,驅逐邪惡,使佛爺的光輝,繼續照耀在大草原上。”
眾人一怔,連忙在何和理的帶領下跪倒,“大汗篤信佛主,當為黃教護法,驅逐邪惡……”
努爾哈赤仰天長笑,當初,他起兵反明,用的是七大恨誓天,用仇恨聚集部眾。隨後數年,他不斷排漢、仇漢、屠殺漢人,實際是為了強化部眾的凝聚力。
可同樣的招數對待漢人行,對付蒙古人就不行。因此,他就撩出了宗教手段,聲稱要為黃教護法。把原本的蒙金之爭,化作紅黃兩教的宗教之爭。以此來分化蒙古,孤立林丹汗……
而在真實的曆史上,努爾哈赤就是靠著屠殺漢人,來聚集人心,最終打造了一個新的民族――滿族。到了皇太極即位之後,改變後金仇漢政策時,原本人口稠密,漢人眾多的遼東,已經完全沒有了漢人。而滿族,卻已經凝聚成了一個新興民族。
在滿清的二百多年裏,東北已經沒有了原生原長的漢人。而如今的遼東漢人,都是清朝末年闖關東以後的移民了。
自春秋時的燕國算起,漢人已經在遼東生長延續了數千年。可在滿清的極大武功下,卻消失的無影無蹤……
阿敏頓時便沉默下來。
這一年來,大明的新軍可謂是遼東戰場上最耀眼的軍隊了。自新軍成軍起,便以大小不等的小股軍隊連續出擊。除了襲擾哨所、糧隊外,還不停的攻擊村莊,焚燒糧田,令金國上下苦不堪言。
努爾哈赤雖然組織了幾次圍剿,也剿滅了幾支小分隊,可並沒有讓新軍退縮。相反,新軍在遼東經略府的指揮下,又做出了一係列報複。活動頻率,更是與日俱增。
“媽的,”阿敏狠狠地唾了一口,“那個新軍,簡直都不像漢人的軍隊。就是我大金的勇士,也未必有他們會藏……”
阿敏帶兵追繳過幾次,對新軍的最大印象就是會藏。也難怪,明時的東北到處都是冰山雪地,到處都是老林子,隨處可藏。而那些新軍士卒,走的又是精兵路線,自然訓練過如何在野外生存。
不過,新軍士卒能在野外戰而不亂,卻還是政治思想教育和那些文書的功勞。
見屋子裏的氣氛凝重起來,代善急忙向何和理問道:“……那第三勝又是什麽呢?”
何和理尷尬一笑,接著說道:“其三,蒙古人戰力不強,隻和明人相當,遠不我大金精銳。
自明蒙停戰,雙方軍隊便迅速衰敗下去。明人是文人掌權,不想讓武人做大。而蒙古人則是貴族腐化,對牧民盤剝甚重,卻不願整理軍備。
前些年,明人的戰力我們已經見識過了。而明人和蒙古人對峙二百多年,卻一直不分上下。由此可見,蒙古人的戰力是如何底下……”
努爾哈赤微微頷首,“不錯,蒙古人能縱橫草原,壓製我女真,隻是憑著人多而已。前些年,我們容他、忍他,也隻是因為他們人多而已。至於蒙古人的戰力,我們在場的都見識過了……”
眾人一愣,卻哈哈大笑。在場的幾位,無不是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和蒙古人的交戰,也都經曆過幾回。對蒙古人的戰力,還真看不上眼……
“也真是的,”扈爾漢手撫胡須,哈哈笑道:“蒙古人和明人作戰,靠的是騎兵來去如風。和我們作戰,卻靠的是人多。這成吉思汗的子孫,怎麽淪落到如此地步?”
