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金自點謀逆
雖知道薑弘景去而複返肯定沒有好事,可聽了對方的陳情後解經邦還是覺得一陣恍惚。(.好看的小說)沉吟了半晌,解經邦才開口問道,“如此說來,鏡城都護府府使金自點是要圖謀不軌了?”
“正是,”薑弘景急忙回道,“金自點原本就是綾陽君李倧的死黨,也曾參加過去年的那場叛亂。政變後為了防備上國幹預,金自點就去鹹境道做了鏡城都護府府使,準備武力抗拒天朝王師。可他們萬萬沒想到天朝大軍會兵從天降,直接出現在漢城,這也造成了金自點這個叛黨的中堅僥幸逃生在外。”薑弘景簡要的介紹了金自點的來曆,又接著說道,“外臣授命組建議會的時候,也想過冤家宜解不宜結,想讓金自點放下成見,參與到議會中來。可沒想到,”薑弘景苦笑的搖了搖頭,“金自點自知罪孽深重,害怕天朝對其進行懲罰,竟然想鋌而走險,利用其掌控一萬多精兵南下……”
聽著薑弘景的述說,解經邦的心也跟著沉了下去。可就在解經邦想問個究竟的時候,陪坐在一旁的高起潛卻冷不丁的說道:“薑議長,既然貴國有人造反,那議長就應當盡快去安排平叛事宜,”高起潛臉上帶著一絲狐疑,“卻不知議長來這裏呱噪,是何道理?”
解經邦怔了怔,也明白了過來,笑道:“是啊,朝廷一向厚待藩國,從不輕易幹涉藩國內政,議長可不能因為本官駐在這裏,就想多個清閑啊?”說著,解經邦擺了擺手,示意送客,“議長公務繁忙,本官也就不多留了。”
薑弘景的老臉頓時憋得通紅,心中更是一陣憤懣。若不是你們明人突然襲擊了我們的京城,並解除了京畿駐軍的武裝,我用得著在這裏苦苦哀求嗎?
薑弘景有心拂袖而去,可想了想,還是撩起衣襟跪了下去,“上國天使明鑒,因綾陽君篡逆天朝前來平叛,漢城原有駐軍早已經被上國扣押,此外更有盧大人將領,京畿道之內不許駐紮我國軍隊。(.)”說著,薑弘景已經是淚流滿麵,“如今除了天朝駐紮在漢城的兵馬,再無軍隊可以抵擋金自點的叛軍……”
解經邦回眸看了盧象升一樣,臉上浮出了一絲苦笑。當初為了防備朝鮮人反撲,盧象升等人是極力削弱漢城附近的朝鮮人實力。為了釜底抽薪,更是將手中的那些降兵裝船運往登萊。卻不料今日朝鮮發生叛亂,薑弘景竟然賴上了大明。
解經邦心中苦笑不已,卻還是極力推搡,“薑議長既然能事先得知金自點叛亂的消息,想必是早已胸有成竹,在金自點身邊早有暗線。”解經邦頓了頓,又道,“議長剛剛拿到一筆巨資,為何不用來收買金自點軍中將領,化幹戈於無形呢?”
巨資?薑弘景的臉頓時就從紅變成醬紫了。
高起潛這次來朝鮮,確實押運了一批銀兩,這是朝鮮議會在大明發行的債券款項。可這筆錢名義上是二百萬兩,但扣除戶部的手續費,解經邦的分潤等等亂七八糟的克扣後,到薑弘景手中時已經不足一百萬兩。可饒是如此,薑弘景還要按照二百萬兩簽收,並和解經邦完成了一係列相關的手續。
但薑弘景的心裏,卻別提多麽惡心。
低頭想了想,薑弘景又哀求起來,“閣老有所不知,外臣雖然可以重金賄賂叛軍中的將領,可怕是收效甚微啊。”
“這是為何?”解經邦有些奇怪。難道金自點的德望就那麽高,能夠完全控製住所轄軍隊。若是這樣,怕是這個金自點留不得了。
“閣老有所不知,金自點的女婿興安君李瑅是中宗大王曾孫、光海君堂弟,和光海君血緣最近,也是最有資格繼承王位的人之一。”薑弘景叫苦連天,“現在金自點挾興安君南下奪位,其部屬都是名利心切,光憑金銀怕是難以收買。”
“那你的意思是?”
