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薑弘景和朝鮮議會


    重新走進往日莊重森嚴的議政府官署,薑弘景隻覺得百味俱陳。作為漢城薑家的家主、議政府前任左參讚,薑弘景曾經是這座官署的常客。可在去年三月綾陽君李倧發動政變後,薑弘景就被驅除出了議政府。而作為光海君的親信大臣,薑弘景能僥幸在李倧的屠刀下逃得性命,卻是因為薑家巨大的潛勢力。


    在議政府的正堂門前,盧象升、張秀成已經帶著眾人早早的等在那裏。看到薑弘景在小校的引導下徐徐走來。盧象升和張秀成急忙迎了上去,“有煩長者到此,卻是我等有事相托,還望長者不要怪罪。”


    也難怪盧象升和張秀成放低姿態,由於當初的疏忽,朝鮮的三品以上官員早就陪同綾陽君李倧去了京師,現在漢城留下的,都是些不入流的小官小吏。這些小官小吏幫著維持秩序,收集些糧草還行,可要是出麵組織議會,卻能讓朝鮮百姓笑掉大牙。不得己,早先被李倧免職回家的薑弘景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而根據當地錦衣衛提供的情報,由於喜歡教人子弟,薑弘景在朝鮮尤其是朝鮮貴族中的聲望很高,再加上薑家巨大的潛勢力,薑弘景無疑會是個很好的合作者。


    雙方見禮後在正堂內分賓主坐下,薑弘景的眼淚就流了下來,“上國天子能記得外藩的委屈,主動出兵幫朝鮮維持綱常,真是皇恩浩蕩。”說著,薑弘景就起身向西邊行了個大禮,“外臣薑弘景叩謝天恩。”


    盧象升和張秀成忙起身勸慰,又鬧了一會兒,才正式書歸正傳。


    張秀成坐在椅子上,端著茶杯慢慢的品嚐著,冷眼看著盧象升和薑弘景在那裏耍花腔,卻並沒有參與進去的意思。這倒不是張秀成不願幫盧象升分擔,而是張秀成是武將,雖然品級職位比盧象升的地位高,但到了對外談判的時候,張秀成的身份並不頂用,還極容易招人攻訐。[.超多好看小說]為此,張秀成就十分幹脆的退出了談判,隻在旁邊幫盧象升壓場子,而讓盧象升的七品兵科給事中和朝鮮方麵磨嘴皮子。


    可張秀成雖坐在那裏一言不發,薑弘景卻不能忽視張秀成的存在。在不斷的分心他顧之下,薑弘景漸漸的就落入了下風。


    “……盧大人,上國本就是來救援外藩,幫外藩維持綱紀,還將作亂的綾陽君李倧***押往了上國。”薑弘景已經不再是在談判,而是在苦苦哀求,“那為什麽不盡快讓光海君盡快複位?若是光海君能夠重登王位,一定會盡力回報上國的。”


    “薑大人,你口口聲聲讓光海君複位,那你可知道光海君現在何處?”盧象升有些不耐煩了,“即便是光海君出現在眾人麵前,他受了朝廷這麽大的恩惠,就不應該去京師朝拜天子謝恩?”將薑弘景訓斥了一番之後,盧象升才放緩了口氣,“朝廷這次幫朝鮮平叛,並沒有絲毫不利於朝鮮之意。但朝鮮卻應該拿出誠意回報朝廷,而不是在這裏想一些旁門左道,爭權奪利。”


    被盧象升揭穿了心思,薑弘景的老臉頓時就紅了。


    和大明相比,朝鮮的黨爭更是厲害。在李倧發動政變後,原本在朝鮮執政的北人黨就遭到了致命的打擊。其中,大北派滅亡,小北派式微。作為碩果僅存的小北派大佬,薑弘景做夢都想著能重振旗鼓,再現北人黨光芒。


    可想讓北人黨重新站在朝堂上,在朝鮮王位上坐著的就必須是光海君。這是因為,光海君對政敵的手段過於慘烈,早就將朝鮮王室驅趕到了他的對麵上。而作為光海君執政支柱的北人黨,更是和其他勢力結怨頗深。


    “已經過了好幾天了,外地的官員們可能已經知道了漢城的變故,”遲疑了半晌,薑弘景終於想出了反製的手段,“若是不盡快複立光海君,並接光海君的名義號令各道,必定會有義士來漢城勤王。到那時……”


    薑弘景的話還沒有說完,張秀成就‘呯’的將茶杯拍在了案幾上,“太好了,兒郎們正閑的渾身難受的,若是有人過來,正好讓本官鬆散鬆散筋骨。”


    見張秀成一副莽漢做派,薑弘景嚇得心裏猛地一哆嗦,氣焰立即被打了下去。雖不曾親眼目睹,可薑弘景也清楚地知道明軍有員猛將,曾一路廝殺著衝到李倧的麵前。而這樣勇士,可不是朝鮮那些土雞瓦狗所能媲美的。


    “將軍息怒,將軍息怒,”薑弘景急出了一頭冷汗,“下官也隻是怕外地的官員不知就裏,和天朝王師起了誤會,傷了和氣……”


