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風之後的南海之上,萬裏晴空無比的清澈。一隻噸級的遠洋捕撈船正在近海慢慢行駛,航線呈不規則的曲線。


    這當然是個吸引全世界媒體的絕好報道題材;各路媒體記者蜂擁而至,包括綠色和平組織在內的全球各種團體抗議者也拚命擠進中國,以反核動力進入太空或人權問題什麽的各種理由要爭取全球媒體眼球。至於各種政治勢力也是象吃了興奮劑般爭先恐後跳出來,上街的上街,絕食的絕食,往自己身上捆炸藥的也不少,一時鬧得全球人民興奮不已,中國各個強力機構忙得團團轉。


    不甘心的記者們充分發揮了遊擊戰、疲勞戰、人海戰等等戰術,挖空心思采用了金錢收買、化妝偵查、潛伏夜襲等等做戰手段,最成功者已經突破到發射中心外圍10公裏處的某村莊,幾乎可以用長焦距鏡頭看到發射場豎立的運載火箭了在下一分鍾,這位來自香港的某報紙記者被警惕性奇高的當地民兵打翻在草叢中,被扭送到了公安機關。


    噸級的遠洋捕撈船上,一位站在船角抽煙的30歲的攝影馬甲―尹峰,個子高大體格魁梧,滿臉胡子渣,作為自由攝影人,本來是根本沒資格取得報道資格的。不過以前他在電視台混跡時認識不少人,剛好一個北京網站的朋友雇傭他搞一些空間站發射的專題圖片,他靠這位朋友的關係混入海口市,和其他幾個不入流的小媒體記者合夥化錢雇了這隻遠洋捕撈船。因為發射中心離海較近,他們指望能遠遠的在海上拍到幾個鏡頭用以報功。


    不過海岸周邊公裏範圍內也已被無數海監艇、海事檢查船、邊防武警及海軍艦艇嚴密封鎖,海麵上遍布著船隻,連大號的海魚都無法接近海岸線了。這隻捕撈船載著七八名記者已經在海上東躲西藏了3天了,還遭遇了這次台風,險些傾覆。船上的導航設備一度出現故障,等風平浪靜後,船老大要回家了,無論記者們出再高的價格他也不幹了。


    忽然gps導航儀恢複了正常,船老大驚呼出聲:“老天啊,我們到地方了!!”


    尹峰和幾個記者正在一邊灰心喪氣收拾攝影設備,聞言大驚,圍上來一看:他們被台風帶到了離發射中心的海岸20公裏處。


    邊船老大的收音機正在播出發射場的實況。來自東北的一個大個子攝影記者扛上了機器,衝到了船舷邊大叫著:“快啊,兄弟們!還有20分鍾就要發射了!”眾人亂哄哄擠到的船舷邊,紛紛打開設備對準方向。肉眼所見的海岸線為一片綠色的丘陵遮蓋,一會兒將有噴吐火焰的火箭在後麵騰空而起。船老大一邊穩住船身,一邊嘟囔:“這會雷達早看到我們的船了,逃不了了。。。。。。”


    捕撈船不敢接近海岸,隻是緩緩與海岸平行著行駛。尹峰已經進入到工作狀態,對照著海南礦產勘探所一個朋友提供的地圖,拿鏡頭對著火箭即將騰空的區域比劃不停。(.)廣播裏正在播報:“現在開始10分鍾倒數計時。。。。。”周圍的記者和水手都眼巴巴看著海岸,連海風似乎都靜止下來,隻有海浪和發動機在發出聲音。


    3分鍾倒數開始了。尹峰無來由的感覺一陣緊張,他把三腳架和相機又調整了一遍,發覺其他幾位同行也在幹同樣的事。“不會有事的,怎麽會有事?”他自言自語一番,又湊到了鏡頭前。


    令人窒息的10秒倒數開始,船老大停穩了船,舉著望遠鏡也到船舷邊候著了.


    “9,8,7……”幾隻不知名的海鳥停到了船舷邊,好奇地看著這些一動不動的怪人..