“還請天朝王師給金自點以當頭迎擊,打消其不軌之心。”薑弘景叩頭求道。
薑弘景剛說完,解經邦就明白了朝鮮議會的如意算盤。
朝鮮議會是各方勢力的大雜燴,他們在地方上有名望,有財產,有人脈,可以輕而易舉的控製地方行政,也想進一步控製朝鮮國政。可控製朝鮮國政的前提,卻是要牢牢控製住朝鮮的軍隊。
但讓朝鮮議會的那些精英們難受的是,朝鮮的兵力分兩大塊,一部分是駐紮在京畿道,也就是漢城附近的內禁衛,這也應當是朝鮮議會最容易控製的一部分軍隊。但遺憾的是,經過大明的突襲,這部分軍隊損失慘重,剩下的也被解除了武裝,已經失去了戰力。
朝鮮的另一部分兵力,則是駐紮在北方邊境平安道、鹹境道的邊軍。和明人所想象的不一樣,外表一向恭順的朝鮮,在實際上一直對大明防範甚深,其國家的主要兵力都分駐在北方邊境。更由於向女真人屬地開拓的原因,位於東北部邊境的鹹境道更是朝鮮的重兵所在之地。
朝鮮議會的那些精英們自然想把這兩道的兵力握在手中,可經過多年的延續,這兩道的軍將卻早已經自成體係,而統帥他們的,又是綾陽君李倧的親信。一時間,除了整體收納外,薑弘景等人沒有半點辦法對付這兩道的軍頭。
但整體收納入議會,薑弘景等人又害怕池子太小,裝不下這兩條巨龍,以至於讓武將控製了議會……
想通了這節,解經邦也是一陣歎息。貌似,除了把這兩地的軍隊碾碎重建外,還真沒有更好的防範辦法。
心中有了根底,解經邦忙上前扶起薑弘景,“薑議長請起,此事事關重大,還容我等商議過後,再給你答複。”
薑弘景就勢站了起來,卻道:“外臣也知道此事讓閣老難做,不過還請閣老放心,外臣來時已經和議會的幾個同仁做過商議。隻要上國同意出兵,朝鮮願意為王師提供糧餉軍資。”
目送著薑弘景離去,解經邦便扭過頭來,對著高起潛笑道,“如今局勢發生了變化,怕是要耽擱一下高公公的行程了。”
漢城附近的明軍雖有兩萬多人,但多說都是老弱病殘,戰鬥力並不強。因此,不管是上岸作戰,還是轉運物資,張秀成統帥的水師都不能遠去。
高起潛也明白這一點,也就沒有反駁解經邦,而是點頭答應下來,“此事還是要盡快上奏朝廷才好。”
解經邦點了點頭,“這個自然,”卻又突然問高起潛,“高公公出京之時,可曾知道遼東的消息?熊廷弼熊大人可曾回京?”
