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發往馬尼拉的一封信


    “他們穿著絲綢製作的衣服,在寬闊明亮的大房間裏召開著會議。(.無彈窗廣告)在發言時,他們個個彬彬有禮,表現貴族涵養。而且,他們所討論的問題,也和道德、人民有關。完全不像尼德蘭鄉巴佬(荷蘭)的議會那樣,充滿了金錢、權利等嘔人的暴發戶味道。”


    “不過,在會議結束後,帶我進入會場的徐,也就是這個偉大帝國的首相,竟然向我表示了歉意,對會議過程***現的一個小插曲道歉。徐說,這是這個國度第一次召開類似的會議,以至於有些不懂禮貌的人擾亂會場。”


    “我乘機問起會議的一些情況。據徐講,召開這個會議是他們的皇帝陛下的創舉,為的是和他們的貴族共同統治這個國家。而這次會議的目的,卻是因為那些可惡的紅毛夷,哦,他們稱紅毛夷為荷蘭,指的就是你我都十分厭惡的那個國度――荷蘭共和國。紅毛夷乘著這個國家的皇帝不注意,占領了澎湖,結果觸怒了皇帝。皇帝下令,要征發數百萬計的士兵,將荷蘭共和國的人全部消滅。”


    “數百萬計的軍隊?親愛的朋友,你應當明白我的驚訝。想當初,我們為了征服這個國家,準備用一萬到一萬二千士兵來執行計劃,還煞有其事的給國王寫信。如今想起來,那是多麽的可笑。”


    胡安伏在案幾上,用鵝毛筆在大明出產的紙上寫著給馬尼拉總督桑德的書信。大明出產的紙確實好用,可胡安心中卻突然感到有些不安。


    “親愛的朋友,我不敢相信,這樣一支龐大的軍隊南下,帶給我們的將是什麽?難道是曆史學家預言的黃禍?願上帝保佑我們。”


    “在這一刻,我是多麽的慶幸,我們在東南亞的領土隻有小小的馬尼拉。(.好看的小說)其他的殖民地都在葡萄牙人手中,願上帝保佑他們。”


    “不過,親愛的朋友,我突然有個有趣想法,我們是否可以和這個龐大的國家聯合起來。隻要他們保證我們的利益,給我們商業獨占權,我們就幫他對付尼德蘭人、對付不列顛人、甚至是葡萄牙人。”


    和利瑪竇、龍華民等傳教士不同,胡安是個西班牙籍的傳教士,並不屬於葡萄牙支持的教會,哪怕在1580年,西班牙已經和葡萄牙合並為一個國家。


    胡安北上是帶有馬尼拉總督桑德的使命的。


    由於尼德蘭北部地區在1581年脫離了西班牙,並成立了一個所謂的荷蘭共和國,西班牙就開始受到來自原先屬地的商業競爭。成千上萬的荷蘭商人,駕駛著大大小小的船隻,在世界範圍內和西班牙人進行著競爭。


    更可怕的是,由於國王的一次愚蠢行動,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在1588年遠征英格蘭時受到了覆滅性的打擊。為了應付來自不列顛、荷蘭等國家的挑戰,西班牙王室迫切需求新的支持。而信奉耶穌的徐成為大明首相的消息,促成了胡安的北上北上。


    胡安寫好了書信,準備把它裝訂起來。可突然,胡安好像想到了什麽,又鋪開紙張,接著寫了一段話。


    “親愛的朋友,在昨天的會場上,我還遇見了一個奇怪的少年。這個少年自稱叫王燕,卻十分熟悉歐洲。而且,我們的那個好兄弟徐,對他十分的恭敬。我懷疑這個少年是這個國家的王室成員,是有繼承權的那種。”


    “因此,我有了個十分有趣的想法,我們是否可以將王室的公主嫁給這個王燕,然後再幫助他登上王位。這樣,大明的下一代國王,將會有我們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的血統,特拉斯塔馬拉家族將統治這個國家,並間接的統治著他眾多的屬國。我們當初製定的那個吞並明國的計劃,將會得到真正實施。”


    胡安還想繼續寫下去,門外卻傳來了腳步聲。一個恭謹的聲音隨即在外麵響起,“神父,徐保祿兄弟來了。”


    胡安這才想起,自己昨天已經和徐保祿、還有那個叫王燕的少年有約在先,忙道:“請保祿兄弟稍候,我馬上就到。”


    胡安取出一個匣子,將書信認真的疊好後,放了進去。然後整理了一下衣冠,掛上最和煦的笑容,走出了房屋。


    “願上帝保佑你,保祿兄弟。”胡安在胸前畫了個十字,對著徐光啟笑道。


    “願上帝保佑你,胡安神父。”徐光啟連忙回了禮。


    “怎麽?王燕沒有來?”胡安發現,自己麵前隻有徐光啟一個人,那個自己大感興趣的王燕,卻沒有了蹤影。


    “王燕去拜見皇帝了,”想起皇帝事前的叮囑,徐光啟有意識的泄露了部分王燕的身份,“你應當知道,讓皇帝陛下等待,是件很不禮貌的事情。”