    “5,4,3,2,1……點火!”廣播裏的聲音似乎毫無感情,隨即一陣陣巨響從海岸丘陵後撲來,震動著整隻遠洋捕撈船,天邊火光和濃煙迅速托著火箭騰空。尹峰拚命以極限速度按動快門,其他同行也是一樣在緊張地做手指運動。天空中和海麵上似乎被巨大的響聲所籠罩,捕撈船開始晃動起來。“火箭升空了!!”廣播裏的聲音帶上了點激動。


    已經升到半空的運載火箭似乎劃了個弧線,向尹峰他們的方向偏過來。同時一個水手大喊著:“老大,海監艇來了!!”船老大扔了望遠鏡蹦到駕駛室,發動了船隻。尹峰急了,一邊不斷按快門一邊大喊:“等一下,等。。。。。。”


    射後第35秒,巨大的運載火箭已經臨近捕撈船上空。


    忽然間,火箭似乎在天空中停住了。短短一秒鍾時間,所有人的驚呼聲都還未衝出喉嚨,一道巨大的閃光由火箭運載艙邊上出現……


    實際上沒人看清這道光是怎麽出現的,因為尹峰等人的各種設備鏡頭在刹那間已被強光摧毀,取景框的液晶屏同時連同電子元件一齊燒毀。尹峰沒來得及對著取景框發呆,已經感覺自己周身完全被白光和颶風包圍,下一秒鍾他已經失去了知覺……


    收音機裏最後的聲音是某位播音員的驚呼:“火箭爆炸……”


    ……


    ――――――――――――――――――――――――――――――――――――


    還是狂風大作大雨瓢潑,海水鹹濕……似乎台風又來了。尹峰趴在了一塊一人長的船板上被雨水海水灌醒了。


    周圍除了海浪就是大雨狂風,視線所致一片昏黑。尹峰不由自主地隨船板在海浪間顛簸,一口一口喝著海水,嗆得他差點又暈過去。好不容易抓緊了船板,他努力閉緊嘴,感覺下半身是完全泡在水裏的,而且似乎有東西沉重地揣著他往下沉。原來是他的防水登山包掛在了他腰際,包裏是手提電腦什麽的東西,正在死死拖著他往水裏沉。他思量著是否冒險騰出一隻手去解脫登山包的扣子,扔了這個可能會讓他丟命的東西。沒等他考慮明白,幾個大浪撲來,他連嗆了幾口海水,腦袋昏昏沉沉的暈了過去。


    再次醒來的時候,他發覺自己躺在了一片沙灘上,海水正一陣陣衝刷著他。他的手指仍僵硬地做出抓的動作,但船板已不知去向,那防水登山包吊在了他的左大腿上,奇跡般地沒丟掉。他活動了半天手指,恢複了手指的功能。然後拖著包爬到了沙灘盡頭的岩礁後麵。此刻雨停風止,海浪輕輕拍打沙灘,岸邊一片椰樹林輕柔地搖動,月亮無比明媚地掛在半空。這裏的世界十分安靜祥和,似乎是在夢境中。


    他的衣服隻剩下一件短袖運動衫加牛仔褲,褲兜中的手機早不知去向,身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知道時間和地點。這登山包裏倒是有手提電腦可以看時間,隻是他現在沒力氣去打開了。南海夏日的夜晚十分溫和,尹峰在這個不知名的海灘沉沉睡去。


    這是一個小島,無人的小島。


    早晨,尹峰恢複了點體力,吃了登山包裏惟一一塊巧克力後,開始了探險的旅程。1小時後他就結束了探險,絕望得發現自己身處一個無人小島上,方圓不過1裏,沒有任何通訊設備,沒有任何現代化的設備可以和外界取得聯係。島上有小片椰子林,幾座小丘陵,連陸生小動物都沒有,隻發現了幾隻海鳥。手提電腦打開後,電腦時間卻被初始化到了出廠日期。大約是火箭爆炸的影響吧。尹峰失望地關上了電腦,自己估算了一下可能已經過了3天了。