“熊大人還在遼陽,”高起潛說道,“黃嘉善黃大人突然出兵仁川,不但打了朝鮮人一個措手不及,更打了熊大人一個措手不及。為此,熊廷弼可沒少彈劾黃大人,說黃大人貪功冒進功難抵罪。還再三向皇上請命,要求進入朝鮮。”
“熊廷弼要求進入朝鮮?”解經邦一怔。作為同殿之臣,解經邦自然知道被黃嘉善擺了一道後熊廷弼會有什麽反應,但熊廷弼試圖入朝這事情他卻還是第一次聽說。
一時間,解經邦不由得懊悔起來。自來了朝鮮,自己的耳目閉塞了許多。
“可不是嘛,熊廷弼極力要求進入朝鮮,可萬歲爺說了,朝鮮已經有了解閣老,你熊廷弼去做什麽?熊廷弼這才勉強留在了遼陽。可熊廷弼雖說不再在皇上麵前呱噪,卻又在遼東整頓調動起兵馬來。”高起潛笑了笑,悻悻然的說道,“也是皇上對熊廷弼恩寵有加,才準許了他的胡鬧。”
“誰讓人家軍功蓋世,又有皇妃做靠山呢。”解經邦隨口應付了一句,心裏卻覺得這裏麵有點不對勁。
解經邦這內閣大學士也做了四年多了,對皇上的秉性雖不說了如指掌,可也知道皇上對兵權是一向看重,新成立的新軍更是看得像眼珠子似的。可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熊廷弼擅自調動軍隊,這又怎能是一句胡鬧所能評價的呢?
這裏麵一定有文章,解經邦敏感的察覺其中有些事情不對,好像影響到自己似的,卻一時想不出個所以然來。一時間,解經邦陷入了沉思。
“閣老,既然熊大人在遼東集結有軍隊,那為何金自點還有膽量起兵謀逆,難道他腦子壞掉了不成?”盧象升也覺得事情有些不對頭,忍不住出言抱怨道,“難道熊大人不知道金自點要謀逆?還是金自點自信能瞞得過熊大人?”
“是啊,難道熊大人就在遼陽坐視金自點起兵謀逆不理嗎?”盧象升一句話驚醒夢中人,跟前的幾個官員將領也七嘴八舌的抱怨起來。
“休得胡言,”解經邦猛地一聲大喊,止住了眾人後才無奈的說道,“也許是熊大人消息閉塞,尚不知道金自點準備謀逆之事。”看眾人還是滿臉的不服氣,解經邦不由得一陣苦笑,“但為了朝廷不至於為了金自點而鬧個措手不及,本官決定上書朝廷述說此事,並給遼陽行文通報……”
雖知道薑弘景去而複返肯定沒有好事,可聽了對方的陳情後解經邦還是覺得一陣恍惚。(.好看的小說)沉吟了半晌,解經邦才開口問道,“如此說來,鏡城都護府府使金自點是要圖謀不軌了?”
“正是,”薑弘景急忙回道,“金自點原本就是綾陽君李倧的死黨,也曾參加過去年的那場叛亂。政變後為了防備上國幹預,金自點就去鹹境道做了鏡城都護府府使,準備武力抗拒天朝王師。可他們萬萬沒想到天朝大軍會兵從天降,直接出現在漢城,這也造成了金自點這個叛黨的中堅僥幸逃生在外。”薑弘景簡要的介紹了金自點的來曆,又接著說道,“外臣授命組建議會的時候,也想過冤家宜解不宜結,想讓金自點放下成見,參與到議會中來。可沒想到,”薑弘景苦笑的搖了搖頭,“金自點自知罪孽深重,害怕天朝對其進行懲罰,竟然想鋌而走險,利用其掌控一萬多精兵南下……”
聽著薑弘景的述說,解經邦的心也跟著沉了下去。可就在解經邦想問個究竟的時候,陪坐在一旁的高起潛卻冷不丁的說道:“薑議長,既然貴國有人造反,那議長就應當盡快去安排平叛事宜,”高起潛臉上帶著一絲狐疑,“卻不知議長來這裏呱噪,是何道理?”
解經邦怔了怔,也明白了過來,笑道:“是啊,朝廷一向厚待藩國,從不輕易幹涉藩國內政,議長可不能因為本官駐在這裏,就想多個清閑啊?”說著,解經邦擺了擺手,示意送客,“議長公務繁忙,本官也就不多留了。”
薑弘景的老臉頓時憋得通紅,心中更是一陣憤懣。若不是你們明人突然襲擊了我們的京城,並解除了京畿駐軍的武裝,我用得著在這裏苦苦哀求嗎?