    張秀成哼了一聲,坐回座位不再說話。


    “薑大人顧慮的也有些道理,我大明軍隊雖驍勇悍戰,,可殺傷朝鮮士卒太多了,也有傷兩國和氣。”盧象升沉吟了下,悠悠的說道。


    “正是,正是,下官也是這麽想的。”薑弘景急忙回答道。


    “可複立光海君也好,另立新君也好,都不是本官一個官位卑下給事中所能決定的,”盧象升接著說道,“這需要朝廷的旨意。”


    “可光海君原本就是我國的王上啊?”薑弘景有些不解。


    “光海君?”盧象升冷冷一笑,“他有朝廷的冊封文書嗎?”


    “這,”薑弘景傻眼了。


    薑弘景根本搞不明白,大明既然不承認光海君的地位,為什麽還要出兵幫朝鮮平叛。難道,大明想趁機吞並朝鮮?


    薑弘景看向盧象升的眼神,充滿了狐疑。


    “朝廷對朝鮮並沒有非分之想,”也許是看出了薑弘景的疑問,盧象升又接著說道,“但一國國君廢立,卻不是本官所能幹預。薑大人若是有心,”盧象升提點著薑弘景,“不妨派出使者向朝廷進言。或者,等朝廷再派欽差大臣過來的時候,向欽差陳情。”


    “下官明白了,”見盧象升信誓旦旦,薑弘景的心這才回到了原位,“下官一定盡快派出使者,向朝廷陳情。”


    “也好,”盧象升點了點頭,“本官正好有信差回去報信,薑大人的使者可以和信差一起出發,也免得繞道遼東耽擱時間。”


    “多謝大人成全。”薑弘景大喜過望。


    “還有,”將薑弘景又***又捏了一番之後,盧象升終於提出了自己的目的,“本官帶兵駐紮在貴國,本是為了幫貴國匡扶朝綱而來。可貴國卻有些刁民小人,不識大體,對天朝王師頗為敵視,以至於大軍在漢城處處受限。”盧象升猛地一拍桌子,“難道貴國的百姓是看本官好欺,想觸本官的黴頭嗎?”


    “大人息怒,大人息怒。”見盧象升突然翻臉,薑弘景一下子就懵了。


    可在這個時候,張秀成卻又唯恐天下不亂,在一旁插嘴道,“本官出兵打仗,每到一地都有人出麵犒賞。可惟獨你們漢城的這些刁民,卻裝聾作啞不肯犒賞。難道,”張秀成提高了聲音,“想讓本官的兒郎們自己去取不成?”


    “不,不要,”薑弘景的汗又下來了,他可是親身經曆過壬辰倭亂,知道大明軍隊德行的。這幾天見大明軍紀森嚴,薑弘景還以為明軍改了性,現在才知道是人家手下留情。嘴中一陣苦澀後,薑弘景作出了保證,“下官回去後,立即籌集一下銀兩犒賞三軍。一定,一定的。”


    “你去犒賞三軍?”盧象升一下子就笑了,“就你一個前議政府左參讚?又有何資格召集漢城父老,出麵犒賞三軍?”


    薑弘景的臉頓時就塌了下來,半晌才勉強笑道,“國中大臣大多被上國請去,下官也是勉為其難,受漢城城內的父老委托而來。若是大人有所吩咐,下官,哦不,小的盡力去辦。”


    “日後本官走了,你就不怕那些漢城父老們翻臉,指責你投靠大明?”盧象升似笑非笑的看著薑弘景。“薑大人,這人可都是善忘的。現在他們有求於你,自然會對你苦苦哀求。可若到了日後,”盧象升笑著搖了搖頭,“怕是會禍及家族啊。”


    “這,這個,”薑弘景原本隻想著借這個機會和明人搭上線,趁機幫光海君複位。卻根本沒有想過,若是光海君複位不成,自己會落到何等田地。


    抬頭看了盧象升一眼,薑弘景突然福至心竅,跪了下來,“還請大人救命。”


    見薑弘景服軟,盧象升終於鬆了口氣。


    孤軍深入他國,還駐紮在人家的首都遲遲不去,盧象升的壓力可謂空前巨大。可沒有朝廷旨意,盧象升卻又不敢擅自撤兵。既然不能撤兵,盧象升就隻能主動出擊,攪渾朝鮮這潭渾水。


    “那些人不是想借你的名聲,推你出來做出頭羊嗎?”盧象升親切的上前扶起薑弘景,對著薑弘景循循善誘,“你不妨和漢城內的各方勢力一起,成立個議會。日後若有什麽事情,全部以這個議會的名義發布。這樣一來,你不是就能脫身出來了嗎?”


    “這樣能行嗎?”薑弘景有些遲疑。


    “能行,”盧象升拍拍胸脯作了保證,還又給了顆定心丸,“隻要你照我的話去做,哪怕事情做壞了。我在臨走的時候,也可以幫你帶到大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風萬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頭比較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頭比較多並收藏明風萬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