    島上明顯有台風襲擊過的痕跡,不少樹木都已倒伏;使尹峰小小激動了一番的是有幾塊船板、破帆布和一個木箱被衝上沙灘。尹峰看了半天,認定了是另一艘倒黴船隻的遺留物,但是有些古怪的是船板和木箱似乎不是現代的東西。


    木質船板上有古典的十字架花紋,在21世紀是不會有歐洲人搞條木帆船來中國的。


    木箱包著金屬裝飾條,上麵的花紋是十字架和花草紋樣,明顯是歐洲古典的式樣,似乎應該在歐洲的博物館裏展示。打開搭扣後發現了一部書和一把古典式樣的手槍:書是牛皮封麵的,內頁已被海水浸透,但封麵上的拉丁字母說明了這是一部聖經。內頁的文字尹峰怎麽也看不出是哪國的語言;但扉頁上有人手寫的字跡,已經非常模糊,隻有開頭幾個字句和簽名能看出來。尹峰認出了一個單詞:“presente”,葡萄牙文的“贈送”;尹峰在大學期間選修過第二外語葡萄牙語,雖然半途而廢水平奇差,10年間忘了大半,但是這個單詞還是認出了。後麵還有個名字:開頭有“唐”,說明大約是個貴族,結尾父名巴拉達斯“barrad”,中間的一大段被海水浸泡完全模糊了,應該是伊比利亞半島人的名字。葡萄牙人名字出奇的長,但現在隻能看出最後的父名。


    那把手槍做工精致小巧,而且憑尹峰的軍事史知識,他發現這是把轉輪打火手槍利用鋼輪轉動打火點燃火藥並擊發子彈的古典手槍,16世紀初開始流行在歐洲的精致玩意,是當時貴族和騎兵喜歡的貼身武器,曾經被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馬可西米利安一世(1459一1519)明令禁止,理由是這種槍藏在衣服下麵,不易為人察覺,對社會治安不利。由於轉輪槍製作工藝太過複雜,結構過於精致成本太高,這種手槍後來成了歐洲貴族的裝飾品,由此在後世成為博物館和收藏家們喜愛的古董,價值不菲。


    除這些外,這木匣內還有一卷羊皮世界地圖,保存完好:明顯的大航海時期風格的世界地圖,歐洲部分精確,亞洲部分特別是中國東亞地方變形的厲害,沒有南極洲的影子,連澳大利亞也分辨不出位置事實上澳洲正式被畫入地圖,是始於18世紀後半期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的“奮進”號發現澳洲。地圖上標的倒是葡萄牙文,尹峰對這些地名基本能夠拚讀出來,又發現這裏連所羅門群島也沒有標出。曆史上是在1567年,由西班牙人門達尼亞?德?內拉由秘魯率船隊出發,尋找傳說中的南方大陸,然後才發現的所羅門群島。


    因此,這看起來還不算舊的羊皮世界地圖應該是在1567年前繪製的,相對得說來顯得太新了點。地圖上有個簽名“巴拉達斯”,看來木箱主人就是“巴拉達斯”了。世界地圖包裹著一枚銅質十字架,沒什麽文字,十分樸素。


    後,壓在書下的有一隻精致的金屬柄放大鏡,柄上刻有“venezia”的字樣。


    “威尼斯?”尹峰以手加額,這又是一件古董:文藝複興時期,威尼斯就以製造高透明鏡片聞名歐洲。


    尹峰看了半天不得其解:難道有人帶著這些古董不幸遇難了?也太巧了點吧。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有一艘船沉沒在附近海域了。他把小木箱收拾好塞進自己的登山包中,頭一陣發暈,口中發苦。他感覺到從未有過的饑渴,但身邊已沒有任何食物了。


    還好,有椰子可以解渴。尹峰拿出登山包中的一套瑞士軍刀,看著椰子樹發呆。


    他的爬樹技術很差,費勁力氣才上到一棵4米高的椰樹上,頭一陣陣發暈,明顯體力透支了。他掙紮著摘到了椰子。在從樹上下來前,他望向海灘;奇跡!