薑弘景有心拂袖而去,可想了想,還是撩起衣襟跪了下去,“上國天使明鑒,因綾陽君篡逆天朝前來平叛,漢城原有駐軍早已經被上國扣押,此外更有盧大人將領,京畿道之內不許駐紮我國軍隊。(.)”說著,薑弘景已經是淚流滿麵,“如今除了天朝駐紮在漢城的兵馬,再無軍隊可以抵擋金自點的叛軍……”
解經邦回眸看了盧象升一樣,臉上浮出了一絲苦笑。當初為了防備朝鮮人反撲,盧象升等人是極力削弱漢城附近的朝鮮人實力。為了釜底抽薪,更是將手中的那些降兵裝船運往登萊。卻不料今日朝鮮發生叛亂,薑弘景竟然賴上了大明。
解經邦心中苦笑不已,卻還是極力推搡,“薑議長既然能事先得知金自點叛亂的消息,想必是早已胸有成竹,在金自點身邊早有暗線。”解經邦頓了頓,又道,“議長剛剛拿到一筆巨資,為何不用來收買金自點軍中將領,化幹戈於無形呢?”
巨資?薑弘景的臉頓時就從紅變成醬紫了。
高起潛這次來朝鮮,確實押運了一批銀兩,這是朝鮮議會在大明發行的債券款項。可這筆錢名義上是二百萬兩,但扣除戶部的手續費,解經邦的分潤等等亂七八糟的克扣後,到薑弘景手中時已經不足一百萬兩。可饒是如此,薑弘景還要按照二百萬兩簽收,並和解經邦完成了一係列相關的手續。
但薑弘景的心裏,卻別提多麽惡心。
低頭想了想,薑弘景又哀求起來,“閣老有所不知,外臣雖然可以重金賄賂叛軍中的將領,可怕是收效甚微啊。”
“這是為何?”解經邦有些奇怪。難道金自點的德望就那麽高,能夠完全控製住所轄軍隊。若是這樣,怕是這個金自點留不得了。
“閣老有所不知,金自點的女婿興安君李瑅是中宗大王曾孫、光海君堂弟,和光海君血緣最近,也是最有資格繼承王位的人之一。”薑弘景叫苦連天,“現在金自點挾興安君南下奪位,其部屬都是名利心切,光憑金銀怕是難以收買。”
“那你的意思是?”
“還請天朝王師給金自點以當頭迎擊,打消其不軌之心。”薑弘景叩頭求道。
薑弘景剛說完,解經邦就明白了朝鮮議會的如意算盤。
朝鮮議會是各方勢力的大雜燴,他們在地方上有名望,有財產,有人脈,可以輕而易舉的控製地方行政,也想進一步控製朝鮮國政。可控製朝鮮國政的前提,卻是要牢牢控製住朝鮮的軍隊。
但讓朝鮮議會的那些精英們難受的是,朝鮮的兵力分兩大塊,一部分是駐紮在京畿道,也就是漢城附近的內禁衛,這也應當是朝鮮議會最容易控製的一部分軍隊。但遺憾的是,經過大明的突襲,這部分軍隊損失慘重,剩下的也被解除了武裝,已經失去了戰力。
朝鮮的另一部分兵力,則是駐紮在北方邊境平安道、鹹境道的邊軍。和明人所想象的不一樣,外表一向恭順的朝鮮,在實際上一直對大明防範甚深,其國家的主要兵力都分駐在北方邊境。更由於向女真人屬地開拓的原因,位於東北部邊境的鹹境道更是朝鮮的重兵所在之地。
朝鮮議會的那些精英們自然想把這兩道的兵力握在手中,可經過多年的延續,這兩道的軍將卻早已經自成體係,而統帥他們的,又是綾陽君李倧的親信。一時間,除了整體收納外,薑弘景等人沒有半點辦法對付這兩道的軍頭。
但整體收納入議會,薑弘景等人又害怕池子太小,裝不下這兩條巨龍,以至於讓武將控製了議會……
想通了這節,解經邦也是一陣歎息。貌似,除了把這兩地的軍隊碾碎重建外,還真沒有更好的防範辦法。