此言一出,眾人又哄堂大笑起來。
過了半晌,何和理才忍住笑,繼續說道:“正是有了這三點,我大金必能取勝。即便是林丹汗再有能耐,也不過一個不敗不勝之局。而林丹汗一旦無功而返,其威信必定大損,草原上也會亂上一陣子。
到那時,我大金正可上下其手,趁機經略草原。”
扈爾漢微微沉吟了一下,“如果林丹汗驅逐兵將,強行進攻的話……”
何和理卻笑了,“林丹汗到是能這樣想,可他手下的台吉又有哪個願意兵力受損?至於內喀爾喀人和科爾沁人,更是不願部族受損。[.超多好看小說]說不定,林丹汗命令一下,蒙古大軍便崩潰了……”
扈爾漢一怔,卻醒悟過來。如今的蒙古人,已經和二百年前大元不同,他們更像是一支部落聯軍。而林丹汗,卻隻是實力最強的一個盟主而已。
說服了扈爾漢,何和理卻有點遲疑,“如今的關鍵,倒是明人了。卻不知,明人是否能夠上當,給後金抽調兵馬的機會……”
“等一會兒,我就立即出發,向熊廷弼輸誠。”代善當機立斷。
“到時,大貝勒不妨把態度放軟些;銀子多撒些,蒙古人的兵力再誇大些……”何和理支招道,“而最重要的,就是讓明人相信,蒙古人來勢洶洶,我大金難以支撐。隻有這樣,才能讓明人放鬆警惕,抱有坐山觀虎鬥的心態,坐看我們抽調兵力。”
代善忙抱拳道:“……謹受教。”
努爾哈赤微微頷首,卻又道:“何和理所言,可謂真知灼見。隻不過,卻遺漏了一點。此點關係甚大,可謂我大金和察哈爾一戰的勝負手。”
何和理一怔,連忙應道:“大汗請講。”
“紅黃教之爭,”努爾哈赤淡淡一笑,“自林丹汗改信紅教,蒙古各部便上下離心。而紅教和黃教的爭端,也日益加劇。”
何和理眼前一亮,“大汗的意思是說,利用紅教和黃教的爭端,擊垮林丹汗?”
努爾哈赤重重的點了點頭,“對,”見其他人尚不明白,努爾哈赤便解釋道:“如今,我大金信奉的也是黃教,內喀爾喀人和科爾沁人信奉的也是黃教。實際上,蒙古的大部分部落信奉的都是黃教。隻有察哈爾和幾個小部落信奉的是紅教。
即便是察哈爾,他們的部眾也都是剛剛改信,而且是在林丹汗的逼迫下強行改信。”
阿敏還是有點不明白,“這信教,和打仗有什麽關係?”
“當然有關係,”努爾哈赤哈哈大笑,“甚至上,關係大著呢。”
何和理連忙幫著解釋,“此次林丹汗攻打我們,說的理由是草原大旱,為全體蒙古人找活路。這樣一來,就讓蒙古各部同仇敵愾,視我大金為敵。即便是那些和我們較好的台吉,也無法和我們聯合。否則,他們就會被蒙古人罵做是叛徒。
可大汗的意思,則是打出黃教旗號,混淆視聽,從而瓦解蒙古聯軍。”
努爾哈赤得意的一笑,接口道:“林丹汗無道,擅自改信異教,致使長生天大怒,降下災害。可林丹汗卻不幡然悔悟,又驅逐黃教信徒,使他們相互攻伐,可謂罪大惡極。我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篤信佛主,願為黃教護法,驅逐邪惡,使佛爺的光輝,繼續照耀在大草原上。”
眾人一怔,連忙在何和理的帶領下跪倒,“大汗篤信佛主,當為黃教護法,驅逐邪惡……”
努爾哈赤仰天長笑,當初,他起兵反明,用的是七大恨誓天,用仇恨聚集部眾。隨後數年,他不斷排漢、仇漢、屠殺漢人,實際是為了強化部眾的凝聚力。
可同樣的招數對待漢人行,對付蒙古人就不行。因此,他就撩出了宗教手段,聲稱要為黃教護法。把原本的蒙金之爭,化作紅黃兩教的宗教之爭。以此來分化蒙古,孤立林丹汗……
而在真實的曆史上,努爾哈赤就是靠著屠殺漢人,來聚集人心,最終打造了一個新的民族――滿族。到了皇太極即位之後,改變後金仇漢政策時,原本人口稠密,漢人眾多的遼東,已經完全沒有了漢人。而滿族,卻已經凝聚成了一個新興民族。
在滿清的二百多年裏,東北已經沒有了原生原長的漢人。而如今的遼東漢人,都是清朝末年闖關東以後的移民了。
自春秋時的燕國算起,漢人已經在遼東生長延續了數千年。可在滿清的極大武功下,卻消失的無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