    遠處海麵上出現了夢幻般竹質帆影。“船!!”他大叫著,連同椰子一齊從樹上掉了下來,把右腳給扭了。然後他一扭一拐瘋子一樣衝向海灘,語無倫次大喊大叫。


    那隻小小的帆船樣式很古老,尹峰認為是曾在船舶博物館見到過的早期廣船型的單桅漁船。不過他雖然疑惑為什麽還會有這種古董船出海,但此刻這隻船等於天使的接應船,他不停的大叫著,而且那船也真的向他駛來了。


    終於,那船靠近了海灘,尹峰的身體經曆了幾天的饑渴勞累,因為太過興奮,終於在這一刻又暈了過去。這時他終於發現了出了問題:船上的漁民長相無疑是廣東沿海土著,但他們的衣著和手中的工具無疑都是古董,而現在這個小島也絕對不是古裝影視劇的拍攝場所……他還沒來得及想明白這個重大的問題就暈了過去。實際上他確實也3天3夜不吃不喝哦,除了一塊巧克力和幾口海水以外。


    尹峰在他的時代也算是大個子,著實讓幾位短小精悍的漁民發了陣愁,最終樸實的漁民們5個人抬著將他帶回了漁船,連同那個式樣古怪的大包。昏迷的尹峰並不知道自己將被帶到什麽地方,他迷迷糊糊感覺著船的搖動,滿腦子是一個念頭在閃現:“不會是在演古裝戲……難道……”


    尹峰在漁船上醒來了,因為有人正給他灌酒,搞得他渾身發熱。眼前的短衣漢子,40歲左右精悍健壯,正好奇的看著他,開口冒出一串話,尹峰一時之間什麽也沒聽懂。反複多次後他聽出對方講的話近似粵語方言。媒體工作使他走遍了全國各地,所以他對廣東話不陌生,大致上能聽懂,但不會說。他隻能用官話―普通話問:“大叔,我這是在哪裏?”


    漁老大笑了,用半生不熟的官話說了一通,尹峰聽懂了大概:似乎漁船是在瓊州府的七洲洋山打漁。七洲洋山,就是海南島東北的七洲列島。


    通過觀察漁船和漁民,再經過對話,尹峰確定了自己已經回到“過去”的事實,他在運載火箭爆炸――他懷疑是核爆炸――後不明所以地來到同一地區曆史上的過去時代。隻是在這船上沒有任何資料能說明現在的具體時間。


    漁老大自稱麥伯,其餘6個青年漁民都是他的子侄。他們圍上來好奇地七嘴八舌問著各種問題,都是孩子般天真樸實的問題。尹峰昏昏沉沉中為自己的奇遇歎氣,沒有多說話,隻是盡量和善的笑著。麥伯走近來拉開了眾人:“幹活去,幹活去,沒看見這位兄弟還體虛著呢……”


    尹峰在他短短10年的工作生涯中,跑遍了全國一半以上省份,見過無數自然災難、**怪事,生性隨和個性偏向獨處,生活順遇而安,但眼下的事情確實是他從未遇到過也無法處理的。


    在發了一天的呆後,船上生活的第二天早上,麥伯給他弄來點魚幹番薯當幹糧,並帶了一葫蘆米酒。尹峰開口道:“我叫尹峰,不人,……”


    麥伯笑了笑:“早知曉了,看你的衣著不像當官的,看你皮膚也不像常年漂在海上的人,講話口音是北邊的。你莫不是北方的商人?”他特別看看尹峰的短短的頭發,欲言又止。


    “現在是什麽時候……,我的意思是現在當朝皇帝是哪位?年號是啥?”尹峰小心的措辭。麥伯還是被他嚇著了,象看著個怪物一般瞪了他半天,也是很小心得問:“你不曉得現在是啥年頭嗎?”


    尹峰得抓緊時間得到這些信息,在這些樸實的漁民麵前他不擔心會有什麽問題,但到了岸上就難說了。


    “眼下的天子年號是萬曆,現在是萬曆二十七年,元旦時有官府的差役來我們這裏宣喻過。”麥伯小心翼翼地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之海上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伊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伊先生並收藏龍之海上帝國最新章節