心中有了根底,解經邦忙上前扶起薑弘景,“薑議長請起,此事事關重大,還容我等商議過後,再給你答複。”
薑弘景就勢站了起來,卻道:“外臣也知道此事讓閣老難做,不過還請閣老放心,外臣來時已經和議會的幾個同仁做過商議。隻要上國同意出兵,朝鮮願意為王師提供糧餉軍資。”
目送著薑弘景離去,解經邦便扭過頭來,對著高起潛笑道,“如今局勢發生了變化,怕是要耽擱一下高公公的行程了。”
漢城附近的明軍雖有兩萬多人,但多說都是老弱病殘,戰鬥力並不強。因此,不管是上岸作戰,還是轉運物資,張秀成統帥的水師都不能遠去。
高起潛也明白這一點,也就沒有反駁解經邦,而是點頭答應下來,“此事還是要盡快上奏朝廷才好。”
解經邦點了點頭,“這個自然,”卻又突然問高起潛,“高公公出京之時,可曾知道遼東的消息?熊廷弼熊大人可曾回京?”
“熊大人還在遼陽,”高起潛說道,“黃嘉善黃大人突然出兵仁川,不但打了朝鮮人一個措手不及,更打了熊大人一個措手不及。為此,熊廷弼可沒少彈劾黃大人,說黃大人貪功冒進功難抵罪。還再三向皇上請命,要求進入朝鮮。”
“熊廷弼要求進入朝鮮?”解經邦一怔。作為同殿之臣,解經邦自然知道被黃嘉善擺了一道後熊廷弼會有什麽反應,但熊廷弼試圖入朝這事情他卻還是第一次聽說。
一時間,解經邦不由得懊悔起來。自來了朝鮮,自己的耳目閉塞了許多。
“可不是嘛,熊廷弼極力要求進入朝鮮,可萬歲爺說了,朝鮮已經有了解閣老,你熊廷弼去做什麽?熊廷弼這才勉強留在了遼陽。可熊廷弼雖說不再在皇上麵前呱噪,卻又在遼東整頓調動起兵馬來。”高起潛笑了笑,悻悻然的說道,“也是皇上對熊廷弼恩寵有加,才準許了他的胡鬧。”
“誰讓人家軍功蓋世,又有皇妃做靠山呢。”解經邦隨口應付了一句,心裏卻覺得這裏麵有點不對勁。
解經邦這內閣大學士也做了四年多了,對皇上的秉性雖不說了如指掌,可也知道皇上對兵權是一向看重,新成立的新軍更是看得像眼珠子似的。可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熊廷弼擅自調動軍隊,這又怎能是一句胡鬧所能評價的呢?
這裏麵一定有文章,解經邦敏感的察覺其中有些事情不對,好像影響到自己似的,卻一時想不出個所以然來。一時間,解經邦陷入了沉思。
“閣老,既然熊大人在遼東集結有軍隊,那為何金自點還有膽量起兵謀逆,難道他腦子壞掉了不成?”盧象升也覺得事情有些不對頭,忍不住出言抱怨道,“難道熊大人不知道金自點要謀逆?還是金自點自信能瞞得過熊大人?”
“是啊,難道熊大人就在遼陽坐視金自點起兵謀逆不理嗎?”盧象升一句話驚醒夢中人,跟前的幾個官員將領也七嘴八舌的抱怨起來。
“休得胡言,”解經邦猛地一聲大喊,止住了眾人後才無奈的說道,“也許是熊大人消息閉塞,尚不知道金自點準備謀逆之事。”看眾人還是滿臉的不服氣,解經邦不由得一陣苦笑,“但為了朝廷不至於為了金自點而鬧個措手不及,本官決定上書朝廷述說此事,並給遼陽行文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