    “明白。”胡安心有靈犀的點點頭,更是確定了自己心中的判斷。


    “胡安神父,你昨天不是說要參觀科學院和神學院嗎?我們現在就出發吧。”徐光啟和胡安寒暄了兩句,便提出了此來的目的。


    “當然。”胡安點點頭。大明科學院和大明神學院在馬尼拉都已經十分聞名,胡安自然不會放棄親眼目睹的機會。


    ***城的西城牆外,早已經大變了模樣。


    北邊,是工部和禮部規劃的議會會館區,那裏將會建立起一個嶄新的宮殿――議會宮。


    議會宮的主宮殿是由朝廷出資修建,目前已經畫好了地基,並遷走了居民。但想真正動工,卻要等到明年春暖花開後。而現在,一是朝廷沒有預算,二是天寒地凍,不適宜動工。


    至於十七個布政司級的分宮殿,就更漫漫無期。據內閣的幾個閣老盤算,至少也要等到主宮殿完工後,各省才會陸續動工。


    不過,議會宮南方不遠的科學院,以及幾個神學院,卻已經粗具規模。


    “保祿兄弟,為什麽要把神學院建到城外,難道你們就不怕有盜賊出沒嗎?”胡安有些不解。


    “城裏麵沒有地方了,”徐光啟騎在馬上,搖搖晃晃的說道,“這塊地方,將會規劃成教育區和議會區,朝廷將修築一道城牆,把這裏圍起來。”


    “像外城那樣嗎?”胡安有些神往,進入大明以來,最讓胡安驚歎不已的,就是大明人高超的建築技術。每個城池都會有城牆保護,居民完全在城牆內生活,這才歐洲,是難以想象的。


    “對,”徐光啟點了點頭,“城東將是商業區和作坊區,城北是軍營和住宅區,完全修築城牆後,整個城市將向四周各擴展十裏。整個城牆周長,將達到一百二十裏。”徐光啟自豪的說道。


    “一百二十裏?”胡安隻覺的一陣頭暈目眩,這樣大的城市,將要居住多少人口啊。


    說話間,一行人就到了科學院的門口。


    徐光啟和胡安甩蹬下馬,自然有隨從將馬韁接了過去。


    “這個科學院是老夫的全部心血,老夫一生的精力,都匯聚於此。”徐光啟指著科學院的大門,自豪的對胡安說道。


    “在這個科學院裏,共設有十一個學科。天文曆法、水利工程、音律、兵器兵法及軍事工程、會計理財、各種建築工程、機械製造、輿地測量、醫藥、製造鍾漏等計時器,還有農學。”徐光啟帶著胡安向裏麵走,“這十一個學科,前十個學科都和數學有關,牽涉了數學的是個應用方麵,都是於國於民大有裨益的知識……”


    胡安點了點頭,卻不明白徐光啟為何這樣激動。


    胡安覺得,這些學科雖然好,也都是國家發展離不開的,可也用不著這樣激動啊?難道,這些學科都是你一手建立不成?


    隨著徐光啟走馬觀花的轉了一圈,胡安便道:“保祿兄弟,這個地方太大了,我們可不可以下次再來慢慢觀看。你要知道我是個神父,非常期待到神學院去看一看。”


    “哦,”徐光啟一愣,忙笑道,“這樣也好,我們從這邊走。”徐光啟用手一指方向,兩人並肩向天主教的神學院走了過去。


    “胡安神父,這科學院你也看到了,你能不能說說,裏麵有什麽不足嗎?”徐光啟***著手,不安的問道。


    “不足?”胡安一怔,“要說不足嘛,就是人太少了,沒有多少教授和學生。”


    “學生有,隻是教授人數不夠,”徐光啟趁熱打鐵,“胡安神父能不能幫個忙,從貴國招募一些學者過來。你也知道,這科學院可是在下的心血。”徐光啟一臉期盼的看著胡安。


    “當然可以。”胡安沉吟了一下,爽快的答應了,“隻不過,薪水可要豐厚些。”


    “這個自然。”徐光啟大喜。


    天主教的神學院和科學院隻有一牆之隔。


    實際上,神學院的教員,如龍華民、龐迪峨、熊三拔、陽瑪諾、艾儒略、鄧玉函、湯若望等,都是科學院的教授。而科學院的的幾個大明籍教授,如李之藻、李天經等人,也都信奉天主教,並在神學院中掛了名。


    由於兩院之間人員來往頻繁,在院牆上便開了一個小門。在徐光啟的引導下,胡安很快就到了神學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風萬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頭比較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頭比較多並收藏明風萬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